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食品包裝設計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27 16:50: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食品包裝設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食品包裝設計論文

篇1

二、設計元素在老年保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影響

1、色彩元素在老年保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影響

老年人的視覺辨析能力不斷弱化,對于文字的識別能力降低,色彩具有表象性和情感暗示等特征,能夠與老年消費者產生共鳴。運用色彩的冷暖變化規律,可以表現老年保健食品的特性;運用色彩明暗變化規律,可以使老年消費者購買時心情愉悅;運用色彩搭配規律,可以突出產品,刺激購買欲望。

2、圖形元素在老年保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影響

老年人對于圖形有著獨特的喜愛,產生別具一格的視覺感受,首先客觀描述圖形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到購買的商品,以便于老年人的辨析,視覺沖擊可以帶動消費;其次情景圖形,一些聯想情景圖形可以產生借景生情的效果,使懷舊的消費者產生共鳴。

3、造型元素在老年保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影響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就是老年保健包裝造型主要以桶蓋型和套盒型居多,這樣的造型缺乏創新,造型是包裝設計的觸覺與視覺的結合,提倡創新又具有人性化造型,造型設計細節要考慮到老年人的開啟能力同時要具有很強的方便性,包裝造型具有獨特的風格。

4、文字元素在老年保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影響

文字元素在保健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標識和闡釋,能夠清晰的說明保健食品的功能效果,也是老年人關心的設計部分,文字設計、排版都影響著對其的理解。重要的文字說明一定要字體簡潔、大方、易懂,便于理解和查看。不易花哨、繁雜、字號過小等。

篇2

1.2傳統色彩在紙包裝中的應用隨類賦彩——洽洽瓜子的味覺色彩。“隨類賦彩”出自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是其倡導的六法之一。隨類即“隨物”,解釋為與所畫之物相似。同時謝赫的“隨物”亦不等同西方繪畫一樣注重物體及光影效果的色彩客觀還原,它要求藝術家在觀察客觀物象的同時要適當把主觀態度滲透其中。傳統食品“洽洽”瓜子的口味眾多,而企業就用與其口味相對匹配的顏色進行區分。如涼茶瓜子,配合“冰著吃”的廣告宣傳,包裝上采用國畫顏料中的石清顏色。石清在中國畫中屬于“石色”即礦物質顏料,不透明,其略帶粉質感的顏色在其他口味的包裝中顯得分外清涼;香瓜子,紅色來代表最暢銷口味的香瓜子;赭石以其純度較淺的顏色特點,來代表具有醇香濃密口感的奶香瓜子;深綠透明水色象征新鮮的生瓜子。在注重色彩設計的同時,洽洽瓜子的綜合視覺整合中巧妙的運用顏色與材質的疊加,營造了一種模仿舊時的暗啞色澤來形成懷舊特色。而瓜子這類的普通消費品用帶暗啞色澤的偏黃紙質的選擇運用也正好符合了產品自身的價值,同時也表達了對觸感的注重。“洽洽”瓜子從其擬聲詞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此產品非常注重親和力的表達,其銷售策略深深扎根在中國的城鄉市場。在整體設計(如字體、豎向排版、插圖等)中同時配合色彩進行設計,使整體包裝更具親和力。

1.3傳統色彩在金屬包裝中的應用喜慶節慶專用色——王老吉涼茶的紅黃搭配。隨著涼茶“王老吉”漸入大家的視線,紅色與黃色的典型中國喜慶節慶類傳統配色,在現代眾多的圖文信息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赤在現在國際中的說法又被稱之為“中國紅”,紅色在中國的受重視程度之高,使其足以成為中國的一個象征色。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皇家,紅色被廣泛應用在節慶、婚嫁等喜事中。如圖3所示,王老吉配合著這樣的一個中式品牌名而做的紅黃搭配的傳統包裝是再合適不過的。中國的紅色被細分成很多種:水紅、胭脂紅、杏紅和藕荷色等等,王老吉應用的紅色即是赤色,在整體中占主要的色面積;黃色又分藤黃、橙黃、鵝黃等,王老吉應用的黃色為橙黃,作為其輔助色穿插其中,排版上配合以豎排的文字,映襯了傳統氛圍。王老吉涼茶在包裝上選用了金屬類易拉罐材質,除了最基本的方便運輸和存儲外,也使得其色澤有了更亮麗的呈現,增加喜慶氣氛。同時隨著王老吉準確的市場定位與成功的商業運作,王老吉廣泛應用在婚宴慶典及日常生活中。使這一具有傳統色彩設計的涼茶飲料發揮了強大的生命力,并一躍成為中國飲料界的龍頭老大。

2.傳統色彩設計的方法

2009年一位德國教授來我校授課,在指導我們的作品時指出:為什么不用那些最醒目的三原色?這個問題的提出正是說明了此教授不了解中國傳統色彩的癥結所在。隨著中國經濟與實力的迅猛發展,中國大眾越來越自信的審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時代契機中,中國企業與中國設計師們需更好的使用及發展中國的傳統色彩,使世界從色彩文化的角度關注中國,可以依據如下三個原則。其一,對于傳統元素本身的深層次挖掘,善于運用色彩象征。傳統色彩的運用,不僅要學習其表面的華麗,更要注重在歷史與發展中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索與挖掘,巧妙運用色彩象征,以做更好的應用與發展。其二,注重綜合視覺整合,使傳統元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如材質變化,同時搭配以適當的排版。這使得設計符合現代人的視覺習慣,不脫離現代設計。在中國傳統設計中為了體現商品的不同作用與價值,會區分地以陶、瓷、漆、絲綢等包裝材質映襯色澤的呈現;而且任何一種色彩都不是以獨立的方式存在,它在包裝中還會與文字、插圖等形式進行綜合運用,因此在設計中需使各種元素在版面中協調使用,將傳統色彩與材質的結合,使其發揮出別樣的韻味與特色。最后,傳統色彩與大眾可以產生互動或者發生情感交流。面對貨架上形形的食品,色彩比形體更具有先聲奪人的藝術魅力。人們對于色彩,一般具有“物理-文化-心理”的反映模式。文化作為中介,更強調色彩設計與購買者和企業文化的認知感;色彩又作為媒介傳遞其共同認知感。如王老吉的紅色與購買者的喜慶心理以及企業的喜慶銷售文化相吻合,這種色彩設計更容易拉近民眾與企業銷售策略的認同感。根植于中國文化的傳統色彩與企業銷售策略的結合有利于緊緊抓住中國消費者心理。

