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接口協議模板(10篇)

時間:2022-07-14 14:15: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接口協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接口協議

篇1

    1 PS/2接口標準的發展過程

    隨著計算機工業的發展,作為計算機最常用輸入設備的鍵盤也日新月異。1981年IBM推出了IBM PC/XT鍵盤及其接口標準。該標準定義了83鍵,采用5腳DIN連接器和簡單的串行協議。實際上,第一套鍵盤掃描碼集并沒有主機到鍵盤的命令。為此,1984年IBM推出了IBM AT鍵盤接口標準。該標準定義了84~101鍵,采用5腳DIN連接器和雙向串行通訊協議,此協議依照第二套鍵盤掃描碼集設有8個主機到鍵盤的命令。到了1987年,IBM又推出了PS/2鍵盤接口標準。該標準仍舊定義了84~101鍵,但是采用6腳mini-DIN連接器,該連接器在封裝上更小巧,仍然用雙向串行通訊協議并且提供有可選擇的第三套鍵盤掃描碼集,同時支持17個主機到鍵盤的命令。現在,市面上的鍵盤都和PS/2及AT鍵盤兼容,只是功能不同而已。

    2 PS/2接口硬件

    2.1 物理連接器

    一般,具有五腳連接器的鍵盤稱之為AT鍵盤,而具有六腳mini-DIN連接器的鍵盤則稱之為PS/2鍵盤。其實這兩種連接器都只有四個腳有意義。它們分別是Clock(時鐘腳)、Data數據腳 、+5V(電源腳)和Ground(電源地)。在PS/2鍵盤與PC機的物理連接上只要保證這四根線一一對應就可以了。PS/2鍵盤靠PC的PS/2端口提供+5V電源,另外兩個腳Clock(時鐘腳)和Data數據腳 都是集電極開路的,所以必須接大阻值的上拉電阻。它們平時保持高電平,有輸出時才被拉到低電平,之后自動上浮到高電平。現在比較常用的連接器如圖1所示。

    2.2 電氣特性

    PS/2通訊協議是一種雙向同步串行通訊協議。通訊的兩端通過Clock(時鐘腳)同步,并通過Data(數據腳)交換數據。任何一方如果想抑制另外一方通訊時,只需要把Clock(時鐘腳)拉到低電平。如果是PC機和PS/2鍵盤間的通訊,則PC機必須做主機,也就是說,PC機可以抑制PS/2鍵盤發送數據,而PS/2鍵盤則不會抑制PC機發送數據。一般兩設備間傳輸數據的最大時鐘頻率是33kHz,大多數PS/2設備工作在10~20kHz。推薦值在15kHz左右,也就是說,Clock(時鐘腳)高、低電平的持續時間都為40μs。每一數據幀包含11~12個位,具體含義如表1所列。

    表1 數據幀格式說明

    1個起始位總是邏輯08個數據位(LSB)低位在前1個奇偶校驗位奇校驗1個停止位總是邏輯11個應答位僅用在主機對設備的通訊中

    表中,如果數據位中1的個數為偶數,校驗位就為1;如果數據位中1的個數為奇數,校驗位就為0;總之,數據位中1的個數加上校驗位中1的個數總為奇數,因此總進行奇校驗。

    2.3 PS/2設備和PC機的通訊

    PS/2設備的Clock(時鐘腳)和Data數據腳 都是集電極開路的,平時都是高電平。當PS/2設備等待發送數據時,它首先檢查Clock(時鐘腳)以確認其是否為高電平。如果是低電平,則認為是PC機抑制了通訊,此時它必須緩沖需要發送的數據直到重新獲得總線的控制權(一般PS/2鍵盤有16個字節的緩沖區,而PS/2鼠標只有一個緩沖區僅存儲最后一個要發送的數據)。如果Clock(時鐘腳)為高電平,PS/2設備便開始將數據發送到PC機。一般都是由PS/2設備產生時鐘信號。發送時一般都是按照數據幀格式順序發送。其中數據位在Clock(時鐘腳)為高電平時準備好,在Clock(時鐘腳)的下降沿被PC機讀入。PS/2設備到PC機的通訊時序如圖2所示。

    當時鐘頻率為15kHz時,從Clock(時鐘腳)的上升沿到數據位轉變時間至少要5μs。數據變化到Clock(時鐘腳)下降沿的時間至少也有5 μs,但不能大于25 μs,這是由PS/2通訊協議的時序規定的。如果時鐘頻率是其它值,參數的內容應稍作調整。

    上述討論中傳輸的數據是指對特定鍵盤的編碼或者對特定命令的編碼。一般采用第二套掃描碼集所規定的碼值來編碼。其中鍵盤碼分為通碼(Make)和斷碼(Break)。通碼是按鍵接通時所發送的編碼,用兩位十六進制數來表示,斷碼通常是按鍵斷開時所發送的編碼,用四位十六進制數來表示。

    3 PS/2接口的嵌入式軟件編程方法

    PS/2設備主要用于產生同步時鐘信號和讀寫數據。

    3.1 PS/2向PC機發送一個字節

    從PS/2向PC機發送一個字節可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1)檢測時鐘線電平,如果時鐘線為低,則延時50μs;

    (2)檢測判斷時鐘信號是否為高,為高,則向下執行,為低,則轉到(1);

    (3)檢測數據線是否為高,如果為高則繼續執行,如果為低,則放棄發送(此時PC機在向PS/2設備發送數據,所以PS/2設備要轉移到接收程序處接收數據);

    (4)延時20μs(如果此時正在發送起始位,則應延時40μs);

    (5)輸出起始位(0)到數據線上。這里要注意的是:在送出每一位后都要檢測時鐘線,以確保PC機沒有抑制PS/2設備,如果有則中止發送;

    (6)輸出8個數據位到數據線上;

    (7)輸出校驗位;

    (8)輸出停止位(1);

    (9)延時30μs(如果在發送停止位時釋放時鐘信號則應延時50μs);

    通過以下步驟可發送單個位:

    (1)準備數據位(將需要發送的數據位放到數據線上);

    (2)延時20μs;

    (3)把時鐘線拉低;

    (4)延時40μs;

    (5)釋放時鐘線;

篇2

一、協議棧的結構

協議棧是計算機網絡中的一個專業名詞,它主要是為反映文件在網絡傳輸中的過程,是網絡中各層協議的總和。LTE就是在這種背景上發展的一種很先進的系統,它在技術上引用了OFDM和多天線MIMO等關鍵傳輸技術,采用這種技術可以使頻譜分配更加靈活,有效的提高了頻譜的效率。同時還增大了系統容量和覆蓋,為文件的傳輸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速率,在帶寬的應用上也能支持多種形式分配。LTE系統結構上主要由三個子層構成:物理層(無線處理數據)、數據鏈路層(處理和控制數據的發送或接收)、無線資源控制層(控制系統工作狀態)。其中,第二層的數據鏈路層又被劃分為媒體接入控制子層、無線鏈路控制子層和分組數據匯聚協議子層。

二、協議棧的研究與實現

(1)首先是數據鏈路層中的分組數據匯聚協議層的設計。此層的功能主要是封裝IP數據。本來在嵌入式的程序開發的協議棧一般都采用lwIP,但是為了數據更加穩定,本項目設計中便引入了LTE結構中。其工作原理是當PDCP子層收到一個1wIP數據的pbuf結點的時候就會生成一個對應pdcp―sdu結點,生成的這個sdu結點將會轉移到隊列里等待封裝處理。

(2)然后是數據鏈路層中的無線鏈路控制層的設計。這一層的主要作用是為上層即PDCP子層提供穩定、可靠的傳輸服務,傳輸模式有透明模式、無確認模式、確認模式三種。TM模式不會對數據產生任何處理和改變,uM模和AM模式的設計類似。設計實現RLC AM發送端時,也是采用雙緩沖隊列(處理緩沖隊列和發送緩沖隊列)。當收到上級命令或請求的時候函數就會將相應的數據放入隊列中。接收到發送命令的時候立即進行發送。在RLC接收端,也設計了一個隊列來實現接收窗口,它的大小和形式與發送端發送緩沖隊列一致。通過調整接收指針來保證與發送端匹配工作完成數據接收。另外在接收到數據時會根據輪詢字段的值,對是否生成狀態報告進行判斷。

(3)最后是數據鏈路層中的媒體接入層的設計。媒體接入層的作用主要是對數據的復用和解復用。也就是通過編碼,將不同信道中的數據封裝到對應的MAC包中。此子層也是采用雙緩沖隊列,解復用恰恰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即根據MAC子頭中的信息,恢復出原始數據,并將數據遞放到緩沖隊列中,利用分發函數將數據傳遞給相應的操作過程。

三、系統開發的平臺和測試

對LIT的結構了解了之后便是對硬件設備的準備。此系統的開發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對設備的配置要求比較高。一般此系統的開發板都選用Virtex-6 ML605 FP-GA。這種開發板的FPGA、處理器、內存、串口等各種控制器都都可以滿足系統開發的需求。

系統開發完成后需要進行系統流程測試,這是軟件系統開發必不可少的一步。本次的測試以開發板上的網口作為UE的數據來源,為了捕獲和預處理網口的數據,需要在LWIP協議的基礎上編寫一個上層的小程序。通過開發板的AURORA模塊連接對應的端口,然后進行數據的傳送和接受測試。在測試的方式上可以選擇通過LTE物理層鏈路模塊,以幾組不同的發送速率和編碼方式測試協議棧的處理速率;也可以直接利用AURORA模塊直接測試。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LTE空中接口協議棧的流程和開發入手,簡單的對LTE協議棧進行了研究與實現。LTE系統是一種需要更加專業的水平進行研究和探索,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未來的通訊發展中,隨著LTE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各種面向小型設備的LTE空中接口協議棧的研究和實現有很廣泛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篇3

