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北美橡樹 麻櫟 嫁接 成活率 保存率
摘要:采集適合湘南地區(qū)栽培的北方紅櫟、猩紅櫟、娜塔櫟、沼生栗櫟和柳櫟等北美橡樹品種的枝條作為接穗,以麻櫟實生苗為砧木,開展北美橡樹嫁接育苗試驗。試驗結果為:就嫁接成活率而言,北方紅櫟的最高,為99.34%;其次是猩紅櫟的,為98.14%;沼生栗櫟和柳櫟的分別為94.15%和92.86%;娜塔櫟的最低,為76.09%;各品種嫁接成活率排序為北方紅櫟>猩紅櫟>沼生栗櫟>柳櫟>娜塔櫟。就保存率而言,北方紅櫟的最高,為89.40%;其次是柳櫟的,為71.79%;沼生栗櫟和猩紅櫟的分別為39.13%和32.28%;娜塔櫟的最低,為29.29%;各品種嫁接苗保存率排序為北方紅櫟>柳櫟>沼生栗櫟>猩紅櫟>娜塔櫟。不同北美橡樹品種間苗高、地徑均存在顯著差異。就苗高而言,猩紅櫟及娜塔櫟的較高,猩紅櫟的為149.08cm,娜塔櫟的為140.88cm,兩者間無顯著性差異;北方紅櫟、沼生栗櫟、柳櫟的較低,北方紅櫟的為106.44cm,沼生栗櫟的為95.20cm,柳櫟的為110.00cm,且三者苗高生長均顯著劣于猩紅櫟及娜塔莉。就地徑而言,北方紅櫟的最大,為16.36mm,且顯著優(yōu)于其他品種;猩紅櫟與娜塔櫟間無顯著差異,其地徑分別為13.28mm和11.87mm;沼生栗櫟與柳櫟間無顯著差異,其地徑分別為9.17mm和8.77mm,且兩者均顯著劣于其他品種。
湖南林業(yè)科技雜志要求:
{1}“一”后加“、”號,“l(fā)”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2}來稿選題應具有問題意識,有的放矢;論點要正確,結構要合理,論證要充分,數(shù)據(jù)和資料要詳實可靠,文字表達要精煉準確。
{3}文稿應具有創(chuàng)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jù)充分、數(shù)據(jù)可靠、文字精煉,嚴禁抄襲。
{4}論文題目和各級標題應簡潔、準確,20個字以內(nèi)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詞及代號。
{5}來稿須提供摘要;關鍵詞;作者姓名、工作單位、以及通信地址(郵編)及聯(lián)系電話、傳真、E-mail等資料。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