篇3

食品包裝作品是個有形有體的“物”,是具體的、可感受的實體,這些“形”與“體”又可抽象為點、線、面的基本要素,并以其基本要素及之間的相互關聯,展現出豐富多彩的表情面貌。

食品包裝設計過去的研究多注重造型的設計,多注重表現食欲及食品衛生的設計,產品是物化了的人,包裝設計中形態所塑造的精神情調必然作用和影響著消費者,重視食品包裝設計中精神訴求的作用是當代的趨勢。設計師的精神、思想感情總會流露出某種痕跡,只不過這種痕跡有一些流露得比較強烈、明顯,而有一些比較柔弱、隱晦罷了。包裝設計的過程與規律,決定了其既要重視情感表達,卻不能直接表白、具象反映。

通過組合變化,使造型達到個性化的表現,令人們在審視中識別、品味,這些最常見的造型要素在變幻中演化為一種新時代意識下的造型語言。如以色列成套可外帶的餐飲包裝(圖1),體現出其充滿前衛與活力的精神基調,不拘泥于傳統形式。這套造型有不少裝飾方案,采用具有亞洲特點的風格裝飾,形成一種變化的、活躍的和無拘無束的情態。它特有的節奏、比例、文字、色彩、造型等,都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吻合。

食品包裝中精神面貌的體現亦可比作藝術中“意境”創造,是包裝設計師對包裝的造型、色彩、材質、文字等設計元素重新集成與組合,在這個再創造過程中將設計師個人的思想觀念融會貫通其中,以某種方式凝固在產品包裝的內外結構之中。食品包裝設計單純講究“功能”或片面追求“形式”,而放棄對精神情調的塑造是不可取的。包裝設計的精神情調塑造以其特定的功能與結構予以顯現,它終究是人根據理念意志所產生的“物”,并以“創造更合理、健康、更科學的新的生活方式”為目標,所以設計師的重視與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包裝設計中精神訴求的切入點

在食品包裝設計中強化精神訴求特征,可以使其在宣傳和銷售中增加多方面的優勢。食品包裝設計中精神訴求的體現主要有以下的切入點:

1.包裝交互設計的友好性訴求

現在消費者在琳瑯滿目的食品市場中,一般都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容易和自己友好交互的包裝產品,因為具有友好交互的食品包裝設計總是很迅速地與消費者構建起感情,具有友好交互的包裝設計首先應該具備優秀的視覺傳達性能,讓消費者在選擇的第一時間就能理解其使用方式,即通過設計創造容易讓用戶接受的、合理的包裝信息而配置的形態。

其次,包裝結構交互設計要達到友好性的精神訴求,就必須給消費者以準確的提示性,令人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其形式明確后續的拆卸方式與路徑次序。即通過結構暗示該包裝功能的使用方式,并通過層次穿插、造型形態、色彩引導、文字說明以及肌理材質等結構因素暗喻人們的精神感觀,提示包裝功能的使用方式,達到友好交互。

第三,在使用的交互過程中具有趣味性和愉悅性,并帶給消費者以科技感與藝術性,這種交互作用令消費者體驗到一種滿足感的精神訴求。具有友好交互的食品包裝設計使消費者獲得愉悅的情態。在使用過程中消費者因布局意外新穎,或開合層次易用,或給人以拆取的激動,或色彩和形式的呼應,激發消費者的興趣,通過探究并達到目的的。

圖2─圖4所示為以竹材為材料所作的飲品包裝,竹材質地純粹、紋理清晰、手感親柔,作為瓶類飲品包裝,極大地提升了產品包裝的藝術設計品質,竹材品質自然、柔和、舒適的風格彰顯出親切友好的材質魅力。同時該包裝設計巧妙地利用了竹材筒狀、中空、壁厚的特性,用一節竹節筒狀的自然形態作為瓶類飲品底部承載體,通過插接方式二片弧形的竹片分別從兩側夾住瓶類,再用一節中空的圓竹節作為頂部的緊固插件巧妙地完成整個包裝構造。其交互設計的友好性得到了較大的表現,其結構讓消費者有準確的引導提示,在后續的拆裝方式與程序帶給消費者趣味性和愉悅性,交互設計使友好性的精神訴求得以發揮。

包裝設計利用肌理創造豐富的形態,并使人的肌膚對之具有良好的觸覺,給消費者較之其他感覺留下更深刻強烈的情感,讓消費者通過產品的形態性接觸,敏感地領略現代優質產品的品味與質地。通過包裝的交互設計不會讓使用者感到麻煩、復雜而發生畏懼或產生怨言,相反會使消費者在開啟時感到樂趣,體驗到現代設計帶來的某種啟迪與意外驚喜,并明確其功能性,令消費者注意、滿足、回味而喜愛它。

2.食品包裝設計的安全感訴求

食品包裝設計最重要的是體現安全感。食品包裝設計體現安全感,是來自設計傳達所帶給消費者健康、衛生的感覺,由某種讓人相信、放心、可以依賴等方面的設計元素組合集成所表現達到的。食品包裝的安全感是某種感覺與心理,是消費者對品牌、造型、色彩以及文字說明等設計的信任或懷疑的現象預感,表現在對包裝設計的確定性和可控感。是否能產生安全感,來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觀的和客觀的。

要讓對方產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是在造型與色彩方面能夠體現出來,例如多采用明亮的純正的色彩,多選用圓潤親和的造型導出人的感受效果,并將這種感受向大腦輸送,從而喚起視覺、觸覺體驗的感受激情。并使包裝主體與消費者之間形成一種積極的情感信任關系,就是讓人們相信產品,即產生“親和性”。它體現出人與包裝之間所形成的一種情感互動關系,“親和”、“宜人”本身就有可以放心、依賴的精神情態的一種表現。這種安全感訴求也是食品包裝設計師所必須追尋的結果,是對形式更自覺的創造。

