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8 03:40: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體委述職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全面落實上級要求,為師生營造平安環境。
根據《*縣學校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及教育局有關安全工作文件精神,我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切實把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領導各校及時成立安全工作檢查小組,定期組織校舍、教學設施等排查活動,落實了“月聘請技工綜合檢查,周校內安全領導小組綜合檢查,日班主任隨時檢查”的精神,使安全工作落實到人,把責任落到實處,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
學校無小事,安全是大事。根據上級部署和總校的安排,我根據季節變化、工作需要隨時領導各校安全領導小組身體力行,對每所學校的學生宿舍、食堂、實驗室、電教室、值班室、煤氣設施、供電設施、倉庫、門衛等場所和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場所進行細致的排查,做到對可能和已經發現的隱患現場辦公,能處理的馬上處理,不能馬上決策的,及時向總校李校長和上級主管部門進行匯報,以便得到最快處理,做到零時間協同各種小學校長補救完善。
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我領導各校安全小組加大了師生食堂建設和監管的力度,通過食堂和宿舍管理,組織全鎮進行拉練觀摩活動,由于本工作落實得力,進一步促進了各校校園文化生活建設,活動中學生宿舍行李疊的整齊大方,頗有軍事化管理之風,物品擺放有條不紊,食堂管理校校專人負責,做到了衛生監管到位,制度健全,采購定點,貯存與加工機械化,銷售經營讓師生滿意。
同時,我還同總校具體負責的同志不定期到各校進行專項檢查,在暗訪和督察中,隨時對各校的安全工作提出各種意見。如嚴格督查專門用于接送中小幼學生的出租車安全情況;夜間,不定期抽查各校的值班值宿情況;隨時檢查督導部分學校小商店夏季銷售冷飲、小食品等情況。所有這些工作,不管咋樣,不管是誰,都絲毫沒有動搖我按上級方針、政策、辦事的信心。
正是因為如此,我總校有效地遏制了可能發生的各類安全隱患,確保了師生和學校財產的安全。本人在主管安全工作的時候,始終一絲不茍,恪盡職守,從未懈怠,從來沒有因為疏忽大意,而造成一點點安全事故。
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中,我與各校領導相互協調,穩扎穩打,不失時機地做到了“四個強化,四個確保”,即強化食品衛生管理,確保師生飲食安全;強化宿舍值周管理,確保師生住宿安全;強化道路交通管理,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強化校園安全管理,確保師生學習工作安全。
一年來,各校教育教學秩序井然,均無安全事故發生。可以說,這一成績的取得,固然是總校班子成員齊抓共管的結果,也是對我個人以及總校負責安全工作的同志共同努力的肯定。
二、抓好體衛藝幼教育,為學生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本學年,我本著“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生活五十年”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大了“33211工程”的實施力度,從學期初便系統的下發了體衛藝工作計劃,并在計劃中要求各校在間操課活動中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通過落實計劃,在師生間開展了豐富多彩各類活動,各校不同程度的展示了2+1項目活動的形式,使師生在活動中把2+1項目活動推向。
根據工作需要,在總校黨支部和校務委員會的支持下,我分別組織了藝術節和運動會工作,在各校校長的配合中,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和藝術節中,***一中、***三中、***小學的大型團體藝術操的編排和創作獲得了空前成功。在組織過程中,我與主總校管人員親臨現場,出主意,想點子,做示范,談建議,找不足,尋差距。通過努力今年的團體操遠遠超過了往年,使我鎮藝術表演形式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不但為學生參與藝術表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和愛好,近二個月系統地、科學地業余訓練選拔了能夠參加任何競賽活動的體育人才隊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我和總校分管人員共同努力下,在今年全縣中小學第十五運動會和第三屆中小幼藝術節上,我總校榜上有名,部分節目還在全縣獨占鰲頭,并參加了全市藝術調演,在工作成績卓著的基礎上,我個人也贏得了上級主管部門的好評。在***鎮政府組織的第三節農民藝術節中,我總校專場晚會、團體操表演、各類藝術演出都博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按照國家教委的文件精神,我多次下鄉調研聽課學習,加強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在期初班子會上及時提出體衛藝師資配備方案,使我總校開齊、開足、開全藝術類和體健類各科課程;小學第一學段每周安排了4節體育課,第二三血學段至初中每周均安排了3節體育課,并在三類小學安排了專人兼職音美教育教學工作,為小學生的終身興趣與愛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部分學校充分發揮課前歌聲這一活動陣地,學唱了許多適合于校園的歌曲,使每個學生均能學唱5——6首校園歌曲,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體驗能力。
加強了校園集體舞工作的力度,我在今年9月,根據上級部署安排及時組織了校園集體舞工作的落實,根據本鎮實際,因校因師因生而異,先后按著以下步子開展工作:即首先領導提高認識,師思想,全校集體舞營造氛圍;其次科學系統管理,工作狠抓落實,精心設計集體舞活動;第三師生全員參與,學科密切配合,通過舞蹈提高質量;最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異彩紛呈,體衛藝均衡發展。
由于落實及時,方法得當,效率高速,在2007年11月末,*縣教育系統“規范學校管理,深化課程改革”現場拉練會上,在我校校園集體舞作為特色工作進行了專門觀摩,受到了與會的近百名領導的一致好評。12月7日的《赤峰日報》綜合新聞版以我總校落實校園集體工作做了專門圖片新聞報道。隨后,部分學校先后接待了天義實驗小學、蘇木皋小學等學校的觀摩學習。
三、抓好布局調整工作,整合全鎮優秀教育資源。
今年,按照教育局、鎮黨委、鎮政府工作要求,和相關文件精神,我全身心協助校長抓了全鎮中小學的布局調整工作,到9月上旬為止,布局調整工作均順利完成,由于我工作到位,細心組織,精心安排,社會反響較好。
我根據赤政字(2006)13號《赤峰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中小學布局調整的意見》和寧政發(2003)25號《*縣人民政府關于對撤并學校資產的處理意見》文件要求,協調總校與鎮政府工作,統籌規劃。先后撤了原二龍西片的齊營子、土龍、四平莊、喇嘛營子、白塔子等六所小學入喇嘛營子中學,將該中學改建為寄宿制中心小學;撤并興隆街學校入和碩金和八家小學,撤洼子廟小學為教學點;撤***二中、喇嘛營子中學的初中年級分別入***一中,三中、二龍中學讀書;在二中原址建立完全寄宿制和碩金中心小學。
正是因為我不斷的努力工作,從大出著眼,從小處入手,使***鎮總校的教育工作不斷得到合理整和,并有高效地利用了教育資源,確保九年義務教育各學階段教育任務的有效實施。
四、充分認識自己不足,隨時調整工作思路。
數學是一門抽象且多樣化的學科,數學教學并非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教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重點考慮學生的終身發展.
