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研究 阿根廷 中阿關系 研究成果
摘要:中國研究在大多數(shù)阿根廷大學的人文社會院系中都屬于邊緣學科,僅在少數(shù)院系例外。不同于歐美大學,阿根廷的國立大學并沒有將亞洲研究作為一個獨立專業(yè),很少有碩士和博士階段的亞洲研究課程,甚至連涉及亞洲研究內容的項目都沒有。這在很大程度上與阿根廷早期高等教育中的歐洲中心主義取向有關。雖然部分核心機構里曾有零星學者從事過亞洲社會的研究,但這些努力并沒有延續(xù)下來。尤其是中國研究,在大多數(shù)學術機構中被完全忽視,直到最近情況才有所改觀。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在20世紀最后幾十年里,少數(shù)私立和國立大學中已有促進中國研究的若干重要措施,但直到21世紀初的十幾年里,阿根廷的一些機構才開啟中國研究并得到發(fā)展。這源自中國與拉美更加貼近的歷史性雙邊關系,中國對于拉美來說既是貿易伙伴,又是主要的基建投資者、金融支持者和政治伙伴。本文旨在對阿根廷國立大學和研究機構中國研究的發(fā)展進行評估,并在此基礎上追溯阿根廷的中國研究譜系,進而大膽預測:近年來中國研究機構的發(fā)展將使未來幾十年的阿根廷中國研究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取得雙重進步。
拉丁美洲研究雜志要求:
{1}在文后參考文獻中,英文姓名的縮寫不用加點,在正文、圖、表、注釋中出現(xiàn)的英文姓名的縮寫要加點。
{2}文稿應選題明確,重點突出,層次清晰,數(shù)據(jù)可靠,內容精煉和文字通順。
{3}標題:一般不得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4}關鍵詞應有3~5個。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5}作者簡介:姓名、所在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郵編、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