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6 16:10: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藥學學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自然生化形成中,各類物質,包括藥物按照一定生成程序先后問世。一切藥物都來自火、氣、水、土這四大元質:即藥物依靠火使其溫熱;依靠氣使其有發育長成的活動空間;依靠水使其潮濕;依靠土使其生長成形。
氣質分類為火、氣、水、土四類,具體為:
火,氣質干熱,位于高處,量輕,性升騰,調節天地寒熱,濕干程度,能給萬物熱量,使它們分解、成長、成熟,甚至能溶化和改變堅硬物質。能制約水、土之寒。有使萬物成長的作用,藥質居于里,色多黃。
氣,氣質濕熱,位于空間,量較輕,性浮動。能緩和太陽過多熱量對水和地面的影響,填補空間,無孔不入。能營養萬物,促進物質代謝,在萬物的生存和生長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藥質居于外層,色多紅。
水,氣質濕寒,位在空間,量較重,性竄動,在所有生物的整個生命活動中,能運輸和溶解它們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防止營養物質在過多熱量的影響下出現不良的分解性腐敗。并且通過各種渠道能暢通排出萬物在物質代謝中產生的各種廢物。藥質藏于最里,居于中者,色多白。
土,氣質干寒,位最低,量重,性沉靜。常受太陽的熱化和干化作用,也常受水的溶解和結合作用。在保持萬物形態的同時,也能調節水對過濕和過熱的現象。能為生物保存它們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還對有些物質有分解和加工作用。藥質居于最外,色多黑。
回族醫學用“四元”歸類物質屬性的方法,基本上已經不是火、氣、水、土的本身,而是按其特點、作用、性質等抽象的概括出不同事物的屬性。土質而性寒的藥物,具有收斂作用;火質而性熱的藥物具有刺激作用;水質而性干的藥物,具有滲透作用;氣質而性濕的藥物,具有滋潤作用等。
在論及藥物的表象類別時,回族醫學“以其勝者為名”:即“金氣勝名金”、“木氣勝名木”、“活氣勝名鳥獸”。回回先賢曾用實例說明:“金氣流行,山得之為玉石;水得之為蚌珠;土得之為五金之礦;鳥獸得之成為鳥獸之寶;草木得之,為草木之精;一切萬物得之,而各成其為堅明定固也。木氣流行,山得之生嘉植,水得之生浮萍,沃土得之生禾稼,瘠土得之生草毛;四植之中,稟土勝者堅質,稟氣勝者中空,稟水勝者多繁花;稟火勝者多果實;而要皆得此木氣以化育者也?;顨饬餍?生于山者為走獸,其形體與丘陵似;生于林者為飛禽,其羽毛與枝葉似;生于水者為鱗介,其鱗甲與水波似;生于土者為蟄蟲,其形質與土壤似?!痹谡摷八幬锵嗷ヅ湮橹械钠叻N情性時又指出,“四生之中,稟氣火勝者能飛;稟土水勝者能走;稟氣土勝者性濕;稟火土勝者性烈;稟氣水勝者性貪;稟水火勝者性暴;而要皆得此活氣以化育者也”。包括質性相同的兩味藥相配為“性親”,即為“七情”。可見,四植、四生、四活中“無金則木不生;無木則鳥獸不育,抑萬物之生,皆從地出,自下而上也。故金藏土中,木見土外,鳥獸則飛行于空中,三者代天地之化育者也,故曰萬物母。”
所以,藥物形成依賴“三子”,生長化育源于“四氣”,只于藥物四性,即藥物的四稟性,冷(寒)、熱、干(燥)、濕(潤)。其中熱與寒是藥物相反的兩種“能力”;燥與濕是藥物的兩種相反的“質量”。而燥(干)的藥物又分為具有熱的性能和具有寒的性能兩大類;濕(潤)的藥物分為具有寒的性能和具有熱的性能兩大類。
回族醫學在論及藥物性味時,各依其三子(金、木、活)至所專盛之“四元”而判斷。即三子四性十二味:
金氣流行于四物,至所專盛之“氣”,其性濕,其味淡;至所專盛之“火”,其性熱,其味澀;至所專盛之“土”,其性燥,其味咸;至所專盛之“水”,其性寒,其味臭。
二、實踐教學模式
實踐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組織學生深入現實社會,感知事物的存在或參與具體的生產勞動,使式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實踐教學一般是在大學高年級進行,而這里所強調的實踐教學實際是為賦予學生對事物存在形式的形象認識而進行的一種短期社會實踐活動,是為增加教學效果促進記憶而設置的一種記憶性的實踐。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去感受基本理論的具體應用,事物存在的形式,從而加深印象,其記憶效果要比空洞的記憶更牢固、長久。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記憶實踐是培養學生對事物認知能力的核心環節,尤其對于藥學院校的本科生培養,僅僅依靠學校的實驗設施和實驗場地進行學習和實踐,是不能滿足本科生對信息的獲取需求。而造成學生藥理學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藥理學信息量大,內容牽涉面廣,治療藥物分門別類,品種繁多,理論又與實踐脫節,造成學生理解和記憶困難。因此,在教學期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入醫院、藥廠、藥店等醫藥單位中去熟悉藥品、藥品分類、藥品管理、藥品的臨床應用和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基本理論的理解,獲得直觀的形象感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然,這種短期實踐教學目前在國內各大院校并不多見,施行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安全性。為確保實踐教學的效果和穩定性,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并采取應對措施確保實踐過程的安全性。首選應取得接待方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互信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實踐期間應組織好學生,強化秩序、嚴肅紀律、落實責任。實踐按小組進行,指定負責人,做到不損壞藥品,不亂拿亂放藥品,保證實踐場所工作的正常運行和整潔??傊?,實踐教學是一項牽涉面廣、復雜而繁瑣的工作,應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
