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30 15:45: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市場細分概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在房地產營銷中如何對市場進行細分
市場細分依據:進行市場的細分是根據市場與消費者的性質所決定的:其一,市場是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它本身是可以細分的;其二,對于某種商品消費者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也略帶有細微差別;另外,市場細分也與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有關。市場細分分類:市場細分的依據不同,對應著不同的市場分類,如按國家、地區、氣候等,可進行地理細分;按年齡、性別、民族等可進行人口細分;按生活方式、個性等可進行心理細分;按質量、價格、品味等可進行受益細分。下面我們將對幾種細分變量進行簡要分析。
(一)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房地產自身存在的固定性以及區域性的特點,環境變量主要分為三個因素:(1)自然地理環境。主要包括建造房地產當地的地形情況、地貌以及當地氣候條件。(2)經濟地理環境。從經濟地理環境來看,主要包含的是房屋和當地城市中心之間的距離、交通是否方便等方面。(3)人文環境。人文環境主要指的是消費者自身的素質、以及文化教育程度等等。
(二)消費者變量
有需求就有買賣,一直以來消費者的房產消費占據著各種消費總和的大部分比重,不論其消費水平如何,均是如此。所以筆者認為消費者變量是進行市場細分的基本要點。具體來說,進行市場細分的消費者變量可以分為很多種。其中,重點是按消費水平或年均收入進行的市場細分,消費水平(年均收入)高,那么消費者自然會選擇購買地段好、戶型好、舒適度高的房產;消費水平(年均收入)低,那么他便會選擇購買戶型小的房產。其次,消費者年齡也是進行細分的因素,這是由于消費者或其父母身體狀況的原因,環境好、交通便利是其主要考慮因素。這樣,進行市場細分后地產商便可以對目標市場進行確定,并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營銷策略對不同群體銷售房產。
(三)心理變量
心理變量作為細分市場的重要依據,心理變量主要指的是消費者在生活方式、購買房屋的目的以及消費的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并將這些作為對消費者進行劃分的前提。對于不同心理需求的消費者,他們的生活方式也不相同,對于節約型的消費者來說,他們追求的是經濟實惠的房屋,而部分消費者更追求的是現代化生活方式,喜歡住高級的公寓。另外,消費者購買房屋的動機也有很大的區別。對于一些適婚年紀的年青人,他們買房的目的不外乎結婚;還有部分消費者是為了將自身多余的資金用于房地產投資保值。
(四)行為變量
行為變量指的是消費者在使用房屋過程中的態度或者是反映,主要從待購階段、經濟利益這兩個方面進行考慮的。待購階段的涵義指的是消費者正處于購買過程的不同階段,一些消費者對自身購買的房屋大致情況不了解,但是還有部分消費者對房屋了解清楚。不同的消費者在購買住宅時追求的利益是不同的。有的購房者特別注重價格,有的注重周圍環境,有的注重是否增值快,有的追求完善的物業管理系統等等。
關鍵詞:二水廠;升級改造;技術分析;實施
中圖分類號:C35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 5749-2006 ) 于 2007 年 7 月 1日開始在我國實施。該標準屬強制性國家標準, 指標數量增至106 項, 并對原標準 35 項指標中的 8 項的數值進行了修改。新標準的實施后, 使我國的飲用水衛生和安全有了新的要求。在當前嚴峻的水源污染形勢下,對二水廠的處理技術及管理水平, 也相應需要更高的要求, 這也將推動新一輪的水廠工藝技術改造實施。
一、水源和水廠現狀
1、 水源污染
目前飲用水源的污染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 《113 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月報》 ,有14%的重點城市水質全部不達標; 有 20. 1%的重點城市飲用水源地不達標;有32. 3%總取水量不達標。上面數據主要是以常規污染指標來檢測的, 如果考慮到通常難以檢測的, 比如水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質、 三致物質以及環境激素類物質等, 那么現狀的飲用水水源污染狀況會更加突出。
2、 供水水質風險分析
在飲用水水源普遍手段污染的情況下,部分城市供水水質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2.1 水質感官不良,有異味、異臭。此外,濁度既是重要的感官指標,也是微生物、有機物的重要表征。根據資料分析按新標準出水濁度 1NTU 的指標, 我國省會城市有一半城市出水合格率低于 80%。
2.2 湖泊水庫富營養化,藻類繁殖,使水廠混凝惡化、濾池堵塞,并導致消毒副產物升高、管網水生物不穩定;同時藻類生長會有致病、致癌的藻毒素產生。
2.3根據資料,在新標準執行后,將有一大批水廠供水耗氧量不合格,水廠須進行工藝升級和技術改造。此外,原水水質微量有機污染物, 現有常規處理工藝一般難以去除,在非常規指標實施的過渡期內, 將有部分地區飲用水中單項有機物濃度或有機物總量超標,需要采取一些應對措施。
