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音樂舞蹈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20 16:27: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音樂舞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音樂舞蹈論文

篇1

1高職音樂舞蹈藝術性教學對策

1.1借助情感誘導,讓學生真正認識音樂舞蹈

作為音樂舞蹈的精華,情感是舞蹈的靈魂。如果沒有情感的支撐,音樂舞蹈勢必沒有靈氣,只是一種優雅的形體表演而已。所以教師要借助情感誘導,讓學生真正認識音樂舞蹈。

我們都知道音樂舞蹈以舞傳情,是一種以情達意的藝術表現。但是學生對音樂舞蹈的認識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要從藝術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去用心感受舞蹈所蘊含的情感,感受每個動作所帶來的情感波動。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已經日趨成熟,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他們對情感有自我的解讀。教師就是要將學生的自我情感融入對音樂舞蹈的認識中,這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在音樂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舞蹈的熱愛。在舞蹈理論課中加入情感的講解,并讓學生欣賞舞蹈的情感韻味。同時,在實踐課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因情而動的意識,鼓勵他們將內心的情感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每一次形體起伏都是情感的體現與延伸。教師要通過優美的音樂,帶領學生跟著音樂而動,讓音樂旋律啟迪他們的心智,陶冶他們的情操,逐漸達到藝術的境界。高職生正處于青春活躍期,他們渴望將內心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這就為教師提供了教學契機,要通過把握高職生的心理特點,將他們對藝術、對舞蹈的認識提高一個層次。

1.2借助先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時代在不斷變化,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音樂舞蹈教學要謹記自己的教學目標,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樣才能使培養出來的舞蹈人才符合社會的需要。

毋庸置疑,高職音樂舞蹈教學就是要培養具備專業舞蹈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創新是成為一個合格舞者所必備的素質。如果一直停留在別人的藝術層次上,模仿別人的舞蹈動作,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藝術人才。所以,高職音樂舞蹈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是音樂舞蹈藝術不斷傳承文化底蘊的需要,更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需要。

首先,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舞蹈的認識。前文說過舞蹈是情感的藝術,是人們內心情感的動態表現?;谶@種入門級的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挖掘舞蹈中所要傳達的情意,領略舞蹈的肢體語言。比如,古典舞表達的是一種濃厚的中國情結,傳達著低回、憂郁的心理情愫;民族舞表達的是一種大氣、豪放和激情的心理情意。其次,引導學生理解舞蹈動作的豐富意蘊。作為重要的肢體語言,舞蹈動作本身就被賦予了眾多含義,要引導學生認識這些含義,以此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再次,教師可以為學生開設自由舞蹈比賽的課程,為學生創設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他們秀出自己的舞蹈,釋放自己的心情。高職生正處于想象力蓬勃發展的重要階段,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在這個時期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必將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有所幫助。

1.3借助舞蹈欣賞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舞蹈能夠激發人們內心的情感,欣賞舞蹈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在高職音樂舞蹈教學中開設欣賞課程,必定能激發學生學好舞蹈的興趣和信心。在欣賞優秀舞蹈作品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放松心情,還能汲取作品中的舞蹈精華,學習經典的舞蹈動作,進而收獲新的知識,以此勉勵自己更加努力。此外,優秀的舞蹈作品不僅能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還能引發學生的心靈共鳴。在優雅的舞蹈動作、優美的音樂旋律感染下,學生內心充滿了對舞蹈世界的向往。所以教師要合理利用舞蹈欣賞課程,激發學生創作舞蹈作品的欲望。

在欣賞舞蹈作品前,教師要先講述舞蹈的時代背景,并對舞蹈做相關介紹。在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舞蹈世界,去感悟舞蹈所帶來的心靈震撼。從而讓舞蹈與學生心理產生激烈碰撞,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和動力。在欣賞完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在作品中受到的啟示,談談在作品中感受到的難以忘記的東西,以此鞏固欣賞效果,并讓學生相互補充,達到集思廣益、共同進步的效果。此外,教師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欣賞過的舞蹈作品,進行自主創編??梢栽谠形璧竸幼骰A上進行續編,也可以讓學生另行編舞。只要學生能用舞蹈動作表達出內心情感,教師就要給予表揚與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篇2