接入網的概念是由傳統的用戶線發展起來的。近年來,由于電話業務的發展、新業務種類的增多、對線路帶寬要求的提高以及各種新興技術(特別是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的用戶線的概念逐漸發展成為接入網的概念。前幾年,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定義了用戶接入網。引入接入網后,現有的電信網將減少端局數量,簡化中繼網的復雜程度,有利于中繼網的管理。

接入網所覆蓋的范圍可以由三類接口來界定,如圖1所示。接口的標準化、綜合性直接影響到接入網的建設成本及接入網能承載的業務能力,為此,ITU-T綜合考慮各種需要,終于通過了關于接入網和本地交換機之間標準化的V5.1和V5.2接口的建議[1,2]。

V5接口是一種在接入網中適用范圍廣、標準化程度高的新型開放的數字接口,對于設備的開發應用、多種業務的發展和網絡的更新起著重要的作用。V5接口的標準化代表了重要的網絡演進方向,影響深遠。其意義在于交換機通過此接口可以支持多種類型的用戶接入,而且V5接口的開放性意味著交換機和接入網的技術和業務演進完全獨立開來。接入網的發展可以不受交換機的限制,使得接入網市場完全開放。

一、V5接口協議結構

窄帶V5接口包括V5.1和V5.2接口。V5.1接口由1條2048Kb/s鏈路構成,通過時隙傳遞公共控制信號,支持模擬電話接入,基于64Kb/s的綜合業務數字網基本接入(2B+D)和用于半永久連接的、不加帶外信令信息的其他模擬接入和數字接入。這些接入類型都具有指配的承載通路分配,即用戶端口與V5.1接口內承載通路有固定的對應關系。V5.2接口按需要可以由1~16個2048Kb/s鏈路構成,除支持V5.1接口的業務外,還支持ISDN PRI(30B+D)接入,其基于呼叫的時隙分配使得V5.2接口具有集中功能。V5.1接口是V5.2接口的子集,V5.1接口應當能夠升級到V5.2接口。

V5接口協議由3層組成,接入網側和本地交換機側呈不對稱布置,層與層之間的信息傳遞采用原語實現,而同層子層間的信息傳遞則采用映射。

V5接口物理層由1~16條2048Kb/s的鏈路構成,電氣和物理特性符合G.703建議,幀結構符合G.704/G.706建議。每幀由32個時隙組成,其中:時隙TS0用作幀定位和CRC-4規程;時隙TS15、TS16和TS31可以用作通信通路(C通路),運載信令信息和控制信息,通過指配來分配;其余時隙可用作承載通路。

V5接口的數據鏈路層僅對于C通路而言。第二層協議(LAPV5)規范以建議Q.921中規定的LAPD協議和規程為基礎,允許將不同的信息流靈活地復用到C通路上去。第二層協議分為兩個子層:封裝功能子層(LAPV5-EF)和數據鏈路子層(LAPV5-DL)。此外,第二層功能中還應包括幀中繼功能(AN-FR)。

V5接口的第三層協議簇包括PSTN協議、控制協議、鏈路控制協議、BCC協議和保護協議(后三種協議為V5.2接口特有)。PSTN協議負責處理與PSTN業務有關的信令;控制協議負責用戶端口狀態指示與控制,協調兩側在網管控制下的數據指配;鏈路控制協議負責協調和控制AN、LE兩側的鏈路阻塞、鏈路解除阻塞和鏈路標識功能;BCC協議用來把一特定2048Kb/s鏈路上的承載通路基于呼叫分配給用戶端口;保護協議提供V5.2接口在出現故障時通信路徑切換的保護功能。

如圖2所示,當第三層協議有信令信息需要發送時,通過數據鏈路子層(LAPV5-DL),請求封裝功能子層(LAPV5-EF),用給定的封裝功能地址傳送數據鏈路子層端到端數據。

二、V5接口的實現

筆者曾參與IDS2000綜合數字通信系統(接入網側)V5.2接口的開放研制工作。IDS2000綜合數字通信系統是電力自動化研究院為了滿足電力通信網發展的需要而開發的一種綜合接入設備。該設備具備V5接口,使得IDS2000系統可以很方便地通過開放接口和大型交換設備互連,取代了原先接入大型交換設備時所用的音頻Z接口或專用接口。

V5接口協議分3層結構。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部分功能由硬件實現,這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飛速發展的今天,難度已不是太大。Mitel公司生產的大規模E1接口芯片MT9075就是一種很合適的芯片[3]。MT9075是一種單E1接口,綜合了成幀器和LIU。重要特性包括數據鏈路接入、告警、中斷、環回和診斷,并內嵌了兩個HDLC控制器(MT8952),特別適用在V5接口(封裝功能子層功能和HDLC協議類似)。

V5接口的第三層協議包含內容較多,由軟件實現。本文主要結合嵌入式系統編程來介紹V5接口的第三層軟件結構,對于協議細節的實現不多贅述。

    1.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4]

目前,嵌入式應用領域的一個發展傾向是采用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的廣泛使用與應用的復雜化有關。過去1個單片機應用程序所控制的外設和履行的任務不多,采取1個主循環和幾個順序調用的子程序模塊即可滿足要求;但現在1個嵌入式控制系統可能要同時控制/監視很多外設,要求實時響應,有很多處理任務,各個任務之間有很多信息傳遞,如果仍采用原來的方法,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中斷可能得不到及時響應,處理時間過長;二是系統任務多,要考慮的各種可能也多,各種資源若調度不當就會造成死鎖,降低軟件可靠性,程序編寫任務量成指數增加。正是這種情況的出現,推動著RTOS的應用迅速發展。

對于V5接口,系統軟件工作量相當大,包括5個核心協議功能的處理,須管理很多定時器,有很多用戶端口需要監視,并且要求實時處理,若采用傳統的軟件編程方法,很難實現。在IDS2000系統中,筆者采用VRTX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5]作為開發平臺,大大減輕了軟件的工作量,而采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方法和事件驅動的消息機制,使得協議程序具有高可靠性、可控、可觀測、易于維護和管理。

    2.V5接口軟件框圖

如圖3所示,V5接口軟件主要包括:

(1) 數據鏈路層模塊(僅包括數據鏈路子層功能,封裝功能子層由硬件板完成);

(2) PSTN協議處理模塊;

(3) 控制協議處理模塊(包括用戶端口狀態機、指配控制狀態機、公共控制狀態機);

(4) 鏈路控制協議處理模塊(包括鏈路控制狀態機、鏈路控制L3狀態機);

(5) BCC協議處理模塊;

(6) 保護協議模塊;

(7) V5接口AN側系統管理模塊;

(8) V5接口AN側資源管理模塊;

(9) 定時器管理模塊;

(10) 消息處理模塊;

(11) 用戶端口模塊;

(12) 10ms定時中斷。

上述模塊中,模塊1~7完成V5接口協議的核心功能。其中,數據鏈路層模塊對模塊2~7所產生的消息進行處理,交由V5硬件接口板完成封裝功能,再發送給LE側實體;PSTN協議處理模塊主要功能是建立用戶端口狀態和LE側國內協議實體之間的聯系;控制協議模塊用于表示用戶端口狀態指示與控制,還和系統啟動、重新啟動、指配有關;V5接口AN側系統管理模塊是協議功能正常實現的重要部分,在AN和LE中,不同的FSM之間或第二層協議實體之間沒有直接的通信,而是通過系統管理來協調V5接口各個協議實體之間的操作。另外,系統管理負責從AN或LE的各種功能模塊中接收和處理有關狀態和故障的信息。系統管理還是維護臺或網管系統與V5接口之間的橋梁,它負責接收維護命令,并對V5接口執行相應的操作,隨時向上層網管報告系統的運行狀況。

模塊8~12完成V5接口協議的輔助功能。其中用戶端口模塊負責用戶端口狀態掃描與控制,直接與硬件端口聯系;AN側資源管理模塊配合BCC協議處理模塊完成V5接口中BCC協議功能;消息處理模塊是為了減輕操作系統的負擔設立的,它負責協同操作系統管理各模塊的消息隊列;定時器管理模塊負責產生、管理系統中所需要的定時器,當定時器溢出時,發送消息至相應模塊;10ms定時中斷程序負責調度系統中需周期性運行的任務,采用“信號量”(semaphores)的通信機制完成。

    3.有限狀態機

在上述程序模塊中,存在大量的有限狀態機(FSM),如控制協議中的用戶端口FSM、公共控制FSM、BCC協議中的承載通路連接FSM等。有限狀態機是描述通信協議過程的一般方式,是一種面向對象的描述方法,與具體實現程序無關。有限狀態機具有有限狀態集,在任意給定的時刻,必有惟一確定的狀態,在某狀態下必須依賴于外部輸入的特定消息觸發,才能引起狀態轉移或執行某種任務。

有限狀態機對于系統其他軟件而言相當于一個“黑匣子”。它可以接收有限的消息組,也可以發送特定的消息組,但其內部結構不為系統其他部分所知。它的功能完全由它接收和發送消息順序所決定。

有限狀態機的這種描述方式很適合用面向對象的方法實現。在傳統的實現方法中,狀態變量和狀態表可以在狀態機模塊外被訪問,易于遭到破壞。面向對象的實現方法提供了一種更加結構化和更加直觀的FSM實現方法,更利于“數據隱藏”,而且這些優點隨著FSM規模的增大越發明顯。我們只須要定義一個FSM基類,利用封裝、繼承和多態性的特點,就很容易從先前定義的基類中派生出所需要的FSM,大大減少了軟件的工作量,軟件也易于維護。

    4.定時器的實現機制

定時器對于正確實現通信協議功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V5接口協議中存在大量的定時器,當話務量較大時,可能有數百個定時器同時運行。定時器的設計是正確完成V5接口協議功能的一個重要部分。

本系統中由定時器管理進程負責管理V5接口中所有的定時器。由于各種定時器所要求的精度各不相同,所選擇時間的長度對各定時器進行監視和計數累計是問題的關鍵:時間間隔太小,影響系統運行效率;時間間隔太長,影響定時器的精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系統中設定了三種不同分辨率的定時器:10ms、100ms和1s(分辨率指計數時間間隔)。

