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花生 花器官發生 雄蕊發育 組織觀察
摘要:本研究觀察了四個花生栽培品種和一個異源四倍體野生種的花器官形態建成以及異型雄蕊的發育過程,以期為解釋花生花發育相關基因的時空表達和花生育種提供形態解剖學依據.試驗以花生普通型弗羅蔓生(Aachihypogaaavar.hypogaea'Florunner')龍生型永城小麻殼(A.hypogaeavar.hirsuta'Yong-cheng Xiaomake)、多粒型四粒紅(A.hypogaea var. fastigiata 'Silihong)珍珠豆型白沙1016(A. hypogaea var. vulgaris 'Baisha1016')和異源四倍體野生種A. monticola不同發育時期的花芽為材料,利用掃描電鏡、光學顯微鏡對花生花器官模式形態建成、雄蕊發育過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花兩側對稱,常見花器官融合?;ㄆ鞴倨鹗柬樞驗檩嗥恍廴?、心皮一花瓣,共同原基的出現打亂了由外向內的器官起始順序;對萼雄蕊早于對瓣雄蕊發育;旗瓣、翼瓣、龍骨瓣在花發育后期特化形成。五個品種花發育進程相同,對萼雄蕊、對瓣雄蕊環狀相間排列,藥室分布大致相同,僅退化雄蕊數量上有差別。退化雄蕊僅存花絲,無花藥。雄蕊維管的大小與雄蕊發育程度正相關。
花生學報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
{2}文件類型:WORD格式和PDF格式各一份,請勿壓縮。
{3}來稿應具科學性、邏輯性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4}要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主題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并附相應英文文題。
{5}作者簡介在稿件首頁頁腳:姓名、工作單位全稱及職務(職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下轄的市、縣)的地名、聯系電話(可放入稿件末尾)、郵政編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