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數學是一門抽象、難懂的學科,高中數學尤為突出.目前很多高中生膽怯學習數學,對數學沒有興趣,加之在考試中得了低分,使其對學好數學更沒有自信.高中生壓力較大,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有一部分學生為考試而學,不能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 如今高考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與學習目的,這種現象仍然存在.加之課堂時間有限,有些教師選擇只講與考試相關的內容,學生也只練習這些題型,最終導致學生機械化學習,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方法,數學的學習不再是在分析和探究中進行,并且學生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實用性,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數學越來越艱難,同時教師教學也越來越困難.
以學生為主體,如何確保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找準教學重點
教師在進行新課教學設計時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其對要學的新知識點掌握多少,教學目標中的哪些知識點已經掌握,哪些還沒有掌握,有多少學生掌握,他們掌握到哪種程度. 了解學生的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是非常必要的. 因為課上時間較為緊張,教師需將絕大多數時間放在重點上,而不能將所有知識點“一視同仁”. 因此,教師只有深刻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才能確定哪些知識點重點講解,哪些非重點講解或者可以省略不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這樣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課堂上的充實感.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掌握新知識的程度遠遠超過教師的想象.
如在學習《數列》時,由于在很多趣味題中都涉及了數列,很多學生都對數列已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在上課之前,很多學生都能夠了解數列的定義,此時教師就不需要在數列定義上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而將時間用于其他知識點的講解上,如通項公式、實質等.
(二)與實際結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這門學科較為抽象,且邏輯推理性較強,而高中階段學習數學主要是以題海戰術來進行,這就進一步加大了數學的抽象性. 為了將抽象簡單化、形象化,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使學生對其有個初步認識,深知學習它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等比數列》時,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顯示“計算機病毒傳播問題”,讓學生寫出計算機病毒傳播所構成的數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寫出一個無窮等比數列:1、20、202、203、204、…,通過此問題的提出和解答,學生驚訝計算機病毒如此厲害,傳播速度如此之快. 此時教師通過多媒體顯示“銀行存款利息問題”,并列出5年內各年末的本利和,并寫出計算過程,在學生的相互討論下,寫出了各年末本利和:10 000×1.019 8、10 000×1.019 82、10 000×1.019 83、10 000×1.019 84、10 000×1.019 85,此問題一解決,學生們不僅對等比數列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發現等比數列的相同點,他們因能夠解決銀行存款利息問題而更有成就感. 此時,教師通過多媒體顯示“某種細胞分裂的模型”,并讓學生寫出每次分裂后細胞的個數,將其寫成一個數列,此時學生很容易寫出來,學生因數學能夠與生物相連而感到神奇,他們對數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感到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三)巧設問題,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新時代課堂教學的主體由教師已經轉為學生,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教師獨自的舞臺,知識傳授也已經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而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方式. 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需要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問題,主動提出問題,總之,學生要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 雖然以學生為主,但是教師還必須發揮好其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分析、想象、提問.
如在學習《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中“平面”時,教師列舉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給我們以平面的印象的物體,并讓學生自己列舉生活中哪些物體給我們以平面的形象,教師在上課剛開始就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經過學生們的觀察、思考和討論,在討論和回答問題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都開動腦筋,積極參與.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并逐步引入幾何中平面的概念和特性,這使學生能夠在形象的事物中理解抽象的平面. 又如在復習《圓與方程》時,教師通過多媒體顯示一道有關圓的方程的題,并給出解答過程(此解答過程不完整),讓學生討論此題解題過程是否正確. 一般都是教師講評學生的解題過程,現在轉變成學生講評教師的解題過程,此時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立刻提高.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圓與方程》的其他知識點進行回顧,這樣在激發學生參與性的同時,也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四)一題多解、多變,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前后緊密相連,教師在教學時應整體把握教材內容,弄清知識間的聯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一題多解,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題,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如教師給出一道這樣的題:已知Sn是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S3,S6,S9成等差數列,證明:a2,a5,a8成等差數列.
此證明題并不難,學生基本上都能證明出來,但是從學生的證明過程來看有所不同. 教師讓采用不同方法證明此題的學生將其證明過程寫到黑板上,發現學生分別從三個角度出發,采用三種方法來證明.
學生1:利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和等差數列的性質,即由Sn=和S3+S6=2S9,得出1+q3=2q6關系式,再證明結果.
學生2:利用等比數列的另一種求和公式和等差數列性質,即由Sn=和S3+S6=2S9,得出a3+a6=2a9,再證明結果.
學生3:利用等比數列求和的推倒公式和等差數列的性質,即由S2n=Sn(1+qn),S3n=Sn(1+qn+q2n)和S3+S6=2S9,得出q3的具體值,再證明結果.
可以看出,這三位學生運用題中已知條件,分別采用不同的公式,無論學生采取哪種方法,此題的目的都是檢驗學生對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的掌握程度. 通過練習,使學生對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相關公式和性質有了一個系統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發散創新思維進行培養,進而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所提升. 在練習時,有簡單的證明方法,也有稍復雜的證明方法,無論是哪種方法,教師都要給予鼓勵,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另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變的訓練,進而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適當運用一題多變的方式,可激發學生創造欲望,訓練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能夠熟練運用數學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如已知sinα=,且α是第二象限角,求tanα.