若某應用進程須要使用定時器,首先要向定時器管理進程發送一消息,消息中應包含申請定時器的分辨率、預置計數值、溢出后應發送的消息等信息。定時器管理進程收到該消息后,根據定時器的分辨率將其放到合適的定時隊列中,啟動定時。若定時器計數為零,則表示該定時器溢出,定時器管理進程應向相應的應用進程發送溢出消息,同時應釋放該定時器。應用進程若主動要求放棄一定時器,則應向定時器管理進程發送一釋放定時器消息。消息中應包含所申請定時器的標號、分辨率以及溢出目標進程、目標對象等。定時器管理進程接收到此消息后,在合適的定時器隊列中尋找到該定時器后,將其釋放。 定時器管理進程管理其他各應用進程所申請的定時器。在定時器管理進程中,有三個鏈表分別用于存放這3種不同分辨率的定時器。

定時器管理進程完成以下一些基本功能:

(1)管理10ms、100ms和1s三種定時器鏈表。

(2)當10ms定時間隔到,應遍歷10ms定時器鏈表,完成對鏈表中各定時器的計數處理。若有定時器溢出,則向相應的進程發送溢出消息,并從定時器鏈表中釋放該定時器。同樣,當100ms或1s的定時間隔到時,也應對100ms或1s定時器鏈表作相同處理。

(3)處理從其他進程接收到的消息。當收到從其他進程發送的申請定時器的消息時,應在相應分辨率的定時器鏈表中插入所申請的定時器;在接收到從其他進程來的釋放定時器的消息后,應尋找到該定時器,并將其釋放。

    5.編寫可重入函數

V5接口中有大量的函數需要編寫。和傳統的編程環境不同,本系統中,V5接口軟件運行在多任務環境上,函數的可重入性(reentrancy)顯得很重要。

所謂可重入函數是指一個可以被多個任務調用的過程,任務在調用時不必擔心數據是否會出錯。在編寫函數時應盡量只使用局部變量,對于要使用的全局變量需要加以保護(如采用關中斷、信號量等措施),這樣構成的函數一定是可重入的;而編譯器是否具有可重入的庫,與它所服務的操作系統有關,如DOS下的Borland C和Microsoft C/C++等就沒有可重入函數庫,這是因為DOS是一個單用戶、單任務的操作系統。

為了確保每一個調用函數的任務控制自己私有變量,在一個可重入的C函數中,將這樣的變量申明為局部變量,C編譯器將這樣的變量存放在調用棧上或寄存器里。在VRTX操作系統下編寫可重入的函數,須要遵循以下原則:

(1)將所有局部變量申明為auto或寄存器(register)類型;

(2)盡量不要使用static或extern變量,不可避免使用全局變量時,需加以保護;

(3)用VRTX庫函數sc_gblock分配大的數據結構。

篇4

1 傳統多協議通信的特點和問題

1.1 “子板”方式

廣域網串口應用中的通用實現方法是為所需的每一種物理協議提供一個獨立的子板。一個支持EIA-232,EIA-449及V.35協議的系統,通常需要三個獨立的子板以及三個不同的連接器。這種方法由于每種協議要求配置一塊子板,因此系統需要對PCB子板、收發器芯片、連接器等進行管理,這樣既浪費資源,又會使管理工作復雜化。

    1.2 通用連接器方式

為解決“子板”方式的缺點,可使用一塊母板及通用連接器。一個母板上有多種收發器芯片,可以滿足多串口協議的要求,并可共用一些通用器件,同時可減少資源的浪費。在配置中,應注意因連接器的管腳較少而帶來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根據信號而不是根據協議來分配管腳,即給每一個信號分配一個通用管腳,而不管其物理協議如何定義。如對EIA-232,EIA-449,EIA-530,V.35和V.36來說,其TxD信號可連至連接器相同的管腳。即SD?a?信號連接到管腳2,SD?b?信號連接到管腳14。然后利用這對管腳來描述所有協議的發送信號TxD。

這種方法同樣也會帶來一個問題,即所有收發器的I/O線至通用連接器的管腳必須彼此共用。例如,一個V.28驅動器芯片中的發送數據信號線的接連接器DB-25的管腳2;同時,一個V.11驅動器芯片中的發送數據信號線要接至連接器的管腳2和14;而V.35驅動器芯片中發送數據信號線也會接至連接器的管腳2和14。這樣,通用連接器的管腳2將同時接有三根信號線,管腳14接有兩根信號線。這樣,在這一配置中,所有的驅動器都必須具有三態特性,以禁止不必要的輸出。若收發器沒有三態特性,則需要使用一個多路復用器來選擇相應的輸出端。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收發器在禁止使用時會產生漏電電流。如果選擇了V.28協議,其輸出電壓理論值為15V。此時對于V.11協議的驅動器會被禁用,而處于三態時,其輸出漏電電壓就必須足夠低,才能使得連在同一連接器管腳的V.28協議的驅動器信號不受影響。如果在發送器與接收器之間有隔斷開關,則開關也要考慮漏電情況。

1.3 串口的DTE/DCE模式切換

DTE/DCE的切換可通過選擇不同的連接器轉換電纜來實現,這樣,在實現DTE/DCE轉換時可最大程度地減小收發器的復雜性,但缺點是需要更換電纜,尤其是設備放置位置不便或DTE/DCE需要頻繁切換時這一點尤為突出。

如果保持傳輸電纜不變,則可將收發器配置為兩套以分別支持DTE、DCE方式。而將DTE收發器的驅動器輸出與DCE收發器的接收器輸入相連,而將接收器輸入端與DCE收發器的驅動器輸出相連。為了控制DTE或DCE方式,驅動器或接收器的輸出必須為三態。當選擇為DTE方式時,DCE芯片禁止,其驅動器和接收器處于三態,反之亦然。

該方法雖然解決了對電纜的頻繁更換問題,但由于多用了一套收發器而使得設計成本大為提高,且串口板的體積也大了很多。

2 多協議串口通信的實現原理

傳統設計中,針對某種協議通常應選擇相應的收發芯片,如對于RS-232協議,常用DS-1488/DS-1489、MAX232或SP208等收發器芯片;而對于RS-449協議,則常使用SN75179B、MAX488、MAX490等收發器芯片。當同時使用RS-232、RS-422和V.35協議時,就需要多個收發器芯片來支持不同的協議。

現在,一些收發器的生產廠商研制出了多協議收發器芯片。Sipex是第一家生產出RS-232/ RS-422軟件可選擇協議芯片SP301的公司。這種芯片可將RS-232和RS-422收發器的電氣特性綜合到一個芯片中實現。其中SP50X系列產品最多可支持8種協議標準。其它生產廠家如Linear公司生產的LTC154x系列、LTC284x系列芯片也具有以上功能。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的芯片。

圖2為采用分立的收發器芯片與采用一片多協議收發器芯片實現多協議串口通信的通信卡。從圖可知,前者實現的復雜度要遠遠大于后者,具體的性能比較如表1所列。

表1 兩種方法實現串口通信的性能比較

分立器件板綜合器件板供電電壓+5V,-5V,+12V,-12V+5V所需收發器芯片數121支持的物理層協議RS-232,RS-422,RS-449,EIA-530,V.35,V.36RS-232,RS-422,RS-449,RS-485,EIA-530,EIA-530A,V.35,V.36協議選擇方式跳線或開關軟件或硬件(通過內部譯碼)串口板大小除了15個收發器芯片外還需其它硬件支持非常小功耗大約1W大約100mW~250mW除此之外,與分立收發器芯片相比,多協議收發器對驅動器使能控制和對輸出漏電電流的處理要容易得多。當通過軟件或硬件方法選擇某一協議時,驅動器和接收器的電氣參數將調整至適當的大小,電路內部將自動控制驅動器的輸出電平、接收器的輸入門限、驅動器和接收器的阻抗值以及每一物理層協議的常用模式范圍。

另外,由于外部網絡終端對V.35的需求,使得與V.35收發器的連接不能象其它協議那么簡單。當使用分立收發器芯片時,常常通過采用昂貴的繼電器開關電阻在選擇其它協議接口時將V.35網絡終端斷開,或者要求用戶每選擇一個新的接口標準就改變一次終端模塊,這樣既浪費資源又會使接口電路變得復雜,因而不是一種理想的實現方法。而多協議串口芯片則自動提供適當的終端和片上開關來符合V.10、V.11、V.28和V.35電氣協議,從而解決了電纜終端轉換問題。

3 基于LTC1546/44的多協議通信

為了說明多協議串口芯片的工作原理,現以Linear公司的LTC1546/1544芯片為例進行分析。

3.1 LTC1546/LTC1544的性能

LTC1546芯片是一個3驅動器/3接收器的收發器,其主要特點如下:

帶有軟件可選的收發器可支持RS232、RS449、EIA530、EIA530A、V.35、V.36和X.21協議?

可提供片上電纜終端?

與LTC1543引腳兼容?

與LTC1544配合可完成完整的DTE或DCE?

工作在5V單電源?

占位面積小。

LTC1544芯片是一個4驅動器/4接收器的收發器,其主要特點有:

軟件可選的收發器支持RS232、RS449、EIA530、EIA530A、V.35、V.36和X.21協議?

采用LTC1344A作為軟件可選的電纜終端?

采用LTC1543、LTC1544A或LTC1546可實現完整的DTE或DCE端口?

