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15:46: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助產護理,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醫院的產科,是醫院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診療科目,關系到產婦和肚子中孩子的安全,對于產婦的醫療和護理,關系一個家庭的美滿健康。因此,醫院中的產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科目。針對產科的特殊性,醫院通常在產科病房設置了助產士這樣一個特殊的醫療護理角色。我院近年來針對在院建立孕婦保健卡的孕婦大多采用助產士護理方式,通過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使產婦分娩質量顯著提升,現將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以來在我院建立了孕婦保健卡且無產科并發癥的孕產婦100例,孕齡36.8-40.1周,平均孕齡(38.2士0.2)周,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為(24士12)歲,100例產婦均為初產婦。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0例,兩組產婦年齡、孕齡等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患者實施助產士助產護理,從產婦孕期開始助產士便為其講解孕期保健知識,嬰兒喂養技術,嬰兒護理、產時減輕疼痛技巧等課程。并對應選取各自的助產士。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其產婦均未選擇助產士,孕期不予助產人員接觸。在這過程中詳細觀察并記錄產婦各方面情況。
1.3統計分析采用統計軟件SPSS13to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用檢驗,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用連續性校正才檢驗,P
2結果
觀察組50例,正常生產45例,陰道助產1例,剖宮產4例,新生兒窒息0例,對照組正常生產35例,陰道助產5例,剖宮產8例,新生兒窒息2例;二者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為減少產婦的恐懼心理,順利完成分娩,我們對我院的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助產;心理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526(2012)08-0189-02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的對象為2010年1月-2011年8月初產婦,無嚴重的內科及產科并發癥,孕周為37~41周,單胎、頭位。年齡20~32歲,平均24.5歲,隨機分為干預組(638例)和對照組(630例)。兩組一般情況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助產服務。干預組在常規助產服務上采取干預。觀察兩組分娩方式,產程及產時、產后2h出血量。
1.3結果
1.3.1兩組分娩方式比較,見表1。
表1組別例數剖宮產陰道分娩對照組630302328干預組638128510經統計學處理,差別有顯著性(P
2待產婦臨產后的心理特征
孕婦入院待產,心理狀態是復雜的。由于環境的改變,有陌生感,既有將做母親的喜悅,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過程中母親及胎兒出現異常情況,希望被重視,渴望陪伴。諸多因素使產婦常常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心理狀態。
2.1恐懼、焦慮心理:因首次經歷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關知識,對分娩存在恐懼心理,擔心難產,害怕畸形,怕胎兒會發生危險,都會使其精神過度緊張、恐懼和焦慮。
2.2依賴心理:許多待產婦因陣痛煎熬往往對其家屬及醫護人員產生依賴心理,尤其是丈夫,特別是進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屬陪在身邊。如果對陪伴的助產士產生信任感,就會要求這名助產士陪伴其左右。
2.3擇優心理:待產婦入院后,希望醫護人員對她認真負責,盼望有經驗豐富的醫生產士為其接生,對她不滿意或不了解的醫護人員持懷疑態度,甚至拒絕合作,不予配合。
2.4自尊心理:待產婦往往希望醫護人員和家人時刻關注自己,對醫護人員的各項檢查和治療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現為情緒激動或沉默不語。因此,醫護人員應體貼和關心產婦。
3待產婦心理干預措施
心理護理是護士在醫療過程中通過對孕婦進行心理安慰、知識、勸解、疏導以及調節方法,保持孕產婦良好的身心環境,積極指導孕產婦配合分娩,增強孕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幫助產婦順利地完成分娩過程。婦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間,身體各系統發生生理變化同時,心理方面也會發生微妙變化,這種變化直接關系到孕產婦順利分娩。因此,促進孕產婦心理健康,加強心理護理,鼓勵孕產婦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產婦在這一特殊時期保持最佳心理狀態是助產人員的主要職責,也是提高產時護理質量的主要環節。
3.1改善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助產士面帶微笑著使用文明用語,可以消除產婦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調節孕產婦的緊張情緒。要認真傾聽,適時給予反饋,充分表示理解和肯定對方的意思。因此,醫護人員在與產婦接觸中應該用善意、親切的語言,表現出更多的關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對分娩的恐懼和焦慮情緒。
3.2營造溫馨的分娩環境:一個溫馨的環境有利于產婦的分娩,保持病室清潔整齊,使孕產婦感到舒適,處于最佳心理狀態。設置家庭式的待產室和產房,適時的放些令人心悅的輕音樂使孕產婦心情舒暢,從而減輕產婦的心理負荷,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