學院于2013年4月受國家漢辦委派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克利夫蘭州立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孔子學院巡回慰問演出。承擔并策劃了多場大中型文藝演出,與中央民族歌舞團、湖北省民族歌舞團等多家演藝團體簽訂了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與國外知名藝術院校建立了長期的學術交流及人才培養關系。學院聘請了十余位國內外的音樂、舞蹈教育家、表演家為我院特聘教授和兼職(或客座)教授,經常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音樂舞蹈藝術表演家來我院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和專業教學,具有濃厚的學術氛圍。

學院確立了“以德立院、以藝育人、德藝雙修”的院訓,明確了將學院建設成為“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宣傳交流的重要窗口”的發展目標;在“民族特色與時代精神相結合,人才培養與藝術研究相促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立足中南、面向全國,致力于培養具備深厚音樂舞蹈造詣和學術理論素養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學院還實行聲樂、鋼琴專業小課師生雙選的“一對一”教學模式。

學院設有舞蹈專業教室、藝術觀摩室、服裝道具室、藝術試驗室、成果展覽室、樂器室、電子鋼琴教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廳、排練廳、琴房等設施,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條件良好,完全能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學?!笆濉币巹潓⑿藿?5258平米的音樂舞蹈學院教學大樓。

一、招生人數

音樂舞蹈學院2014年學共計劃招生70人,其中音樂學(聲樂)18人、音樂學(鋼琴)8人、音樂學(古箏)4人、舞蹈表演40人(男女各20人)。

二、招生專業介紹

1.音樂學專業(聲樂、鋼琴、古箏3個方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從事音樂演唱、演奏的專門人才,能在全國尤其民族地區的專業藝術團體、高(中)等藝術院校、以及群眾文化藝術團體等單位從事音樂表演、教學、音樂評論及相關工作的專業應用型人才。通過全面、系統的專業教學,掌握演唱、演奏技能,音樂知識和音樂基本理論,了解相關的知識,有較強的審美感覺和創造性思維,有從事本專業教學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掌握分析和研究音樂作品的方法,具有較強的理論寫作能力。

主要課程:樂理、視唱練耳、藝術概論、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和聲學、作曲基礎、合唱、合奏、聲樂、鋼琴、古箏的演奏、演唱等。

2.舞蹈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在藝術表演院團、企事業單位、高等藝術院校、普通類中小學、文化機關從事舞蹈表演、文藝指導、舞蹈編創、舞蹈教學的專門人才。通過全面、系統的專業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各民族舞蹈風格與專業技能并深入了解中國各民族舞蹈文化內涵,具備良好的舞臺表演、實踐應用和藝術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民俗學、舞蹈藝術概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舞蹈教學法(基本功、民族民間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等)、舞蹈名作賞析、舞蹈編導基礎、音樂基礎理論、舞蹈基礎訓練、中國民族民間舞、舞蹈劇目排練、中國古典舞身韻課及現代舞課等。

三、招生對象和條件

篇3

《“院團結合”音樂舞蹈人才培養新模式研究》一文首先正本清源地介紹了“院團結合”項目研究背景?!皟蓤F一?!钡臍v史或年輕或悠久,但作為廣州市的重要文藝院團他們的共同點是培育或滋養了大批藝術人才,“具有豐厚優質的音樂舞蹈教育資源”。如何整合優質資源,“集創作、表演、教學、科研、交流、培訓、藝術實踐等為一體,更好地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符合時代要求的藝術人才”,正是“院團結合”項目的目標。

該文從五大方面總結了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辦法:一是兩團人員到學院任教;二是將兩團建設為音樂舞蹈學院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為在校的音樂、舞蹈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創造了更多的機會,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三是院團資源互補;四是以課題組形式推進“院團結合”工作的順利開展;五是以藝術實踐課程作為“院團結合”項目實施的主要載體。該文對于“院團結合”的研究未流于表面,從這些主要內容部分可以發其視角并非羅列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在項目研究方面采取的全部具體措施,也非泛泛而談“院團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之處,而是從項目研究內容以及取得的實踐效果立足從而鋪展開來。

在闡述以上的“院團結合”實施方法后,該文立足實踐而又高于實踐地總結了“院團結合”的理論依據與特色,指出了“院團結合”培養模式的核心與精髓之所在,即“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理念為依據建立起‘產學研’合作系統”。 作者總結了“院團結合”在廣州大學的實踐經驗與特色:1、“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學校和社會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形式”,“兩團一校不僅提供實踐基地,也提供師資力量,它不僅是協助,而且是直接參與到學院的專業教育中來”。2、“院團結合”辦學模式實現學院與“兩團一?!薄?更加有效的合作,共創雙贏”。3、“教育教學面臨著新的課題”,必須:“進行更廣泛、更深層次的改革”。