與LTC1543同樣工作于5V單電源。

這兩種芯片均采用28引線SSOP表面貼封裝,圖3所示為其引腳排列。

由LTC1546/ LTC1544可組成一套完整的軟件可選擇DTE或DCE接口,以應用于數據網絡、信息業務單元?CSU?和數據業務單元(DSU)或數據路由器中,它支持多種協議,電纜終端可在片上提供,因此不再需要單獨的終端設計。其中,LTC1546每個端口的一半用來產生和適當終止時鐘和數據信號。LTC1544則用來產生控制信號及本地環路返回信號(Local Loop-back,LL)。接口協議通過模式選擇引腳M0、M1和M2來決定,具體選擇方式見表2。

表2 通信協議的模式選擇

LTC1546模式名稱M2M1M0DCE/DTED1D2D3R1R2R3未用(缺省V.11)0000V.11V.11V.11V.11V.11 RS530A0010V.11V.11ZV.11V.11V.11RS5300100V.11V.11ZV.11V.11V.11X.210110V.11V.11ZV.11V.11V.11V.351000V.35V.35ZV.35V.35V.35RS449/V.361010V.11V.11ZV.11V.11V.11V.28/RS2321100V.28V.28ZV.28V.28V.28無電纜1110ZZZZZZ未用(缺省V.11)0001V.11V.11V.11ZV.11V.11RS530A0011V.11V.11V.11ZV.11V.11RS5300101V.11V.11V.11ZV.11V.11X.210111V.11V.11V.11ZV.11V.11B.351001V.35V.35V.35ZV.35V.35RS449/V.361011V.11V.11V.11ZV.11V.11V.28/RS2321101V.28V.28V.28ZV.28V.28無電纜1111ZZZZZZ由表2可知,如果將端口設置為V.35模式,模式選擇引腳應當為M2=1,M1=0,M0=0。此時,對于控制信號,驅動器和接收器將工作在V.28(RS232)模式;而對于時鐘和數據信號,驅動器和接收器將工作在V.35模式。

模式選擇可通過控制電路?或利用跳線將模式引腳接至地或Vcc?來實現對引腳M0、M1和M2的控制,也可通過適當的接口電纜插入到連接器上實現外部選擇控制。若選用后者,則當移開電纜時,全部模式引腳均不連接,即M0=M1=M2=1,此時LTC1546/ LTC1544進入無電纜模式。在這種模式中,LTC1546/1544的供電電流將下降到500μA以下,并且LTC1546/ LTC1544驅動器輸出將被強制進入高阻狀態。同時,LTC1546的R2和R3接收器應當分別用103Ω端接,而LTC1546和LTC1544上的其它接收器則應通過30kΩ電阻接到地。

通過DCE/DTE引腳可使能LTC1546中的驅動器3/接收器1、LTC1544中的驅動器3/接收器1和驅動器4/接收器4;LTC1544中的INVERT信號對驅動器4/接收器4起使能作用。可以通過下面兩種方法中的一種將LTC1546/LTC1544設置為DTE或DCE工作模式:一種是將專門配有適當極性的連接器接至DTE或DCE端;另一種是通過專用DTE電纜或專用DCE電纜發送信號給LTC1546/LTC1544,同時使用一個連接器構成一種既適合DTE又適合DCE的工作模式。

3.2 典型應用

圖4為一個帶有DB-25連接器端口并可被設置為DTE或DCE工作模式的多協議串口通信電路,圖中LTC1546/LTC1544芯片一邊與連接器相連,另一邊接至HDLC芯片,M0、M1、M2及DCE/DTE引腳接至EPLD硬件控制電路以實現對通信協議和工作模式的選擇。其中DTE或DCE工作模式需要連接對應的電纜以保證正確的信號發送。例如,在DTE模式中,TxD信號通過LTC1546的驅動器1發送到引腳2和14。在DCE模式中,驅動器則將RxD信號發送到引腳2和14。

圖4中,LTC1546采用一個內部容性充電泵來滿足VDD和VEE。其中,VDD為符合V.28的正電源電壓端,該端應連接一只1F的電容到地;VEE為負電源電壓端。一個電壓倍增器在VDD上將產生大約8V電壓,而電壓反相器則將在VEE上產生大約-7.5V的電壓。四只1μF電容均為表面貼裝的鉭或陶瓷電容,VEE端的電容最小應為3.3μF。所有電容耐壓均應為16V,同時應盡可能放置在LTC1546的附近以減少EMI干擾。

圖4 用LTC1546/LTC1544芯片實現多協議串口通信(DTE/DCE可選)

    在V.35模式中,LTC1546中的開關S1和S2將導通,同時應連接一個T型網絡阻抗,以將接收器的30kΩ輸入阻抗與T網絡終端并聯起來,但不會顯著影響總輸入阻抗,因此對于用戶來說,這種模式下的電路設計與其它模式下完全相同。

由于LTC1546是3驅動器/3接收器的收發器,LTC1546是4驅動器/4接收器的收發器,所以如果同時采用RL、LL和TM信號,則LTC1546/LTC1544就沒有足夠的驅動器和接收器。因此,可用LTC1545來替換LTC1544。LTC1545為5驅動器/5接收器的收發器,它能夠處理多個可選的控制信號,如TM和RL。

篇5

中圖分類號:TP3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006-1010(2013)-08-0082-04

1 廣東移動電子渠道和NGCRM接口體

系建設背景

廣東移動的電子渠道現狀是由幾個不同時期建立的網站、短信營業廳、WAP、掌上營業廳、自助終端和面向集團業務的ADC等子系統組成的一個集合。各子系統有自己的渠道特點和擅長的業務,分別承擔了某客戶群的支撐功能。總體而言,各渠道系統在系統功能層面是相互割裂的,各電子渠道和CRM系統之間的劃分界面目前也不清晰,缺乏整體數據及功能層面的規劃。因此,電子渠道和NGBOSS接口開發基本上是由業務驅動,即針對某個具體業務增加或者修改相應的接口,某一接口基本上只和實現特定的業務功能相對應。目前NGCRM系統接口的直接問題表現如下:

(1)接口通用性和穩定性不強。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現有接口無法滿足某項特定的業務需求而需要臨時增加新的接口,這導致目前的接口數量很大且功能繁雜;在業務支撐上表現為接口有時會拖延業務的上線;相關的接口維護部門的工作負荷也增大。

(2)接口沒有合理的擴充和版本適應機制。現狀往往使設計者在選擇支撐方式時傾向于增加新的接口,因為其成本和風險與在現有接口上擴充相比低得多。

(3)電子渠道現狀中的豎井模式也增加了接口收斂的難度。不同的電子渠道對接口有各自的需求,在現有接口上擴充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已經使用的系統,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得設計者和決策者往往傾向于增加額外接口以滿足新的需求。

(4)潛在的安全風險還包括:

1)無流控機制:接口的負荷可以直接傳導到核心CRM系統,進而影響到一個區域甚至整個廣東移動的業務處理;

2)接口的調用方目前沒有認證控制:只要是能夠接入CRM核心系統的周邊系統都可以調用接口;

3)無接口調用的審計機制。

因此,在NGBOSS建設中對電子渠道接口體系在業務能力和架構上進行重新規劃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2 廣東移動電子渠道和NGCRM接口體

系介紹

隨著NGBOSS的建設,電子渠道接口體系的重新規劃和設計成為NGBOSS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方法論確定為:橫向整合和縱向解耦。所謂橫向整合是梳理各電子渠道共性的功能、數據、流程,結合電子渠道的業務目標,最終明確目標電子渠道系統架構是由哪些通用的業務流程和數據驅動;縱向解耦則是梳理電子渠道系統和CRM系統的配合分工關系,使得電子渠道和CRM分別承載相對獨立的業務流程,以此兩點為基礎,并同樣按照包括了功能、數據、流程的分布,最終確定電子渠道和NGCRM兩個系統之間的接口體系規劃。

本部分首先將涉及電子渠道的業務需求子集作為輸入,完成業務流程框架需求分析,進而分解流程,形成接口數據需求分析,最后完成接口梳理。

通過橫向整合和縱向解耦確定的NGCRM和電子渠道接口體系,從以往的以單個業務渠道接口協議為主過渡到了以通用流程、數據分解電子渠道和NGCRM的功能為主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協議,使得大量接口協議具有和單個業務無關的通用性。這種思路明確了NGBOSS的電子渠道系統和CRM系統之間的接口服務調用關系。

廣東移動NGBOSS中NGCRM作為業務服務的提供方,提供對電子渠道的統一接口體系。在進行NGBOSS電子渠道接口設計前,根據電子渠道和CRM的解耦分布對需求進行了分解,甄別出涉及電子渠道和CRM之間存在穿越流程的需求點共143個,識別出涉及穿越的流程共21個。在數據方面,接口按照NGCRM數據域劃分為:客戶服務域、客戶管理域、渠道域、資源域、訂單域、產品域。

由于電子渠道系統和NGCRM系統之間的交互主要以流程驅動為主,因此電子渠道系統和NGCRM系統的接口設計也以系統流程穿越為主線,數據復制和查詢為輔;通過盡量將主要流程進行通用化設計,流程層面的接口的功能體現為對通用服務的調用;按照將業務功能邏輯集中的NGCRM朝著電子渠道輕量化方向發展的思路,在梳理的業務流程和數據流基礎上進行了NGBOSS的電子渠道接口設計。

NGBOSS電子渠道接口協議的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NGBOSS的電子渠道接口按照功能可以劃分為受理相關接口、非受理相關接口、產品接口、ADC專用接口:

(1)受理類相關接口目前共有43個,分別提供了包括客戶身份認證、各種客戶相關信息的查詢、訂單受理等功能;

(2)非受理相關接口目前共有266個,提供了包括積分查詢,各種增值業務查詢等雜項功能;

(3)產品接口目前共有2個,提供了產品配置變更查詢;

(4)ADC專用接口目前共有12個,提供了ADC工單雜項功能。

3 基于SOA技術的新一代電子渠道接口

協議體系設計

考慮到電子渠道接互的是異構的系統集群,為最大程度地實現跨系統間的業務交互提供服務,NGBOSS基于SOA進行電子渠道接口協議設計,支持SOAP v1.1協議和基于Web Services的HTTP協議傳輸,提供URL使用Web方式實時提供服務。核心系統NGCRM提供使用基于XML的語言接口定義文件(WSDL)供電子渠道下載。