當食品包裝設計體現出包裝嚴密性、標準與規范性時會“在物質上,精神上和文化上臻于健康”。

安全感主要以強調包裝的人性化設計,即為消費者營造一種精神和物質需求間相互信任的依賴關系。“安全”體現出顧客對包裝需求的信任、關愛和呵護等,“健康”體現為包裝設計的科學、適度、合理。包裝設計的親和性是提升安全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設計中注重“親”與“和”的統一,人與物的親近與和諧,可以把那些相互獨立、有著不同要求的單一個體凝聚成具有相近屬性,并彼此認同、相互理解的統一整體。如“福貴滿堂”的月餅包裝(圖5),以中華傳統繪畫風格與民間親和祝福風俗相結合,通過現代燙金印刷工藝技術,追尋一種民間世代積淀的“福貴式”華麗與熱鬧的精神情態,它反映特定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依賴視覺形態的暗示,人們頭腦中積淀下的對傳統古典文化的特殊審美被激發出來。富有明亮的純正的色彩,圓潤親和的造型的包裝設計,以潛在的健康心理現象暗示安全感,誘發消費者產生特定的心理滿足感。

食品包裝設計的親和性特點成為現代包裝中實現安全感精神訴求的主要手法特征之一。同時親和性設計又必須符合不斷變化的消費時代特征,促進消費者產生一種健康、安全的精神感受。

篇4

二、食品綠色包裝與綠色設計

包裝設計師的創意設計必須契合商品,隨著食品包裝的技術更新換代,新的材料也不斷涌現出來,包裝設計精巧又別致的綠色食品會逐漸增多。個性化的銷售模式已成為市場營銷的主要方式,追求個性的消費者開始對食品包裝提出了更高水準的要求。在商品高度相似化的今天,商品的包裝也出現相似化的現象。消費者所看重的食品包裝是顯現出人性化設計,具有實用性,在設計中體現消費者品位和生活品質,而不是簡單圖畫。那些擁有別致的設計、材料質感高級的包裝,自然飽受消費者的青睞。所以在商品包裝設計的過程當中要深思熟慮、仔細比較,這就體現設計師在平時的積累,對生活細節的體會。

三、建立綠色包裝系統已成為我們共同的課題

“綠色”包裝技術,需要解決在使用前和生態環境破壞后,“綠色”包裝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實踐,研究發展綠色包裝產品并應用于不同的產品。提倡綠色包裝的實際意義,是促進包裝資源的回收利用和回收制度的完善,使包裝廢物得到充分利用,大大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使人類的生存環境更安全、更舒適。

篇5

二、女性消費心理的特征

(一)女性的消費心理往往與男性相反,大家都認為女性消費是不理智的,沖動的,甚至是瘋狂的。

視男性的消費行為為理智的,冷靜的、直接的。其實,女性在家庭中的身是整個家庭的采購員,他需要結合商品的品質、性能、包裝、價格、材質等各種因素來購買商品。

(二)女性消費者能成為商品的活廣告

很多女性具有自己的姐妹淘,他們通常喜歡在網絡上分享與推薦,很多女性在工作生活中壓力過大,都喜歡觀看網絡上的打人視頻,來選擇自己所要購買的商品,緩解壓力填充自己的幸福感。

三、女性消費者對商品包裝的需求

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應接不暇。想要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就必須要從商品的包裝設計入手,面對女性消費者挑剔的眼光,我們要更加注重包裝的材質設計、色彩設計、圖案設計、與造型設計。

(一)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綠色設計,注重材料的環保。

女性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或者日常用品時更注重的是包裝材料的自然與環保。我們平時吃的食物與日用品都是吃進肚子或者接觸皮膚的東西,女性消費者站在整個家庭的立場上,當然首先要考慮的是一家人的健康,他們往往會選擇自然,無工業加工的食品包裝,保障食品沒有受到包裝的二次污染。日本的“無印良品”就主要追求包裝材質的自然美感。無印良品主張不使用“品牌”,以“無中生有”的設計理念作為產品生產的理念,包裝設計更是把“無”字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它摒棄了材料的繁瑣和過多的裝飾,追求簡約自然的方式。它多采用天然材料作為產品的包裝,如紙、藤、竹、木等原始的形態出現在大家眼前,基本不做任何加工。女性消費者在購買這類商品時通常也會產生自己為環保做出貢獻的心理,覺得自己的行為已經步入了綠色消費的行列。

(二)有研究顯示,人們對包裝首先感受到的是色而不是形。

女性消費者本身就是感性動物,對色彩的關注度就比男性高。女性在家庭中承擔著照顧小孩的艱巨任務,當然在為兒童選購商品時也要深思熟慮。首先我們要對顏色做一個定性,男孩子喜歡藍色和綠色他們通常認為這兩個顏色具有活力,充滿朝氣。女生則偏愛粉色和紅色,他們覺得這兩種顏色看起來跟溫柔可愛。其次色彩具有識別性,藍色讓我們想到薄荷,粉色想到桃子,黃色想到香蕉,這就是色彩具有的“味道”,女性在選擇兒童商品時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三)圖案的設計在兒童產品中也有很明顯的體現,女性消費者知道兒童對文字的認知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就更應該注重圖案的選擇。

兒童喜歡動畫片,小伙伴們也會把動畫片作為交流的中心,商場中有很多商品運用了動畫形象對其進行加工和衍生,創造了良好的銷售業績。女性消費者要比男性消費者更加了解兒童的心理特征與審美眼光,他們會為自己的孩子選擇更適合商品。

(四)商品的容器造型不僅僅可以保護商品,方便使用,還可以體現出完美的藝術效果。

現在社會化妝品奢侈品的銷售十分火熱,其中香水更是受到了廣大女性消費者的喜愛。香水屬于工業化學制品,主要是由香精、酒精和蒸餾水構成。因為玻璃具有穩定性,所以我們見到的香水通常都裝在玻璃瓶里。在香水工業中,女性很難做到不關注可可•香奈兒這位名人,沒有比香奈兒五號更有名的香水了。他的瓶身以長方體為基礎,在每一個轉折處做了細致的切割與變化,造型簡潔精致,大氣肅穆,線條流暢并充滿了現代感,完美的詮釋了女性獨特的嫵媚和婉約,正因為如此女性更加喜歡購買它,來提升自己的品味。