2.4 目前國內能開展水中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檢驗的供水企業較少,尚未就此方向開展系統研究。但據初步檢測證實我國一些水源確有致病原生動物的存在。控制兩蟲的風險,首先是降低出廠水的濁度。另外采用消毒以殺滅,兩蟲的耐氯性比較強, 氯消毒難以去除; 臭氧和紫外線等消毒方法可以殺滅兩蟲。。
二、二水廠改造的目標要求
新標準進一步提高了對原標準中微生物、 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的要求; 提出耗氧量3mg/L 的限值,修訂了濁度指標,對毒理學指標,包括無機和有機化合物兩類毒理指標進行了強化。此外,還增加了水中致病性原生動物隱孢子蟲和賈第鞭毛蟲等非常規性指標的檢測要求。由于二水廠的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參數以當時的水質標準為依據,隨著水質標準要求的提高和水環境的惡化,要達到新標準的處理要求,要么增加強化處理,要么增加預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改造。但因受廠區地理位置等各方面條件的的限制,二水廠的改造將在不改變現有處理工藝的情況下把對處理工藝的優化、處理過程的強化等措施作為改造重點,以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要求
三、二水廠制水構筑物主要存在的幾個問題:
1、對制水工藝各節點環節的監測測主要依靠人工檢測方式,不具備連續性;
2、反應沉淀池排泥系統管道、管件及四通閥銹蝕嚴重,排泥閥及排泥底閥很多打不開,刮泥機運行效果差;
3、沉淀池蜂窩斜管老化,集水槽變形嚴重集水孔標高偏差較大、集水槽和沉淀池出水渠封堵水泥脫落;
4、濾池現有濾料含泥量偏大過濾效果差,且有漏濾料現象,濾料缺失嚴重。濾池進水槽標高偏差大,濾池進水不均,反沖洗布水不均。反沖洗閥關閉不嚴,濾池反沖洗強度不能保證,反沖洗效果差。
四、水廠改造的原則和途徑
1、水廠改造的原則
1.1深入調查水源水質, 明確水質目標。
1.2全面規劃, 分步實施。
1.3現有設施的技術評估。充分利用現狀設施, 通過技術改造, 提高處理能力, 是最為經濟有效的途徑。 當仍無法滿足出水水質要求時, 則需考慮增設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4通過技術經濟比較, 確定合理的處理工藝。
2、水廠改造的途徑
2. 1 加強城市水源水量和水質的保障
2.1.1提高城市供水水源保證率。 城市供水水源保證率一般應為 90%~97%。 水資源較為貧乏的地區, 不能低于 90%。 城市供水水源應采取選擇多個水源、 增加水源調蓄設施、 市域外引水等措施。
2.1.2保障和改善城市水源水質。選用地表水作為供水水源時, 飲用水水源的基本項目應達到Ⅰ~Ⅲ類水質量要求。 選用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時,應根據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14848-93 ) 的有關要求進行水質評價。 其中飲用水水源一般應達到Ⅰ~Ⅲ類水質量要求; Ⅳ類水作為飲用水水源的, 應當經過適當處理。建立適于本地具體情況的水源水質應急體系, 制訂城市供水應急預案。當出現水源污染突發事件時, 應盡快預警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
3、常規處理工藝改造
3.1在我廠原水加壓站加裝了濁度儀、PH儀,在待濾水、濾后水等關鍵環節安裝了濁度儀、余氯監測儀等在線監測儀表,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水質指標在線監測系統,不僅加強了對制水處理效果的實時監控,同時還完善了我廠原水水質預警系統,改造后可以提前2.5小時對進廠原水濁度和PH值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以便及時掌握原水水質變化情況。
3.2解體維修了反應池排泥底閥,改造了排泥閥壓力水系統,更換了反應沉淀池排泥閥,解體大修了沉淀池刮泥機并對刮泥機進行了防腐處理。
3.3更換了破損斜管,把原碳鋼集水槽更換為了不銹鋼集水槽,對沉淀池進水渠配水板進行了改造,對斜管鋼支撐進行了防腐處理。
3.4對濾池池體進行了大修,對濾池濾料進行了更換,對濾池附屬設備進行了防腐處理。
3.5加裝了濾池初濾水排放系統,每次反沖洗完畢對排水槽以下部分約100m3反沖洗余水及不合格濾后水進行排放,消除了不合格濾后水對出廠水的影響。
3.6加裝了濾池恒水位控制裝置,使濾池運行水位可自動控制在進水槽以上,消除了以前人工調整閥門的控制方式不及時及進水量波動期間無法控制造成濾池拍砂等影響濾池過濾效果的隱患。
五、結束語
通過七個多月的改造,改造工程于2012年10月底全部完工投入生產。通過一年多的運行,改造后十萬噸工藝構筑物運行效果良好,出廠水濁度從改造前的1度左右提高到了現在的0.5度左右,大大提高了我廠供水水質,同時還提高了構筑物的處理能力。通過我廠構筑物的運行和改造,筆者覺得,對老的水處理構筑物在不改變原處理工藝的情況下,要提高產水水質,必須對水處理過程中的每個細小環節加以嚴格控制,不放過處理工藝中存在的任何細小問題;同時,還應加強對水處理工藝的過程中實時監測的能力,做好水處理過程中處理效果的預判,提前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
參考文獻:
[1]全艷. 水廠升級改造中超濾系統的中試和應用分析[J]. 科技與企業,2014,05.
[2]孫芮,湯新寶,陳季華. 小城鎮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技術分析[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02.