基于SOA技術的電子渠道接口協議實現了核心的NGCRM系統和異構的平臺之間架構上的松耦合,核心系統NGCRM在協議升級時只需要更新WSDL文件,平臺可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對服務的無縫調用;而平臺只要按照語言接口定義文件(WSDL)約定調用服務即可,平臺內部的演進改造與接口調用無關。

4 NGBOSS電子渠道接口協議體系實施

的效果

基于SOA電子渠道接口協議為廣東移動產品在電子渠道的超市化運營提供了技術保障。NGCRM和電子渠道互相協調,使得產品管理、產品上架、產品銷售、產品算費等產品生命周期全流程做到了全配置化,產品實現了超市化運營。

電子渠道和NGCRM協調實現產品超市化運營的流程如圖2所示。

在產品管理和上架方面,CRM產品配置服務中心是企業產品數據創建和變更的唯一入口。它向電子渠道后臺管理提品創建、變更和產品上架服務,圖片、Flash等產品富媒體描述通過CRM產品配置中心數據庫向電子渠道產品庫同步數據。

電子渠道作為和客戶的直接接觸點,設計用戶界面對產品進行展示,并且在電子渠道上完成產品瀏覽和購物等相關操作。

用戶提交訂單后,NGCRM負責后臺面向客戶產品訂購的端到端流程,負責維護和處理CRM訂單的開通,并負責維護交易的完整性;向電子渠道用戶提供訂單流程查詢和訂單變更功能。

NGCRM管理所有產品的訂購關系,并向BOSS的計費系統同步訂購關系。實現由產品展示、訂單處理到后臺計費的全業務流程。

可見,在這種架構下,電子渠道只要專注于提供便捷友好的用戶界面即可,至于產品管理和訂單處理、計費環境的復雜業務邏輯能力已被NGBOSS承載并封裝在開放的標準接口中提供給異構的電子渠道調用,加之前后端系統的協調就實現了產品的超市化運營。

參考文獻:

篇6

在我們承擔的《基于MCU的積木式數據傳輸實驗平臺的研究》項目中,要實現一些以MCU為核心的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塊電路——積木塊,這些積木塊通過各種不同的接口,可以像搭積木一樣組合實現各種不同形式的數據傳輸。

在積木塊內部或積木塊之間進行串行通信,就得根據具體的需要,事先確定好串行通信接口協議。為方便項目的開發和應用,我們盡量使用標準化的接口協議,如UART,I2C,SPI等。下面筆者就簡單介紹MCU應用開發中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協議,并結合各接口協議在本項目中的應用進行比較分析和選擇。

1. 常用的串行通信協議

(1)UART總線協議

UART的全稱是“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意為“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是一種異步收發傳輸器,是電腦硬件的一部分,廣泛應用于MCU應用開發中。UART可以將數據在串行通信與并行通信間進行傳輸轉換,即在MCU內部以字符為單位進行并行處理,而在線路上逐個比特串行傳輸。UART可用于全雙工點對點通信,一條線接收(RX),另一條線發送(TX)。

通常MCU的UART接口不能直接和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數據終端設備)設備對接,需要通過電平轉換芯片將UART接口的TTL電平轉換成RS232C、RS485或RS422的接口電平,然后才能和具有對應接口的DTE設備對接。

由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串行通信接口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是一種UART接口。

(2)I2C總線協議

I2C的全稱是“Inter-Integrated Circuit”(在中國一般讀作“I方C”,也可寫作“IIC”),意為“內部整合電路”,是由PHILIPS公司開發的兩線式串行總線,用于連接MCU及其設備。它是同步通信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接口線少,控制方式簡單,器件封裝形式小,通信速率較高等優點。每個連接到I2C總線的器件都可以通過唯一的地址和一直存在的簡單的主機/從機關系軟件設定地址,主機可以作為主機發送器或主機接收器。I2C使用多主從架構,如果兩個或更多主機同時初始化,數據傳輸可以通過沖突檢測和仲裁防止數據被破壞。AVR序列單片機內部集成TWI(Two-wire Serial Interface)總線,是對I2C總線的繼承和發展,可以看做一類。

(3)SPI總線協議

SPI的全稱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意為“串行外設接口”,是Motorola公司首先在其MC68HCXX系列處理器上定義的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它可以使MCU與各種設備以串行方式進行通信以交換信息。SPI接口主要應用在EEPROM、FLASH、實時時鐘、AD轉換器上,還有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數字信號解碼器之間。

在點對點的通信中,SPI接口不需要進行尋址操作,且為全雙工通信,顯得簡單高效。在多個從器件的系統中,每個從器件需要獨立的使能信號。

(4)USART總線協議

USART全稱是“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意為“通用同步/異步收發傳輸器”,是一個高度靈活的串行通信設備。USART相對UART來說是在異步通信的基礎上還有同步的功能,USART能夠提供主動時鐘。USART可以配置成UART或SPI模式,AVR USART對AVR UART完全兼容。

(5)1-wire總線協議

1-Wire協議是美國Maxim/Dallas公司開發的一種單線總線協議,簡稱“單總線”。系統由一臺主機和若干臺從機通過一條線連接而成,主機由此完成對從機的尋址、控制、數據傳輸甚至供電(當然一條功能線之外還有地線,如需由主機供電,還要有電源線)。1-Wire協議采用單根信號線,既傳輸時鐘,又傳輸數據,而且數據傳輸是雙向的。它具有節省I/O口線資源,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于總線擴展和維護等諸多優點。

1-Wire協議適用于單個主機系統,控制一個或多個從機設備。當只有一個從機位于總線上時,系統可按照單節點系統操作,而當多個從機位于總線上時,則系統按照多節點系統操作。

主機一般由MCU組成,從機由Maxim/Dallas提供的1-Wire器件構成,每個1-Wire器件內嵌唯一的地址碼,以實現主機對不同從機的尋址。主機可通過各種方式聯入計算機系統。作為一種單主機多從機的總線系統,在一條1-Wire總線上可掛接的從器件數量幾乎不受限制。

(6)USB總線協議

USB全稱是“Universal Serial Bus”,意為“通用串行總線”,是1994年底由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Northern Telecom等七家世界著名的計算機和通信公司共同推出的一種新型接口標準。USB具有傳輸速度快(USB1.1是12Mbps,USB2.0是480Mbps,USB3.0是5 Gbps),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連接靈活,獨立供電等優點。因為USB已經替代并行和串行接口,成為PC的標配,所以MCU與PC之間的連接越來越多地采用USB接口,一般是通過USB轉UART電路,將MCU的UART與PC的USB連接起來。

(7)SDIO總線協議

SDIO的全稱是“Secure Digital Input and Output”,意為安全數字輸入輸出,是SD型的擴展接口。SDIO除了可以接SD卡外,還可以接支持SDIO接口的設備,插口的用途不止是插存儲卡。支持SDIO接口的PDA、筆記本電腦等都可以連接像GPS接收器、WiFi或藍牙適配器、調制解調器、局域網適配器、條形碼讀取器、FM無線電、電視接收器、射頻身份認證讀取器或者數碼相機等采用SD標準接口的設備。

SDIO協議可以支持三種操作模式:SPI、SD一線,SD四線(接口通過寄存器來配置)。SPI速度較低,一線或者四線需要寄存器來選擇,高速模式下需要四線支持。

(8)CAN總線協議

CAN的全稱為“Controller Area Network”,意為控制器局域網,是由研發和生產汽車電子產品著稱的德國BOSCH公司開發的,并最終成為國際標準(ISO11898),是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

CAN總線是德國BOSCH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初為解決現代汽車中眾多的控制與測試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而開發的一種串行數據通信協議,它是一種多主總線,通信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同軸電纜或光導纖維。通信速率可達1MBPS。

(9)GPIO總線協議

GPIO的全稱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 ports”,意為“通用IO口”,即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要將某個接口引腳設置成輸入、輸出或其他特殊功能。GPIO的功能類似8051的P0~P3。GPIO是一種非常重要的I/O接口,具有使用靈活、可配置性好、硬件代價小等優點。

(10)RJ45 以太網接口協議

10/100 Base-T RJ45接口是常用的以太網接口,支持10兆和100兆自適應的網絡連接速度,常見的RJ45接口有兩類:用于以太網網卡、路由器以太網接口等的DTE類型,還有用于交換機等的DCE類型。RJ45接口通常用于數據傳輸,最常見的應用為網卡接口。

RJ45是各種不同接頭的一種類型(例如:RJ11也是接頭的一種類型,不過它是電話上用的);RJ45頭根據線的排序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另一種是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因此使用RJ45接頭的線也有兩種即:直通線、交叉線。

MCU控制板集成或外擴網卡模塊后,就能直接接入到計算機網絡。

2.各接口協議的比較和選擇

(1)本項目中串口通信應用分析

第一,在本項目的應用中,串口通信分為以下三種。

①積木塊內部即MCU與器件間的串口通信

對于積木塊內部的串口通信,可選用的接口協議有UART、I2C、SPI、USART、1-wire、SDIO和GPIO等。

②積木塊之間的串口通信

對于積木塊之間的串口通信,可選用的接口協議有UART、I2C、SPI、USART、SDIO、CAN、GPIO和RJ45等。

③積木塊和上位機PC之間串口通信

對于積木塊和上位機PC之間串口通信,可選用的接口協議有UART、USB和GPIO等。

第二,在本項目的應用中,串口通信按照拓撲結構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①點對點通信。可選用的接口協議有UART、I2C、SPI、USART、1-wire、SDIO、CAN、GPIO和RJ45等。

②一主多從通信。可選用的接口協議有I2C、SPI、USART、1-wire、SDIO、CAN和GPIO等。

③多主從通信。可選用的接口協議有I2C、CAN和GPIO等。

(2)本項目中串口通信接口協議的選擇

在實現各種功能的積木塊時,遵循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兼顧積木塊實現的通用性和復雜性。即有選擇地將某幾個功能做到一個積木塊上,既減少積木塊的復雜性,又增強它的通用性。這樣根據需要做出幾種通用的積木塊,加上相應的器件就能實現相應的某項功能。

具體實現一個積木塊還得選擇通用性較好的MCU和選定功能的相關器件,這二者是相互影響的。比如器件的接口是SPI的,MCU就應該有相應的SPI接口。反過來,先選定MCU,選擇器件時就要注意選擇MCU具有的接口類型。

實踐證明,通用性好的積木塊至少應該具有UART、I2C、SPI和一定數量的GPIO接口。另外,為方便和上位機PC通信,最好有USB接口。

其余接口的實現有三種方式:

①在一些專用的積木塊上實現

②在通用性積木塊上通過GPIO配置實現

③通過接口轉換積木塊來實現

總之,在選擇串口通信接口協議時,以滿足積木塊基本功能為目的,適配MCU或器件的接口類型。

參考文獻:

[1]趙振德,張建新.單片機原理及實驗/實訓.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2]耿仁義.新編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

[3]趙宏,王小牛,任學惠.嵌入式系統應用教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4]李群芳,肖看.單片機原理、接口及應用——嵌入式系統技術基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劉海成.AVR單片機原理及測控工程應用——基于ATmega48/ATmega16.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9.