3.3疏導產婦的焦慮心理:助產人員更多地接觸和了解產婦,了解他們的心理要求,針對性向孕產婦講解分娩知識及過程,減輕宮縮疼痛的方法,如何使用腹壓配合助產人員順利分娩,以消除孕產婦的恐懼、憂慮心理,以最佳心理狀態愉快地度過分娩期。
3.4提高助產人員素質,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助產人員熟練正確的掌握助產技術,仔細嚴格觀察產程,良好的工作技能給孕產婦帶來安全感和責任感。
3.5良好的社會和家庭支持系統:產前要對其家庭成員進行分娩有關的心理衛生宣傳,樹立正確的生育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鼓勵家庭人員的配合,允許丈夫和家人在分娩過程中陪伴產婦,使產婦心理上有所依靠。在分娩過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喚起產婦積極的反應,緩解緊張、焦慮感。
3.6開展導樂陪伴分娩:實行導樂分娩,對每位入院的孕產婦進行一對一的陪護,對產婦進行護理干預,減輕其心理壓力,緩解其緊張、焦慮心理。
3.7開展分娩鎮痛:采取硬膜外注射麻藥的方法進行分娩鎮痛,讓產婦減輕疼痛,并讓產婦正確對待產痛,學會減輕疼痛的呼吸方法。另外,在產房內放輕松的音樂,轉移產婦的注意力,從而減輕疼痛,營造相對輕松的分娩環境。
4結論
心理干預助產措施和方法,不僅有利于待產婦的順利生產,也有利于生產后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護理干預助產為進一步提高我院婦產科的形象、改善醫患關系、增強我院的市場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眾所周知,分娩是婦女一生中經歷的重大應激事件[1]。雖然很多產婦具有自然分娩的條件,但是由于缺乏分娩的相關知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主動要求轉剖宮產,造成不好的預后情況[2]。比如很多產婦過于擔心分娩不順利,擔心胎兒發育不正常;害怕陌生的分娩環境;擔心分娩后遺癥。而良好的護理可以有效的幫助個體緩沖壓力,其中助產護理的應用能促進產婦宮口的擴張,對縮短產程、降低產后并發癥率有很好的效果[3]。本文具體探討了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預后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9月~2013年12月選擇在我院進行分娩的產婦120例,納入標準:單胎頭位、無中晚孕引產史;具有自然分娩指征;未使用縮宮素或地諾前列醇等方式引產;無妊娠并發癥。年齡19歲~39歲,平均年齡(29.85±3.26)歲;孕周在37~42 w,平均為(39.52±4.12)w;初產婦105例,經產婦15例。根據隨機抽簽原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分娩護理,多讓患者與家屬進行自我協助分娩,助產士只是定期檢查分娩情況。治療組:在分娩中嚴格掌握助產規范、由指定助產士助產。助產士長期陪伴產婦周邊,指導產婦進行呼吸調節與疼痛干預,詢問其有無頭痛、頭暈等不適,如有異常及時請示產科醫師處理;積極進行心理調節,讓產婦放松,講解有關分娩的知識,讓產婦有積極的充分心理準備,消除其緊張和恐懼。宮縮間歇時協助進食飲水,觀察宮縮情況,指導產婦用力并正確接產。胎盤娩出后應立即檢查胎盤、胎膜完整性,若有胎盤胎膜殘留請示產科醫師行清宮術。產后仔細行軟產道檢查,記錄會陰損傷情況,若有損傷以210無菌可吸收線縫合。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指導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料及食物,以幫助恢復體力,鼓勵產婦休息。
1.3觀察指標 觀察產婦分娩的預后情況,主要為分娩至產后2h陰道出血量及并發癥情況。同時在分娩后2 d進行應對方式的調查,包括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等6個維度,分數越高,此應對方式選擇越多。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數據組間對比采用χ2分析與t檢驗,P
2結果
2.1分娩預后 觀察組分娩后的尿潴留、會陰裂傷與產后出血量都少于對照組,但是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應對方式評分對比 分娩后經過調查,觀察組的自責、幻想與退避得分都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很多產婦在分娩前與分娩中,往往精神很緊張而導致情緒不穩定,從而給分娩預后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4]。助產護理一直是產科臨床工作的重點之一,晚期引產不但要掌握時機,更要關注其安全性與有效性[5]。臨床工作中有效的助產護理并規范操作能改善分娩預后,將患者痛苦和損傷降至最小,更好的服務于患者。此外助產士應熟悉各種引產方法及其并發癥的處理,引產實施期間需要配備有實施陰道助產的人員和設施[6]。
在具體的護理干預中,要指導產婦保持思想放松與精神愉快;要注意休息,并適當運動;及時增加營養,補充水分,可多飲湯水以保證有足夠的精力來承擔分娩重任[7]。同時產婦要密切配合助產士,當胎頭即將娩出時,不要再用力下屏以免造成會陰嚴重裂傷。 觀察宮縮情況,指導產婦用力并正確接產。胎盤娩出后仔細檢查軟產道,嚴密觀察產婦生命體征,提供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飲料及食物[8]。助產士要積極陪伴產婦,耐心的傾聽產婦關于此次妊娠與分娩的心理感受,表達對其理解,從而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改善預后[9-10]。本文觀察組分娩后的尿潴留、會陰裂傷與產后出血量都少于對照組,但是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娩后經過調查,觀察組的自責、幻想與退避得分都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總之,有效的助產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婦分娩的預后,促進產婦合理應對方式的建立,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翟劍,劉小風,黃玲.畸形胎兒引產孕婦的心理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6):119-120.