選擇2013年~2014年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階段。其中2014年藥劑學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方法,2013年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隨機抽取兩階段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學生入選標準:完成藥劑學學習,缺課時間在4課時以下,既往沒有接受過藥劑學學習。對照階段100名,男54名,女46名,年齡平均為21.01±0.55歲;實驗階段100名,男57名,女43名,年齡平均為21.64±0.86歲;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階段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實驗階段使用積極的案例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包括: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實際的案例,并對案例進行分析。例如在講解阿司匹林時,可以將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夠了解兩種藥物的區別,并有更深刻的認識;再比如講解不同劑型時,可以著重分析抗生素靜脈滴注、抗生素肌肉注射與抗生素口服幾種藥物的特點,并比較其優勢,如口服藥物患者的依從性更高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利用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滿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
1.4數據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在實驗結束后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當p<0.05時,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教學效果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對比方法為t檢驗。
2結果
案例教學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
1.當前的藥學畢業生科研能力不足,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必須加強實習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
1.1 目前的藥學本科教育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1.1.1 本科實習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欠缺中國教育的傳統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而未能接觸到真實的科研環境,更未涉及到撰寫論文的過程。因此藥學學生的實習階段,可以說是從被動學習的模式向主動學習模式的轉變,如果這樣的機會也沒有能夠得到充分地利用、用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這將不利于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鍛煉科研實踐的能力;對學生曰后的進一步學習和就業產生消極的影響。
1.1.2 不利于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 實習過程本身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在理論指導下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進步的過程。如果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沒有經過查閱文獻、選題等步驟就直接參加實驗研究,那么實習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單純重復一些實驗技術和技巧方面的工作,往往很少考慮到研究當中所用到各門課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關性,更談不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單純做實驗根本不能稱為科研。
1.2 校外實習基地的文獻資料有限,無法滿足畢業論文寫作的檢索需要
畢業論文的設計是一項科學研究的前期工作,要確定學生畢業論文的方向,首先是要了解該學科發展現狀、存在什么問題、關鍵問題在哪里,另外是別人已做了哪方面的研究。把握這些內容才能怡當地確定自己的研究題目、方法和途徑。所有這些工作都需要學生經常查閱文獻資料,并汲取新的成果,從中得到啟發、形成新的思路,采用新的實驗手段,使本身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不斷向更高水平發展。在整個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中,學生均需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然而,文獻資料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去購買和專業人員去管理的,一般的企事業單位是無法承擔這些費用的,他們內部的文獻資料很不齊全,根本不能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而高校因為承擔著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因而都有文獻資料較齊全的圖書館,能夠滿足科研工作的要求。
1.3 校外實習基地帶教老師教學科研水平參差不齊
指導老師博學的知識及豐富的實驗室經驗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選題,而且在實驗進展中可以理性地預見實驗的結果,以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實驗問題。但由于高校擴招,大量的藥學畢業生需要到醫藥生產、營銷、使用、服務和管理等環節的醫院藥劑科、藥廠、醫藥公司、藥檢所(藥監局)以及藥物研究所等部門實習,這就要求高校加大力度擴展相應數量的校外實習基地。然而校外實習基地帶教老師水平參差不齊,他們教學科研水平差距較大,有部分單位僅能接收學生實踐但根本不具備本科生論文寫作指導能力。而且實習單位的帶教老師大多是單位里的骨干,肩負重任,工作很忙,很難集中精力對學生論文的選題和開題進行有效的指導,很少有充裕的時間來指導實習生開展科研工作和撰寫畢業論文。
1.4 校外實習基地開展科研的條件與高校相比相差甚遠
目前我校藥學專業學生主要到醫院藥房、藥廠及流通領域的藥店等部門實習,這些地方的科研氛圍、文獻資料的查閱和檢索、實驗場地等都無法與高校相比。一方面是實習基地的科研氛圍不足,良好的科研氛圍才能促進學生踏實、勤懇地開展科學研究;另一方面是實驗室的硬軟件匱乏,缺乏實驗必須的基本儀器設備,更談不上大型或先進的儀器設備。
2.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優勢加強校地合作,提高實習生的畢業論文寫作能力