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資助/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編號:Z2010316)

篇7

“哦!”他不感興趣地將書放下。

戴維?洛奇指責媒體人的聲音一時間在我耳畔響起:“我們為創造一個想象的世界所奉獻的藝術,所付出的心血,都被這些人糟蹋了,他們只關心細枝末節的事實!”(《作者,作者》)唉,抱歉了科倫?麥凱恩!你小說中所展現的詩意語言和敘事技巧,也被我“糟蹋”了――我不該只關注鞋而忽略“腳尖上的悲喜人生”!

若用一條線索,將自己從小到大讀過的書穿連起來,編出一部個人閱讀史,我會毫不猶豫地選用――嗯,一根鞋帶!作為一名“鞋控”,我的閱讀眼界就是這樣“低”,“低到塵埃里”:在我看來,讀書就是尋寶,寶就是一雙鞋,而鞋就是一道窄門,引我從低處走進廣闊的文學世界。

閱讀《紅樓夢》,以鞋為索引。起先,目光追隨著大觀園里小姐們的蓮步輕移,可只在“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一章,看清過黛玉穿著掐金挖云紅香羊皮小靴,湘云穿著鹿皮小靴,余下的時間里她們的鞋均藏在裙裾下,養在深閨不給人識。

倒是對寶玉穿的鞋子,作者常給一筆細致的描述:初見黛玉時,寶玉穿著“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夜訪瀟湘館時,他趿的是“蝴蝶落花鞋”;雪中賞梅時,他披蓑戴笠,登著一雙“沙塘屐”……哪個貼身丫鬟為他搭配的呀?有品味!看到小說結尾,已是出家人打扮的寶玉道別父親,赤著腳,歸隱于白茫茫一片曠野時,我曾想:如果說黛玉的命運是“質本潔來還潔去”,那寶玉的命運就是“足本赤來還赤去”――人生莫不就是如此?!

讀懂魯迅先生,從“一只小鞋”開始:小說《祝福》中,眾人尋找祥林嫂丟失的兒子阿毛尋到山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他的一只小鞋”,知他遭了狼。那只小鞋掛在我的記憶里好多年,由此懂得了:最弱微的細節,能向吃人的封建禮教發出最有力的抗議和控訴!

喜歡上海子的詩,同樣緣于“一雙白鞋子”。在最早為海子帶來廣泛聲譽的《亞洲銅》中,鞋子鑲嵌在我最愛的詩句間――“看見了嗎?那兩只白鴿子,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穿上了海子的“白鞋子”,我行遍了厚厚的《海子詩全編》,串串足跡穿起來的,是我對詩人海子由衷的敬慕和禮贊。

專注“讀鞋”好多年的我,任自己赤足的目光,去書里尋找一雙合腳的鞋,尋來尋去發現:每一雙鞋,都是一段人生的結論。

幫我讀懂青春的,是鞋子。少女時代的成長路上,始終與三毛為伴,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那些如駱駝腳印般延展到時光深處的三毛作品,是我測量人生的標尺,世界的廣度、人性的深度和愛情的亮度,都經由一部部、一步步地被測算出來。三毛如此,我亦如此:“社會的繁華復雜,人生的變化、歡樂和苦痛都是小說里去看來的,我的生活,就像那雙球鞋似的一片雪白”(《赤足天使――鞋子的故事》)。

我從不喜歡穿高跟鞋,卻喜歡穿涼鞋,不是因為《格調》一書指出:“名牌牛仔褲配極高的高跟鞋”,是剛搬到郊區的上層貧民女孩的搭配,而是以鞋子來決定心情的寧靜與舒泰的三毛,曾這樣贊美過涼鞋:“這樣的東西踩在腳下,一個人的尊嚴和自由才真正流露了出來”,穿著“幾根帶子綁在腳上”的涼鞋,三毛行遍了世界,而我通過穿起涼鞋,體味那種“人生自然的態度,生命的享受,簡簡單單的腳下釋放”,進而讀懂的青春。

通過鞋子,我理解了婚姻。小時候讀格林兄弟的童話故事《灰姑娘》時,最難忘的是:那雙“光亮的絲質舞鞋”,穿在灰姑娘腳上,“就像專門為她做的一樣”,而兩個繼姐妹,又得切腳趾又得削腳跟才能穿上它……長大后才明白:格林兄弟是用舞鞋來教導年輕的姑娘們,婚姻如一雙鞋,適合你腳的才是完美。因此,關于婚姻這件事:“所有的經驗之談都無濟于事,你只需在半夜時分,傾聽你腳的感覺”(畢淑敏)。

篇8

2007年6月23日那天在野外邂逅這對天敵時,兩只動物的眼睛里所透露出的兇悍與哀怨,還是讓我這個“厭蛇一族”極為震撼。說實在話,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察和見證蛇的捕食過程,拍攝時離得非常近,以致于蛇的眼睛里都幾乎能看到自己晃動的身影,我圍著它們前后左右接連拍攝了近百張照片,隔得最近時鏡頭離蛇頭不到50厘米,《蛇口難逃》就是其中的一張。

這種蛇是家鄉人俗稱的“紅緞蛇”,早先我一直以為是種無毒蛇,將那天拍的這組蛇片發到“橡樹攝影網”后曾一度引起過爭論,因為這條蛇是在一條漲水的溪邊發現,最后蛇又叼著青蛙在激流中泅水而去,發片時就想當然地起了個武斷且搞怪的題目,叫做《水蛇傳》。貼子發出去以后,反對的聲音頗大,以致于過去了很久,我還能想象出那些行家里手因我的無知而弄得啼笑皆非的樣子。事后在網上查資料比對,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來這種蛇的學名叫做“赤鏈蛇”,是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多棲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區,常見于田野、山坡、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以魚、蛙、蟾蜍、蜥蜴、鳥雀等為食,個性極為兇猛。較早的一些資料中稱其無毒,是因為它沒有一般毒蛇那種常見的前毒牙。最新的一些研究發現,赤鏈蛇也有達氏腺,它的后毒牙著生在口角內側上頜的后部,毒牙細短且無管無溝,只要被咬物沒有被深深納入口內,就難以觸及它的后毒牙,因此通常也不易對人造成蛇傷。

做為一個戶外運動和攝影的雙重愛好者,自2005年開始,我幾乎每年都要抽時間到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的一些地方采風。每次走進烏云界綿延的大山,都有一種強烈的新鮮感和渴望回歸的沖動,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磨礪了自己的意志,開闊了視野,淬煉了認知。烏云界原始野性的山嶺溪谷、寧靜淳樸的古舊村落、種類繁多的生物蘊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常為美麗的家鄉,人稱“世外桃源”的地方擁有這么一方神奇的凈土而感到欣慰與自豪。

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湖南省桃源縣的南部山區,始建于2000年10月,當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更名為烏云界自然保護區,在2006年2月經國務院正式批準,升級為烏云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總面積33818公頃,其中有森林面積27610公頃,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2。5%,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屏障。據歷次科考調查證實,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03科847屬2076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植物有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植物有22種;另外,區內還保存了大片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篦子三尖杉群落以及眾多古樹名木。烏云界茂密多樣的植被營造出眾多野生動物的理想庇護所,在保護區內迄今已發現野生脊椎動物28目71科201種,無脊椎動物21目162科999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達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2種。烏云界國家自然保護區設立至今,無論是軟件配置還是硬件建設上均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其生態效益也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顯現。

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環保主義者,每次走進自然保護區,卑微的心,虔誠而且感動。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脆弱的生態需要人類細心的呵護,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每一個物種都是大自然對我們豐厚的饋贈。對于資源寶庫中那些名目繁多的動、植物,我們尚有太多的奧秘未能認知和探究,所以不能再愚昧、簡單地將之歸類為“有益”或“無益”。

篇9

近兩年,國家促進企業轉型、促進進出口平衡的政策與措施密集出臺,從長遠看,這些政策、措施是有利的,也是必要的。但“用藥”可能猛了些。建議國家在外貿政策調控方面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近一兩年內,除非迫不得己,不出臺導致出口企業成本費用普遍、大幅度上升的重大政策、措施;

(二)對必須出臺的調控政策、措施,盡可能采用“漸進”方式;

(三)關注政策的疊加效應和累積效應。盡量避免影響出口企業成本上升的多項政策措施短期內密集出臺或某項政策措施頻繁調整;

(四)對調控政策、措施及時進行跟蹤,并加以完善,盡可能避免“誤傷”企業。

二、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 (一)盡快擴大消費型增值稅實施范圍。實施消費型增值稅制度,有利于提高企業技術革新的積極性,改變目前我國出口產品中含有增值稅的狀況,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建議國家盡快將“兩高一資”型以外的出口企業作為擴大試行消費型增值稅的行業。