[2]朱玲嬌.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院統計,2014,1(4):30-31.
[3] Jesse,D.E.,Kirkpatrick,M.K..Catching the Spirit of Cultural Care: A Midwifery Exemplar[J].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en's health,2013,58(1):49-56.
[4]劉金玲,劉月華.4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1(2):363-364.
[5]Verheijen EC,Raven JI-I,Hofmeyr GJ.Fundal pressure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u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7(4):156-157.
[6]毛麗潔,陳萍.一體化連續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4,4(4):231-232.
[7]Api O,Balcin ME,Ugurel V,et al.The effect of uterine fundal pressure on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of labo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9,88(3):320-324.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來我院接受分娩的產婦12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行心理護理為分組標準,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產婦72例,年齡在25-36歲,平均年齡為28.4歲;孕周在37-42周之間,全部為單胎,為頭位;對照組產婦48例,年齡在26-3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1歲;孕周在38-42周之間,全部為單胎,頭位。經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助產護理,觀察組產婦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產前的心理護理。在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接待產婦及其家屬,為其介紹醫院環境以及醫護人員等,消除產婦對新環境的陌生感。仔細詢問產婦的妊娠基本情況,并對分娩中的生理過程進行指導。同時,根據產婦的文化背景、職業背景等進行心理輔導,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如:用撫摸、握手、擁抱等肢體語言表達對產婦的鼓舞,增強產婦的信心。產婦在分娩前往往會產生情緒激動、心理壓力過大等情況,這些往往會反饋到生理上,導致胰高血糖素、腎上激素等分泌的增加,血糖升高,這對于母嬰健康不利。因此,助產人員在分娩前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輔導,告知產婦分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適,以詳細的解釋使產婦做好心理準備,調節好心理狀態,促使其配合分娩。在產婦進入分娩室后,助產人員熱情對待產婦,并協助其擺好,向產婦介紹醫療器械的作用等,使產婦熟悉分娩環境,盡量消除產婦的緊張感。
2.分娩中的護理。產婦進入分娩室后,各種器材摩擦聲音、燈光、胎心監護儀發出的胎心音等都可能給產婦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使產婦產生焦灼感,加上分娩中間歇性的劇烈疼痛,這一切都可能使產婦出現恐慌心理,進而可能出現不配合分娩的情況[2]。因此,在分娩過程中,助產護士要密切觀察產婦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主動詢問產婦,在產婦承受劇烈疼痛時,一邊指導產婦緊握床邊把手用力,一邊指導產婦正確呼吸,起到一定的鎮痛效果,還可在指導產婦呼吸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局部按摩,加上適時的語言鼓勵、開導,給產婦擦汗等,增強產婦的分娩信心,使其主動配合分娩。
3.分娩后的護理。胎盤娩出后,助產人員密切觀察產婦的呼吸、心率、血壓以及宮縮、陰道出血等情況,若新生兒存在異常情況則暫時不告知產婦,直到胎盤完全娩出且宮縮正常后再告知產婦,以免產婦因情緒激動造成產后大出血現象。產后協助產婦與新生兒接觸,教產婦如何喂養母乳,如何給新生兒洗澡、換尿布等,使產婦順利過渡到媽媽的角色,同時鼓勵產婦丈夫幫助妻子照顧新生兒,使產婦以積極的心態度過分娩期。
1.3 數據分析
收集整理臨床研究獲取的數據資料,用SPSS1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顯示,差異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顯示,差異對比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對比
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和第三產程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對比
2.2 母嬰結局以及母乳喂養情況對比
在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以及母乳喂養上,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P均
表2 母嬰結局以及母乳喂養情況對比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87
