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河川沙塘鱧 ghr 基因克隆 mrna表達量
摘要: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軸(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axis,GH/IGF-軸)是調控魚類生長的主要內分泌軸線。為探討生長相關基因GHR、IGF-2對河川沙塘鱧(Odontobutis potamophila)生長發育的調控機制,采用cDNA末端快速擴增(RACE)和實時熒光定量PCR等技術,對河川沙塘鱧的GHR、IGF-2基因進行了克隆和表達模式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河川沙塘鱧GHR基因的cDNA全長序列為2 179 bp,開放閱讀框為1 830 bp,共編碼609個氨基酸,IGF-2基因的cDNA全長序列為1 586 bp,開放閱讀框642 bp,共編碼213個氨基酸。采用qRT-PCR方法檢測了GHR、IGF-2基因在9個不同組織(腦、肝、心、肌肉、脾、腸、性腺、鰓、腎)和8個胚胎不同發育時期(受精卵期、桑椹胚期、原腸胚期、神經胚期、體節期、口裂期、出膜后1 d、出膜后3 d)的表達情況。結果表明:IGF-2和GHR基因在所檢測的9種組織中均有表達,其中以肝臟、肌肉、性腺、腦中的表達量較高,在胚胎發育階段GHR和IGF-2基因表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原腸胚期表達量較高,表明其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qRT-PCR進一步比較了雌、雄河川沙塘鱧GHR和IGF-2基因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90、150、210、270、330 d)腦、肝、肌肉mRNA的表達量,結果表明:各時期雄魚GHR和IGF-2基因在肝組織中表達量均顯著高于雌魚,肌肉和腦GHR基因mRNA的表達量則無顯著差異。而IGF-2基因則僅在雌、雄魚210 d的腦和150、210 d的肌肉存在顯著性差異,推測肝GHR和IGF-2基因mRNA表達的雌雄差異是河川沙塘鱧雌雄生長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洋漁業雜志要求:
{1}作者簡介:簡介內容要以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名稱(含二級單位名稱),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訊方式的順序書寫。
{2}文章須有一定學術價值,內容新穎,方法得當,語言規范。
{3}作者如欲投他刊,務請事先與編輯部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并刊登撤銷該論文及該論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且2年內拒絕發表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
{4}正文的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如“1”,“1.1”,“1.1.2”,并一律左頂格。
{5}網上下載的電子文獻信息為[J/OL]、[EB/OL]、[M/OL]等,后面需注明下載日期。中文文獻以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為序,外文文獻以作者姓氏的字母為序,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以出版年份為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