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水生態文明 流域 內涵 解析
摘要:水循環是水生態文明的紐帶,流域是水循環的載體,水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水生態文明可以定義為生物、人與社會等的良好關系,這種關系能夠兼顧人與社會的發展和典型生物的生存狀態良好。解析水生態文明的內涵需注意,應從自然環境(地形地貌、氣候、水系水資源、生態系統等)、水利活動(水資源的調控:除水害、興水利)、社會經濟文化(經濟發展、社會文化、水文化)三個方面及其之間的關系解讀水生態文明的內涵,根據水系統的兩大特征(系統性和針對性)進行內涵的解析。以流域為研究對象時,應從內容(水循環與生態環境間的關系)、空間(歷史與現狀相結合)、過程(自然和社會層面流域分層、分量及水系統在不同區域地貌之間的變遷)四方面進行詮釋。相關成果能為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雜志要求:
{1}參考文獻:按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書寫。
{2}作者應保證對作品擁有合法的著作權,本刊不承擔由于作者原因產生的著作權糾紛的任何連帶責任。
{3}來稿請附中英文標題和摘要、關鍵詞、作者個人簡介、稿件情況(基金項目、科研課題)。
{4}標題一般不超過15個字,可加副標題。
{5}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及郵編(多個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若工作單位不同,則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標注數字,相同的單位數字相同;單位之間分號相隔)。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