0.引言
新形勢下,隨著現代化科技的蓬勃發展,以及國家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促使各類發電廠輸灰系統的改造與調試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及重視。加強電廠氣力輸灰系統的改造調試,不但能夠提高除灰技術,有效降低能耗,確保系統穩定、遠距離輸送,同時還能夠為發電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可見,研究輸灰系統的改造與調試工作,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1.分析電廠氣力輸灰系統的改造與調試
1.1原電廠氣力輸灰系統概述及不足
結合某電廠的氣力輸灰系統來看,該廠的1號爐電除塵器配置三電場,且每個電場下規定使用4個灰斗。電除塵器飛灰處理系統為正壓濃相氣力除灰系統,切換方式采用干灰、濕灰兩種。隨著該系統的運行使用,當前共發現其存在以下幾點弊端。具體包括:(1)干灰輸送方式導致系統出力無法滿足干灰輸送要求,使得該系統干灰輸送量在總輸灰量中所占比重僅為20%~30%,而干灰市場需求量的逐年增加,無疑會給電廠的經濟效益帶來嚴重縮減。(2)原正壓濃相氣力除灰系統設計耗氣量為原始設計耗氣量2倍,實際流速為設計流速2倍,導致管路磨損速度為正常磨損8倍,加重了現場灰管彎頭、直管道等的磨損程度,給電廠帶來了不必要的維修成本。(3)空氣斜槽、葉輪給料機等在電除塵過程中,往往容易因機械故障而導致漏灰現象頻繁出現,不利于機組正常運行。(4)此外,系統復雜、維修工作量大、輸送壓縮空氣壓力相對較高,以及較高的能耗等,均給系統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1.2電廠氣力輸灰系統的改造工作
在原系統上進行雙套管穩流干除灰系統改造。相對于原系統來說,該系統可實現微正壓、小倉泵系統以及正壓密相除灰系統等的功能,主要包括倉泵系統、氣源系統、管路系統、程序控制系統,以及電除塵器灰斗氣化系統和破堵系統等。應用集PLC-工控機、遠程I/O以及工業控制計算機等為一體的控制系統作為正壓濃相氣力除灰系統,同時,為更好地分散連接及集中控制系統,可采用以太網作為控制系統的網絡結構,并用現場總線2層網絡來進行連接。
具體來說,改造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原系統進料閥的插板門、連接短管、進料閥等部分保持不動;(2)將原除塵器電場的下引式倉泵改為大容積密相流態化輸送倉泵,擬采用XCM5.0型號,輸送量可達原來5倍,且具有能耗低、效率高以及延長閥門使用壽命等優勢;(3)引進恒壓控制裝置和流量控制裝置,促使由于灰的品質特性經常性變化而產生輸送困難的問題得以解決;(4)重新布置管道,設計鍋爐電除塵器灰斗下采用1臺輸送罐,并串聯形成輸送單元,再將其與輸灰管道進行合并,構成具有2根粗灰輸送管道及1根細灰輸送管道的雙套管氣力除灰系統。系統共設5個輸送單元,其中1~3單元共用1根粗灰管,用于輸灰到粗灰庫、原灰庫等;4~5單元共用1根細灰管,用于輸送細灰到細灰庫、原灰庫等。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各單元設計情況
若某灰斗及相關輸送罐發生故障,此時只需將其解列,而不至于給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為避免一電場故障迫使二電場灰量增大,進而影響系統安全運行,應考慮設置粗灰管的輸送出力與細灰管一致。本研究擬采用DN150/DN200/DN250作為粗、細灰管管徑,并將輸送當量長度距離設為800m。
1.3電廠氣力輸灰系統改造后的運行調整參數變化
調整改造后的輸灰系統參數,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包括:(1)系統氣固比的調整。設計采用調節閥作為系統各單元壓縮空氣管道的入口閥門,可根據需要對系統內氣固比進行調整,以確保其在負荷、灰量變化的情況下保持最佳值。氣固比值設定為20。(2)輸灰結束壓力定值的調整。設計壓力測點在管道的進、出口位置,可根據獲取到的壓力值及其變化情況作為輸灰過程正常與否的判斷依據,同時也可將其用于對是否輸灰結束的判斷。一般在獲取到的壓力值相對于預先設定值要較低時,可判斷此時輸灰結束。輸灰結束壓力定值的設定,會給系統的出力、耗氣量及運行狀況等造成一定影響,同時,相對于單管輸灰來說,雙套管輸灰不易受到管道內殘留干灰的影響,為此,可考慮將其值設定為120~150kPa。(3)輸送系統設計參數變化。相對于單管輸灰,雙套管增加了1根小管,且壓縮空氣進氣壓力較低、流速較低,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雙套管輸灰阻力有所增加,在對其管道阻力、輸送壓力進行計算時,需予以考慮。(4)輸送過程中壓力變化較大。受節流孔板擾動的影響,會使得雙套管內部干灰流動不夠穩定,造成輸灰過程中輸灰壓力起伏大的情況。
1.4電廠氣力輸灰系統設計與調試過程中的問題
1.4.1輸灰管道支架設置方面的問題
在設計與調試過程中,發現輸灰單元在吹灰初期階段,管道振動明顯,尤其是受到雙套管系統輸灰壓力起伏大的影響,致使管道支架承受更大的沖擊力。需要對支架進行固定,或是合理滑動支架位置來解決。此時,應在輸灰管道中灰未開始加速階段,對其支架位置、型式以及管道膨脹節等進行合理設計。
1.4.2空氣管道逆止門使用方面的問題
系統空氣管道逆止門主要是在空氣與灰兩種介質下工作的,往往容易因微小的泄漏而使得閥門不嚴加劇磨損,導致逆止門使用壽命嚴重縮短。為此,在設計時,可采用彈簧逆止門、錐形膠皮密封逆止門等替代常規逆止門,并安裝在輸送罐體之上,通過密封性能與工作環境的調整來提高其使用壽命。
1.4.3料位計接管座方面的問題
試運行系統時,發現料位計在輸灰結束且壓力罐內已無灰的情況下,出現滿料位的“假信號”現象,影響系統程序的正常運行。經分析,該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料位計接管座直徑偏小,促使料位計出現粘灰的情況所導致的,需要經過現場人工敲擊料位計管座方才消除。為規避此種情況,設計時可考慮將其設置在管座相對較大的輸送罐上,或是將料位計接口開在位于輸送罐頂部的進料閥置上來實現。
1.4.4輸灰單元平衡閥垂直高度方面的問題
在安裝工藝上,輸灰單元平衡閥的安裝高度應盡量高于水平管道的垂直高度,并確保與壓力罐的水平距離相對較遠,以免因為連通器原理而導致輸灰單元平衡閥堵塞。一般安裝時,需要保證輸灰單元平衡閥與輸送罐的水平距離在1.5m以上,可有效預防閥門卡塞情況的出現。
1.4.5省煤器輸灰單元方面的問題
在電除塵器一電場2單元的輸灰過程中,由于其與省煤器輸灰單元共用1條粗灰管,使得電除塵器一電場2單元的灰氣混合物往往需要流經省煤器輸灰單元管道,待其輸灰時再將灰氣混合物輸送走,很容易給該部分管道帶來不必要的磨損以及空氣量損耗和能耗。為此,設計時可將省煤器輸灰單元當成獨立單元考慮,以此(下轉第242頁)(上接第180頁)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2.結束語
雙套管干除灰系統是現階段相對較為先進的電廠除灰技術,經雙套管干除灰系統改造后的電廠氣力輸灰系統,不但能夠進一步提高輸送距離,降低能耗,同時,還能夠確保系統的穩定、安全運行。在本研究中,通過結合某電廠氣力輸灰系統改造與調試的實例,可以看出,雙套管干除灰系統相對于單管輸灰更具有優勢,不過仍需對其理論研究、使用壽命等予以加強,以幫助發電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科]
【參考文獻】
[1]王紹利,李志軍,杜濱,李賢松,劉宗明.氣力輸灰系統的優化改造實例[C].第八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和應用研討會論文集,2007,08,(01).