分娩過程產婦需要經受較大疼痛, 且具有一定危險性, 因此給產婦生理和心理上都帶來很大的挑戰。助產士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在孕婦圍生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文特選擇分娩產婦, 對其施以助產士心理護理, 獲得了滿意效果,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分娩產婦。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2]:均了解此次研究, 自愿參與,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均為單胎;臨床各項生理指標檢查均無異常。排除標準[3]:非自愿參與者;存在精神障礙或意識障礙者;存在妊娠期合并癥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3例。對照組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7.5±3.1)歲;孕期37~42周, 平均孕期(39.8±0.9)周;其中38例為初產婦, 15例為經產婦;觀察組年齡22~34歲, 平均年齡(27.9±3.0)歲;孕期37~41周, 平均孕期(39.5±0.6)周;其中39例為初產婦, 14例為經產婦。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干預, 即觀察產婦宮縮情況, 規律后宮口開至3cm送至產房, 輔助其完成分娩[4]。觀察組產婦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為:①入院時, 產婦多由于對環境比較陌生, 再加上對生產的擔憂, 難免會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 助產士應引導產婦辦理住院手續并入院, 介紹醫院環境及相關制度, 并為其講解基本分娩知識, 以幫助產婦緩解壓力。多與產婦溝通, 在交流中應態度親切, 對于部分心理狀態不佳的產婦應予以安慰和疏導, 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5-8]。②在宮縮產生后, 產婦經受較大痛苦, 助產士應對其進行呼吸指導, 以幫助緩解宮縮疼痛, 并適當鼓勵產婦, 使其增加信心, 輔助其順利生下孩子。產后, 產婦的情緒若出現較大波動可能會導致其子宮收縮不良, 進而出現產后出血等。因此, 助產士應多贊美產婦, 及時告知產婦嬰兒健康狀況, 增加產婦自豪感和滿足感, 并將嬰兒抱給產婦, 使其放心[9-12]。最后將產婦和嬰兒護送至病房。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焦慮狀態及護理滿意度。采用SAS對產婦護理后的焦慮狀態進行評估, 若得分越高則表明產婦焦慮心理越嚴重。臨床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 以現場調查現場回收的方式于出院前將其發放給產婦, 30min內回收, 統計調查結果, 其中護理滿意度評價以評分制, 滿分為100分, 其中評分≥80分為非常滿意, 評分在60~80之間為基本滿意, 評分低于60分即為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對照組產婦中, 29例為自然分娩, 占54.7%, 24例為剖宮產, 占45.3%。觀察組產婦中, 50例為自然分娩, 占94.3%, 3例為剖宮產, 占5.7%,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51, P=0.000
2. 2 勺椴婦護理后心理狀態比較 觀察組SAS評分為(32.5±3.2)分, 低于對照組的(42.1±5.8)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0.55,P=0.005
2. 3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產婦中19例為非常滿意, 18例為基本滿意, 16例為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為69.8%。觀察組產婦中33例為非常滿意, 19例為基本滿意, 1例為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為98.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76,P=0.000
3 討論
較多產婦由于害怕宮縮疼痛而選擇剖宮產, 導致剖宮產率大大提升。助產士在產婦分娩中可通過陪伴、指導以及按摩等幫助產婦減少分娩疼痛, 并可通過鼓勵和安慰幫助產婦減輕焦慮和害怕的心理[13]。有研究指出, 助產士心理護理可幫助產婦提高自然分娩數量, 保障產程順利進行, 具有良好護理效果[14]。此次研究中, 特對本院收治的分娩產婦施以助產士心理護理, 并與常規護理干預進行比較, 結果顯示, 對照組產婦中, 29例為自然分娩, 占54.7%, 24例為剖宮產, 占45.3%。觀察組產婦中, 50例為自然分娩, 占94.3%, 3例為剖宮產, 占5.7%,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9.51, P=0.000
綜上所述, 助產士心理護理應用于產婦分娩中效果顯著, 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縮短產程, 幫助改善產婦焦慮狀態, 且可促進醫院護理質量和產婦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韌平.產婦分娩中助產士心理護理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16):111-112.
[2] 李素梅.助產護士產前門診對孕產婦心理狀態、分娩結局和滿意度的影響.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5, 34(4):68-71.
[3] 宋愛華.心理護理干預在產房工作中的應用體會.山西醫藥雜志, 2014, 58(3):356-357.
[4] 尹桂華. AIDET溝通模式聯合導樂分娩對初產婦焦慮及分娩結局的影響.護理學雜志, 2015, 30(8):14-17.
[5] 張泉靜.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分娩結局的影響觀察.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256-257.
[6] 楊意芳. 初產婦分娩中助產士心理護理的應用分析. 特別健康:下, 2014(1):75-76.
[7] 眭春芳. 助產士心理護理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30):86-87.
[8] 錫吉爾卓拉, 王紅鳳, 薩日娜. 自然分娩中助產士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4):150-151.
[9] 張曉霞. 自然分娩中助產士心理護理的作用分析. 基層醫學論壇, 2014(18):2398-2399.