對于仍存在的問題,作者沒有諱莫如深或閃爍其詞,而是開誠布公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希望能夠通過院校的努力解決問題。作者樸實誠摯的文風、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也是值得稱道的。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成立于2005年7月,由廣州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舞蹈專業獨立出來。從其成立之初,“院團結合”培養方式的研究就伴隨著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的發展壯大。如今廣州大學音樂舞蹈系設有音樂學專業和舞蹈編導專業兩個本科專業。2010 年開始招收課程與教學論專業音樂教育方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并獲獲一級學科藝術學碩士點。目前,音樂舞蹈學院《“院團結合”應用性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獲廣州大學2010年教學成果重點培育建設項目;同時《“院團結合”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獲廣州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院團結合”音樂舞蹈人才培養新模式研究》一文正是多年來實踐經驗與理論成果的總結。相較于其他相關學術論文,該文特點鮮明,有幾點讓筆者感觸較深。

(一)

此項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部分多次指出人才培養的實踐中,藝術專業學生不但加強了專業技能,更領悟到了情感、藝術表現力、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識。例如,在兩團人員到學院任教,“除了技能性的教學外,他們會將重點放在讓學生感受進而表現藝術作品內容的教學上,以自己以往活生生的舞臺演出實踐作為案例,讓學生從中體驗、分析、研究舞臺藝術實踐活動的規律”。在實踐基地的建設方面,學生有了更好的實踐機會和條件,“不僅鍛煉了專業技能,而且對音樂、舞蹈表演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認識到在面對觀眾的舞臺表演中,演員只能是充滿感情的表演,才能感動觀眾;認識到舞臺表演藝術在排練全過程中各個流程的協作關系,了解了舞臺表演個流程的操作以及舞美的設計等;還感受、學習到演員們在排練、演出時認真負責、不畏辛苦的敬業精神”。這些都反映出了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對學生在藝術實踐中培養良好綜合素質的重視,反映出該文作者對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的綜合素質構成要求的深思,反映出對人才綜合素質培養實際效果的關注。這種綜合素質的培養成果,不是一堆堆數字可以羅列出來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反映在人才的后續發展上。對于藝術專業的學生,技巧的培養與藝術感染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

在對于“院團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總結上,該文作者不僅考慮到院校學生的成長,也關注學院教師及兩團成員的職業生涯發展,這又是一新的獨到視角。需知培養人才不僅是院校的功能,工作中的錘煉對于人才的養成也是大有裨益的。學院教師和兩團成員一方面是院校學生的指導者,另一方面又是藝術實踐的主體、藝術人才培養的對象。文中指出“院團結合”可達到“院團資源互補”的效果,“專業優秀的演員在退役后可以進入學院的教師隊伍,專業優秀的學院學生畢業后可以競聘兩團演員;藝術學校的中專學生畢業后可以到我院本科專業學習;兩團演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需要到我院深造”。這是“一種雙贏的合作策略”。文中還指出協助藝術實踐課程教學的青年教師“可以學習主講教師的教學方法等,這對發展自身的教師教育能力、提高業務水平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專業演員與專業教師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這是一石三鳥之效果。今后可能一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多種學習方式、扮演不同的藝術工作者角色,這無疑是藝術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是對藝術人才職業生涯發展的促進。從人員角度而言,這使得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與“兩團一?!备蔀橐粋€有機的整體。

(三)

篇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實踐教學是音樂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是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音樂舞蹈作品、節目單、照片、光碟、策劃方案及新聞報道等歷史教學實踐記錄, 它記載了舞蹈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效果, 反映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和管理的全部過程。音樂舞蹈實踐教學是由校內課外實踐和校外藝術實踐兩部分組成。校內實踐教學主要有:觀摩專業匯報演出、基本功大賽、畢業專業匯報演出、實習實訓、畢業論文;校外實踐教學主要有:實地藝術采風、服務地方文藝演出等。通過校內外的實踐教學,使學生將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綜合運用于實踐教學和舞臺表演中,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掌握音樂舞臺表演能力和師范技能,培養適應地方文化藝術教育所需的人才;同時,也是檢查地方高校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育人質量有效途徑。