(二)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政策。一是繼續適當調高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特別是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稅率。近期國家回調了部分紡織、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建議適當調高其他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退稅率,提高鼓勵出口的機械、電子等產品的退稅率,對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亦可再適當提高1~2個百分點。二是對去年大面積下調退稅的政策,根據近一年來運行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的反饋,對一些“誤傷”企業的環節加以調整。三是修改新成立的生產型出口企業在出口一年后才退還前一年內應退稅款的規定。

(三)對中小出口企業實行減稅政策。在近一兩年內,對“兩高一資”以外的中小出口企業在現行稅率基礎上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實行核定征收所得稅的企業下調應稅所得率;對虧損或微利出口企業,減征或停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地方稅收。

(四)對進出口企業從各級財政獲得的專項扶持促進資金免征企業所得稅。將企業從財政獲得的各種專項資金作為納稅收入征收企業所得稅,實質上削弱了財政支持的力度和效果。建議商務部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協調,至少在近兩年內對財政支持外貿企業的各種專項資金免征企業所得稅。

三、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加大財政對外貿出口的支持力度,應著眼于兩個方面。從長遠看,是支持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從當前看,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從支持方式看,一方面要加大對企業的直接支持;另一方面要對有關部門、單位為外貿企業提供特定服務的活動加大支持力度,而這些特定的服務或有助于出口企業直接或間接降低成本,或有助于出口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增強消化高成本的能力。

(一)進一步拓展支持內容。在保留或適當調整現有財政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增設專項資金或在有關專項資金中增加支持內容:

1.設立公平貿易活動支持資金,用于對參與公平貿易活動的企業發生的相關費用給予補貼。

2.設立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專項資金,以降低企業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成本。該項資金主要用于:對科研機構、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開展具有普遍應用價值的技術攻關費用給予補助;對一些出口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為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而設立的檢驗檢測機構的開辦費用、設備購置費用給予補貼;對部分檢驗檢測費用水平較高的檢驗檢測項目給予適當補助;對制訂具有實際應用、推廣價值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項目給予支持;對采用國際標準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給予鼓勵。

3.支持外經貿公共信息化建設。對各級商務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商會),建設外經貿公共信息平臺給予支持,使出口企業能夠通過外經貿公共信息平臺及時了解國家相關的政策、措施,了解國內外市場信息,了解國際貿易動態,提升應對政策環境、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能力,減少相關支出。

4.支持各級外經貿主管部門牽頭開展各類政策宣傳、業務培訓。在近兩年內,可采用由地(市)、縣兩級商務主管部門牽頭,與各涉外業務部門協調,圍繞轉型升級等方面統一組織涉外經濟政策的宣傳、講解,開展各類業務培訓。所有培訓類活動一律免收培訓費用,所需培訓費用由本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

5.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運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可以有效地減少中間環節,簡化貿易流程,降低商務成本。國家對全國性、地區性、行業性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給予資金支持。鼓勵企業采取不同模式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取消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對企業通過互聯網開展國際市場宣傳的項目不予支持的規定,對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國際市場拓展的活動給予支持。

6.支持中小出口企業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降低融資成本。各級政府設立支持中小出口企業融資的專項資金,可分別用于:對地方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成立的擔保基金、應急互助基金等提供鋪底資金;對中小出口企業通過擔保公司提供擔保取得貸款的擔保費用給予補貼;對中小出口企業從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互質的基金等非銀行渠道取得的貸款給予適當的利息補貼;對企業開展貿易融資的費用給予一定的補貼。

7.設立勞動密集型企業社會保障補貼資金。為做到既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又適當緩解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可考慮在近期內對符合一定標準的高度勞動密集型企業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障費用的支出給予適當補貼,以鼓勵企業在目前的困難時期保持員工隊伍的基本穩定,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8.支持涉外監管部門開展貿易便利化建設。海關、商檢等涉及外貿出口的監管部門的工作方式、手段,直接影響出口企業的成本費用和通關效率。如最近國家檢驗檢疫部門決定對進出口貨物實行直通放行,此項措施每年可為出口行業節約成本200億元左右。在新形勢下,口岸查驗單位亟待加快改革、轉變監管方式、創新監管手段、提高辦事效率,為外貿出口提供更便利、更經濟的環境。對于口岸查驗部門為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而實施的改革,財政應給予資金支持。

(二)加大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支持力度。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是目前扶持內容最為廣泛、受益企業最多的財政扶持政策,但該項資金的總量及對單個項目支持的標準偏低。建議較大幅度地追加2008年資金總規模,在安排2009年支持計劃時也應保持一定的增幅;同時調高到新興市場參加展覽、各類認證、開展國際市場宣傳推介等項目的支持比例或限額。三是提高支持的時效性。通過下放審批權限、縮短相關部門操作時間等措施,徹底改變目前操作周期過長的狀況。

四、減、免、停收涉及外貿出口的相關費用

最大限度地減少出口企業在出口過程中的各種費用支出,對處于高成本重壓下的出口企業無疑是雪中送炭。

(一)對虧損或微利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及其他各類中小出口企業,地方政府可考慮在兩年內減征或免征地方性基金、費用。

(二)商務、海關、商檢、外管等部門涉及出口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除體現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對企業違法違規處罰的收費外,在兩年內一律暫停收取,由此給這些部門非稅收入帶來的影響,由各級財政部門通過調整其部門預算收入指標加以解決。

篇10

基金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Z05LJ03),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重點資助課題。

摘 要:本文在回顧了國內外關于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理論和文獻的基礎上,利用浙江省1989-2005年宏觀經濟數據,對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分析結果表明,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存在長期穩定關系,短期均衡關系顯著,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出口貿易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兩者之間存在較強的互補關系。

關鍵詞:對外直接投資;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對外貿易發展迅速,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0.7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73.91億美元,年均增長31.2%,高出全國同期年均增長速度14.2個百分點。盡管浙江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在政府實施“走出去”戰略之后迅速增長,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989年的499萬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0萬美元,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可見,浙江的對外直接投資與進出口貿易都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為了衡量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有必要進行相應的實證分析。在國內,有關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對外貿易關系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對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關系的研究卻很少,實證研究尤其是具體到某一省份的實證研究就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的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時間較短,對外直接投資的數量少,占GDP和進出口的比重都不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尚不顯著。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和經濟實力的增強,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尤其是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會進一步凸現,研究這一經濟現象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文獻回顧

迄今為止,雖然對各國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的研究為數眾多,但眾多的理論分析所得出的代表性結論只有二個:一是以芒德爾為代表的相互替代關系理論(Mundell,1957);二是以小島清 (1987)為代表的相互補充關系理論。芒德爾于1957年提出了著名的貿易與投資替代模型。芒德爾認為,由于受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一國的對外貿易常常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而對外直接投資可以有效地避開貿易壁壘,成為對外貿易的替代物,從而也就出現了“貿易替代型對外直接投資”。而小島清的互補模型則認為,國際直接投資并不是對國際貿易的簡單替代,而是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互補關系:在許多情況下,國際直接投資也可以創造和擴大對外貿易。小島清模型的基本含義是:在要素可以自由流動、生產函數不同的條件下,一國對另一國的直接投資可以擴大對方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改變雙方的比較優劣勢的態勢,從而直接創造了對外貿易。無論是芒德爾的替代模型,還是小島清的互補模型,都是從傳統理論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來的,并沒有經過實證的檢驗。這既有統計數據殘缺不全的限制,也有統計方法與工具上的瓶頸。

從總體上看,對外直接投資與投資國對外貿易之間的互補性要大于替代性,為數不少的經驗統計顯示,貿易與直接投資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Lipsey、Ramstetter 和 Blomstrom(2000)依據日本、美國、瑞士的統計數據,研究了這些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對母國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對同行業的國際貿易更多地顯示的是正面的積極影響。Markuson(1983) 和Svensson (1984) 對要素流動和商品貿易之間的相互關系做了進一步的分析, 指出它們之間表現為替代性還是互補性, 依賴于貿易和非貿易要素之間是“合作的”還是“非合作的”,如果兩者是合作的, 那么,貿易和投資表現為互補關系,如果兩者是非合作的, 那么,貿易和投資表現為替代關系。以上主要是對發達國家國際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的理論分析,而對于有其自身特點的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關系的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Agarwal(1986)對印度進行的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對外直接投資對貿易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

上述結論的差異表明,在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并不存在清晰的替代或互補關系,且這些研究大多數是針對發達國家,對于處在轉型經濟的中國來說意義甚微。由于國內對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實證研究甚少,而具體到某一省份對兩者關系的研究更鮮有人為之,本文試圖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本文基于浙江省的歷年統計數據,采用協整分析方法,分析對外直接投資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兩者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研究兩者之間的短期均衡關系。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選取

由于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加之統計數據并不完善,樣本僅設定在1989-2005年之間。本文選取浙江年鑒和2005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對外直接投資額(CFDI)衡量對外直接投資量,以外商直接投資(FFDI)衡量外商對浙江省直接投資量,以出口額(EX)、進口額(IM)來衡量對外貿易。蔡銳和劉泉(2004)認為, FFDI 在中國發揮作用時,中國的吸收能力存在時滯問題,同理,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的效應也可能存在時滯問題。所以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到上一年度為止累計的浙江省內外向對外直接投資值總和(ACFDI、AFFDI )。同時浙江省經濟增長較快,其影響不容忽視,于是引入變量“浙江省生產總值指數(GDP)”來度量浙江省經濟規模和經濟增長。

(二)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檢驗

在對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分析之前,首先要進行單位根檢驗,以判別序列的平穩性。只有平穩的時間序列才能進行回歸分析。在此對序列采用ADF檢驗,其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LnGDP、LnCFDI、lnACFDI分別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平穩性檢驗,表明這些變量是平穩的時間序列變量,即零階單整。LnEX和LnIM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沒有通過平穩性檢驗,而其差分后的兩個變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表明這兩個變量是一階差分平穩的,即一階單整。同理可知,LnAFFDI差分后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表明該變量也是一階單整。對LnFFDI進行二階差分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平穩性檢驗,即二階單整。