篇6

1.商品以及商品包裝設計

政治經濟學這樣定義商品:“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本文所指的商品僅指被生產出來后進入流通領域并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的商業產品。雖然商品包裝也可以包含某些特定服務領域的vi系統,但在本文中不再做此方面的詳細論述。

我國在《包裝通用術語》國家標準中注明包裝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可見商品包裝的概念就是:可以在運輸、展示等各種流通過程中保護商品,并進一步提高商品附加價值的各種容器和輔助物等材料以及相關商品化技術手段的總稱。簡單理解的話商品包裝就是保護商品并提升商品附加價值的材料和手段。

商品包裝設計是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開展的一系列設計活動的總稱,是產品特性的直接和主要傳遞者,也是產品個性和流通過程中最敏感和最大的影響因素。商品包裝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輔助商品更好的完成銷售、使用等流通過程。

2.國內外商品包裝知識產權保護狀況

知識產權(intelectual property)是人們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動創造的成果和經營管理活動中的經驗、知識而依法享有的權利。把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概括為“知識產權”最早見之于17世紀中葉的法國學者卡普佐夫,后為比利時學者皮卡第所發展。他認為知識產權是一種特殊的權利,不同于物的所有權。19世紀末期,國際商品包裝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出現了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最具權威性的國際公約——1883年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pcpip)和1886年保護文藝作品版權《伯爾尼公約》;以及最近的wto的《trips協定》、《wipo公約》等等國際公約。當今世界上,保護包裝商品最全面、最權威的國際公約是1994年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協定)》。

經過近30來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相繼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近10部知識產權領域法律以及30多部相關法律法規,并根據國內國際的形勢變化,分別于1992年和對專利法和著作權法進行了兩次修正。又分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進行了修改,進一步完善了知識產權對商品包裝設計的保護作用。

3.商品包裝設計的知識產權保護

目前我國已頒布的涉及商品包裝設計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近10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以及30多部相關法律法規。商品包裝設計的知識產權保護具體途徑包括:

3.1運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包裝設計的獨特性

商品包裝設計的目的是裝飾、宣傳商品。它作為包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與商標同時出現在商品本身或包裝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第2項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3.2運用商標法保護商業品牌標志設計的專用權

商標設計是不同商品具有的特殊的法定視覺標志,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和商品包裝的其他視覺識別元素共同起到了利于識別、促進銷售的作用。我國商標法將商標定義為: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這里所說的三維標志即所謂的立體商標,主要是指以商品的外形或包裝作為商標。商標法修改后,將立體商標納入保護范圍,從立法層面為包裝設計注冊立體商標提供了基礎。

3.3運用專利法保護商品包裝的外觀設計專利權

篇7

緒論:包裝設計中的圖形構成了包裝整體形象的主要部分,利用圖形要素在視覺傳達方面的直觀性、豐富性和生動.性,將商品的內容和信息準確地傳達給消費者,并憑借圖形在視覺上的吸飛引力引起消費者的心理反應,進而引導購買行為。

本篇論文主要是針對食品包裝中,圖像如何設計,才能讓顧客引起共鳴,使人的視覺感官導致心理反應的一系列過程,從能完成消費。食品包裝設計的內容、種類很多,按性質分有:產品形象、標志、形象、原材料成分形象、應用說明示意形象、輔助裝飾形象等。

食品包裝設計被包裝內容物,即商品的自身形象,是圖形設計中出現最多的形象,它能使消費者直觀地認識商品外觀的形體、材質與色彩。產品形象的傳達中,還經常采用特寫的手怯,強調局部的結構、材質效果,產生比一般完整形象更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另外,利用"開窗"會透明包裝直接反映商品是種更為有效的特殊的表現形式。一般通過攝影或寫實插圖手撞對產品進行美的視覺表現,使消費者能夠從包裝上直接了解商品的外形、色彩和品質。

一、食品包裝中圖像與文化感知

對圖像的感知總是因文化而異。與顏色不同的是,很少會有針對具體圖像的標準詮釋,而對不同的人來說,同一圖像所帶表的含義又會有所不同。圖像包括圖案、繪畫和攝影等類型,圖像是商品特色的放大鏡,圖像還可以對產品的功能作比喻化、象征化和聯想化的描述,如用松樹表現老年人滋補品能延年益壽等,這些都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化內涵是食品包裝設計的生命力所在,處于發展相對滯后的現代中國設計產業更需文化的滋潤,借助我們自身的傳統文化優勢吸收優良的西方文化,使我國的食品包裝設計在21世紀展現一個全新的面貌。中國的工業設計應該植根于中華文化的土壤里,吸取西方的科學技術與文化精華,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設計道路,我們期望這一美好的愿望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現。

二、包裝設計中圖像的有效使用

如果在包裝設計中有效的使用各種圖像,無論是通過插話還是照片展示,都能留下鮮明的視覺印象。這種對圖像的運用可能會出乎常人的意料,并會增加消費者得興趣。消費者總會在閱讀文字之前先觀察畫面。所以如果運用得當,圖像就會成為一種得力的工具(“一圖值千字”)。

包裝設計通過一套綜合的設計方泣體系,使用多種方式來解決各種復雜的營銷上的難題。市場調查、集思廣益、深入研究、反復實驗和戰略考量等過程,就是把視覺信息和語言信息加工提煉成一種概念、理念和設計策略的方法。通過有效的設計策略將產品信息傳達給消費者。

包裝裝潢的重點是解決視覺傳達問題,是溝通與交流。純粹具有美感的包裝設計未必就能取得令人滿意的銷售業績,因此包裝的目標不僅僅是創造有吸引力、擺亮的設計而已,要達到銷售者的戰略目標才是包裝設計的首要。一件產品的表達最終是能夠吸引目標消費市場關注的表達,是能夠向目標消費者傳遞出各種情感、文化、社會、心理和信息提示的視覺傳達。所以,圖像傳達在包裝設計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套好的包裝,第一眼看上去必定是圖像的傳達,圖像是人們最敏感的視覺感受,常常引起人們對包裝中圖像的無限遐想,由此產生購買的心理作用。只有這樣的包裝才是好的包裝,圖像才得到了最真實的運用,作用才能得意施展。所以圖像的設計尤為重要。