四川文理學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該校充分利用了高校文化藝術資源與社區文化資源共享,實施了“文化惠民在身邊、流動舞臺進基層”下鄉演出工程,構建了老百姓文化生活公共服務體系。搭建了高校舞臺實踐社會化與社區之間文化互動合作,實現了社區文化互動中課堂教學舞臺與實踐教學的目標。自2013年以來,加強了對音樂舞蹈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注重落實了三個結合:一是課堂內外的教學內容與地方需求相結合;二是課堂教學的專業技能與地方惠民文藝演出相結合;三是學科綜合理論知識與志愿服務鄉村中小學創新實踐活動相結合。探索社區文化與實踐教學互動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我們課題組的成員參與了音樂舞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工作,對大學生舞臺教學實踐中的照片、節目單、新聞報道等資料充分調動學生進行了系統收集整理并分類存檔,建立了大學生服務地方演出實踐教學檔案袋, 為教學改革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提供了教學實踐資料依據?,F就我們課題組參加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設計、資料收集、教學管理體會及其方法表述如下。

二、實踐教學檔案袋設計要求及步驟

(一)實踐教學檔案袋設計要求

首先,實踐教學檔案設計要凸顯以學生為主體;其二,在符合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基礎上,充分發揮大學生在實踐中的主觀能動性;其三,要結合音樂舞蹈專業實踐教學特點,注重大學生實踐過程中的總結與發展。

(二)實踐教學檔案設計的步驟

首先,明確音樂舞蹈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目標。教師怎樣指導學生達到這些目標,關鍵是如何修正指導與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怎樣通過合作方式或團隊協助來完成。其次,收集資料。實踐主題鮮明,以學生為主體,激勵學生作為實踐檔案材料的決策者,學生根據自己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的情況,選擇收集有保存價值的材料,總結在實踐學習中取得成績、反思存在的問題、整改的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是組織整理材料,以藝術實踐活動主題為主線,確保組織整理材料的原始性和系統性,要求書寫規范,內容真實準確。

三、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設計內容

實踐教學檔案袋是評價音樂舞蹈專業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原始憑證。為了完整、準確、系統地把大學生實踐活動形成有保存價值的資料,歸檔管理,大體歸納設計為三個方面:

第一,學院根據學校各項教學規章制度,結合音樂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實踐管理制度,如大學生藝術實踐手冊、實踐活動工作要求等。

第二,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擬定學年度實踐教學計劃。以2015屆畢業生舞蹈專業實踐教學計劃為例:

計劃一,組織2015屆舞蹈專業學生有目標、有目的地深入川陜革命紅色根據地進行藝術采風活動,收集整理紅色文化和大巴山民歌資源,創作貼近基層、展示地域特點的紅色作品,培養學生音樂舞蹈創作能力。計劃二,在市區周邊建立了城鄉“中小學志愿服務基地”、支教幫扶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培養學生掌握中小學音樂舞蹈教師的師范技能。計劃三,應用音樂舞蹈專業的優勢,與地方文化館、歌舞劇院和社區服務搭建了區域文化互動的惠民演出平臺,實現校內實踐實訓與校外演出的有效結合。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為文化藝術團體、社區輸送文藝工作者及管理人才。

第三,要求學生參照以上學院制定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目標,結合自己參加實踐教學事項,收集實踐教學檔案袋內容材料。一是創建大學生實踐檔案袋是一種經歷,要求學生自主收集材料,包含學院領導、指導教師、同學之間的幫助、建議和相互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反思,鼓勵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長。二是學生對照實踐教學計劃,將自己參加藝術采風、送文化演出、義務支教完成的內容,按時間順序如實填寫。三是學生對實踐內容進行簡要的描述,并伴隨自己實踐過程的總結與反思及文字說明。

四、實踐教學檔案袋的應用及管理

一是實踐教學檔案袋實行專人管理,舞蹈專業實踐教學檔案由舞蹈教研室主任按照時間安排,有計劃組織學生按要求完成實踐活動的內容填寫,充分調動大學生有目的選擇和收集實踐學習過程中的舞蹈作品和相關材料,確保舞蹈專業實踐教學資料原始性、系統性及完整性。達到形成自我建檔、自我學習、自我反思、自我進步、自我成長的發展性檔案袋評價。

二是收集實踐教學檔案袋,做到定期和日常整理相結合,對實踐教學計劃、總結、藝術采風的作品,演出的光碟、節目單、活動方案;義務支教的教案、課件、教學活動記錄、成績分析、學生工作檢查記錄等資料做到及時收集, 分類整理,立卷歸檔,保存完整。

