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玉米 糧食 種植結構 全要素生產率 技術效率
摘要:在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促進種植結構調整,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勢在必行。本文基于2001—2016年東北三省地級市面板數據,使用DEA-Malmquist指數法測算得到糧食全要素生產率指數,通過空間SAC模型探索玉米種植結構對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發現:東北三省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年均上升1.1%,技術效率提高0.5%,技術進步提升0.6%,但其糧食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呈現出緩慢下降的趨勢,且屬于技術進步“單軌驅動”模式;玉米播種面積和種植比例的提高會導致“效率損失”,從而降低了糧食的全要素生產率;玉米種植結構對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路徑通過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共同作用實現,而對于技術效率的影響僅通過規模效率發揮作用。推進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可提高糧食全要素生產率,為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農業現代化研究雜志要求:
{1}請在稿件中注明作者電話、通訊地址、郵箱,以便欄目責任編輯與作者及時溝通。
{2}文中涉及到的外文人名、書名、專有名詞(術語)等一律翻譯成中文,可在中文后括號內標注外文。
{3}正文中標題層次格式:一級標題用“一”,居中;二級標題用“(一)”;三級標題用“1”。盡量不要超過三級標題。
{4}參考文獻標注采用順序編碼制,根據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的要求在論文中進行標注。
{5}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要求完整準確地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300字左右。關鍵詞為5~7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