為了解決由于高校擴招而帶來的生源素質下降、教學資源短缺等原因造成的高校教學質量嚴重下滑的矛盾,我校計算機與信息中心、藥學系及附屬醫院藥劑將信托校園網絡建設藥學信息應用與服務平臺,實現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強化藥學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按社會需求量身打造新時期藥學人才,構建科學的藥學實踐教學體系。
實習論文質量如何是檢驗藥學生實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為確保學生實習論文質量,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教育的優勢,加強校地合作,推行畢業實習雙導師指導制:在眾多的實習單位里挑選質量較好的實習單位,根據藥學類專業各方向的教學目標不同,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校內老師才有資格擔任學生指導老師,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配合實習單位帶教老師,根據學生專業特點,還從學生實習崗位出發,一同指導學生開展科研工作和實習論文的指導工作。
2.1 學校老師遠程指導學生在實踐選題
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首要環節,它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畢業論文選題應該既要面向科研訓練,又要突出實用性;要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又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選題應從兩個方面著手,—方面是突出實用性:與臨床一線用藥情況密切相關;另一方面是突出科研性:讓學生參與到科研課題中,了解所學專業發展的新水平、新動向。以往一般的做法是學生在實習前從學校老師擬定的諸多選題中選取論文題目,然后到實習單位聯系指導教師,根據論文題目由指導老師指導實習生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因為高校與實踐環境有著較大的脫節,在實踐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方面,有的選題過大,超出了一個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學專業的知識范圍;有的題目過窄,使學生難以發揮或施展其能力;有的題目幾年甚至十幾年一貫制,缺乏創新,有的題目則過于超前,與現實脫節。另一方面,有相當一部分指導教師由于沒有科研課題或者出于以備后用的目的而讓學生查閱資料,完成文獻綜述類的論文;還有的教師只讓學生整理資料、分析數據,寫出數據分析報告式論文,這或許對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有一定幫助,但顯然有悖于畢業論文(設計)的初衷,尤其是無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選取課題,做到課題就是為了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然后通過實習生成為溝通學校和實習單位的橋梁,發揮高校老師的理論優勢和實習單位的實踐優勢,讓我們的同學真正能夠在實習中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高校老師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有效的指導,以提高藥學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2.2 遠程查閱學校圖書館文獻,獲取參考資料
在選取參考資料上,由于畢業生沒有豐富的資料作論據支持,使很多本科畢業論文缺乏時代性、實用性和參考性。對于本科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選取豐富的參考資料可以使論文增色不少,可是現實狀況是實習單位的文獻資源畢竟有限,圖書的更新率較低,最新的醫學、藥學的研究進展很難在本科畢業論文一見。高校建設了網絡教學中心,給學生們上網查詢最新資料帶來了便利,而且現在電腦已經普及到尋常百姓家,就是個人沒有電腦到網吧使用也很方便,只要我們做到學生能在學校網站注冊帳號,就可以瀏覽藥學系的藥學信息應用與服務網頁,也可在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就可解決學生在外實習不方便往返學校查閱文獻資料的困難。
3.利用網絡課程對藥學生做論文寫作的指導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實習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科技論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學作品,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們的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認真、主動地學習,因此對科研工作的開展程序及論文寫作方法都不太清楚,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當他們進入實習環節,在撰寫科研論文時,常常發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格式不規范、表達不準確、層次不清、邏輯性不強等。但是他們遠離學校沒有老師在身邊指導,實習單位的老師有的水平有限,有的雖然會寫但是卻沒有教學辦法和相應的教材,有的因工作忙無暇顧及,態度生硬不夠耐心,學生不敢請教帶教老師,使得學生在初次撰寫論文時困難重重,在撰寫論文時常犯低級錯誤。而且今后工作中很少會有人向他們悉心傳授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
論文撰寫,以總結研究成果與他人共享,是每一位畢業生必須做的工作。撰寫論文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所以往往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們可以把科研論文寫作的基本要領和規范、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圖表的正確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討論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或視頻放在網絡課程上,讓學生身在實習單位都能學到這些知識。
4.通過科研論壇遠程指導論文設計和實施、數據處理及論文寫作