三是檢查資料遺失缺漏, 檢查判斷應歸檔資料是否齊全歸檔,發現問題及時補漏缺少的教學檔案資料, 及時收集補齊,使之齊全完整。

四是嚴把檔案袋質量關,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材料做到準確客觀,還要系統排列按學年度分類,注明姓名、學號、班級、 時間,這樣有利于方便查找,確保實踐教學檔案袋的質量和管理。

經過三年來對實踐教學檔案應用及管理, 認識到只有充分利用實踐教學檔案的各種資料, 才能使教學管理更加科學和規范有序。2011年學校通過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 實踐教學檔案起到了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支撐作用,凸顯了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的重要性。通過充分利用評估資料、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信息反饋等,探討了舞蹈專業教學特點,進行了教育教學改革,修訂了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更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比重。于2014年至2015年音樂舞蹈專業的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舞蹈《雨潤巴山》參加全國第四屆大學生藝術節榮獲一等獎,舞蹈《致青春》、《魂鑄巴山》參加全國舞蹈“荷花獎”榮獲銀獎。由此可見,建立舞蹈專業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環境育人,社會辦學“四園同心”的辦學思路,是對學生參加實踐動態、學習過程和專業成長進步的全面記錄,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現認證評價、舞蹈作品成果評價、關注大學生實踐學習效果評判,更加有利于“基礎知識結構化、理論實踐融合化、教學管理信息化、考核評價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有序推進。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不僅可以作為學生成長過程的學習評價,還可以作為教學管理人員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方法;亦可以作為評價教師和考察推薦人才的依據,同時達到全面調動師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目的。

總之, 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設計是通過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和積累建立起來的, 它更加注重了大學生專業個性的發展,并全面反饋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使舞蹈專業師生受益匪淺。因此, 我們要不斷規范大學生實踐教學檔案袋的收集與管理,實現大學生多元化評價迎合實踐課程多樣化要求,更好地為高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

[2] 李曉燕.地方高校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與區域文化聯動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 37(6):113- 115.

篇5

學校設有音樂舞蹈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等17個二級學院,學科涵蓋了經濟學、藝術學等10大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人。

2018年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其中藝術類專業面向11個省招生。歡迎報考!

音樂舞蹈學院

音樂舞蹈學院位于玉林師范學院東校區,設有音樂學和舞蹈學2個師范類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人,博士2人,碩士1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多人。聘請了多名國內外的音樂表演家、教育家為客座教授。

學院注重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提高,取得了比較豐碩成果,近年來榮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廣西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音樂課程與教學論》被確立為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多門課程分別被評為地方精品課程、優質課程和特色課程。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余項,出版教材與專著10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等專業刊物上發表了近200篇學術論文;每年均有不少論文、藝術作品、多媒體課件在和省級比賽中獲獎。

學院堅持狠抓師生藝術實踐與教學實踐平臺的建設,建有音樂技能綜合實訓中心、教學技能實訓中心等校內實訓基地,擁有琴房220余間、鋼琴220余臺、電鋼琴60余臺,還有設施配備精良的電腦音樂制作室、演示廳等。在校外建立有中小學教育實習基地10多所,技術實踐基地5所。近年在我院師生參加的各類藝術專業競賽活動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80余項,如: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舞蹈二等獎、論文一等獎;中國全明星拉拉操比賽一等獎;廣西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二等獎;廣西金鐘獎聲樂表演獎;廣西音樂舞蹈大賽一等獎;廣西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廣西賽區優秀獎等等。近三年來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音樂學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現代教育觀念,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的教書育人素質,具有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舞蹈學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需要,掌握舞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專業技能,具備能在中小學、文化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各行業從事舞蹈教學、科研、創作及開展群眾文藝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美術與設計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現有美術學(師范類)、繪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5個本科專業和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2個專科專業,在校學生1100多人。師資力量雄厚,高職稱、高學歷教師占40%,建設有專業圖形工作室、服裝工作室、裝裱藝術工作室、版畫工作室、攝影實驗室、環境設計實驗室、陶瓷創新作坊、編織工藝陳列與教學平臺、藝術作品展覽廳、教育技能實訓中心、校外實踐基地近20家設計企業及學校等,教學設施完善、教學條件良好。在長期的教學中,注重內涵發展,不斷深化專業建設,已形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模式。