1,圖像設計的分類

包裝裝潢的圖圖像主要指產品的形象和其它輔助裝飾形象等。圖像作為設計的語言,就是要把形象的內在、外在的構成因素表現出來,以視覺形象的形式把信息傳達給消費者。要達以此目的,圖像設計的定位準確是非常關鍵的。定位的過程即是熟悉產品全部內容的過程,其中包括商品的性有、商標、品名的含義及同類產品的現狀等諸多因素都要加以熟悉和研究。圖像就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實物圖形和裝飾圖形。

2,食品包裝設計中的觸點

圖像可以創造視覺興奮感、特殊難忘的體驗和可明顯辨認出的“觸點”觸點是一個營銷學詞匯,用在包裝設計領域中是指從戰略層面將品牌與消費者聯系在一起,從而成問消費者眼中該產品主要標志的一個關鍵性的主要視覺元素。例如品客薯片:蓄著八字胡,帶著領結的品客先說曾經顯著提高了消費者對品客這一品牌及其包裝設計的認可程度。

包裝正中間的薯片圖像,喚起了人們的食欲,由薯片,品客先生組成的這套美食系列產品包裝也因次流漏出一番獨特韻味。所以包裝設計中圖像的用途可以是:展示產品,描繪目標消費者,確定一種情調,建立可信度(名人的影像),激發食欲。

食品包裝圖像傳達中的食欲誘惑

誘人食欲的插畫和照片會讓消費者隱隱感受到“端上桌來的美味”。烹制好的事物配以適當的碗碟,餐具和道具,一幅令人食欲大增的畫面就呈現在眼前。這種圖畫不僅能讓消費者學習到餐桌禮儀和正確的裝盤方法,而且還能在貨架上顯得分外惹眼,通過誘人的景象令人胃口大增。購物者總是在尋找便捷的正餐食品,而這些令人饞涎欲滴的畫面正好可以取悅于他們的感官。

展現食品類產品的漂亮的“特寫”鏡頭或美味誘人的插畫作品會緊緊抓住消費者們得注意力,成為包裝上的焦點,并使一個品牌獲得出色的貨架效果,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篇8

中圖分類號:TIM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398-02

當今時代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改革創新,以及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都讓人們開始更為重視對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這一廣大前提使得各個產物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下開始看重與用戶需求之間的緊密聯系。交互設計-----強調人與商品之間交流互動的設計,通過對人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動向的分析,了解人們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特征,以此來設計用戶與產品交互時的行為狀態。其設計質量評估則以設計的有效性,可用性及情感因素為依據。美國Jennifer Preece等人在《交互設計―超越人機交互》中曾經將交互設計定義為:設計用于支持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交互產品。交互設計也曾經由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和計算機學家Donald A. Norman在其著作《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設計心理學)和《Emotion Design》(情感設計)中進行詳明而透徹的理論分析,并基于大量清晰有力的事實根據為交互設計這一概念做出基本定義,使得設計開始越來越傾注于產品的可用性與情感因素之間的聯系。

包裝設計發展至今,其概念應在保護商品和促進銷售等作用之上探索出更深層的意義。尤其是在包裝生命周期的初級時段,包裝設計策略應以用戶的需求和感受為主要前提和目標,而并非把包裝作為附屬品或是一種主要市場競爭手段而為之。尤其是在當代包裝用途不斷發展和更新的過程中更不能本著包裝為“一次性用品”的想法就將設計做得隨意而粗劣。在這個不斷開拓創新的時代里,與時俱進不僅是用戶的需求,更應該是設計中重要的原則和精神。隨著用戶對包裝的要求不斷提升,可見了解用戶的需求在包裝設計策略中是何等重要。如果包裝設計基于用戶需求,那我們除了需要保護產品的包裝之外還應要求其包裝本身能表達出一定的精神功能。就食品包裝來說,人們不但能從包裝設計中了解商品的基本內容,也能從某種意義上獲得一些情感格調,從而產生適當的交互體驗。

兒童作為食品市場中龐大的消費群體,其消費力量自然不容小覷。兒童是指0-14歲以感性思維為主的一類人群,他們正在發育的大腦還不足以理性地進行消費,常常因為某個食品包裝的奇特造型或鮮亮色彩而刺激產生購買欲望。兒童幾乎沒有能力去辨別一個商品對自己適合與否,正因如此,設計應該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了解兒童的心理感受,讓他們在一個安全,舒適且滿足的過程中完成交互體驗。兒童食品包裝設計通過童趣的造型結構,特殊機理材質,不同的色彩搭配等各種必要因素綜合而成,并通過各部分相互配合和調節來表達設計師的情感初衷,或表達天真爛漫的趣味感,或體現耐人思考的教育性,或新奇趣味的氛圍追求,或提倡綠色環保而給人的思想啟迪等,所有的一切形式和狀態除了激發孩子食欲之外,還創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情境和藝術品質,讓兒童在交互的過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1. 兒童的基本特征

1.1兒童的消費心理特征

兒童這樣一群特殊的消費群體隨著社會的進步也越來越有自主行為,在充滿著信息化科學技術的今天,孩子們獲取各式各樣信息知識的方式已經遠遠超過80年代或90年代。相比之下,如今的孩子對這個世界有著非凡的敏感度和成熟性,在好奇之余他們總能用那看似正常的邏輯去分析事實現狀,但由于發育的不完善,兒童跟成人之間確實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1)模仿性。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具有思維性的第一步便是模仿,他們會本能的去模仿一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他們的心理行為活動和調節分析能力都處于比較低的水平,獲得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取決于周圍人們的行為和思想表現。由于兒童極強的模仿性和從眾性,導致他們經常看到別的孩子正在吃的食物或看到別的小朋友手里新鮮的食品包裝就會要求父母購買相同的物品,從而表現出孩子們與生俱來的攀比和炫耀心理。