隨著本科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本科生入學人數的急劇上升,本科畢業生人數也在與曰倶增,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由于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致使畢業生數量的急劇上升和高校教師數量緩慢增加之間的矛盾成為了影響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一個瓶頸,隨著畢業生人數增多,導致教師工作負擔的不斷加大,使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科畢業論文工作中,其次我校的藥學專業課教師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沒有達到碩士及以上學位,他們年紀輕、從教時間短、缺少教學實踐經驗,科研課題和教學改革項目少、成果貧乏、論文寫作水平偏低無法起到“傳幫帶”作用,這些不利因素對專業課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畢業論文寫作影響極大,無力承擔專業性很強的論文指導工作。而能參與本科畢業論文評定的教師人數與實習生相比欠缺很多,無法做到一對一或一對幾的指導,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隊伍的短缺使得畢業論文的指導和監控問題尤為突出。
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方式注重的是傳授知識、培養的是求同思維和習慣思維。這往往會造成學生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造成思維途徑狹窄、呆板,易誤入死記硬背的歧途。而創造思維是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高度發展與和諧的產物。敢于提問,先求同后求異,往往易得到最佳的思維效果。
提出問題就是向常識挑戰,它是刺激人腦積極向上的有效方法?,F行的中學教材雖經精心編寫,但也有不少問題。如:初三第二章第三節“元素元素符號”中強調了元素組成宏觀物質,而微粒構成物質,但課本出現“氦氣等稀有氣體是由單原子組成的”一句,易混淆學生的思想。再如:高一必修本中講“氣體體積主要取決于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而不像液體、固體那樣,體積主要取決于分子的大?!边@一說法不嚴密,如固、液體是由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呢?另外還有講到同位素時,35Cl和37Cl-屬不屬于同位素?倘若是同位素,其性質不相同又如何解釋等等。只要用心思考,不難發現還有其他值得商榷之處。在化學教學中,要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思考,敢于提出問題和自己的看法,展開討論,為學生提供發表不同的學習感受和見解的機會,使他們在“一事多論、一知多用、一題多解”的學習活動中放射智慧的火花,培養出“不唯上”、“不唯書”的開拓精神和創造才能。
二、營造問題環境
創造思維都是在提出問題中表現出來的,因此營造積極思維的問題環境便成了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巧設疑問,以趣激疑,以問設疑,以疑導思。如在講到堿金屬的性質時,首先演示光亮的鐵釘置于CuSO4溶液中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后分析“為什么鐵釘表面會變成紅色?”并進而發問:“如將金屬鈉放入CuSO4溶液中呢?”學生在鐵和CuSO4溶液反應的思維定勢下,很容易得出生成Na2SO4和Cu的結論,此時再演示Na和CuSO4溶液的實驗,卻得到了不同的實驗現象。利用學生感受后的興奮狀態,引導學生對問題作層層深入的思考,挖掘中國學習聯盟腦潛在的能量,使學生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便于點燃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
三、發揮好奇心
中學時代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的時代。學生們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這是培養創造思維的有利條件。充分發揮好奇心,并加以正確誘導,便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如在做鹵素的性質實驗時,學生已完成了碘水中分別加入苯和四氯化碳的實驗,得到了兩種不同的現象后清洗儀器時,有一組學生無意中將上述兩支試管的液體混合后振蕩,發現上層呈紫紅色,就提問:“當往碘水中加入苯和四氯化碳時,溶液會不會分三層,各層的顏色又如何?”我及時把握住機遇,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這組中國學習聯盟膽思考,發現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展開討論。隨后我作了歸納:肯定不會分三層,根據相似者相溶的原理,苯和四氯化碳在振蕩后會溶在一體,溶液分兩層,至于苯和四氯化碳層在上或在下要取決于兩者的相對多少,如苯多則在上,反之則在下,并演示了兩種情況時的實驗,加深了學生對溶解性的理解。
2蟲草素的抗腫瘤作用
蟲草素對腫瘤的抑制作用一直是廣大科學家們關注的熱點。研究發現,用蟲草素皮下注射接種了艾氏腹水癌的小鼠,可使小鼠中位生存期延長到60d,而對照組僅為19d[1],這說明蟲草素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明顯延長接種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存活時間。還有研究表明,蟲草素對人鼻咽癌KB細胞和人宮頸癌HeLa細胞等皆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8]。科學家推測蟲草素可能有3種抑制腫瘤的機制:一是蟲草素的游離羥基可以滲入瘤細胞DNA中而發生作用;二是抑制核苷或核苷酸的磷酸化而生成二磷酸鹽和三磷酸鹽的衍生物,從而抑制瘤細胞的核酸的合成;三是阻斷黃苷酸胺化形成鳥苷酸的過程[9]。根據目前的研究狀況,蟲草素的抗腫瘤機制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2.1蟲草素對腫瘤細胞RNA的抑制現已證實,蟲草素可摻入到RNA中,其磷酸化物3''''-ATP對L5178Y細胞中的依賴DNA的DNA多聚酶α和β的活力無影響,但對核Ploy(A)多聚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從而影響mRNA的形成[10],繼而影響蛋白質合成[11]。通過對子宮頸癌傳代細胞(Hela)的研究表明:蟲草素可以使完全核糖體和核糖體的前體(45S)水平顯著降低,18S核糖體的前體可以從45S核糖體中分裂,但32S核糖體的前體不能從中產生;tRNA的合成也被降低,核不均一RNA的合成沒有受到影響,但胞漿不均一RNA的合成輕微減少;蟲草素還能抑制人子宮頸癌傳代細胞(Hela)的mRNA的轉錄,但對hnRNA和轉運至細胞漿沒有影響;通過對L1210細胞中核糖體RNA、非多聚腺苷酸核不均一RNA和多聚腺苷酸核不均一RNA的合成測定,都表明蟲草素能對各種形式的RNA起抑制作用,同時2''''-脫氧柯福霉素能增強這種抑制作用。在對Novikoff肝癌細胞的研究中發現:蟲草素可以阻礙45SrRNA前體的合成,其濃度與hnRNA的合成相對抗,其活性形式3''''-脫氧腺苷-5''''-三磷酸鹽對主要負責hnRNA合成的RNA聚合酶Ⅱ比對主要負責rRNA前體合成的RNA聚合酶Ⅰ敏感[12],研究結果表明,蟲草素通過對腫瘤細胞RNA的抑制表現出抗腫瘤作用。