[10] 藍秋如, 李霞, 沈潤華. 助產士心理護理干預對促進自然分娩的作用. 中國醫學工程, 2015(9):95.
[11] 徐慕璇. 探討助產士心理護理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54):232.
[12] 李燕. 助產士心理護理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醫藥, 2016(6):00091.
[13] 王錦惠, 陳夢捷. 助產士心理護理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中國婦幼衛生雜志, 2011(3):145-146.
[14] 任丹. 助a士心理護理在促進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吉林醫學, 2015(2):334-335.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對象為2009年1月—2010年6月初產婦,無嚴重的內科及產科并發癥,孕周為37~41周,單胎、頭位。年齡22~31歲,平均26.4歲,隨機分為干預組(58例)和對照組(50例)。兩組一般情況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無陪護分娩,一個或多個產婦有規律宮縮后,由值班護士負責觀察和接生。干預組在基礎護理基礎上采取干預。觀察兩組分娩方式,產程及產時、產后2h出血量。
1.3 結果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對照組的剖宮產率比干預組大很多;兩組產程及產時、產后2h出血量比較,兩組產程比較,干預組均短于對照組。出血量比較,干預組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性。
2 待產婦臨產后的心理特征
孕婦入院待產,心理狀態是復雜的。由于環境的改變,有陌生感,既有將做母親的喜悅,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過程中出現異常,希望被重視,渴望陪伴。諸多因素使產婦常常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心理狀態。
2.1 恐懼、焦慮心理
首次經歷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關知識,對分娩存在恐懼心理,擔心難產,害怕畸形,怕胎兒會發生危險,都會使其精神過度緊張、恐懼和焦慮。
2.2 依賴心理
許多待產婦因陣痛煎熬往往對其家屬產生依賴心理,尤其是母親和丈夫,特別是進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屬陪在身邊。如果對陪伴的助產士產生信任感,就會要求這名助產士陪伴其左右。
2.3 擇優心理
待產婦入院后,希望醫護人員對她認真負責,盼望有高超助產技術及助產士為其接生,對她不滿意或不了解的醫護人員持懷疑態度,甚至拒絕合作,不予配合。
2.4 自尊心理
待產婦往往希望醫護人員和家人時刻關注自己,對醫護人員的各項檢查和治療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現為情緒激動或沉默不語。
3 待產婦心理干預措施
心理護理是護士在醫療過程中通過對孕婦進行心理安慰、知識、勸解、疏導以及調節方法,保持孕產婦良好的身心環境,積極指導孕產婦配合助娩,增強孕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幫助產婦順利地完成分娩過程。婦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間,身體各系統發生生理變化同時,心理方面也會發生微妙變化,這種變化直接關系到孕產婦順利分娩醫學教育|網整理。因此,促進孕產婦心理健康,加強心理護理,鼓勵孕產婦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產婦在這一特殊時期保持最佳心理狀態是助產人員的主要職責,也是提高產時護理質量的主要環節。
3.1 改善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
助產士微笑著使用尊重孕產婦人格的禮貌用語,可以消除產婦的陌生感和恐懼感,調節孕產婦的緊張情緒。要認真傾聽,適時給予反饋,表示理解和肯定對方的意思。因此,醫護人員在與產婦接觸中應該用善意、親切的語言,表現出更多的關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對分娩的恐懼和焦慮情緒。
3.2 營造溫馨的分娩環境
一個溫馨而有利于產婦的環境非常重要,保持病室清潔整齊,使孕產婦感到舒適,處于最佳心理狀態。設置家庭式的待產室和產房,適時的放些令人心悅的輕音樂使孕產婦心情舒暢,從而減輕產婦的心理負荷,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
3.3 疏導產婦的焦慮心理
助產人員更多地接觸和了解產婦,了解他們的心理要求,針對性向孕產婦講解分娩知識及過程,減輕宮縮疼痛的方法,如何使用腹壓配合助產人員順利分娩,以消除孕產婦的恐懼、憂慮心理,以最佳心理狀態愉快地度過分娩期。
3.4 提高助產人員素質,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
助產人員熟練正確的掌握助產技術,仔細觀察產程,良好的工作技能給孕產婦帶來安全感和責任感。
3.5 良好的社會和家庭支持系統
產前要對其家庭成員進行分娩有關的心理衛生宣傳,樹立正確的生育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鼓勵家庭人員的配合,允許丈夫和家人在分娩過程中陪伴產婦,使產婦心理上有所依靠。在分娩過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喚起產婦積極的反應,緩解緊張、焦慮感。
3.6 開展導樂陪伴分娩
實行導樂分娩,對每位入院的孕產婦進行一對一的陪護,對產婦進行護理干預,減輕其心理壓力,緩解其緊張、焦慮心理。
助產士助產護理[1]指在產婦的未產期對其采取一對一的助產護士的指導方法,對產婦給予專業的、針對性的產科方面知識的講解、介紹、相關心理疏導以及各方面的相關注意事項等等。助產士助產護理對于孕婦的整個分娩過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直以來都是臨床產科方面非常關注的重點,近年來,許多專家都致力于研究助產士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筆者對我院50例產婦采用助產護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的100例孕婦進行研究,從中隨機抽出50例為觀察組,5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55±62)歲;懷孕次數為1~2次,平均次數(15±05)次,分娩時的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0±05)周。