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海底玄武巖 次生組分 溶解實驗
摘要:次生組分沉淀是海底巖石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次生組分去除是減少次生組分干擾、獲取海底巖石高質量數據的關鍵。選擇西太平洋麥哲倫海山區MK海山相對新鮮的玄武巖作為研究對象,經研磨、均一化后將粉末樣品分為49份,其中48份分別以0.25,0.50,1.00,1.50,2.00,2.50 mol/L六種濃度的足量HCl溶解0.5,1,2,4,8,16,32和64 h后,選取溶解殘渣測定主要氧化物和特征微量元素質量分數,確定HCl溶解法在去除次生組分的同時不會對海底新鮮玄武巖中原生組分造成影響的HCl濃度-時間組合。結果表明,在HCl濃度為1.00~2.50 mol/L,溶解時間為0.5~2 h的12種HCl濃度-時間組合均可保證海底玄武巖中原生組分的安全,并可有效去除次生組分。綜合海底蝕變玄武巖次生組分去除實驗研究,推薦使用1.00~2.00 mol/L HCl,溶解時間在0.5~1 h的實驗方案。
海洋科學進展雜志要求:
{1}注明本文的重要題注、論文的性質(什么基金資助項目或哪級管理的科研項目、××學位論文、獲××論文獎等)和作者簡介。
{2}請作者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如有特殊需要,請在來稿中注明。
{3}本刊除印刷版外,還有光盤版和網絡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采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轉讓給本刊。
{4}正文的層次標題應簡短明了,以15字為限,不用標點符號,其層次的劃分及編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
{5}關鍵詞的確定應按GB/T3860的原則和方法,參照各種詞表和工具書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以及論文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