2.2蟲草素對腫瘤細胞DNA的抑制通過蟲草素與小牛胸腺DNA作用機制的研究發現[2],DNA的熒光光譜先是增強然后減弱,最終伴隨輕微的藍移,這表明了蟲草素可能插人DNA雙螺旋堿基對間;同時,磷酸鹽的淬滅作用說明蟲草素與DNA的磷酸基團也能發生作用,最后通過Scatchard方程做圖證明:蟲草素與DNA可能存在兩種作用方式,即插入方式和與DNA的磷酸基團結合。蟲草素對腫瘤細胞DNA的抑制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2.3蟲草素對信號傳導通路的調節經過研究發現,以黑素細胞刺激激素(a-MSH)處理S-91鼠黑色素瘤細胞6d,可引起酪氨酸激酶(TPK)活性升高90倍,此酶信號傳導途徑的紊亂可以促使腫瘤的發生與發展,說明蟲草素可以通過抑制此酶的活性,進而抑制腫瘤的形成[12]。另外,蟲草素可在腫瘤增殖過程中抑制血管新生而呈現其抗癌作用[13],還可以通過激發腫瘤細胞中腺嘌呤核苷A3受體,從而抑制小鼠B16-BL6黑素瘤細胞和Lewis肺癌細胞的生長[14]。開展蟲草素對信號傳導通路調節的研究將為攻克癌癥打開又一個新的突破口。
3蟲草素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蟲草素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它能抑制鏈球菌、鼻疽桿菌、炭疽桿菌、豬出血性敗血癥桿菌及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的生長。此外,蟲草素對石膏樣小芽孢癬菌、羊毛狀小芽孢癬菌、須瘡癬菌等皮膚致病性真菌[1]以及枯草桿菌也有抑制作用[4]。Sugar證明了蟲草素具有非常強的抗真菌活性[1]。
蟲草素也具有較強的抗病毒活性。研究發現,蟲草素有抗皰疹病毒DeJulian-Ortiz和抑制腦炎病毒的功能,對人體免疫缺陷型病毒HIV-I型的侵染及其反轉錄酶的活性亦有抑制作用[15]。深入研究發現,蟲草素可抑制C型RNA致腫瘤病毒的復制,還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mRNA和多聚腺苷酸的合成,可以阻礙由5-I-2''''-脫氧尿苷誘導的BALB/3T3和BALB/K-3T3細胞產生的鼠白血病病毒[12]。
4蟲草素的抗炎作用
經研究發現,蟲草素可以拮抗NO產物的生成,這一機制是通過對NO合酶和COX-2基因表達負調控以及對NF-kB活性、AKT和p38磷酸化的抑制來實現的[16]。由此,蟲草素很可能成為一種治療由炎癥引起的相關紊亂的藥物。
5蟲草素的抗白血病作用
通過體內實驗研究發現,蟲草素作為一種腺苷脫氨酶抑制劑,對末端脫氧核苷酸陽性白血病細胞(TdT+)的抑制大于對末端脫氧核苷酸陰性白血病細胞(TdT-)的抑制。經過分析其抗TdT+白血病的機理。結果表明,3''''-dATP不是3''''-dA抗白血病的主要原因,而TdT的活性才是主要原因,并且發現PBM對3''''-dA的細胞毒性作用不敏感[17]。其他研究發現蟲草素對TdT+的白血病細胞的凋亡誘導與提高蛋白激酶A(PK-A)活性密切相關[18],并且經蟲草素處理L1210白血病細胞,可顯著抑制RNA的甲基化[12]。
6蟲草素其它藥理活性
研究人員對蟲草素其他的生物活性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索,發現蟲草素能增加肝臟中SOD酶的活性,抑制膜油脂中超氧化合物的形成,增強大腦中一元胺氧化酶的活性[19],這說明蟲草素具有抗衰老作用;蟲草素還可以增加脾臟重量、加速肝臟核酸和蛋白質更新速度,具有抗缺氧、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及降低血清膽固醇和β酯蛋白的作用[20],能刺激糖酵解導致ATP合成增加,增強肝臟功能和肌肉中CPK的活性,對由于激素失調引起的損傷有修復作用,還能明顯增加犬冠脈血流量,降低冠脈、腦及血管阻力[21]。
另有研究發現,蟲草素對尖音庫蚊、埃及伊蚊和另一種伊蚊的幼蟲有明顯致死作用;對小菜蛾也有很強的殺蟲活性[22];此外,蟲草素和腺苷脫氨基酶抑制劑聯用對患有錐蟲病的小鼠表現出很好的治療效果[23];通過對白紋伊蚊進行組織培養的結果表明,蟲草素的作用機制是引起核變性和細胞質崩解[4]。
還有資料顯示,蟲草素與5-氟尿嘧啶或IFN-α合用能使耐受化療藥的K562細胞對凋亡敏感[24],這使其可能成為臨床治療化療藥物耐受性疾病的輔助用藥;蟲草素還可以增強環磷酞胺的抗癌作用,有可能成為臨床抗腫瘤藥物的輔助藥[25]。
7討論
7.1延緩蟲草素代謝的方法亟待解決通過對受孕小鼠行卵巢切除術并用孕酮替代維持受孕狀態的研究證實,短期內重復注射蟲草素可延緩小鼠胚泡植入子宮,然而12或24h后的重復注射與單劑量使用則無效[17],這說明蟲草素進入體內有生物活性,但其作用短暫,并且需要維持在一定濃度。因此,怎樣維持蟲草素在體內的濃度可能是它單獨用于臨床時面臨的一個難題。
7.2腫瘤細胞對蟲草素敏感性的差異有待明確研究人員有關蟲草衍生物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蟲草素用于治療不同類型的腫瘤,腫瘤細胞是否也會存在對蟲草素敏感性的差異,由此帶來的顯著差異是否會對個體組織器官造成損害[17]。因此,臨床試驗時醫生應結合個體對蟲草素的耐受狀況和抑制腫瘤效果確定治療劑量,可行性標準還需要大量的實驗研究為基礎來獲得。
7.3增強蟲草素對癌細胞靶向作用的深入研究蟲草素抑制癌細胞分裂的同時,對正常細胞的分裂也會產生抑制作用。在利用蟲草素同時處理癌細胞和正常細胞時發現,癌細胞分裂的抑制率達到55%,正常細胞分裂抑制率為1.5%[2],這表明蟲草素對人體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何增強蟲草素對癌細胞的靶向作用,消除或減弱蟲草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是蟲草素安全應用于治療腫瘤藥物開發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在減小蟲草素的副作用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東澤,陳偉,高新華,等.蟲草菌素(3''''-脫氧腺苷)研究進展(綜述)[J].上海農業學報,2004,20(2):89.
[2]彭俊峰,凌建亞,張晗星,等.蟲草素與DNA作用的光譜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24(7):858.
[3]ZhouX,MeyerCU,SchmidtkeP,etal.Effectofcordycepinoninterleukin-10productionofhuman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J].EurJPharmacol,2002,453(2-3):309.
[4]蔡友華,劉學銘,等.蟲草素的研究與開發進展[J].中草藥,2007,38(8):1269.