對于此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順利解出.
變式1:已知sinα=,求tanα.
變式2:已知sinα=m(m>0),求tanα.
變式3:已知sinα=m(|m|≤1),求tanα.
通過對例題多角度的變換,學生能夠了解到這類題型所使用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相同,并且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解題的應變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循序漸進,需要教師的不斷總結和探究.
(五)注重反思,培養反思意識
反思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起到認知的重要作用,其不僅僅只是對知識的回顧,更是對所涉及知識、思路和方法的一個探究. 學生在解題時只注重解出題,基本上不會對自己的做題思維和思路進行反思,導致在解題時常出現解題思路單一、方法不當等現象,這種現象明顯表現出學生思維的不靈活.
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圓C的方程為x2+y2-8x+15=0,若直線y=kx-2上至少存在一點,使得以該點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與圓C有公共點,則k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
對于班子工作總結(實際上也是述職報告),代表的是常委集體,需要上常委會討論。考慮到報告人是主要負責人,并且需向有關方面進行口頭報告,受眾主要是上級領導、各大班子成員和全體委員,多達300多人,應當從謀篇布局、語言文字等各個方面精心撰寫。
按照當前的形勢政策,為盡可能地照顧各位班子成員的工作,謀篇布局上可采取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等大致思路,其中生態文明可放在經濟一塊,如需要突出經濟建設,可對經濟一塊著重筆墨,分割成若干小部分,使段落均衡美觀。
1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的涵義
1.1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的定義
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是一個以教學質量為保障與監控對象,對教學過程進行實時控制、對教學效果實行反饋控制的閉環的教學系統。實時控制是在教學系統運行前和運行中根據目標(人才培養的質量或教學效果)的要求和系統可能出現的偏差,對系統進行人為干預與影響而實現的控制。反饋控制就是根據系統的輸出與系統預定的目標之間的偏差,對教學系統進行調節和控制,從而使偏差最小。
1.2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的主要內容
在教學質量內容監控方面,世界各國對教學質量評估與監控要素和觀測點各有側重。在中國國情下,根據教學質量省級監控標準和選擇教學質量監控內容的基本原則,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與定位、學校教學質量目標及自我評價標準、學校教學基本條件狀況、學校教學改革狀況、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5個方面。
2為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服務的要求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基本上是以館藏文獻為基礎,簡單地以借、還的形式為高校師生提供文獻資料服務。這種比較簡單和原始的參與方式受到當時紙制印刷技術和人工傳遞信息的落后條件的制約。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了信息時空限制,計算機的使用和網絡的發展使信息的收集方式與途徑、存貯載體、檢索方式與速度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并為廣泛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高校圖書館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化藏書機構。其文獻資源也不再是單一的紙制印刷品;而是一個不斷電子化、數字化的集多種文獻載體于一體的高智能集成化網絡電子信息資源系統。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和用戶需求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從服務范圍、服務水平、服務的時效性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1定題服務
定題服務主要是針對用戶的某個特定課題,文獻檢索人員系統、全面地對用戶所委托的課題進行檢索,以書目、索引、文摘、全文/匯編等形式提供給用戶。
2.2代檢代查服務
代檢代查服務主要是圖書館以豐富的網絡資源和與本館建立館際互借關系的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為基礎,針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各個學科、各種目的的研究課題,以描述課題的主題詞、關鍵詞作為檢索入口,為讀者提供檢索文摘或電子全文的服務
2.3科技查新服務
科技查新是根據查新委托人提出的要求,按照《科技查新規范》,采用計算機檢索或手工方式廣泛搜尋與查新課題相關的原始文獻,通過文獻檢索、分析、比較等方法,得出某課題是否具有新穎性的結論,并出具查新報告。
2.4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服務
互聯網在時間與空間的無限延伸為圖書館館際之間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條件。圖書館應該徹底改變追求大而全的館藏建設思想,走合作共建之路,建立起區域性的網上聯合圖書館信息數據庫,為成員館之間開展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服務業務創造條件,擴大圖書館信息資源保障體系范圍。
3為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服務的措施
3.1加強特色數據庫建設,夯實服務基礎
圖書信息資源建設的目的是“藏以致用”,滿足社會的需求。數據庫建設是所有工作的基礎,是圖書館網上服務得以實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開發數據庫必須按照不同的需求組織各類文獻資料,使其形成有序的信息群,最大限度地向用戶提供其所需的文獻信息。以筆者所在的高校圖書館為例,圖書館建設特色數據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合理進行數據庫建設選題。特色庫建設在選題上應該從圖書館的館藏特色出發,結合本學校的重點學科和專業特色,力爭突出特色,達到人無我有的目標,保證特色庫建設的唯一性。二是規范數據庫的建庫標準,為館際資源的共建共享奠定基礎。如統一書目格式、元數據、信息交換碼、網絡協議等。三是大力開展圖書館網絡信息導航服務,廣泛利用網絡信息,建立超文本鏈接,為用戶提供網絡導航。利用網絡信息一定要尊重版權,對于受版權保護的信息,應通過購買等方式取得使用權,對不能取得使用權的信息可在自建數據庫中建立題錄,標明網址,說明出處。四是在做好館藏書目、題錄、文摘數據庫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網絡數據挖掘力度.逐步建立全文、數值、事實、圖文和多媒體數據庫。
3.2提高館員綜合素質,為優質服務提供保證
網書館員是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服務的可靠保證,他們不僅需要有傳統的文獻信息管理與服務知識,更需要有對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深刻認識和掌握。筆者認為,圖書館員主要具有以下的角色內涵:一是知識提供,即圖書館員作為讀者的來訪問因特網上的數字化資源。二是知識中介,即圖書館員負責制定政策,組織資源,并且做出讓讀者以何種方式通過圖書館訪問因特網的決策。三是知識教員,即圖書館員指導讀者訪問、評價與利用因特網上的信息。四是知識組織,即圖書館員選擇、組織因特網上的資源,并建立導航系統,為讀者提供快速訪問的通道。五是知識創建與出版,即圖書館員創建聯機目錄與其他信息資源,并提供網上查詢服務。
3.3貼近讀者要求.創新服務方式
3.3.1建立和推行學科館員制度