對照組:年齡為23~38歲,平均年齡(265±72)歲;懷孕次數為1~3次,平均次數為(15±10)次,分娩時的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0±05)周。兩組患者的年齡、懷孕次數、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在分娩之前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以及進行常規的用藥,主要措施有:保持產房安靜,讓產婦休息,加強護理等。觀察組采用助產士助產護理:①在孕婦住院期間要詳細的告知孕婦關于助產士助產護理的相關操作及方法,同時要取得孕婦的信任,讓孕婦自己挑選助產士;在孕婦生產之前應該為其講解分娩相關方面的知識以及分娩后的保健知識,幫助調整心理和身體狀況;②助產士要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具有個性化的飲食方案以及運動方案等,同時要對分娩前期的孕婦進行相關的心理輔導,從而緩解孕婦的緊張、恐慌等情緒,以達到減輕孕婦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的目的;③孕婦在進入手術室的時候由其對應的助產士陪同,該助產士應該在其生產過程中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相關狀況并且及時的給予對應的指導、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助產士要嚴格的監控產婦的產程,監測器血壓、脈搏呼吸等生理指標,記錄產婦的出血的情況,當分娩停滯時,助產士應當幫助產婦進行分娩;④分娩之后,助產士要及時通知產婦其嬰兒的相關狀況,并且囑咐產婦要保持平靜的情緒,以避免因為宮縮乏力從而導致的大出血。
13觀察指標[2]觀察并分析兩組產婦的總產程以及其產后的出血量的情況。同時記錄100例的產婦中的順產例數、陰道助產的例數、大出血例數以及新生兒的窒息數,并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選擇SPSS 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總產程和產后出血量的比較觀察組的總產程為(850±100)h,產后出血量為(15000±6000)ml;對照組的總產程為(1000±250)h,產后出血量為(20000±5000)ml。觀察組的總產程和產后出血均低于對照組(P
3討論
倡導自然分娩,普及助產服務是國際產科發展的新趨勢。提高產婦滿意度,確保母嬰安全,在助產分娩時有特別的護理措施,可使產婦順利分娩[1]。而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產婦分娩前后的生活質量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2]。本著推崇提高分娩服務質量的觀點,探討助產產婦的全程指導護理,提高自然分娩護理質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助產分娩產婦120例,入選標準:單胎產婦;年齡≥20歲;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剔除有精神病史及其嚴重并發癥產婦。年齡20~39歲,平均29.56±6.28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2例,初中38例,高中與中專40例,大專及以上10例。根據護理干預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兩組產婦的基本資料對比類似(P>0.05)。
助產方式:兩組都采用助產仰臥位分娩,當產婦宮口開全、經產婦宮口擴張4cm且宮縮規律而有力時,讓產婦仰臥于產床上,兩腿屈曲分開,露出外,常規消毒外。助產士無菌操作常規洗手、戴手套及穿手術衣后,打開產包,鋪好消毒巾。當胎頭撥露使會陰后聯合緊張時,胎頭娩出后,先用手自鼻根向下頦擠壓,擠出胎兒口鼻內的黏液和羊水,然后協助胎頭外旋轉,使胎兒雙肩徑和骨盆前后徑一致。輕輕下壓胎頭娩出前肩,再反手托胎頸向上,娩出后肩。這時才能松開保護會陰的右手,最后雙手協助胎身及下肢娩出。
全程指導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采用積極地全程指導護理,首先施行采用“一對一”責任助產,做好心理護理及耐心的解釋工作,認真聽取患者的述說,以了解產婦的心理問題,同時通過耐心傾聽,也可使患者感到有人正在關心和理解他,以初步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向產婦解釋助產分娩的過程,并告訴產婦配合的要領,在平靜呼吸狀態下,由上至下,緊張、放松交替進行,最終達到放松全身肌肉,穩定心緒目的。允許家屬陪護,與產婦家屬、社會關系溝通,積極尋求社會支持系統對產婦精神上、情感上的支持。第三是進行“導樂”分娩,生產過程中助產士及時安慰鼓勵產婦,幫助產婦樹立分娩信心。在產婦產痛劇烈時,幫助她采用最佳的鎮痛方法。產婦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時,助產士及時發現并處理。同時通過生產過程中的情感溝通,分娩時產婦與助產士可更好的配合,消除恐懼,減輕疼痛,明顯縮短分娩時間。
觀察指標:①母嬰預后情況:包括新生兒評分、新生兒體重、產后出血、會陰裂傷等。②采用本院自擬的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在護理后對產婦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三個評定子量表進行調查與評價,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越好。
統計學處理:采用SAS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P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2(b)-0126-02
The analysis of car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of delivery room midwives
LU Li ZHONG Lihong DAI Li LIU Lan TAO Liling YIN Cui