關鍵詞: 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方式
Key words: power plant;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means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6-0161-02
0 引言
對于電廠而言,機電一體化的落實,本身就對電廠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在很大程度上告別了以往的不良現象,整體上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進展。可是隨著用電量的不斷提升,各個城市的經濟也在迅速的發展,此時的電廠內部運作,倘若還是保留在最初級的機電一體化層面上,很難滿足未來的工作需求,對于電廠本身而言,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以,只有加快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才能在未來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 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需求
我國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目前表現為節約型社會,想要將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提升,就必須在技術改造上不斷的強化。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需求較為強烈。華能南京電廠2×320MW機組運行規程是在原汽輪機運行規程(HDJG-NJ/01-02-96)、鍋爐運行規程(HDJG-NJ/01-02-96)、電氣運行規程(HDJG-NJ/01-02-96)等的基礎上,根據部頒《汽輪機運行規程》和《鍋爐運行規程》,結合歷年來機組大小修現場設備改造的情況進行第四次修訂。華能南京電廠#1、2機組分別于1994年3月和10月投產,原運行規程于1996年第一次修訂,于2003年進行了第二次修訂,2013年進行了第三次修訂,對我廠兩臺超臨界發電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2 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對策
2.1 改造原則
電廠與一般的工廠不同,其是城市基本組成內容,實施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的過程中,應該按照一定的原則來開展,否則難以在最終得到理想的成績。一般而言,基本改造原則是滿足工作需求。例如,基于傳統的液壓執行器機構(高、中壓調節汽門油動機和配汽機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1、2機DEH系統改造是在保留機組的油動機、保安系統的前提下進行的。改造后取消了同步器、液壓調速器、調速器隨動滑閥、功率限制器等液壓系統部套,同時取消了電液轉換器、電流卸載機構、聯通閥SE839、H210面板、電流卸載機構的操作把柄等電調部套;增加4臺REXA電液執行器,分別控制2臺高壓和2臺中壓調速汽門油動機并對相關電調畫面和邏輯進行了修改。同時增加2個OPC電磁閥,實現超速限制控制(OPC)功能。改造后的系統為純電液調節系統。
2.2 有效遵循各類規程
在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的過程中,上述兩項工作的落實,的確可以為技術改造提供較多的幫助,但是電廠本身的規程以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的規程,也是需要遵守的,包括循環水系統運行規程、機組冷卻水系統運行規程、油系統運行規程、調速系統運行規程、發電機密封油系統運行規程、發電機定子水系統運行規程、凝結水系統運行規程等。例如,凝器改造后運行指標:在320MW額定工況、循環水進水溫度20℃條件下,真空嚴密性優良;當循環水量為33985t/h時,凝汽器壓力不大于4.8kPa;當循環水量為28000t/h時,凝汽器壓力不大于5.4kPa;當循環水量為22000t/h時,凝汽器壓力不大于6.5kPa。
2.3 有效建O測評機制
實施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以后,原有的測評機制并不符合新的技術,所以,在技術改造以后,應充分結合電廠本身的工作狀態,以及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操作模式,建設有效的測評機制。第一,測評機制不是擺設,要能夠對工作、對技術有一個權威的測評,能夠得到正確的結果,并且測評結果要讓人信服。第二,測評機制的落實當中,難免會遇到新舊機制的矛盾,此時必須將新機制貫徹執行,減少在老舊的道路上繼續前進,要不斷拓展新的工作領域。第三,測評機制在階段性的使用后,需要充分觀察各個技術部門的反饋,進行合理的優化,應該得到電廠內部的高度支持,確保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可以不斷地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3 總結
本文對電廠機電一體化技術改造展開討論,現下的很多電廠在改造方式上,都執行了有效的操作,未表現出嚴重的問題。就機電一體化技術本身而言,其改造的時候還應該進一步考慮到電廠本身的承載能力,適當對其他部門以及相關的技術體系實施優化,不能總是在固定的領域中實施改造,否則難以在最終的成績上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時間留置胃腸減壓對新生兒經腹腔鏡行胃腸道手術的影響。方法 選擇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對照組)和2006年1月—2008年1月(實驗組)行胃腸道手術的患兒各50例,實驗組采用術前晚22時禁食留置胃腸減壓;對照組采用術晨3時禁食、7時留置胃腸減壓,對比觀察2組不同時間留置胃腸減壓對手術的影響。結果 實驗組小腸脹氣發生率(2% vs. 14%,P<0.05)、麻醉過程中反流發生率(4% vs. 16%,P<0.05)及手術時間〔(98±24)min vs. (108±29) min, P<0.05〕均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 新生兒腹腔鏡手術患兒術前晚22時禁食留置胃腸減壓可以明顯減輕胃腸道脹氣,充分暴露術野,縮短手術時間,減少麻醉過程中的反流現象。
【關鍵詞】 胃腸道手術;新生兒;腹腔鏡;置胃腸減壓時間
腹腔鏡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腹部瘢痕小、住院時間短等優點[1],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經腹腔鏡行新生兒胃腸道手術時對胃腸道的準備要求嚴格,留置胃管抽出氣體和部分液體可縮小胃體積,減少腸脹氣,充分暴露手術視野,避免誤傷其他器官,還可預防麻醉過程中因反流而導致的窒息[2]。因此,有效的胃腸減壓是縮短手術時間和預防麻醉過程中反流現象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采用的傳統方法是術晨3時禁食、7時留置胃腸減壓,由于放置胃腸減壓時間短,不能充分引流出消化道內的氣體和液體,膨脹的腸腔影響手術視野、增加麻醉過程中反流的發生率。我們從2006年1月開始改進了放置胃腸減壓的時間,并觀察不同放置胃腸減壓時間對引流效果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3年12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胃腸道手術的新生兒,按照放置胃腸減壓時間的不同分為對照組(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兒)和實驗組(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兒)。實驗組:男38例、女12 例,年齡4~66天,平均年齡26天;體重2.2~7.9 kg,平均5.3 kg;先天性幽門狹窄24例、先天性腸旋轉不良8例、先天性巨結腸18例。對照組:男41例、女9 例,年齡5~64天,平均年齡25天;體重2.3~8.3 kg,平均5.4 kg;先天性幽門狹窄24例、先天性腸旋轉不良8例、先天性巨結腸18例。2組患兒的年齡、營養狀況、疾病種類、分型等均相似,同時為避免術者的操作因素等對本研究的影響,入選者均為同一醫療組的病例。