綜上所述,序列lnEX、lnIM、lnCFDI、lnACFDI、lnFFDI、lnAFFDI、lnGDP均為二階單整序列。依據協整理論,對于通過平穩性檢驗且為同階單整序列來說,可以進行協整檢驗,分析它們之間的協整關系。

(三)協整檢驗

近年來,不少國內外研究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關系的文獻均重視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的拉動作用,著重分析兩者直接的相互影響關系,得到出口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長期均衡關系而進口與對外直接投資沒有長期穩定關系(張如慶,2005)。其研究的重點只放在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的作用上,低估甚至忽視了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口貿易的滯后推動作用。因此,本文為避免忽視進口的作用,首先單獨分析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及其滯后因素、外商直接投資及其滯后因素與出口、進口之間的關系,建立如下模型:

lnEXt=a0+a1lnCFDIt+a2lnACFDIt+a3lnFFDIt+a4lnAFFDIt+a5lnGDPt+ε1t (1)

lnIMt=b0+b1lnCFDIt+b2lnACFDIt+b3lnFFDIt+b4lnAFFDIt+b5lnGDPt+ε2t (2)

綜合考察這些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并依據DW值與t值,運用向后回歸法進一步篩選可以被替代的變量,刪除t值不顯著變量,同時消除模型中的多重共線性和自相關。

對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解釋變量)與出口額、進口額(被解釋變量)做OLS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其殘差序列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回歸方程(1)表示LnEX與LnCFDI、LnFFDI、LnAFFDI、LnGDP之間的線性關系;回歸方程(2)表示LnIM與LnCFDI、LnAFFDI、LnGDP之間的線性關系。根據表3與表4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額、外商直接投資額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的作用較顯著,模型擬合優度較高,且不存在序列相關與異方差。模型估計式(1)、(2)的殘差序列為平穩性,變量lnEX、lnIM與lnCFDI、lnFFDI、LnGD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存在長期穩定關系。

由回歸方程(1)可知,CFDI每增長1%,EX將增長0.0709%;FFDI每增長1%,EX將增長2.5622%;AFFDI每增長1%,EX將減少0.312821%;GDP每增長1%,EX將增長2.2407%。原因在于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CFDI)起步較晚,相對于外商直接投資(FFDI)來說總量較少,所以對出口的貢獻程度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來得明顯,但由回歸結果可知,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對出口貿易產生了正向影響,即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帶動了浙江省出口貿易的發展;從短期來看,當年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產生正向影響,而從長期來看卻對浙江省出口貿易產生負面的影響,與一般看法和直接統計結果相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資中跨國公司賺取壟斷利潤的動機越來越明顯,市場導向型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的替代作用將逐步顯現。

由回歸方程(2)可知, CFDI每增長1%,IM將增長0.054923%;AFFDI每增長1%,IM將減少0.241292%;GDP每增長1%,IM將增長2.333%。同理,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CFDI)對進口的貢獻程度也沒有外商直接投資來得明顯,但由回歸方程可知,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導致了進口的增長,說明對外直接投資中為了獲得自然資源、技術與管理經驗的投資對浙江省進口貿易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符合浙江省自然資源相對缺乏、原材料稀少的實情,從而帶動了浙江省進口貿易的發展;而外商直接投資對浙江省進口貿易產生負面的影響,說明更多的外商在浙江省實現了生產和銷售的本土化,需要進口的原料更多地來自本土,從國外的進口減少了。

(四)誤差修正模型

誤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是一種具有特殊形式的計量經濟模型,成為協整分析的一個延伸。若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表明這些變量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而這種穩定的關系是在短期動態過程的不斷調整下得以維持的。如果由于某種原因短期出現了偏離均衡的現象,必然會通過對誤差的修正使變量重返均衡狀態,誤差修正模型將短期的波動和長期均衡結合在一個模型中。

由協整檢驗可以知道浙江對外直接投資額、外商直接投資額、浙江省生產總指數與進、出口貿易之間存在著惟一的協整關系,因此可對各模型分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結果如下:

lnEXt=0.027ΔlnCFDIt+0.099ΔlnFFDIt-0.346ΔlnAFFDIt+2.412ΔlnGDPt-1.062ECMt-1

t :(0.839666)(1.154311)(-2.395444)(5.941397) (-3.837613)(3)

lnIMt=0.042ΔlnCFDIt-0.313ΔlnAFFDIt+2.425ΔlnGDPt-1.115ECMt-1

t : (1.332574)(-2.847501)(6.042488)(-3.679680)(4)

在誤差修正模型(3)中,協整關系對EX的增長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當超出對外直接投資的均衡約束(ECMt-1)時,則誤差修正作用降低了當期EX(彈性系數為-1.062),EX的動態調整過程具有一定穩定性,而且誤差修正模型ECM項對應t值較高,說明浙江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之間短期比較穩定。

在誤差修正模型(4)中,協整關系對IM的增長也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當IM超出對外直接投資的均衡約束(ECMt-1)時,修正作用也降低了當期IM(彈性系數為-1.115)。IM的動態調整過程具有穩定性,這體現著短期內浙江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與進口貿易的穩定關系。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浙江對外直接投資額CFDI、外商直接投資額FFDI、生產總指數GDP與進口貿易額、出口貿易額之間的協整檢驗,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對外直接投資與進口增長、出口增長之間的關系,可得出以下結論:

(1)從長期關系看, CFDI、FFDI、GDP與出口貿易之間存在惟一的協整關系。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對出口貿易產生促進作用,兩者之間存在較強的互補關系。究其原因,在浙江省加大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的若干年內,對外直接投資在浙江省已經逐漸轉型,從追求人力資源優勢的生產型投資逐步轉向追求市場的市場型投資。這樣的轉變從長期的趨勢來看是十分明顯的,無疑明顯影響到了浙江省出口的增長規模。同時,對外直接投資也能產生出口引致效應,即由于對外直接投資而導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設備等出口的增加。

從前文實證分析來看,CFDI、FFDI、GDP與進口貿易之間也存在惟一的協整關系,即它們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表現為對進口貿易增長的促進作用。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對外直接投資有利于母國原材料的進口(邱立成,1999)。浙江省經濟實力雖位于全國前列,但資源極其匱乏,人均資源占有量很低,許多重要的資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森林資源等,幾乎完全依賴外省或是從國外進口。因而通過對外直接投資能在國外獲取自然資源、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而它們對進口貿易無疑有強勁的促進作用。其次,隨著浙江省國際貿易地位的提高,已經或者將要遭受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政府為保護本國利益所設置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限制。為規避貿易壁壘而進行的對外直接投資能緩和雙邊經濟關系,化解貿易(張如慶,2005),從而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縱觀全局,現階段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額與貿易額相比,比重還很小,2005年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比例為1∶0.00158(注:根據2005年浙江省統計年鑒相關指標計算得出。),而世界對外貿易與對外直接投資比例為1∶0.5634(注:根據2004年《世界數據報告》相關指標計算得出。)。表明浙江省的對外直接投資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帶動國際貿易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2)從短期關系看,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CFDI與出口貿易短期均衡關系顯著。從誤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其中CFDI與出口貿易的關系存在著一個由短期向長期均衡調整的機制,且t值顯著,證明了對外直接投資能促進母國出口貿易(邱立成,1999)。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可以說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限制到鼓勵的發展歷程(齊曉華,2004)。由于其規模太小,對進出口的影響還不及外商直接投資FFDI來得大。但據權威研究報告預測(王亞平,2004),“十一五”期間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進一步擴大。浙江省作為全國經濟強省也首當其沖,必然大幅提高對外直接投資額。隨著浙江省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的進一步增大,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直接的正相關關系將逐漸增強。

本文實證表明,浙江省CFDI與進口貿易也存在短期均衡關系顯著,CFDI與進口貿易的關系也存在著一個由短期向長期均衡調整的機制。相比之下,CFDI對進口貿易的短期調整作用更強。

從浙江省當前貿易戰略出發, 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充分重視對外直接投資的作用,對能產生進出口貿易互補、創造效應的對外直接投資給予各種政策優惠,從而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進行對外直接投資。以往政府有關對外直接投資政策的制定大多涉及與對外直接投資有關的貿易措施,而并不直接制定與貿易有關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我們必須跳出這種思維模式,直接制定切實可行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使浙江省企業步入國際化發展階段,逐步建立自己的跨國公司,提升產業結構。

對企業界而言,加入WT0 后,國內市場上國內外企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只是固守本地市場而放棄進入國際市場,那么其國內市場份額勢必逐漸被吞食。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浙江省企業必須增強國際競爭意識,積極“走出去”,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進一步拓寬企業的生存空間,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投資促進貿易,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參考文獻:

蔡銳,劉泉.2004.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是互補的嗎? ――基于小島清“邊際產業理論”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8).

齊曉華.2004.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現狀與趨勢分析[J].投資研究(3).

邱立成.1999.論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聯系[J].南開經濟研究(6).

小島清.1987.對外貿易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437-442.

王亞平.2004.“十一五”期間中國經濟參與國際分工趨勢展望[J].經濟研究參考(49).

張如慶.2005.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3).

AGARWAL J P.1986.Third world multionals and balance of payments effects on home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India[M]//KHUSHI M K.Multinationals from the Sowth.London:Maemillan.

MUNDELL R A.195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321-335.

MARKUSON J R,JAMES R M.1983.Factor movements and commodity trade as comple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4:341-3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浮梁县| 县级市| 南陵县| 上栗县| 清涧县| 宜丰县| 望都县| 县级市| 博客| 云南省| 庐江县| 桃源县| 香港 | 江孜县| 天峨县| 徐州市| 岳池县| 磴口县| 渑池县| 安陆市| 呼图壁县| 分宜县| 临武县| 仪陇县| 山西省| 九龙坡区| 类乌齐县| 德江县| 梁山县| 墨脱县| 庆城县| 樟树市| 阿克| 奉新县| 信阳市| 邻水| 岳池县| 汝阳县| 建昌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