Obstetrical Department, Bao'an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re risk factors of delivery room midwives,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in line with these factors. Methods The care risk factors of delivery room midwives of our hospital were summarized, and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in nursing practice in the delivery room midwives, nurse-patient cond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s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maternal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nurse-patient disput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mplementation, P < 0.01. Conclusion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daily delivery room midwives, effectively prevent care risk, improve maternal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Key words] Delivery room midwives; Care risk; Prevention analysis; Nursing
產科屬于醫院的一個高危科室,助產士則是一種風險高、壓力大的職業,其肩負著母嬰安全與健康的重要職責[1]。產房是產科的中心環節,助產士工作在產房第一線,如不注意風險防范極易造成職業損傷[2]。為了有效防范助產士護理風險,本院總結以往經驗制定出一套防范措施,經實踐驗證具有良好的防范作用,現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產科實施產房防范措施前1年即2009年1~12月的助產士與產婦資料作為實施前組,將實施后1年即2010年1~12月的助產士與產婦資料作為實施后組。實施前組中助產士為在本院產房工作滿1年及以上的助產士共計19名,年齡為20~45歲,平均(32.95±6.56)歲;工作年限為1~25年;產婦為在本院產科經陰道分娩及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共計1 036例;新生兒1 047例。實施后組中助產士為在本院產房工作滿1年及以上的助產士共計20名,年齡為20~45歲,平均(33.15±7.02)歲;工作年限為1~25年;產婦為在本院產科經陰道分娩及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共計1 043例;新生兒1 056例。兩組產婦均排除各種原因引產、流產患者。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統計學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助產士狀態調查 采取問卷形式于實施防范措施前后分別對助產士進行調查,內容包括風險意識、防范意識、職業損傷擔憂、心理壓力、人際關系5項,每項20分,得分越高風險及防范意識越高,對職業損傷的擔憂、心理及人際壓力越大。
1.2.2 產婦滿意率調查 實施防范措施前后分別以問卷調查方式統計產婦滿意率,同時統計護患糾紛發生率。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計算,助產士狀態對比數據采用t檢驗,產婦滿意率與護患糾紛發生率采取卡方檢驗,以P < 0.01為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防范措施后助產士風險及防范意識顯著加強,而對職業損傷的擔憂、心理與人際關系則顯著降低,P < 0.01,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實施后產婦滿意率顯著高于實施前,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則顯著低于實施前,P < 0.01,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3.1 風險因素分析
3.1.1 職業因素 產房助產士職業本身即存在著高風險,助產士面臨著嚴重的職業暴露風險,已經成為經血液傳播途徑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3]。產房的工作節奏快,產婦情況進展快,助產士工作的預見性難度較高,因此助產士易出現工作忙亂、態度急躁等問題。分娩過程比較漫長、痛苦,產婦與家屬本身處于焦慮、急燥等負面情緒當中,因此極易引發護患糾紛。
3.1.2 家屬的過高期望 大多數產婦與家屬都將分娩過程視為正常的生理過程,而不是以疾病過程對待,因此一旦出現類似羊水栓塞、巨大兒、胎兒窘迫等問題,產婦及家屬往往無法正確面對,難以理解醫護人員從而引發糾紛。
3.1.3 急救準備與制度執行因素 急救物品及藥品準備的不及時、不到位,或者急救器械的突發故障等可延誤最佳的救治時機[4]。助產士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加之人力資源不足等原因,可使個別助產士未能做好產后記錄,記錄中出現錯漏,特別新生兒的性別與出生時間等信息的錯漏,可致產婦產生懷疑從而引發糾紛。
3.1.4 職業暴露因素 助產士于接生過程當中極易與產婦的羊水、血液、大小便及陰道分泌物等發生接觸,這些污染原致使助產士面臨著嚴重的職業暴露危險[5-6]。另外,因急于搶救產婦及新生兒而忽略了自我防范,也使職業暴露風險加大。
3.2 防范措施分析
3.2.1 加強法制觀念 針對產房工作的特別,對助產士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使其增加自我防范意識,在實施風險性較高的診療操作以前,須向孕婦與家屬充分說明診療操作的必要性與操作方法,提前說明操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診療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操作本身具有的危險性等,在取得孕婦或家屬同意簽字后再實施操作[7-8],以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
3.2.2 建立起和諧的護患關系 從孕期開始由責任助產士向孕婦與家屬提供相關健康指導,解答孕婦與家屬的疑問,使其了解妊娠、分娩與相關合并癥的情況,掌握配合醫護人員的方法,從而保證分娩過程順利完成。實行一對一的全程陪伴式分娩護理,注意傾聽產婦主訴,并據此給予心理護理。
3.2.3 提高護理質量 制定出完備的操作流程與標準,并制定監查執行制度。做好“三查七對”。提高對產后記錄的重視度,書寫要規范、清晰、及時,并由專人負責檢查記錄內容。
3.2.4 加強職業安全教育 制定出防護操作規程,并加強安全教育,具體防護措施由感染科定期進行培訓,助產士進入產房時須按規定著裝,接觸產婦體液、血液時戴手套,助產時須佩戴防護眼鏡,縫合產道裂傷時須保證術野清晰,避免縫合時損傷。充分掌握職業操作發生時的急救方法,并定期進行演練。
[參考文獻]
[1] 梁增榮. 產房助產士的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J]. 中國醫藥指南,2010,8(28):150-151.
