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形式 種 質料遺傳 靈魂
摘要:大衛·博斯托克認為,亞里士多德賦予形式以太多它本身無法承擔的角色,以至于在《形而上學》中根本無法對形式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本文集中于分析除《形而上學》之外的亞里士多德其他著作中的形式的功能,并指出沒有任何一個概念能滿足它們所有的角色功能。因為在邏輯學著作中,形式是種,在《物理學》中是與質料相對照而出現,在生物學著作中,形式既是目的,又是被遺傳的東西,而在《論靈魂》之中,形式是作為靈魂而出現的。而所有的這些不同角色,在《形而上學》中都出現了,不僅如此,還增添了其他的角色,因此在博斯托克看來,亞里士多德試圖利用形式概念處理落在'有關自然的問題'這一一般性標題下的幾乎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因為形式角色顯然無法滿足彼此完全不同的角色的所有功能。
清華西方哲學研究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2}對錄用稿件,依照《著作權法》規定,編輯部有權進行適當的修改和刪減。經編輯審校、加工后的待出刊稿件,編輯部將給作者發送清樣,核實無誤后印刷刊出。
{3}中文參考文獻原文若有對應英文,須附英文內容;若無對應英文,無須翻譯。
{4}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5}作者簡介注明第一作者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