[5]凌建亞,孫迎杰,呂鵬,等.蟲草屬真菌中蟲草菌素的超生波提取及毛細管電泳測定[J].菌物系統,2002,21(3):394.
[6]R.J.蘇哈道尼克,謝其明,王恕蓉.核苷類抗菌素[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476.
[7]李婧,汪燕,馬傳榮,等.國產蟲草素(cordycepin)抗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的實驗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6,22(5):17.
[8]汪洪.蟲草研究開發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農牧產品開發,1999,6:12.
[9]戴小軍,柳冬梅,孟霞.冬蟲夏草抗癌作用研究現狀[J].時珍國醫國藥,2000,11(4):376.
[10]柴建萍,白興榮,謝道燕.蛹蟲草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藥理功效[J].云南農業科技,2003,4:22.
[11]IoannidisP,CourtisN,HavredakiM,etal.ThePolyadenylationInhibitorCordycepin(3-dA)CauseaDeclineinc-MYCmRNALevelsWithoutEffectingc-MYCProteinLevels[J].Oncogene,1999,18(1):117.
1.2以翻轉課堂彌補課堂教學時間不足對于部分內容施行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解決了傳統課堂課時緊張、課堂時間不夠的窘境[4,5]。在傳統課堂上,知識傳授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當課堂上學生需要討論或問題比較多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課堂時間緊張的情況,而翻轉課堂將知識傳授放在課前,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討論、實驗、互動和答疑。課前創建教學視頻,教學視頻可以由老師親自錄制或者使用網絡上優秀的開放教育資源。教師在創建教學視頻時,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在制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為鞏固學習內容并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必須完成教師布置的針對性課前練習。對于課前練習的數量和難易程度,教師要合理設計,幫助學生利用舊知識完成向新知識的過渡。教師根據學生的作業反饋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出評估和判斷;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所學的內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徹底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變“教”為“導”,學生變“聽”為“學”,鼓勵學生質疑展示、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幫助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開展基于項目的學習等,力爭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學教互動、少教多學;課堂結束前,教師對學生完成的項目進行點評,進行過程性評價,并將課堂上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結構,總結學習方法和經驗,達到提升學習能力的目的;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達到延續學習探究的目的。翻轉課堂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互動,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如在學習傳出神經系統藥物環節,將一些關于五大受體激動的生理效應及受體在體內的主要分布等基礎知識點先以網絡視頻的形式交由學生回顧、自學和解決受體激動劑和拮抗劑的藥理作用與受體效應的關系這些基本問題,然后在課堂上主要討論藥物的應用技巧和解決疾病問題的方法。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用于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1.3充分運用網絡工具進行多維互動在教師引導下開展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層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合力互動?;颖仨毢狭?,必須全員參與。多維互動包括課堂互動與課外互動,課外互動又可分為網上互動和課后學習、實踐、研討活動。把學生課外學習納入教學活動的統籌安排之中,同時將課內探究延伸到課外,做到課內與課外相互結合。①拍攝學科難點和需要拓展的知識點的數字視頻,置于課程網站供學生點擊學習和鞏固知識所用。②完善課程網站,推薦參考書或提供電子書、課件等,擴大學生的視野,活躍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閱讀量;布置通過網絡提交的課后作業和思考題,加強平時知識鞏固;通過在線或離線答疑增進師生之間的聯系。③最大程度為學生創造便利,運用微博或微信進行課外互動和答疑。我校的網絡課堂“天空教室”為具體實施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通過該系統可以放置教學視頻、電子書、課件等諸多教學資料供學生下載或瀏覽,也可進行在線或離線的答疑或考核;覆蓋全校的無線網絡也使得通過公共社交軟件如微信微博進行師生互動成為現實。
2精簡和更新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方面做到突出實用性,適當地減少或減弱概率論部分的理論性和難度,以直觀、趣味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概率論作為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加以介紹.在假設檢驗部分注意闡述數理統計方法的思想、應用的背景及應用中所需的條件,重點講解假設檢驗應該如何選取原假設和備擇假設,如何對得出的結論進行合理的解釋;在參數估計部分著重地講解參數估計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合理性及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區間估計中置信區間的理解及單側置信限在應用中的意義等;在方差分析部分講清楚引進方差分析的意義、假設檢驗的方法對多個總體進行多次t檢驗時的缺點、方差分析應用的條件及合理解釋檢驗結果等;在回歸分析部分注意闡述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回歸方程的理論意義及對回歸方程結果在應用中的解釋等.目前SPSS軟件是國際醫學論文中應用最廣泛的統計軟件[2],國內的大部分醫學期刊也要求論文數據統計分析要應用統計軟件處理,統計檢驗結果要用P值來表示,更要求學生了解統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做到正確使用統計軟件.
3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知識傳授型教學,即教師在課堂上灌輸知識,在有限的時間內按教學大綱要求把大量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講授完畢,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忽視學生應用能力的發展,結果導致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統計計算上,很難有時間去深入分析統計結果.互動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讓學生處于教學的中心,在加強課堂討論的同時,由教員歸納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統計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主要指可正確選擇和應用統計分析方法解決醫藥學科學研究和醫藥工作中的實際問題[3].為了避免學生濫用及錯用統計方法,教師要重點講清各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及特點.在考試方法上亦采用開卷考試,使學生不再花大量時間去推敲和死記那些復雜的公式,不再難于分清和理解符號及公式.通過幾年來的改革實踐,發現上述教學內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理統計學的內容在醫藥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定遠.醫藥數理統計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0.