(2)求奇性。兒童對一切新鮮、有趣且未知的事物,總是抱著極大的好奇感和想象力,他們會比成人具有更強烈的排斥感和認同感,且對于事物的認識是非常直觀的。如果讓他們反復接受同樣的東西就會失去興趣。孩子有著愛玩的天性,不喜歡循規蹈矩,對有趣味性的東西感到有吸引力。

(3)不穩定性。兒童的生長發育的不成熟注定了他們的情感上的不穩定性和非理性,他們擁有豐富的喜怒哀樂卻也總是復雜多變,對一件事物的持久度和專注度不高且轉變很快,特別是在食品的消費上表現出極強的沖動性,什么食品包裝引起了他們的好奇,他們便會想去拆開包裝吃到里面的食物。兒童在消費過程中的思維一般不具有邏輯性,在選擇購買食品的過程中,不會考慮食品的價格,品牌,質量等因素,僅僅是依照食品包裝上的圖案等交互信息來判斷食品的味道,這便要求食品的包裝設計要十分符合兒童的審美和認知程度,并以他們的心理角度去契合食品包裝內容。

1.2 兒童的認知心理特征

按照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看,兒童的認知發展可以劃分為感覺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一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由于第一階段兒童的行為和認知還處于形成期,僅依靠感官和動作來學習和理解他們的環境,因此他們還不能成為消費者。基本上從第二階段開始,兒童能擁有自己的思維能力,能以自我為中心的進行表達需求,并能逐漸獲得大量的心理操作能力從而慢慢獲得與食品包裝的交互行為。特別是到第四階段,兒童在心理成熟度和認知能力上有了較大的提高,此時的兒童能夠進行包括抽象和邏輯推理在內的思維活動。一個兒童食品擺在超市的貨架上,兒童基本上只能通過對食品包裝的認知去判斷食品本身,那么這就要求兒童對包裝上的顏色、文字、圖案甚至是包裝形態和開啟方式有基本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食品包裝交互設計。

1.3 兒童的行為特征

兒童的行為是在參與食品包裝交互過程中的主要方面,但在食品選擇和購買中,我們經常會以成人的主觀想法去決定兒童的想法,并且讓他們來聽從我們的決定。其實,我們“強加于”孩子的想法導致我們忽視了兒童自身的發展規律,并且限制了他們行為上的自主性。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行為習慣,并在不同年齡層次上表現得不同。因此我們要從兒童本身的行為特點出發,尊重他們的行為意愿,根據他們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來對食品包裝進行設計。

兒童在生長過程中,生理與心理的逐漸成熟,表現出一定的行為習慣特點。在接觸食品時,觸發兒童的首個交互行為便是拿起和開啟食品包裝。事實上,兒童從嬰幼兒階段開始,便有了一定的抓握行為和初步的手眼協調的擺弄物體的動作,但是這些動作往往還不夠準確和靈活。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他們會不斷的模仿成人的行為來逐步熟練接觸物品的動作,并強調“我自己拿”“我自己吃”等自主性的行為。比如當具有熟練操作運用物品的能力的兒童初次拿到食品包裝時,常常會因為著急吃到包裝內的食物而遇到包裝開啟困難的情況,于是他們會去尋找尖銳鋒利的工具或直接放進嘴里用牙齒來協助開啟,或者完全不能自己開啟只能尋求家長的幫忙。不管是借助工具還是直接咬開都是既不安全又不衛生的情況,很多時候由于包裝的開啟過于困難,孩子常常粗暴的撕扯包裝導致食物灑落出來,這也使孩子們本來對食品的期望變成了失望,使他們瞬間失去了愉快享用食品的過程,并且還有可能受到家長的批評。因此,就包裝開啟方式這一方面來說,必須時刻考慮到兒童的行為習慣,食品包裝的交互設計需以保護他們的安全和健康為主。

2.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交互信息傳達方式

2.1 包裝結構的安全易用性

篇9

綠色食品是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1]。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生態食品”、“有機食品”、“自然食品”。例如:超市的土雞蛋、陜北狗頭棗、洛南干豆腐等原生態的食品。隨著國家經濟的繁榮,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始關注營養學,并注意自身的健康,綠色食品正是在此情況下滿足了人們需求,在人們的心目中扎根。《2013-2018年綠色食品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到,目前世界范圍內綠色食品銷量僅占整個食品銷量的2%-3%,預計這一比例在21世紀20、30年代將達到10%。因此從地方高校的教育來看,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把綠色食品相關概念和理念應用到包裝設計當中去,和地域經濟相結合,為振興地方經濟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 商洛地方的主要綠色食品種類

從地理位置來看,商洛位于秦嶺南麓,氣候比較濕潤,屬于南方氣候和北方氣候交匯處;山川眾多,氣候多樣,造成了物種種類繁多,特產也比較豐富。以下對綠色食品種類進行分析,可為特色教學提供依據。

1、商洛是著名的核桃之鄉,特別最近幾年核桃節活動帶動了其發展。目前,商洛市核桃種植面積已超過百萬畝,年產量二萬噸以上,居全國第一,已成為全國有名的核桃生產基地。而商洛核桃品種比較多,有皮薄味香的、有含高蛋白的、還有具有收藏價值的文玩核桃等等。其口感油香味濃、色澤白黃如玉、營養價值高,很受國內外人民的歡迎,對人體有較高的保健作用。商洛核桃產于陜西省東南部境內的秦嶺山區,以商洛地區的洛南、商縣、山陽、柞水等7縣產量最多,年產量達1000多萬公斤,占全國核桃仁出口總量的20%左右,故享有“核桃之鄉”的美譽。

2、板栗是商洛農村四大優勢產業之一。板栗是木本糧油樹種和鄉土樹種,既是“干果之王”,又是當地人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鎮安、柞水、山陽等縣種植數量較多。尤以鎮安大板栗名氣最大,栽植面積多達70萬畝,板栗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業主導產業和“一村一品”的主產品。近年來,商洛整個地區板栗產業成長迅速,已初步成為全區帶動農民發家致富的一大主導產業,在農村經濟結構中比重較大。