[2] 劉菊華. 產房助產士的職業危害與自身防護[J]. 全科護理,2010,8(6):537-538.
[3] 田常均. 影響產房助產士職業危險的因素及預防措施[J]. 中國實用醫藥,2009,4(7):237-238.
[4] 吉敏. 淺析助產士的風險因素與防范對策[J]. 醫學信息,2010,23(6):1745-1745.
[5] 郭朝利. 產房助產士心理壓力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 吉林醫學,2011,32(4):775-777.
[6] 任鳳芹,李風芹. 人性化管理在產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07,13(8):87-88.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156
分娩過程是指產力、產道以及胎兒等因素之間相互適應的動態進展過程。任何一個過程出現異常都將導致分娩異常而影響產婦的分娩質量[1]。因此,及時準確的發現異常狀況,并及時的處理是保證母嬰健康的關鍵。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模式的轉變,為了更好的提高產婦分娩質量,助產護理逐漸成為了重要的角色[2]。為了進一步詳細了解助產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現選取我院產婦96例,通過不同的護理方法來觀察助產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作用。結果滿意,現將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產婦96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例,分別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5.98±3.47)歲、平均孕周為(35.18±4.24)周,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為(26.07±3.68)歲、平均孕周為(35.04±4.14)周。經統計學檢驗,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孕次上無顯著差異(P>0.05)。以上96例患者均排除妊娠合并嚴重的內外科疾病。產婦具體臨床資料詳表1。
1.2實驗方法
實驗組產婦選用助產護理,在孕婦懷孕期間,主動向其講述相關保健知識、注意事項,關注產婦的心理健康,及時的對其進行心理護理,緩解產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隨時關注產婦動態,與產婦溝通交流,讓產婦有一個良好的體質和心態。且助產護士可在孕婦的要求下陪伴分娩過程。而對照組僅給予常規的日常護理。統計產婦自然生產率、出血時間與出血量以及護理滿意率。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所有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
2結果
2.1產婦自然生產率
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42例,占總數87.50%,剖宮產5例,占總數10.42%,陰道助產1例,占總數2.08%,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0。對照組自然分娩33例,占總數68.75%,剖宮產12例,占總數25.00%,陰道助產3例,占總數6.25%,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2.08%。實驗組自然生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產婦出血時間與出血量
實驗組產婦平均出血時間為(1.12±0.43)h,平均出血量為(125.34±23.54)ml;對照組產婦平均出血時間為(2.23±0.64)h,平均出血量為(243.23±43.43)ml。經檢驗,實驗組患者出血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
2.3護理滿意率
實驗組對護理人員滿意人數44例,滿意率為91.67%;而對照組組對護理人員滿意人數為36例,滿意率為75.00%,實驗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經統計學檢驗P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逐漸改變,助產護理越來越多的在各大醫院開展,應用于產科分娩過程中。它注重產婦的生理與心理健康,讓產婦有一個良好的體質及健康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分娩過程[3]。本次研究發現,助產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對比,助產護理組提高了自然分娩率,而且有效的縮短了產婦的出血時間與出血量,同時降低了新生兒的窒息率,并且提高了產婦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在保障母嬰安全的同時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
綜上所述,助產護理讓產婦在生理以及心理上得到了極大幫助與支持,減輕了產婦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為產婦順利完成分娩過程有重要意義。助產護理有效的保證了母嬰健康,同時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