高校教師既要做好教學工作又要承擔課題研究,對文獻資源的需求量大。他們在學科層次上求新,在內容范圍上求專。在查找方式上求快。這就需要圖書館根據學校院系學科的分布,設立相應的學科館員,有針對性地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深層次文獻信息服務。“學科館員是指通曉某學科知識,熟悉圖書館業務,為對口學科用戶提供深層次的個性化專業化信息服務的圖書館員。”高校圖書館應配合教學安排,責成學科館員到各學院了解所負責院系學科建設與研究課題的情況,征求院系教師的文獻信息需求、文獻訂購情況及征訂意見,及時向所負責院系教師、研究生宣傳、通告圖書館新增加的文獻資源和服務。此外,學科館員還要及時收集教學參考書的書目,并建立專門的數據庫,使讀者在該數據庫中通過教師名稱、課程名稱并按照不同的學年查閱收藏在圖書館的某門課程的教學參考書。在全校共享的聯合目錄中,無論教學參考書收藏在哪里,讀者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形成了兩級保障機制。
3.3.2主動參與課程改革,優化藏書結構
高校圖書館應主動參加教學改革和課程設置的改革,使館藏文獻適合教學改革的需要。館藏是吸引讀者的必備條件。館藏應突出專業兼顧其他,既要有數量又要有質量。高校圖書館應根據自己的性質和任務,系統收藏有關專業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重點入藏與教學、科研有關的文獻資料。廣泛而有選擇地入藏各種課外讀物,特別要注重收藏思想性、藝術性統一的弘揚愛國主義的作品,保證智育用書與德育用書比例的合理配置,要嚴格把好書刊采購關。
3.3.3加強專業性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8-145-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于審美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成人正畸治療的應用率也在明顯提高。正畸治療后通常需要保持較長的時間,但傳統保持器的美觀性較差。近年來,隨著我國臨床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用高強纖維束制作的舌側保持器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保持器,成為了成人正畸治療的首選,該保持器具有更加美觀的外形,且牙面無明顯附加物,抗撓曲強度和化學結合力更好,因而更加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次臨床研究對成人正畸后用高強纖維束制作舌側保持器的臨床護理措施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醫學研究選擇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間收治的30例成人正畸后用高強纖維束制作舌側保持器患者為觀察對象,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范圍在28歲至52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2.5±11.2)歲。所有成人正畸患者均自愿選擇高強纖維束制作舌側保持器治療。
1.2 方法
1.2.1在上下頜使用藻酸鹽印模材料取模,在舌側的中央窩處由尖牙至尖牙使用0.0175英寸直徑的鎳鈦麻花絲彎制固定弓絲,對于拔牙的患者,應延伸至雙尖牙合面近中窩處,避免對其咬合功能造成影響[1]。
1.2.2將托槽拆除、剩余粘結劑去除,刮治上下前牙舌側,使用橡皮輪進行拋光處理。對于有牙出血的患者,需使用腎上腺素進行局部止血處理[2]。
1.2.3從中對折5根直徑為0.20 mm 的5 cm長結扎絲,于鄰接點處使用麻花絲進行固定,在牙齒接觸點下方將結扎絲穿過牙齒的唇側,分別在各個牙齒的近遠中端通過持針器使用一根結扎絲結扎固定,對患者牙齒咬合功能進行檢查,對于存在咬合障礙的患者,需重新進行固定[3]。
1.2.4酸蝕、沖洗、隔濕、吹干上下前牙舌側中1/3處,常規行光固化治療,使用流動樹脂光固化上下前牙舌側,對患者咬合情況進行調整和檢查,剪開固定的結扎絲,并自唇側部位抽出[4]。
1.2.5術后遵醫囑前牙禁食硬食,手術3個月后接受一次復查,囑患者每天進行自檢,如果發生粘結脫落現象,需立即進行復診,強化日常口腔清潔措施,可選擇牙間隙刷[5]。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使用X2檢驗方法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若P
2結果
所有30例觀察對象均順利完成保持器制作手術,并分別于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術后9個月和術后12個月時接受了隨訪復查,復查結果證實,所有患者均無明顯的牙齦炎癥反應,且舌側保持器未發生斷裂,邊緣完整性較好,且術后不同時間復查成功率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
3討論
3.1護理措施
3.1.1舌側保持器制作準備工作
第一,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說明高強纖維束的基本特征,使其認識到高強纖維束舌側保持器的缺陷和優勢,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開始治療,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第二,加強醫患溝通,使其認識到成人正畸治療后長時間保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交流溝通來了解患者對于臨床治療的期望值和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
3.1.2用品和器械的準備
護理人員應在手術臺上將一次性口腔包打開,幫助患者佩戴前襟。將全部手術器械和物品放在手術臺上,常用物品包括:光固化燈、拋光杯、拋光膏、樹脂拋光套裝、車針、慢速彎機頭、高迅速渦輪機、牙線、楔子、流體樹脂、高強纖維束、酸蝕劑、雕刻刀、小剪刀和一次性口腔包等。
3.1.3制作舌側保持器
首先對患者的口腔進行全面徹底清潔,可將口泰含漱液在口腔中含漱1至2min,將拋光膏涂抹在拋光杯上,由手術醫師對牙體進行預處理,護理人員使用強吸吸引器將患者口腔內的唾液和口水徹底清除,保證口腔干燥,通過牙線對舌側保持器的長度進行測量。準備好流動樹脂、粘結劑、酸試劑等手術物品,按照牙線的長度準備高纖維束、牙線和楔子等物品,依據操作程序將其傳遞給手術醫師,將患者口腔中的水霧和唾液吸除干凈,幫助操作者在牙齒舌側中1/3處固定纖維束和流動樹脂,但要避免影響咬合功能,光照固化。準備咬合紙,協助醫生洞頜樹脂拋光套裝,拋光牙面。
3.1.4術后護理
護理人員術后應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口腔衛生宣教,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牙線,掌握合理的刷牙方法,若患者牙間隙較大,需聯合使用牙間隙刷,定時到院接受復診。
3.2總結
通常情況下,拆除固定矯治設備后,牙周組織內的膠原纖維需要4至6個月不等的時間才能夠完成重建,而彈性纖維則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完成改建。相關醫學研究結果證實,舌側固定保持器的長時間使用會導致牙周組織發生病理性改變。但也有相關研究認為,舌側固定保持器的長時間佩戴會提高患者牙周疾病的發生率,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佩戴舌側固定保持器后舌側菌斑會大量繁殖,進而易產生牙石造成輕度齦炎,所以,患者術后應加強口腔清潔措施,保持口腔內環境的穩定,定期接受牙周情況檢查,同時,應知道患者掌握合理的牙間隙刷和牙線使用方法,進行口腔衛生宣教。
由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可知,在成人正畸后使用高強纖維束制作舌側保持器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存現下述問題:第一,口腔衛生宣教的實施有助于患者舌側保持器使用成功率的提高,改善牙周健康情況。第二,治療過程中應保持口腔干燥,避免影響粘結效果。第三,在高強纖維束應用過程中,需對牙線長度進行測量,按照牙線長度的不同,剪下相應的長度。
綜上所述,成人正畸后用高強纖維束制作舌側保持器患者,接受系統的臨床護理,有助于其牙齦炎癥發生率的降低,以及治療成功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戴榮,李長濤. 2種舌側固定保持器與活動保持器對牙周健康的影響[J].口腔醫學,2007,27(5):244-245.