1.2 置胃腸減壓的時間及方法 實驗組采用術前晚22時禁食留置胃腸減壓,同時補充電解質至手術時,以維持體液平衡,夜間患兒哭鬧嚴重時以3%水合氯醛2 ml/kg經胃管注入,以減少因哭鬧引起的胃腸道脹氣。對照組采用術晨3時禁食,同時補充電解質至手術時,7時置胃腸減壓。2組病例均放置硅膠胃管(蘇州邦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接負壓引流袋(揚州永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1.3 觀察指標 以術晨平均引流量、胃腸道脹氣發生率、手術時間、麻醉過程中反流的發生率、平均住院天數作為觀察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 果
2.1 2組小腸脹氣率、麻醉過程中反流發生率的比較 表1顯示,實驗組胃腸道脹氣發生率及麻醉過程中反流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2組胃腸道脹氣,麻醉意外發生率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平均術晨引流量、手術時間、住院天數比較 表2顯示,實驗組術晨平均引流量多于對照組(P<0.05),平均手術時間和平均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P<0.05)。表2 2組用術晨平均引流量,手術時間、平均住院天數比較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 論
由于腹腔鏡手術具有術后進食早、輸液及抗生素應用時間短、住院時間短、手術創傷小、患兒康復快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腹腔鏡手術均是在腹部切3個小口置入3個套管針(trocar),放入腹腔鏡,通過腹腔鏡鏡頭觀察術野進行各項操作,所以充分暴露術野在腹腔鏡手術中尤其重要。因小兒腹膜的表面積相對于體重比例大[3],但其實際腹腔容積小,相對于有限的腹腔容積,扁平的胃腸道可最大限度地暴露術野。我院傳統采用術晨7時留置胃腸減壓,至手術開始時間一般只有2 h,由于時間短不能充分引流出胃腸道內的積液、積氣,膨脹的胃腸道嚴重影響術野,給操作帶來不便,使手術時間延長;另外,短時間留置胃腸減壓不能充分引流出胃腸道內積氣、積液,增加了麻醉過程中反流的發生。本研究改進了禁食置胃腸減壓的時間,考慮到其他因素可能對本研究的結果帶來一定的影響,故在樣本選取時對研究對象進行了嚴格篩選,入選者均為同一醫療組的病例,同為胃腸道手術,病種與類型相似,力求減少手術方式、術中操作、基礎疾病的干擾。結果顯示:①有效的胃腸減壓可充分暴露術野,縮短手術時間。實驗組采取術前晚22時禁食、胃腸減壓,可隨時引流出因患兒哭鬧時咽下的氣體,同時有足夠的時間引流出胃內特別是腸道內的積氣、積液,扁平的腸道增加了腹腔的空間,可充分暴露術野,利于手術操作。同時補充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必要時給予3%的水合氯醛胃管注入,以避免患兒過多的哭鬧而咽下大量的氣體。②有效的胃腸減壓可減少麻醉過程中反流的發生率。術前12 h的胃腸減壓使消化道內無過多的積氣、積液,減少了反流的發生率,降低了麻醉的危險性。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1(b)-097-02
無菌技術操作是護理基本技術操作之一,也是我院手術室護生出科考核的必考項目。為了使護生正確、熟練掌握無菌技術,嚴守操作規程,提高教學質量,我科對2006~2007年度到手術室實習的110名護生在入科時和出科時分別進行無菌技術操作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提出了改進措施。
1 對象與方法
考核對象為2006~2007年度到我院手術室實習的110名護生,實習時間為3周。考核標準依據廣東省衛生廳科教處1998年制定的《基礎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及評分標準》;監考老師為手術室總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為在手術室工作2年以上、具有護士及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護生在轉入手術室時進行一次無菌技術操作考核,經過3周的實習后出科時再進行第二次考核,考核成績以85分為合格。
2 結果
2.1 實習前后考核結果
經過3周的實習,合格率由49.08%上升至95.45%。見表1。
2.2 兩次考核中違反操作規程情況
經過3周的實習,儀表不符合要求、物品放置不合理的現象已不存在,其他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也明顯減少。見表2。
3 討論
通過考核發現問題集中在以下幾點:持鉗(鑷)方法不正確甚至污染;操作時污染包布內角;取放物品時跨越無菌區;開瓶倒液方法掌握不好,導致溶液回濺,無菌巾被污染;戴手套卷邊污染。針對考核結果,筆者提出如下改進措施:
3.1 加強對帶教老師的崗前培訓
制訂手術室帶教流程,明確帶教老師職責及要求,組織帶教老師學習護生實綱的內容,并對帶教老師進行理論、操作考核,要求人人過關。
3.2 加強對護生的崗前培訓
護生入室時學習手術室護生守則,明確護生職責及要求,加強無菌觀念宣教,樹立無菌意識。
3.3 帶教過程中嚴格要求,規范操作
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嚴格按無菌操作原則進行操作示范。對學生操作要放手不放眼,嚴格要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3.4 規范技術操作,強化操作訓練
集中學生進行無菌技術操作訓練,使其正確、熟練掌握無菌技術操作。
3.4.1 正確使用持物鉗(鑷)使用持物鉗(鑷)時錯誤表現在:持鉗(鑷)水平甚至倒置;鉗(鑷)取放時不閉合;手持鉗(鑷)位置太靠下造成污染。正確的使用方法是:手持鉗(鑷)上端1/3處;保持鉗(鑷)頭端向下,以免消毒液倒流在鉗(鑷)柄后再流下污染無菌部分;鉗(鑷)應閉合垂直取放,可避免觸及容器邊緣。
3.4.2 掌握傾倒無菌溶液技巧取無菌溶液污染表現在:開瓶蓋時,兩拇指將瓶塞邊緣緊貼瓶口向上推,污染的瓶塞邊緣觸及瓶口造成瓶口污染;倒液距離太高引起水珠回濺,無菌巾被打濕污染。正確的方法是:開瓶蓋時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瓶塞邊緣離開瓶口向上翻起,使瓶塞邊緣不觸及瓶口周圍,避免污染瓶口;倒液時,瓶口距離盛液容器約10~15 cm。
3.4.3 改進戴無菌手套的方法戴無菌手套時的錯誤表現在:沒對準手套五指即插入手指;已戴手套的手觸及另一只手套的內面(反折部)。正確的方法是:先對好手套五指再插入手指;戴第二只手套時,一般是用戴好手套的手(主要是用食、中、環、小指)插入第二只手套的反折部內面(手套的外面),拇指不插入,容易觸及手套反折部內面造成污染。改進方法:盡量將已戴好手套的手的拇指與其余四指分開,避免觸及手套內面。
