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元代 涉陶詩歌 隱逸動機
摘要:隱逸情懷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河里,是貫穿始終的一種人文訴求,只是個體不同,初衷各有差別。元代獨特的時代背景所造就的知識分子的特殊遭際,使得元代文人的隱逸情懷又具有了與其他時代不同的特質。"在元代,詩文詞曲之中,隱逸情懷是重要的題材"[1]P300。陶淵明素被視為隱逸詩人之宗,元人創作了大量和陶、集陶、擬陶等涉陶詩,這些詩歌隱含著元代文人復雜的隱逸動機,不僅可以了解元代文人的尚隱情懷,更能認識元代社會所造就的元代文人復雜的思想狀態。
內蒙古電大學刊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有則加項):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2}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修改后,請通過本刊稿件處理系統發回修改稿。超過編輯部規定時間未修回者按自動撤稿處理。
{3}統計學符號:按GB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
{4}論文不區分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當頁腳注。腳注用上標形式①②③數字表示,每頁重新編序。
{5}引言一般勿超過250 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