[2]鄭光. Hawley保持器聯合舌側固定保持器與單純應用壓膜式保持器的保持效果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33):99-100.
[3]袁亞迪,苗松.應用舌側固定保持器固定松動前牙的臨床觀察[J].口腔材料器械,2013,22(1):51-52.
關鍵詞: 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模擬學術報告會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simulated academic report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32-0301-02
1 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現狀及問題分析
素質一般指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通過環境教育和自身實踐而形成的穩定的身心品質,它綜合反映了人的思想、品質、認識、能力等各個方面。素質具有先天性及可塑性,先天性體現的是遺傳因素,可塑性則體現出教育在提高個體素質中的能動地位。當代大學生的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及心理素質等四個方面。其中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是主導,科學文化素質是核心,身體及心理素質是關鍵。大學生素質的高低,就是對這四個方面綜合水平的衡量。
現在高職院校也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采用各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及心理素質。但是,學校層面提升綜合素質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一一列舉。
1.1 培養方式名目繁多,活動頻仍,學生疲于應付 有些學校為了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參加報告、班會、討論、參觀等各種活動。活動頻率很高,過多占用學生學習、休息的時間,讓學生疲于應付。
1.2 培養方式流于表面 很多高職院校都設有心理咨詢室,用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但是前去咨詢的學生不多。這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升效果甚微。更有甚者,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在一年級進行超負荷的素質培養活動,到了二年級后,此類活動明顯減少。素質培養流于表面,有虎頭蛇尾之嫌。
1.3 輕學風建設,學生厭學現象嚴重,專業素質不高
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際操作能力,而輕視理論知識及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校在學風建設方面的力度不大,教學制度貫徹落實不到位。松散的教學管理使得學生厭學,從而影響了基礎理論的掌握和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而通過我們對往屆畢業生的調查發現,理論基礎及自學能力的作用舉足輕重。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不足,筆者所在生物工程學院創造性地舉辦學生模擬學術報告會活動,另辟蹊徑,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 關于模擬學術報告會
模擬學術報告會是以生物技術為總綱,學生確定研究報告的題目。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該題目查閱文獻資料。然后,學生嚴格按照論文的格式寫出初稿,再經過指導老師反復檢查,學生依修改意見,經多次修改,最終完成論文并進行報告。選中的學生就其選題給全院學生作學生學術報告。同時,請學院專業帶頭人和專業負責人及企業的專家作為評審,對學生的報告進行評判,發掘深具專業探究精神的學生。
3 學生模擬學術報告會的歷史沿革
報告會從2003年就開始舉行。迄今已經舉辦了九屆。報告會每年都定在12月底舉行,已經成為學院的傳統。
4 學生學術報告會實施過程
①每位老師指導學生3至4名為一組。指導老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在問題中完成學術論文,論文內容以綜述為主。②指導老師對自己小組學生進行第一輪的選拔。第一輪小組內的選拔主要考察選題的新穎性、科學性及論文的語言流暢性,以擇優錄取。如果學生對第一輪選拔結果有任何異議,需要具體提出理由,再做討論。③每位指導老師原則上推薦1-2名學生進入下一輪的評選,如超過2名,需由教研室組織評審。④評審小組對指導教師推薦的學生論文進行無署名評審,評選出10篇優秀論文,確定報告會演講學生名單,并通知學生準備論文主題演講報告的幻燈片。⑤確定時間,在學術報告廳進行報告,全院師生參加。
5 學生模擬學術報告會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作用
5.1 濃郁學習交流氛圍,促進學生從厭學轉為愛學
學生學術報告會與學術答辯比較類似,臺上的學生是答辯人,臺下的企業專家、學院骨干教師是評委,臺下還有全院的師生作為觀眾。整個報告會隆重嚴謹,報告的學生面對評委、觀眾,就自己的選題進行闡述。因為生物技術涉及的方向很多,學生的選題各不相同。并且學生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思考,對于自己的選題認識非常深刻,超出了一般學生的認知范疇。因此,報告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介紹生物技術新方法、新產品,讓學生了解生物行業的發展狀況。學生報告完畢后,評審的專家和教師會就學生的報告提出自己的疑問,我們也鼓勵臺下的學生提問。問答之間,學生展現出對選題內容的熟悉程度讓學生驚嘆不已。更增強了學生對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的信心,因為臺上的學生用實際的表現證明了只要肯探究,專業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專業知識經由學生對學生的報告形式展現出來,這種學術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覺得專業知識不是那么深不可及,這種學術氛圍的營造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2 增強學生各種能力 ①資訊能力培養。