[參考文獻]
[1]殷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2.
[2]丁言雯.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90.
【關鍵詞】改良膽腸吻合術 臨床療效 評價 膽道逆行感染
Improved jejunal loop in 16 cases of bile duct anastomosis Clinical Evaluation
【Abstract】Objective: 16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jejunal loop anastomosis improve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iliary tract disease Clinical efficacy, and with the same period 18 cases of bile duct jejunum Roux-en-Y anastomosis in patients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bile duct jejunum prospects for clinical use loop anastomosis. Methods: A randomly selected hospital in January 2009 -2010 between the 34 cases in December improved cholangioenterostomy and Roux-en-Y anastomosi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analysis, focused observation of two surgical operation time,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the incidence of retrograde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and so on. Results: Improved bile duct jejunum anastomosis group loop completion time of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was shorter in the bile duct jejunum Roux-en-Y anastomosis group of the time, postoperative risk of retrograde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bile duct jejunal Roux-en-Y anastomosis group.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loop-type bile duct jejunum anastomosis operation is simple, safe, reliable, less likely after retrograde infection,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Modified choledochojejunostomy;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biliary retrograde infection
膽腸吻合術是修復膽道損傷[1]、肝外膽管病變切除后及治療膽管結石和肝移植時重建膽道及處理膽道并發癥的常用手術方式[2]。此術式較多,其中,又以膽管空場Roux-en-Y吻合術和襻式膽腸吻合術最常用。目前,膽管空場端―側(Roux-en-Y)吻合術被學術界認為是一種逆行膽腸吻合術膽道感染發生率相對較低的術式,但其手術過程復雜、技術含量要求高,在基層醫院開展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風險,近年來,我院學習并開展改良襻式膽腸吻合術,取得喜人的成績。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34例患者均因膽石癥和(或)肝內外膽管良、惡性等疾病施行的膽腸吻合術,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為35-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23歲。根據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和各病種的術中情況,18例患者采取膽管空場端―側(Roux-en-Y)吻合術(對照組)、16例患者采取改良襻式膽腸吻合術(治療組)。
1.2 改良襻式膽腸吻合手術要點距屈氏韌帶約50cm處提起空場,以10號絲線穿過該處腸系膜,結扎空場,松緊適度,保證腸腔完全閉合又無腸管血運障礙,外加漿肌層縫合,距結扎線3cm遠端經結腸前將空腸與肝管或膽總管行端側或側側吻合,距膽腸吻合輸入袢25cm,輸出襻40cm行空場側側吻合。
1.3 典型的Roux-en-Y膽管空腸吻合術[3],嚴格依據黎介壽,吳孟超編寫的普外科手術學教材術式進行。
1.4 觀察內容與評價方法對兩組患者的發病病種、性別、年齡均不納入觀察范圍。而重點觀察兩種術式的手術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膽道逆行感染的發生率。
2結果
兩組患者各觀察項目結果對照
3 討論
經典的Roux-en-Y空腸吻合是將近端空腸的斷端吻合于輸出空腸袢的腸系膜對側緣,由曠置空腸袢的長度來控制腸液反流,一般行端側吻合。空腸的斷端也可與遠端空腸橫行切開半圈后行端側吻合。此種吻合又稱“騎跨”式吻合。事實上,典型的Roux-en-Y膽管空腸吻合術后,腸液反流仍是相當常見的。原因可能為在吻合后的形態上不是呈理想的“Y”形,而是“T”形,因為呈直角時強烈的腸蠕動能將腸內容物推向膽道側,造成逆流[3,4]。因此,在術中應正確選取上行腸襻的長度、近側腸襻的長度[5]。上行腸襻的長度應根據膽腸吻合口到近側腸襻自然下垂后斷端得距離選取,使二者長度比例適宜,吻合后既無張力,又無扭曲、折疊或相互懸掛牽拉,多在40-60cm之間。近側腸襻應選擇在距Treitz韌帶15-25cm處。但因術中種種因素的干擾,此技術在鄉鎮醫院還難以得到完善。所以,患者術中所花費的時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較多,與改良膽管空腸襻式吻合術組存在顯著性差異。膽道逆行感染的發生率和其他相關并發癥也明顯高于改良膽管空腸襻式吻合術組。
改良襻式膽腸吻合術,能保持空場電位傳導的連續性,避免術后遠端腸襻內容物的淤積,減少腸內容物逆入膽腸吻合的機會。同時,去除切斷和閉合空場的步驟,縮短吻合時間,減少切斷空場導致的污染[5]。也由于沒有切斷空腸和空腸系膜血管,故減少了出血、腹腔感染和腸系膜血管損傷的機會,吻合口血運不受影響。從本組患者的結果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其術式的優點。膽道逆行感染率和其他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為0。這兩點是我們普外科醫生及患者的共同愿望[6,7]。還有,改良襻式膽腸吻合術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在基層醫院都能開展。因此,我們認為該術式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楊中民,李冠雄。膽道手術中的醫源性膽道損傷[J]。中國臨床醫生,2005,33(10):26-27.
