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露天煤礦 排土場 環境因子 am真菌 多樣性
摘要:煤炭的露天開采破壞了地表植被,改變了土壤結構和土壤微生物(AM真菌)組成。為了研究采煤擾動條件下AM真菌與環境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北電勝利煤電基地為對象,比較研究了排土場與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多樣性、地上生物量、AM真菌多樣性及土壤環境因子的動態變化規律。結果顯示,原生草原的植物多樣性顯著高于各排土場樣地,且人工維護的南排土場樣地的顯著高于自然演替的北排土場樣地。從研究區各樣地土壤樣本中共分離鑒定出AM真菌6科9屬24種,優勢的種類主要有Glomus reticulatum,Septoglomus deserticola和Acaulospora sp1,多數的AM真菌在各樣地表現出較低的豐度,并具有特異的樣地偏好性。植物多樣性、AM真菌多樣性和植物生物量3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與環境因子有效磷AP,銨態氮AN,總氮TN,總碳TC,堿性磷酸酶ALP呈顯著正相關,與pH,速效鉀AK,過氧化氫酶CAT呈顯著負相關。AM真菌的豐度與土壤環境因子緊密相關,只有Glomus aggregatum與這些環境因子呈現較弱的相關性。本文結果為露天煤礦及其排土場AM真菌群落多樣性及其影響因子的研究、以及礦區植被重建和生態修復提供數據基礎。
煤炭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請在末頁附上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民族、職稱、學位、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以及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
{2}必須是作者獨立取得的原創性、學術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權和版權,不損害第三方的其他權利,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參考文獻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單位無誤,切勿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3}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公式。
{4}參考文獻置于文末,以阿拉伯數字外加方括號(如“[1]”)標序。
{5}關鍵詞論著須分別在中、英文摘要后標引2~5個中、英文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