學生需要查閱一定的資料來確定報告題目。圖書館數據庫的文獻成千上萬,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收集到相關的材料,并且需要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這就培養了學生快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②書面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寫出綜述性論文。論文要求邏輯嚴密,結構層次合理,文字科學精準。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多次修改論文。在修改過程中,斟詞酌句,力求表達合理,這是鍛煉寫作能力的過程。③克服心理障礙,當眾演講,提升心理素質。學生很少有機會當眾當眾演講,上臺會存在一定心理障礙。模擬學術報告不僅考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考驗學生的勇氣、信心等。學生需要克服心理障礙,才能在演講時要做到從容不迫。學生通過當眾報告,心理素質得到了提高。④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在報告時,對內容熟悉還不夠,還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這需要學生進行二次加工,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展現給聽眾。這是語言能力提升的過程。
5.3 擴大知識面,培養探究意識 學生在查閱文獻準備論文的過程中,了解了更多專業相關的知識,論文的內容大部分來自教材以外。在準備論文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報告內容抽絲剝繭,深入了解。這實際上就是探究的過程。學生以學生報告為載體,培養了對專業知識的探究
意識。
6 學生學術文獻綜合學術報告會的改進
學生學術報告會迄今已經舉辦了十屆,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充分的鍛煉。現在,系部也在考慮大范圍推廣這種活動。目前,已經聯系了湖北省其他兄弟院校,準備校級間的模擬學術報告比賽,藉此比賽,加強校級交流與合作,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合格的技術
人才。
參考文獻:
我國是肝病大國,各類肝病導致的門脈高壓癥患者數量眾多,后期并發癥發生率高,生活質量低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S)可以在微創性操作中置入支架進行分流,達到降低門脈壓及控制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治療目的。干細胞作為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利用其組織再生和損傷修復的功能可一定程度改善終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將TIPSS與干細胞移植聯合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可很大程度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我科自2009年以來開展TIPSS與干細胞移植聯合治療肝硬化門脈高壓癥4例,均收到顯著效果,現將護理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4例均為住院肝硬化門脈高壓癥患者,其中男3例,女1例,年齡30~58歲,平均47.5歲。肝硬化病程為5~10年,肝功能按CHILD-PUGH評分標準分級均為C級,均多次發生過食道靜脈破裂大出血,經內科保守治療或內鏡下硬化劑治療效果欠佳,遂行TIPSS聯合臍血干細胞移植術治療。
1.2 方法 整個操作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監視下進行,常規消毒右側腹股溝及右側頸靜脈手術區,行右側股動脈穿刺腸系膜上動脈插管,間接門脈造影。行右頸內靜脈穿刺,送入導管至肝右靜脈,再送入導絲至腸系膜上靜脈;沿導絲送入多測孔導管至脾靜脈遠端,測壓;經肝內穿刺通道插管至門靜脈主干,取干細胞稀釋后注入,用球囊導管擴張肝內穿刺通道,植入支架;再次測壓。予動脈壓迫器壓迫右側股動脈穿刺點,同時壓迫頸靜脈穿刺點止血,包扎穿刺點,術畢。
1.3 結果 本組4例患者全部一次性操作成功,術中順利。門脈壓力由3.4~4.3KPa降至2.2~2.7KPa。1周后復查B超示:門靜脈與下腔靜脈之間可見支架,血流充盈良好。分別于術后1月、3月進行回訪,均無并發癥發生及再次出血。
2 護 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對病人及家屬最關心的問題進行耐心講解,如TIPSS術的適應癥、方法、術中不適、并發癥及該術所需費用,操作人員的資歷與經驗等,列舉手術成功的例子,從而消除患者恐懼緊張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
2.1.2 術前準備
2.1.2.1 術前檢查的配合 術前行肝臟CT及彩色多普勒檢查以明確肝內血管解剖情況、血流方向及與周圍的關系。行胃鏡或上消化道鋇餐檢查。抽血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凝血酶原時間,合血備血等。行術前宣教并簽署手術同意書。
2.1.2.2 術前備皮、做各類過敏試驗,導尿,建立靜脈通道(以左下肢靜脈留置針為宜),囑患者洗澡更衣,必要時床上擦浴,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及呼氣末屏氣訓練(20s以上),停用高蛋白飲食。做好干細胞的采集、分離和保存備用。
2.1.2.3 用物準備 攜帶病歷、CT片、備用藥品(如杜冷丁、勃樂斯、平衡夜等),手術用物記錄本。手術耗材多為高值耗材應于術前一天做好準備。
2.2 術中護理
2.2.1 心理護理 患者進入放射DSA室后,由于室內由儀器設備構成,在很大程度上讓患者感覺不適,加上對手術恐懼,會給患者帶來緊張情緒。因此,應做好心理護理,使其放松。告知患者醫護人員會隨時與他溝通,有不適或疑問可以及時進行交流。
2.2.2 患者準備 患者取垂頭仰臥位,頭偏向左側,肩下墊一軟枕,充分暴露頸靜脈,連接監護儀并記錄術前血壓心率情況,注意電極安放位置應避免胸前區及上腹部。
