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阿爾文 中國科學院 瑞典皇家科學院 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
摘要: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處于與美國斷絕關系而與蘇聯關系惡化的艱難時期,在國際學術交流上處于被動狀態。在這一歷史節點,來自瑞典的物理學家漢尼斯·阿爾文于1963年來華訪問,以兩國科學院為中心,開始了中瑞科技交流。通過梳理并概括他來華時的關鍵細節及重要影響,從中初步分析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進而拓展討論20世紀60年代中國科學院與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的交流情況,說明科學家互訪活動是20世紀60年代中瑞科技交流的主要形式。
科學文化評論雜志要求:
{1}若文章的產出有資助背景,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編號)。
{2}來稿務求為原創作品,須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練、無政治錯誤。
{3}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 1. 1……,余類推。通常不超過四級。
{4}引用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著錄;超過則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
{5}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詞)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和具體統計學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