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礦山生態 地貌重塑 排土場 土地復墾 露天開采
摘要:近些年,位于中國生態安全“兩屏三帶”的東部草原煤電基地出現了景觀破碎化、草場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問題。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利用景觀生態學、恢復生態學原理,通過修復、創建或重組等手段調整景觀組分與空間格局,實現草原煤電基地生態恢復從土壤重構、植被重建等傳統單一生態環境要素修復,向生態系統結構及其生態功能恢復方向拓展,以維持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生態系統之間的結構、功能與過程恢復為核心的景觀生態恢復則是煤電基地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關鍵途徑。對當前礦區景觀生態學的研究不足進行了分析;以我國東部草原煤電基地內的勝利礦區和寶日希勒礦區為例,通過現場調查、多源遙感監測與數值模擬等手段,分析了草原煤電基地由于大規模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變化導致的主要景觀生態問題;提出了草原煤電基地景觀生態恢復的關鍵技術策略,以及在礦區景觀生態恢復技術實施過程中的設計與應用案例,為其他類似露天礦區的景觀生態恢復提供新的技術方法參考。提出的主要技術策略包括:在宏觀尺度上識別與構建草原煤電基地生態源地、生態網絡等關鍵景觀組分,結合地貌重塑與生態廊道構建露天礦區景觀生態格局的立體優化策略;針對內外排土場景觀斑塊等重要部位,分別通過大型異構排土場的水土物質流途徑識別,構建外排土場水土資源調控系統的策略,以緩解外排土場水土流失與地質穩定性問題;并構建內排土場全生命周期近自然地貌重塑策略,以提升大規模內排土場與周邊自然草原景觀基質及地表水文系統的融合度。
煤炭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在末頁附上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民族、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以及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
{2}必須是作者獨立取得的原創性、學術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權和版權,不損害第三方的其他權利,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參考文獻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單位無誤,切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3}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公式。
{4}參考文獻置于文末,以阿拉伯數字外加方括號(如“[1]”)標序。
{5}關鍵詞論著須分別在中、英文摘要后標引2~5個中、英文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