2.2.3 術中用藥護理 (1) 勃樂斯或凱時 門靜脈造影時常規使用,便于顯影,利于術中靶向穿刺。(2)杜冷丁注射液 球囊擴張TIPSS分流道過程中,若患者疼痛明顯可肌注。(3)局麻藥、造影劑、肝素鈉用法同常規介入手術。(4)其他藥物 術中出現相應情況酌情使用。
2.2.4 術中監護及記錄 (1)頸靜脈穿刺時,應注意有無出血壓迫氣管引起呼吸變化和血氧飽和度變化。(2)術中常見并發癥有:①心包填塞:操作時器械損傷右心房。患者突然出現胸悶、氣緊、大汗淋漓、血壓下降等,一旦出現應立即停止手術積極處理。②腹腔內出血:穿刺損傷血管。患者突然出現心慌、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等,應加快輸液速度,做好輸血準備。③膽系損傷:穿刺損傷肝內膽管或分流道阻塞了肝內膽管[1]。④急性消化道出血:應隨時觀察患者嘔血、黑便情況,防止誤吸。(3)密切觀察尿量情況:使用造影劑對腎臟會有一定影響,可予利尿劑等處理,促進造影劑的排泄。(4)護理記錄:在手術護理記錄單上認真記錄手術相關情況。
2.2.5 院內感染的預防 手術涉及頸內靜脈穿刺術、經肝靜脈門靜脈穿刺術、肝內分流道開放術、管腔內支架置入術及干細胞注入術等,過程復雜,所有步驟均應在無菌狀態下操作,因此應加強手術間的清潔與消毒,術前更換無菌儀器罩,術中提醒醫生勿跨越無菌區[1],術畢妥善處置各種材料和器械。
2.3 術后護理
2.3.1 穿刺點情況觀察和護理 穿刺點予敷料和繃帶包扎,頸靜脈穿刺點局部按壓20~30分鐘,股動脈穿刺點予壓迫器壓迫止血8小時后放松壓迫。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血腫,觀察右側足背動脈搏動情況、皮溫情況。24小時后更換敷料,放松繃帶。如出現異常及時處理。
2.3.2 病情變化觀察和護理 術后患者平臥位24~48小時,在床上大小便,密切觀察出血是否停止。同時觀察肝功能,定期察看凝血功能、電解質等化驗指標,予保肝對癥支持治療,臥床休息,利于肝功能的恢復。
2.3.3 用藥觀察和護理 干細胞移植無排斥反應,故可不需特殊用藥,為防止支架阻塞,必須使用抗凝藥物,可根據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計數決定肝素鈉用量及時間。嚴格掌握使用劑量和方法。一周后,可改為口服藥。服用抗凝藥物期間,特別是前三個月應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如出現鼻衄、牙齦出血、皮膚散在出血點等應及時就診。
2.3.4 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1)體內出血:肝內穿刺所致腹腔內出血;術中術后應用抗凝劑;肝硬化致凝血機制降低;穿刺部位壓迫不當等都是引起出血的原因。應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腹痛情況。(2)預防肝昏迷:肝昏迷為主要并發癥。術后應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人有無神志、行為異常傾向,根據醫囑口服乳果糖,靜脈滴注抗肝昏迷的藥物,保持大便通暢,限制蛋白質攝入。(3)感染:術后患者抵抗力下降,門體側肢循環開放增加了感染幾率,故常發生感染引起的各種炎癥等。穿刺點常規換藥,以防感染。本組4例患者術后1~5天均有輕度體溫升高,體溫波動在37.3~38.9℃之間,經溫水或酒精擦浴并按醫囑靜滴抗生素3~5天后,患者體溫均恢復至正常。(4)分流道狹窄、阻塞的觀察和護理:分流道狹窄、阻塞是影響遠期療效的重要因素。術后短期內發生分流道閉賽與支架放置不當及血栓形成有關。為了防止血栓形成,術后需使用抗凝治療,使用抗凝劑易導致出血,故需嚴密監測凝血時間。在護理上注意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如皮膚瘀斑、牙齦出血、鼻衄等。避免接觸利器,穿刺及注射時注意按壓,以防引起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腫[3]。
2.3.5 飲食護理 術后增加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非常重要,由于術后活動量少,應指導可先進食高維生素半流質,如米粥、果汁為主,促進胃腸活動,保持大便通暢。之后可進食富于營養、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的飲食,但應控制蛋白質總量的攝入,切勿無暴飲暴食。做好口腔護理。
2.4 出院指導 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導是避免再次復發的重要環節。(1)原發病的治療:乙肝肝硬化如乙肝病毒在繼續復制,應抗病毒治療。(2)按要求堅持服用抗凝藥物。(3)術后復查:術后第一年每3月復查血常規、肝功等及腹部彩超(了解支架血流及暢通情況),第二年后每半年復查血常規、肝功及腹部彩超等。術后一年行肝內分流道直接造影。(4)防止肝性腦病及再次出血的發生:正確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注意觀察大便性狀。如懷疑發生肝性腦病時,應留人照看,同時暫停進食蛋白飲食,服用乳果糖。并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5)其他:避免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操作,如高空作業、駕車船等危險工作。
3 討 論
TIPSS術作為一種非外科門體分流術,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潛力,配合以干細胞移植治療,成功率高,降門脈壓效果顯著,可作為急性出血內科保守治療無效且不能耐受外科手術者的首選方法。因此,圍手術期的護理對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很重要。治療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訓練呼氣末屏氣,嚴格執行術前準備,術中配合醫生及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術后嚴格遵醫囑給藥,防止患者過早下床及劇烈運動,做好飲食及出院指導,可有效地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由于有計劃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 偉,梁翠萍,李 肖.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的術中護理[J].華西醫學,2008,23(2):363.
[2] 廖明燕,劉 林,楊澤松.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常見問題及護理[J].重慶醫學,2009,38(10):1266-1267.