1.2抗氧化作用在tricrocin、dicrocin、α-生育酚和藏紅花苦甙的抗氧化活性對比研究中發現,在抗氧化作用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它們的共同成分———藏花酸。在藏花素的提取物和分離物中,藏花酸對脂質過氧化反應的抑制作用是最強的,具有超強的抗氧化活性。藏花酸的這種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為臨床使用藏花酸防治AS提供依據。石磊[28]研究發現藏花酸對O2的清除作用,呈濃度依賴性地減少次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反應體系產生的O2;顯著增加LDL的氧化延遲時間(Lagtime)和達最大氧化速率時間(Tmax),明顯提高LDL抗氧化能力;顯著增強血清抵抗銅離子誘導的氧化作用,有效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陳陽等[29]采用測定普通小鼠體內抗氧化指標(SOD、GPX、TAOC和MDA)的方法對藏花酸在小鼠體內的抗氧化活性進行評價,證實藏花酸能提升小鼠肝臟和腎臟SOD的活性水平和肝臟GPX活性,提升心臟和腎臟總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降低血漿MDA的含量,提示藏花酸的主要活性部位可能是肝臟和腎臟。
1.3其他藥理作用藏花酸可減輕CCl4和對乙酰氨基酚(AAP)造成急性肝損傷小鼠的肝細胞水腫和壞死,藏花酸可抑制兩者中毒引起的MDA生成增多和GSH2Px酶活力的降低[30]。Ohno等研究發現藏花酸能夠有效改善門冬氨酸(NMAD)對視網膜組織上和功能上的損傷:給予一次劑量為100mg•kg-1的藏花酸,發現其對NMAD導致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層組織細胞的減少有改善作用,明顯減少神經節細胞層和內核層TUNEL檢測陽性凋亡細胞的數量;證明藏花酸能降低caspase-3的活性水平,有效阻止視網膜b波幅度的下降從而對視網膜起到了保護作用。藏花酸還能抑制caspase-9的活性,對視網膜的光照損害也有所改善。將大鼠翼顎動脈和頸外動脈結扎5h后放開,藏花酸對視網膜缺血后的損傷也同樣具有保護作用。藏花酸能改善由脂多糖(LPS)導致的肺泡壁的增厚、肺泡內滲出和間質水腫;能抑制髓過氧化酶(MPO)的活性和增加SOD的活性;并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和降低IkB磷酸化的水平,使得肺部組織炎性因子TNF-α、MCP-1和IL-6mRNA的表達水平明顯下降。Kuratsune等做了關于藏花酸對健康志愿者睡眠影響的實驗:藏花酸使入睡時間明顯縮短,醒來的次數減少;志愿者也主訴睡眠質量有所改善。在對大鼠單側輸尿管結扎后,藏花酸可以抑制腎結締組織生長因子(CTGF)的表達從而遏制腎纖維化的進展。有研究通過HE、Masson染色對比,藏花酸組腎間質損傷指數顯著減少,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浸潤和纖維組織增生程度明顯減少,腎小管擴張、腎小球萎縮和小囊擴張程度也明顯減少,腎小球數量無明顯改變。藏花酸能夠抑制乙醛誘導的肝星狀細胞(HSC)增殖和膠原合成,并且在一定程度促進了活化HSC的凋亡,具有抗纖維化作用。藏花酸也能夠抑制大鼠肺成纖維細胞的增殖、轉化和膠原的合成。成文媛等[38]證實藏花酸顯著減少了AngⅡ誘導的肺成纖維細胞增殖,降低生長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膠原(COL-Ⅰ)mRNA的表達,降低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和P-ERK1/2的蛋白表達。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節TGF-β1-ERK1/2信號通路有關。
2藏花酸的藥代動力學
劉同征等首次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漿中的藏花酸的濃度。通過高效液相檢測到血漿中藏花酸的存在,說明血漿中的藏花酸是西紅花苷的體內有效代謝物之一;從藥代動力學參數可知,大鼠口服藏花酸后吸收快、分布廣,有抗氧化活性。大鼠口服藏紅花的主要活性成分西紅花苷-后在血漿中檢測到較高濃度的藏花酸,顯示多次達峰現象,10h之內維持較穩定的血藥濃度。說明藏花酸能夠快速吸收入血,消除半衰期和體內滯留時間較長,在體內呈現較穩定的血藥濃度。采取腸內循環灌注的方法給予藏花素后,所測得其代謝物藏花酸在血漿中濃度與單劑量給藥的結果相比無顯著差別,表明小鼠血漿中的藏花酸濃度不會因藏花素的反復給藥而積累,并且研究證明腸道是藏花素分解為藏花酸的重要場所[41]。Umigaia等首次對健康成年人口服藏花酸后進行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藏花酸在體內具有吸收速度快、代謝慢的特點,4h既能達到高峰,吸收速度比其他類胡蘿卜素快幾倍,其原因可能與藏花酸的親水性和分子量小有關。
當點評完成一張處方(醫囑)后,軟件能夠根據臨床藥師的點評內容,對被評價的處方進行問題嚴重性的評級,分為合理處方和不合理處方,不合理處方包括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超常處方;同時軟件還可將這些評價結果進行計算機化存儲,以便對處方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方便臨床藥師及醫師對處方用藥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節約醫療成本提供有效的數據參考。臨床藥學管理系統2.0在1.0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對處方點評、抗菌藥物管理的新要求以及用戶對臨床藥學管理系統V1.0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重新開發和完善,在系統功能、技術架構、知識庫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和升級。功能方面,在保留原有1.0版本功能的同時,新系統對原有功能進一步完善和延伸,如新增了中成藥處方點評、中藥飲片處方點評以及公示預警模塊,對其他的功能模塊也進行了大幅度的完善和優化。此外,在不影響用戶整體使用感受情況下,該系統的功能設計重點考慮系統的人性化,因此提高了易用性。