[2] 張宏林,王福順。膽腸吻合術式與逆行膽道感染發生關系的研究[J],中國醫刊,2011,46(3):55-56.[3] 黎介壽,吳孟超.手術全集•普外科手術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799-815。
[4] Leonardi MI,Ataide EC,Boin IF,et al.Role of choledochojejunos-tomy in liver trans 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2005,37(2):1126-1128.
[5] 馮國旗。67例膽道疾病手術術式以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8):18.
筆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進入三年級,筆算教學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在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筆算教學的內容有:《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筆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學生在筆算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認真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有助于我們在教學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學生筆算的準確性。經過筆者的教學實踐及整理,現將學生在筆算方面的常見錯誤歸納為以下幾類:
一、方法錯誤
錯例①學生犯錯的主要原因是對積的對位法則的不清楚。十位上的3去乘52等于156,實際上是156個十,所以6應該和十位對齊。錯例②學生犯錯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由于受到整數加減法計算法則的影響,學生在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并沒有把小數點對齊。錯例③和錯例④學生犯錯的主要原因是對以下概念不清:筆算除法時,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數以后,除到被除數的那一位不夠商1,就要用0來占位,錯例即是對0的占位作用還沒有掌握好。
計算法則是學生進行數學計算的重要依據,只有正確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計算法則才能進行正確的計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所以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教學前,教師首先要熟悉教材的目標要求,再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預案,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2.在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清并熟練掌握計算法則。同時一定要讓學生參與思考、總結法則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理解為什么應該這樣計算的道理。
3.在學生掌握了計算法則的基礎上,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習題進行鞏固,也可適當讓學生做些典型錯例分析,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計算法則的理解。
二、口算錯誤
錯例⑤學生犯錯的主要原因是對乘法口訣的混淆,把三九二十七背成了三九二十一。錯例⑥學生把8+7算成了16。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的熟練程度制約著筆算能力的高低。要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必須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表內乘法和除法,要讓學生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所以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每節課前,針對教學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口算訓練。口算形式如果單一,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教師可以通過視算、聽算、對口令、開火車等形式,讓枯燥的口算充滿樂趣。
2.找出容易背錯的口訣讓學生再重點背一背。對于學生經常出錯的幾句口訣,教師一定要做個“有心人”,把這些口訣記錄下來。
3.定期舉行口算比賽。適當開展口算比賽,往往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對口算的興趣,進而達到提高口算正確率的目的。
三、審題不清
錯例⑦學生犯錯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是口算的失誤,其實是缺乏全面審題。學生憑第一印象輕率地把24×5看作25×4來計算,然后不假思索地付諸行動,導致最后的計算錯誤。所以教師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葉圣陶說過:“教育是什么?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是防止筆算錯誤、提高筆算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2.加強辨析比較。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針對學生容易產生感知錯覺的特點,有意識地把相似的算式進行辨析比較。
3.對于學生的課堂作業一定要及時反饋。當學生對錯誤的計算過程還記憶猶新時,通過自己的獨立訂正,印象會比較深刻。
當然,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這是一項長期的、細致的工作。面對學生的筆算錯誤,我們應首先分析其錯誤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只有這樣,學生的筆算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學生在數學上的發展才能得到保障。
前 言
