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深熔作用 轉熔反應 轉熔礦物 變質殘余礦物 巖漿礦物
摘要:地殼深熔作用有兩種形式,即流體相缺乏的脫水熔融和流體相存在的加水熔融。由于地殼巖石中水含量的差異(巖石中含水礦物的豐度和外來水的加入量),巖石發生不同形式的部分熔融所需要的溫度和壓力條件有很大差異。轉熔礦物是巖石發生不一致熔融的產物,在形成過程中攜帶了地殼深熔源區物質和熔體的大量信息,是追溯高溫變質巖石經歷深熔作用的最可靠依據。它們與高級變質巖中殘留的變質礦物和巖漿或熔體中結晶的巖漿礦物具有明顯不同的來源,分別代表了巖石曾經歷的不同演化歷史。通過對不同成因的礦物進行礦物結構、包裹體、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以及共生礦物組合等多方面的綜合考察,可以有效識別出高級變質巖中的轉熔礦物、變質殘余礦物和巖漿礦物。準確識別高溫-超高溫變質巖以及花崗巖中不同成因的礦物相,是研究高溫變質作用的前提條件,對研究混合巖和S型花崗巖的成因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雜志要求:
{1}來稿作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單位名稱、地址(XX省XX市或XX縣XX路XX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等項。
{2}審稿: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如作者與某位審稿人存在學術上的不同見解,可申請審稿回避。
{3}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4}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的文獻,文章應附參考文獻,建議為5-10條。
{5}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中文關鍵詞。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