2點評存在的問題
該軟件能夠快速對醫囑進行審核,提高了臨床藥師的工作效率,對促進臨床合理用藥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系統軟件都是通過工程師編程進行計算,程序難免會出現漏洞和不合理之處,因此該軟件在醫囑審核過程中在判斷、確認和統計問題醫囑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警示屬于無效警示,即對正常合理用藥提出了警示,表明該軟件尚有待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完善。臨床藥師在軟件使用中的人工干預也是不可缺少的。該軟件點評出的無效警示處方主要表現詳述如下。
2.1抗結核藥聯用。結核病的病理特征及現行抗結核藥的藥理作用決定了其常需聯合用藥,但系統軟件在分析處方時可能被認為是重復用藥。如治療結核病一線方案的多聯用藥為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聯用,該方案雖可能發生肝損害等不良反應的疊加效應,但同時可提高療效、延緩耐藥性產生,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常規使用的,但這種聯合用藥通常被軟件斷定為重復給藥。
2.2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聯用。使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治療同一疾病可能被認為是重復用藥。如注射用凝血酶(巴曲亭)與酚磺乙胺注射液,酚磺乙胺為作用于血小板的止血藥,注射用凝血酶為促進凝血因子活性的藥物,兩者雖同為止血藥,但作用機制不同且具有協同效應,不屬于重復用藥,但卻會被軟件判定為重復用藥。
2.3同種類藥物聯用。由于疾病發生機制的千差萬別,有時即使是同種類藥物,其聯合應用也是必要的。如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聯合使用,由于甘精胰島素屬于超長效胰島素,用于控制基礎血糖,而短效和超短效胰島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2種胰島素聯合應用符合血糖控制要求,但卻會被軟件判定為重復用藥。
2.4抗菌藥物聯用。由于所有抗菌藥物多不止對一種細菌具有殺滅或抑制作用,只是對不同細菌有作用強弱之分,而患者感染情況各不相同,系統在對抗菌藥物進行審核的過程中可能會將某些抗菌藥物的合理聯用歸類為重復用藥;而針對具體患者多種抗菌藥物的聯用,該系統并不能根據具體情況給出提示。如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與阿奇霉素,通過系統軟件判定為重復用藥,雖兩者都可針對銅綠假單胞桿菌使用,但2種藥物的抗菌譜不盡相同,兩者聯用具有協同效應,《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已將兩者聯合作為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經驗性配伍方案在臨床推廣。
2.5其他誤判。除重復用藥外,該軟件在使用過程還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誤判。如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通過霧化途徑起效,但通過醫師站傳輸到系統顯示變成“噴霧”,隨即被歸類為“給藥途徑問題”;余甘子喉片說明書明確告知可口服含化,但軟件提示說明書未提及該藥的給藥途徑可以為含服;硫辛酸注射液與阿司匹林腸溶片被軟件系統誤歸類為解熱鎮痛藥,而事實上硫辛酸為強抗氧化劑,主要用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感覺異常;玻璃酸鈉滴眼液也被系統誤判為同類型關節腔注射用的抗風濕藥,忽略了其具有生理活性物質的作用,僅當其關節腔內注射劑時才為膝骨關節炎、肩周炎等癥的改善藥物。
3改進建議
3.1建立自定義模塊。臨床上確定一個患者的治療方案往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而軟件畢竟是通過對藥品說明書等內容進行核對前提下監測的,條件變量在實際應用中很難做到有針對性的個體化分析,很多情況還需要藥師根據警示處方信息和臨床實際情況與醫師溝通后再進行判斷,直觀點評結果僅能作為參考依據,而不是最終結論。當前藥物信息更新的速度很快,而系統更新速度較慢,在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除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要求上報專項處方、醫囑點評外,許多醫院還針對本院出現使用問題較多的藥物處方進行專項點評,這就需要在現有軟件的基礎上建立自定義專項點評模塊和點評判別模塊。通過制定合理規則后,軟件通過預判自動生成需專項點評的藥物名單,之后通過生成的新自定義點評程序進行點評,如此可更便捷地針對該院的用藥情況進行專項點評。
3.2追加記憶功能。目前,我國的臨床診斷書寫與ICD-10對照表區別較大,加之各醫院之間的臨床診斷書寫規范不盡相同,導致診斷內容以及用藥適宜性等相關點評項無法進行較準確的系統判定。而建立診斷判別和文字錄入的記憶功能,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此方法操作雖在初期進行人工修正和錄入時較煩瑣,但長期積累可形成具有該醫院特色的臨床診斷判別數據庫,不但能提高軟件點評的準確性,更能提高工作人員的點評效率。
3.3設置用戶名工作進展列表。臨床藥學管理系統2.0可對抽樣后的工作列表進行保存,以方便列表中未完成的點評條目在下一次進入時,該用戶可繼續進行點評。但存在的問題在于該用戶一旦保存列表,其他點評用戶則無法看到或無法對此列表的數據進行抽樣,因此存在局限性。建議登錄后首頁顯示各用戶點評進展和詳細目錄,在點評時可以對其他用戶點評的條目進行抽樣;同時為防止新用戶對點評結果的隨意更改,可對不同用戶重復抽樣的已經點評的結果條目進行鎖定或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