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柴燒 古代制瓷 現代柴燒 審美要求 藝術語言
摘要:柴燒,是中國古代制瓷最主要的工藝技術流程,是泥、火、木在高溫的窯爐中相互交融的產物。因其制作工藝復雜考究,燒制過程變化莫測,成色要求高,成品概率低而顯得尤為珍貴,每一件柴燒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從新石器晚期開始出現柴燒,到唐宋五大名窯,再到元、明、清時期的景德鎮柴燒瓷窯,都在追求瓷器的精雕細琢、光潔華貴。隨著現代人審美多元化的出現,現代柴燒器依然延續,對作品的要求亦有提高。現代柴燒工藝,不論日本,還是臺灣、景德鎮,再到建陽、建水,都形成了完整的工藝技術及審美體系。在現代柴燒工藝中,坯體往往不施釉,在瓷器上留下豐富的火痕、自然落灰、氣泡和肌理成為了新的審美要求,為的是展現現代陶藝作品最淳樸、最真實的造型藝術語言。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文中所用引文及資料,請核實準確,注明出處。
{2}論文要求主題明確、立意新穎、內容健康積極、觀點鮮明、資料翔實,要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實用性。
{3}各級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左頂格編排,二、三級標題編號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例如“1”、“1.1”、“1.1.1”。
{4}姓名在標題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收到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文后注明第一作者作者簡介、郵寄地址、郵編、聯系人電話等信息。
{5}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