隨著技術不斷發展,煤礦生產設備技術也大幅提高,煤礦生產設備逐漸向大功率和超大功率甚至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對井下的供電系統其安全與可靠運行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隨著礦井逐漸向“高產”與“高效”的方向發展,對于采用更為科學化的管理技術,實現企業的減員增效,已經越發得到煤礦的生產決策者重視,因此對煤礦監控系統的研究和井下變電所無人值守的技術改造就很有必要了。
一、 常村煤礦電力監控管理系統的基本情況和現狀
常村煤礦電力監控管理系統總投資160萬元,于2008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包括上位機、工業以太網通信設備、微機綜合保護裝置、智能電力測控模塊、監控服務器軟件和客戶端軟件等。整個系統采用工業以太網加現場總線模式,主干采用八芯通訊光纖傳輸,通過傳輸接口和監控中心上位機上的普通以太網卡實現信息的傳輸。同時,實現了對全礦井上下的供電系統進行用電參數、供電狀態、運行情況、電氣保護的監測記錄,對變電所供電設備實現地面集中遠程控制和參數遠程設置,對故障和超限供電參數實時監測報警,統計、分析、查詢供電運行數據,生成供電運行統計圖表和考核管理圖表。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對井下變電所的遙測、遙控、遙信和遙調,對變電所的主要設備的自動控制、測量和微機保護以及調度通信等自動化功能。
該系統目前有9個采集通訊分站(地面3個,井下6個),涵蓋了地面6個變電所(點)和井下10個變電所,未覆蓋到的變電所有:地面南風井風機房、后溝風機房、井下21延伸強力皮帶變電所、-210m變電所、-280m變電所。
該電力監控系統至今已運行7年。目前,地面監控主機使用正常,整個通訊主干網絡正常,地面兩個主變電所的通訊和監測正常,但無法實現遠控;接入電力監控系統的井下高壓開關可實現遠距離停送電操作,但低壓模塊只能監測不能遠控。主要原因是:
1. 2011年底暗斜井變電所的低壓模塊不明原因爆炸,此后井下低壓模塊不再遠控操作。
2. 風選廠、皮帶樓的3分站低壓模塊壞,沒有使用。
3. 地面兩個主變電所的綜保協議不匹配。
二、 實現無人值守的技術改造和要求
如果要把常規變電所改造為無人值守變電所,首當其沖要對一、二次設備進行改造,以滿足無人值守運行的要求。
1. 一次設備改造及主要技術要求
(1)斷路器改造:一次設備改造主要在高壓斷路器,按照無人值守的要求,斷路器必須能實現遙控操作,并提供可靠的位置信號。為實現無人值守,要選擇合適的真空斷路器,同時將其輔助觸點改為雙輔助觸點接線以提高信號的可靠性。斷路器的操動機構可以與一個基于微處理器技術的控制模塊配套使用,控制模塊的作用是為操動機構提供能量和所需的電氣接口;同時還具有實時監控功能并易于和SCADA系統結合,具有獨特真空滅弧室,完全可和長壽命、高可靠性的操動機構匹配。
(2)高壓開關柜改造:高壓開關柜五防聯鎖對防止誤操作,減少人為事故,提高運行可靠性起很大作用。五防功能是指:1)防止誤分、誤合斷路器。2)防止帶負荷合上或分斷隔離開關。3)防止帶電操合接地開關或掛接地線。4)防止帶有臨時接地線或接地開關合閘時送電。5)防止誤入帶電間隔,以保人身安全。
此外,完善機械防止誤操作;完善柜間距離,要求隔離物起絕緣支撐作用,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加強母線導體間、相對地間的絕緣水平;改造高壓柜中的電流互感器,使之達到工況絕緣水平、峰值和短時耐受電流、短時持續時間的要求。
(3)過電壓保護設備改造:過電壓保護設備主要包括:復合式和組合式過電壓保護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一次消弧裝置、二次消諧器、零序電流互感器等,對6~35KV變電所中性點加裝自動跟蹤自動調諧消弧線圈;為減少變電所運行維護量,降低殘壓,防止避雷器的爆炸,避雷器更換為MOA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
(4)主變壓器有關輔助元件改造:改造中性點隔離開關及其操作機構,能實現遙控操作;對有載調壓分接開關實現本地和遠方遙調操作;實現主變溫度遠方測量監控等。
2. 二次設備改造內容及要求
二次設備改造主要是控制回路的改造,要能達到無人值守,主要有以下要求:
(1)控制回路改造后簡單、可靠、無迂回接線。
(2)控制回路斷線、失去控制電源時應實現遠方報警并保留故障信號。
(3)保護回路單獨設有熔斷器的變電所,保護回路直流消失后能遠方報警。
(4)重合閘裝置要實現自動投退,在遙控和當地操作合閘后,重合閘電源應自動投入,重合閘放電回路自動斷開。在遙控和當地操作跳閘后自動退出重合閘電源,同時重合閘裝置自動放電。
(5)低頻減載裝置或其它系統裝置動作跳閘時應自動閉鎖重合閘。
(6)中央信號裝置有關回路作相應改造。
(7)加裝遙控與就地跳、合閘閉鎖回路。
三、 基于現有系統的改造方案
根據我礦現有系統和井下變電所的實際情況,2014年8月份,電力監控廠家技術人員到我礦現場查看后確立了以下方案:
1.井下二水平中央變電所和二水平中央泵房的綜保可通過升級協議,直接實現無人值守的要求。
2.井下-210m、-280m變電所以及21延伸強力皮帶變電所增加分站;或者是升級現有的分站,擴大節點數量,和其他變電所共用分站,并接入系統,實現在線監測和遠控功能。
3.井下其他8個變電所的分站模塊都需要升級或更換,以實現真正的遠程監測和控制,保證其靈敏性和操作可控性,從而滿足無人值守的要求。
4.更換所有變電所的UPS電源。
5.地面的壓風機房、主井三部、風選廠和皮帶樓,已有的相關的電力監控設備,將淘汰的和損壞的進行更換。
6.將地面排矸井變電所和西變的綜保更換為鶴壁廣大的綜保。
7.在后溝風機房和南風井風機房添加電力監控系統的相關設備。對地面監控中心系統軟件進行升級,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四、總體評價及可行性分析
1、根據無人值守條件,對本礦無人值守總體評價及建議
無人值守條件: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及相關標準要求;人員培訓合格;管理制度完善,執行有力;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預防性試驗合格;諧波地面不大于4%;井下不大于6%;供電設施完善合格;監控系統到位;供電系統環境(防盜、防破壞、防人員誤入、腐蝕性氣體、振動、沖擊、濕度、溫度、溫度變化率、塵埃、風流及靜電、水、變形、開裂、噪聲、灰塵、雷雨風、雜散電流、消防、空調、防風、防水等其它環境)異常防范到位,建筑、生活、生產等基礎設施完好。
2、AID、CHAID概述
3、算法和特征
3.1AID算法
3.1.1變量排序
3.1.2目標函數
3.1.3選擇分類變量
3.1.4分割方向的確定
3.1.5確定停止條件
3.2CHAID算法
3.2.1建立交叉分類表
3.2.2X2統計量、似然估計值
3.2.3選擇分類變量
3.2.4確定停止條件
3.3AID與CHAID的比較
3.3.1AID與CHAID
3.3.2CHAID的有力特征
3.3.3CHAID的局限性
4、CHAID的應用案例
4.1購物中心使用者的測量
4.2不使用CHAID的調查報告
4.3使用CHAID的調查報告
4.3.1劇院
4.3.2兒童樂園
4.3.3展覽中心
4.4使用CHAID――分析者的觀點
4.5使用CHAID:購物中心管理者的觀點
5、結束語
參考書目“”版權所有
1.市場細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