我們最近開展了腹腔鏡聯合TEM高位直腸癌和乙狀結腸癌體外根治切除的腹部無輔助切口手術,手術的微創和美觀效果俱佳,檢索文獻,我們采取的手術方式未發現相同報道。
一、臨床資料:
本組病人男10例,女9例,共19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62歲,其中直腸上段癌9例,乙狀結腸癌10例。
二、手術方式:
我們自腸系膜下動脈根部切斷,游離直腸,乙狀結腸和降結腸,松結脾曲,這樣讓左半結腸處于游離狀態,于腫瘤下2cm切斷直腸,自插入TEM鏡殼,把直腸,乙狀結腸和部分降結腸從經由TEM鏡殼脫出至體外,在體外做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距離腫瘤上緣10cm切斷乙狀結腸,并一并切除對應系膜和淋巴結,保留的結腸殘端荷包縫合,放人釘座結扎牢固后送回腹腔,腹腔內用腔內閉合器關閉直腸殘端,行乙狀結腸(或降結腸)斷端和直腸吻合,手術全過程一般不足90分鐘。
三、討論:
除了部門的日常工作以及全校各項活動的舉辦外,我即整個部門還做著學工部老師,團委老師及體育部老師的溝通工作,以及與各院系學生會的溝通工作,扮演著上傳下達的角色,同時,還要與委員進行溝通,以便工作的合理安排,順利開本文展。工作不大,難度卻不小。也因為這樣,工作中間出現過一些問題,遇到過一些困難,也有過很累,很疲倦,覺得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好在有諸多方面對我的大力支持,與全體委員的積極配合,出現的問題一個一個的都迎刃而解了。我深知,困難的出現,在所難免,只要自己肯努力,再大的困難都可以解決。所以我堅持著,努力著,挑戰著。終于,我得到了回報,體育部的工作讓我不斷體驗著那份問題被逐一擺平的酣暢淋漓的痛快,也讓我不斷的成長。我想,用一本書的名字來形容我的工作再合適不過:痛并快樂著。
在對部門的管理方面,我做到了自認為最重要的兩點:
Abstract:objectiv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experience, analysis conclusion transurethral plasma arc cutting technique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une 2004 to June 2014 alone, 120 cases of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transurethral plasma cutting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quality of life score,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fter the prostate scor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the patients gain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contrast before and aft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bipolar transurethral plasma cutting technique is a high risk of prostate hyperplasia with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通指年齡超過70歲以上,且伴有多系統疾病的前列腺增生癥患者。該疾病的發生,會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需采取手術治療。但老年人本身合并多種原發性疾病,機體組織功能嚴重退化,手術耐受性低,因此在治療方面頗為棘手。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tru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cto-my ,TUPKRP)自問世以來受到廣泛關注,投入使用后取得不錯反響[1]。本文采取回顧性分析,將我院接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臨床就診經驗,分析總結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體會。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回顧性分析,將我院2004年6月~2014年6月接診的120例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范圍為:70~91歲,平均年齡(80.5±5.4)歲;病程3~13年,平均病程(8.0±3.6)年。其中重度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者36例,心功能不全者27例,糖尿病合并心臟疾病者21例,重度阻塞性肺病19例,中風后17例。術前結合患者個人病情,采取對癥干預,穩定血糖、血壓等生命體征,改善心功能、通氣功能。
1.2方法
正式手術前,針對患者合并疾病給予對癥干預,直至患者生命體征維持在穩定水平方可實施手術。TUPKP手術使用英國產佳樂等離子體雙極電切內窺鏡系統,術前對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或氣管插管全麻,監測血壓、心電、中心靜脈壓等生命體征。將等離子體雙極電切鏡經尿道伸入膀胱,查看病灶,確定輸尿管開口位置,了解精阜和前列腺增生情況。倘若前列腺中葉增生嚴重,則在5、7點處,使用環狀電切襻于精阜處切兩條標志溝后,切除中葉。隨后,于12點處切另一條標志溝,順包膜切除左側葉與右側葉。倘若發現前列腺兩側葉增生比較嚴重,則需于6點處切除中葉,依術中情況采用前列腺尖部包膜內朝膀胱方向游離然后分塊狀切割,切除完畢后,查看前列腺尖部有無異樣,徹底清除切割下的前列腺組織,插入22Fr或24Fr三腔氣囊導尿管。
1.3療效評估標準[2]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評分(QOL)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IPSS量表共計7個條目,每個條目六個選項,各選項0~5分不等,總分35分。總分0~7分表示癥狀較輕、8~19分為中度癥狀,20~35分為重度癥狀。生活質量評分(QOL)量表共計1個條目,共有7個選項,各選項0~6分不等,總分6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佳。最大尿流率(QMAX)使用尿流率計,記錄排尿過程中連續的即刻尿流率數值曲線峰值。并統計患者治療前后的剩余尿量變化情況;同時,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執行百分制),對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分數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統計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軟件對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一(一對)X±s)表示,組間對比行t檢驗。P
2結果
2.1治療前后,患者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以及最大尿流率差異明顯(P
表1.患者治療前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最大尿流率對比(一(一治)X±s)
2.2患者治療前后的剩余尿量以及對治療效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P
表2 治療前后患者的剩余尿量以及對治療效果滿意度(一(一前)X±s)
3討論
高危前列腺增生為泌尿科常見老年性疾病,考慮到老年患者手術耐受性低,因此實施手術治療難度系數大。高危前列腺增生的發生,僅通過藥物治療很難控制病情。在過去,臨床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該疾病,不過該手術方法術中出血量大,容易引起電切綜合癥,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TUPKRP的誕生是近年來醫學技術的一個重大突破,在該技術所具有的汽化切割效應,有助于促進表層組織汽化以及表層下組織均勻凝固,能夠使深層小靜脈、小動脈等迅速閉合,減少術中出血量。同時,TUPKRP為低溫操作,不會對手術皮膚的周邊組織造成二次傷害,相較與傳統手術明顯更具優勢。
患者進行手術前,醫生應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完成各項相關輔助檢查。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改善貧血、低蛋白血癥,治愈并發癥等。對存在合并疾病患者,聯合相關科室會診并制定治療計劃,嚴格按照正規程序進行內科治療,充分了解患者全身情況,全面評估其手術耐受性。
術中應注意為保術后排尿通暢,改善患者癥狀,對于高危巨大BPH患者,不應強求完全切除腺體,依據術中情況盡最大程度切除增生腺體,必要時只安全切除腺體梗阻部分;手術時盡量保留膀胱頸的內括約肌,以防術后逆向。
術后應沖凈膀胱內前列腺組織碎塊,防止術后沖洗組織堵塞尿管,留置22-24F三腔氣囊導尿管,持續點滴行膀沖洗胱,采用抗菌藥物常規抗炎治療,同時治療合并癥。
本文通過對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10年臨床經驗的總結,最終發現,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療前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最大尿流率均有明顯改善,治療前后各指標差異對比顯著(P
綜上所述,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癥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下尿路梗阻癥狀,獲得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進而促進老年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由此可知,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高危前列腺增生癥,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