3、黑木耳,史稱“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無論從食用,還是從藥用,其用途廣泛,深受人們的青睞。《續修商志》載:“萬山櫟樹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買成包,水陸發至襄漢,作鄖耳出售,價倍川耳。”可見商洛木耳自古與鄖耳齊名,久負盛譽,是請客酬賓、饋贈親友之佳品。商洛黑木耳栽培范圍遍布全區,尤以丹風、商南為主產縣,產量占全區的25%左右。商洛黑木耳有十幾個品種,如:棕樹生耳、構樹生耳、桑耳、槐耳等,尤以棕樹生耳(也叫光耳子)品質最佳,產量較大。

4、商洛豆腐干歷史悠久,而洛南豆腐干久聞天下,其質地略呈茶褐色,一律一寸見方,一厘米薄厚,以青藤穿連,五十塊一串。其特點是:濃香味濃,柔勁適口。目前市場上多是以塑料袋簡易包裝,價格便宜,是外來游客帶回家的必備品。此外還有丹江源頭的黑龍口大塊豆腐也遠近較為文明,但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包裝精美的。

二、商洛主要綠色食品包裝存在的問題

1、 綠色食品包裝缺乏合理的檔次分類

經過大量的地方調查發現,商洛地區大多數綠色食品在包裝上比較混亂,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針對不同消費階層的系列包裝。例如,商洛地區的商南茶的包裝,最便宜的包裝產品為散茶包裝,也有簡單包裝的二十克的茶葉,再貴一些為一百元錢以上的禮品包裝,不能滿足不同的消費人群需求。

2、綠色食品包裝缺乏時尚元素

在商洛地區,代表商洛食品文化的綠色包裝如:商南綠茶、木耳、核桃仁等,包裝材料比較簡單,采用瓦楞紙包裝較為常見,設計風格上多使用大自然拍攝的食品照片,很少借鑒時尚的綠色食品包裝設計,顏色上多采用綠色為基調。在長期包裝使用中,只會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疲勞而最終影響銷售。

3、綠色食品包裝造型簡單化

從綠色食品包裝的造型來看,簡單是商洛地區食品包裝最大的缺點。常見的是長方體,在結構上很簡單,可以連續重疊在一起,雖然節約了成本和占地空間,但是在外觀上缺乏生動,達不到吸引客戶的目的。

三、綠色食品包裝設計需要時尚性

設計的時尚性是當代各行各業最大特點,綠色食品包裝也是如此,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進行包裝設計時多考慮到時尚元素,來突破人們的視覺審美疲勞,獲得新的包裝的愉悅感,來推動商品的銷售。綠色食品包裝要以環保、功能、智能、個性化滿足現代人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1、綠色包裝

綠色包裝是指對生態環境無污染、對人體健康無害、能循環和再生利用的包裝[2]。在人們對生態環境極為關注的今天,食品的綠色環保包裝也成為一種必需。據專家預測,未來10年內綠色食品將主導世界市場,而綠色包裝則是綠色食品在消費者中間的通行證,它對子塑造綠色食品品牌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協調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出發,世界各國都把減量、復用回收及可降解作為生態環保包裝的目標和手段。

2、保鮮功能

近年來,國內外相繼開發出一批功能獨特、品種多樣的包裝新品,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和經營者的關注。當前,追求日益完美的保鮮功能已成為食品包裝首選目標。如德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取得很大的發展,這對綠色食品包裝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借鑒作用。

3、智能包裝

智能包裝通常采用光電溫敏、濕敏、氣敏等功能包裝材料復合而成。它可以顯示包裝空間的溫濕度、壓力、時間等一些重要參數,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功能包裝。還有例如四川好東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穎防偽包裝,薄膜為無色塑料薄膜,上有由激光全息攝影特制的金屬版在其上壓印出的深淺各異的凹凸壓痕圖案和文字,而凹凸壓痕深度并不明顯。

4、個性化包裝

個性化的綠色食品包裝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設計不僅僅是簡單的視覺刺激,更重要的是創造出與設計產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體驗,這為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包裝設計營造了更多的空間。生活方式的變化、經濟能力的增強也使得人們追求特色的意識更強。食品包裝更有個性,才會有市場與發展,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

四、 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包裝教學方法

在特色教學實踐上,應該讓學生全面認識感受至深的地方特色食品,并且貫穿整個教學上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 確定綠色食品的目標展開教學活動

針對教學活動,確定教學目標,有組織地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受,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里的教學活動目標的展開,應該抓住當地有影響的、有特色的綠色食品,例如:在確定茶葉教學目標后,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有步驟展開教學活動。

2、 在包裝教學設計階段要體現地域文化內涵和時尚性

在進行包裝教學設計階段,從外觀包裝上多融入地方文化,深入領悟地方文化,合理地考慮到外包裝的設計中去,以增加綠色食品的文化內涵,達到宣傳特色的目的。

在包裝材料的選取上,應充分考慮當下包裝設計的時尚性,把綠色包裝,新材料以及具有鮮明的個性化設計融入到一起,最終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

3、 加大實踐力度,重視校企聯合

在包裝教學實踐實施階段,需要了解很多的工藝流程,這僅僅從課堂教學上是無法滿足大多數學生的知識需求,需要借助企業。通過大量的校企聯合,來完成一項雙方都不能依靠單方就能很好完成的包裝產品,需要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做出適合市場發展地、具有時尚性的包裝是雙方共贏的結果。

五、結語

包裝設計教學活動展開,需結合地方食品特色,讓學生在做好大量的市場調查來進行具體設計,融入地方文化內涵,改變過去傳統教學方法的單一性,結合市場需求,進一步和企業聯合進行包裝設計,把包裝課程落實到實踐中去,成功地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去,最終帶動教學效果提高。

參考文獻

篇10

Preliminary study on reform of teaching of Food Packaging

Xiao Qian1, Wu Weiguo1, Luo Aihua1

(1.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410128, Hunan,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Food Packaging in food science system is introduced. Moreover, the feature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 of Food Packaging are analyzed. During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were reformed. We increase the safety of food packaging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food packaging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ntent, and promote the in lectures, case teach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on food packaging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food packag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of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02

食品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食品離不開包裝,它是食品工業的重要環節,與食品加工、儲藏、流通與消費等諸多環節密切相連。包裝的好壞直接影響食品的質量、檔次和市場銷售。與此同時,包裝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發展水平,是商品化及工業化程度的測定儀和風向標。近年來國家重點發展農副產品保鮮、保藏和深加工行業,要求所使用的包裝材料和容器保鮮性能好,成本低、對環境無污染,真正保證新鮮果蔬的原汁、原味、原貌,這些都將給食品包裝行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

