關鍵詞:風廓線雷達 短時強降水 閾值選取 低空急流 垂直風切變
摘要: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暴雨中尺度系統,利用風廓線雷達資料,對2012-2014年發生在廣東前汛期的短時強降水的暴雨過程臨近時次的低空急流強度、低空急流高度、低空急流指數以及各層垂直風切變等物理量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在廣東前汛期,86%的暴雨過程都會有短時強降水的出現;(2)2 km高度以下最大風速呈正態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10~21 m/s之間,60%以上的強降水發生前3小時低空急流便已經存在,且隨著強降水的臨近,低空急流的比例逐漸增大,超過80%的過程強降水出現時有低空急流相配合;(3)暴雨發生前低空急流強度基本維持,最低高度逐漸降低。強降水出現時次,低空急流表現出逐漸加強的特征,最低高度也明顯下降,從而導致低空急流指數I增大;(4)地面到不同等壓面的垂直風切變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小,其中強降水發生時地面到925 hPa垂直風切變相較于暴雨發生前有所增大,而地面到850 hPa及700 hPa垂直風切變在強降水發生時則表現出下降的特征;(5)選取暴雨發生前各類物理量的中值作為暴雨發生的閾值,則低空急流強度在13.5 m/s左右,最低高度為1 km左右,低空急流指數I為6×10^-3s^-1左右,地面到925hPa、850 hPa以及700 hPa之間的垂直風切變分別在7.3×10^-3s^-1、6×10^-3s^-1以及4×10^-3s^-1左右。
熱帶氣象學報雜志要求:
{1}基金課題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是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項目或攻關項目,應在文題頁左下角橫線下注明“基金項目。
{2}稿件需要作者修改時,請按約定期限返回,逾期返回而又未說明者視為自動撤稿。
{3}題名:簡明確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不宜過長,約20字,不得使用化學式、公式,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縮寫符號和代號。
{4}稿件正文之前須有中英文摘要(100-300字)、關鍵詞(3-8個)。
{5}所有論文都應提供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位)及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及聯系電話、E-mail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