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童子寺 寺名 童子經 化生童子
摘要:民樂童子寺原有其名,“洞子寺”、“石洞寺”只是民間的俗稱而已。“童子寺”的命名,一說為建在童子壩河邊而得名,山西太原龍山也有一童子寺,兩個童子寺命名的淵源應該是一樣的,因此此說站不住腳,基本可以排除;另一說為民間傳聞,所謂神童隱居此處開窟造像而得名,這是根據“童子寺”的寺名而附會、編造出來的,不足為“童子寺”命名的證據。應該從佛教經典或佛教故事中去尋求“童子寺”命名的真相。童子寺或因佛教經典《童子經》而得名,或因佛教西方凈土宗化生童子而得名。山西太原龍山童子寺的得名,也應該與此相關。民樂童子寺命名的真相,很可能就覆蓋在最下面一層即第五層的壁畫之中。
河西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闡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少于200個漢字);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2}來稿須為作者本人原創學術論文,且未公開發表,稿件內容要求文字精煉、層次清晰、觀點鮮明。來稿確保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因文字、引注、圖片等引發的觀點或版權問題,皆由作者本人承擔。
{3}本刊實施編輯三級審稿與社外專家匿名審稿相結合的審稿制度。
{4}應盡量簡潔、準確,一般不超過20字。
{5}參考文獻:指著者引文的出處,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1][2][3]……先后順序標出,引文在原著中的頁碼需同時標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