《食品包裝學》是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該課程具有課時少(湖南農業大學安排20個學時)、課程知識點多且零碎、與其他課程交叉較多、實踐性較強等特點[1]。如何在較短的授課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系統了解和掌握食品包裝方面的知識,為將來更好的從事食品領域的工作打下基礎,這是急需要考慮和探討的問題。筆者經過近幾年對《食品包裝學》課程教學過程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旨在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1.更新教學內容、構建食品包裝學完整的教學體系

食品包裝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各種食品包裝材料的應用性能,以及各類食品包裝的技術與工藝,并達到可根據各類食品的不同特點選擇包裝材料與進行初步的包裝設計[2]。目前,常用的食品包裝學的教材為章建浩主編2010出版的《食品包裝學第三版》,該教材涵蓋了各種的食品包裝材料應用性能,以及各類食品包裝的技術與工藝等基本知識[3]。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新的食品包裝技術理論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如果僅僅按照教材的內容照本宣科,不介紹學科的前沿知識和最新動態,可能會出現理論知識嚴重落伍,既不能體現本學科的前沿知識,還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使用了Robertson教授主編2012年出版的《Food Packag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第三版,以及Han教授主編的《Innovations in Food Packaging》等書籍的部分內容。在原有的內容的基礎上增添了食品貨架期與包裝材料和技術選擇之間的關系[4],以及現在食品包裝關注的熱點內容:如可食用、可降解食品包裝,活性和智能型食品包裝等研究[5]。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更新,部分中英文對照PPT的制作,這樣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食品包裝學的教學體系,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專題講座、案例教學

與傳統的章節講述法相比,使用專題講座的形式,教師在備課時不是按章節去組織教學內容,而是在保證實現教學目的前提下按專題去組織教學內容,因此專題講座所涵蓋的信息量大、學術性強、形式生動活潑比較吸引學生。考慮到本專業開設的《食品包裝學》為20個學時,筆者安排了兩次專題講座(每次講座為2個學時)。由于,筆者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發現教材的部分內容如:常用的食品包裝的技術與設備,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而在第一次專題講座邀請具有豐富的工業化生產經驗的教授,介紹國內外主流食品包裝的技術與設備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消化在教學過程中無法消化的知識點。第二次專題講座關于未來食品包裝的發展趨勢,主要介紹了目前食品包裝材料、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案例教學是以真實案例為引導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是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與運用,豐富課堂內涵,激發教、學雙方的活力和效率。《食品包裝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的內容與應用息息相關。采用案例教學,可以強化基本知識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解食品包裝材料與食品安全之間的關系時,引入2013年“酒鬼酒”中增塑劑超標的問題,在課堂中解釋該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現在的一些解決措施。

3.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被動為主動學習顯得尤其重要。教學過程中,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根據相應知識點,展示圖片或者視頻,增加上課生動性,增加學生聽課程度,給予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空間,提高課堂知識收獲效率。例如在介紹包裝食品的質量變化及其控制時,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現象,引入知識點。讓學生充分了解到食品包裝學的意義,激發學生探索學習食品包裝學的興趣,營造良好的開端。筆者把課前預習作為一項準則來認真實行,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前預習的重視程度。此外,預習過程,對于提高任課老師的上課效率也是有益的,其原因在于學生對所學內容在上課之前,做到了心中有數,縮短了理解與接受時間。

實踐出真理,唯有不斷將理論付諸實踐,才會不斷進步。傳統教學中,教師習慣性采用刻板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有的學生可以摸索出應對考試的方法,卻對知識內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傳統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雖然具備專業知識,然而創新力不足,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思維也有待加強。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講述食品包裝的商標時,學生可以去超市觀察,結合社會上出現過的真假商標,進行自己的判斷。另一方面,相應程度上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不容小覷。例如第十二章在講述食品包裝設計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動手實踐,設計食品包裝。其一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其二在實踐過程中,更易發現問題,明白學生自己的不足。自己設計食品包裝整個過程,是一次思考的趣味之旅,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包括食品包裝學的作用、包裝材料選擇、包裝食品質量變化及其控制、包裝設計理念的滲透。

4.改革考核方法

教學效果的好壞離不開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在教學環節當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實現教學目的一種手段,運用得當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傳統的考核方法以閉卷筆試為主,不僅難以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客觀評價,而且也不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筆者采用課堂現場考核、設計食品包裝作品及課下論文寫作,各占總成績的20%,40%和40%的方式進行考核。課堂現場考核側重于檢驗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食品包裝作品的設計可以檢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撰寫課下論文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鞏固課堂教學成果。這種考核方法有助于學生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真正掌握食品包裝的技能。

5.結語

食品離不開包裝,21世紀食品市場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食品包裝質量的競爭。食品產業作為一個高智能、高科技領域,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各國投入比重不斷加大。目前發達國家食品技術日新月異,以利用高新技術為特點的產品層出不窮。具有巨大的國際市場和強勁的競爭力。而我國食品包裝的系統研究比較晚,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不斷加強《食品包裝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才能適應社會時代的發展,真正培養出合格人才。

致謝:

本論文感謝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等農林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研究與實踐”(20120167)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韓春陽,孫炳新,劉天植,張佰清.包裝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包裝學報,2011,3(2):87-89

[2]陳志周,于志彬,遲建等.《食品包裝學》的探索與實踐[J].包裝工程,2004(3):202-2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永顺县| 保定市| 太保市| 芜湖市| 奉节县| 司法| 上蔡县| 进贤县| 太保市| 灯塔市| 株洲市| 五台县| 延津县| 东乡族自治县| 巴林右旗| 中江县| 柯坪县| 东港市| 新郑市| 德江县| 昭苏县| 磴口县| 富锦市| 贵定县| 呼图壁县| 准格尔旗| 康保县| 高平市| 正镶白旗| 漠河县| 黑龙江省| 崇明县| 历史| 渭南市| 镇安县| 陇南市| 施甸县| 平远县| 新蔡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