美術學(師范類) 專業:本專業培養掌握美術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美術教學基本技能、具備美術表現和美術鑒賞審美能力,了解國內外美術教育發展動向,具備初步的科研和創作能力、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高級綜合應用型人才,畢業后能勝任中、小學校美術教學和群眾美術文化工作。

繪畫專業: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美術基本理論知識、基礎知識和審美能力,具備繪畫藝術創作、藝術理論初步研究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后能在文化藝術、宣傳、教學、設計研究、社區等部門從事群眾文化、繪畫創作和教育教學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專業以研究學習藝術設計領域內各類圖像信息傳達為主攻方向,培養能在各行業設計機構、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從事廣告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印刷品設計、網頁設計和學校教學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環境設計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環境藝術設計、景觀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和雕塑與壁畫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表現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以環境創新設計為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的綜合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具有高素質、有創意、懂材料、動手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適應從事服裝設計、產品開發、陳列設計、樣板制作、生產技術管理、服裝市場營銷、服裝高級定制等崗位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一、招生省份

廣西、廣東、山西、山東、湖南、海南、江西、江蘇、甘肅、福建

二、招生計劃安排和考試科目

序號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學費(元/年) 招生計劃 考試科目 01 130202 音樂學 11000 150 ⑴主項:演唱或演奏  

⑵練耳 

⑶視唱(五線譜或簡譜均可) 02 130205 舞蹈學 11000 50 ⑴基本功測試 

⑵成品舞蹈展示 

⑶即興表演 03 130401 美術學 11000 50 ⑴素描 

⑵色彩 04 130402 繪畫 11000 30 05 130503 環境設計 11000 80 06 130502 視覺傳達設計 11000 60 07 130505 服裝與服飾設計 11000 30 說明:1、音樂類考試不設初試。2、招生計劃以生源省招生部門的計劃為準。3、學費收取按廣西物價局核定的標準執行。

三、各省份??伎荚嚂r間

類別 省份 考點 考試時間 美術設計類 甘肅 蘭州城市學院 1月27日 山西 太原師范學院 1月29日 音樂舞蹈類 甘肅 蘭州城市學院 1月27日 山西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2月9、10日 湖南 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2月27、28日 說明:2018年我校??疾捎盟谑〉木W上報名系統,請考生到相關的報名系統中報名參考并及時打印準考證。

四、報考須知

(一)招生對象與條件

符合國家和生源省確定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對象,愛國守法、身體健康,無色盲、色弱,無防礙專業學習和就業的生理缺陷。舞蹈學專業的考生,身高一般要求男170cm以上,女160cm以上。

(二)報名方式及報名所需材料

按生源省規定的報名方式、報名所需材料報名。

(三)錄取原則

1、我校沒有設藝術專業??嫉氖?,認可生源所在省的藝術專業招生聯考成績,錄取時以專業術科成績為主,結合文化成績,綜合衡量,擇優錄取。

2、我校設藝術專業??嫉氖?,報考我校的考生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在取得我校專業合格證,并達到生源所在省的相應文化分數線和專業聯考分數線(不設專業聯考的省除外)后方具備錄取資格。錄取時以專業術科成績為主,結合文化成績,參照志愿,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四)成績查詢和專業合格證發放方式

專業考試成績合格者,我校發放專業考試合格證??荚嚦煽冋堄?月5日后登錄我院招生與就業服務網ylnu.net查詢。

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廣西玉林市教育東路1303號

郵政編碼:537000

學校網址:ylsfxy.com

電子郵箱:y2666516@163.com

咨詢電話:0775-2666516(招生辦公室)

篇6

教學內容:

歌曲《青春舞曲》

節奏型:X?XXX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讓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學習節奏型“X?XXX”和欣賞民歌,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擴大學生的民族音樂語言。

3、通過音樂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培養節奏感和創造力,訓練協調性,加深對歌曲風格的理解,體會音樂與舞蹈的結合。

4、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啟發學生珍惜光陰,立志成材。

教學重點及難點:

歌曲情緒、節奏與風格特點的體驗和實踐;

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知和創造力。

教學年級:八年級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分析:

《青春舞曲》是新疆維吾爾族的民歌。歌曲以“太陽”、“花兒”、“鳥兒”等大自然生態的變化為借喻和依托,抒發了維吾爾族青年贊美青春、珍惜青春年華的歡樂情緒。這是一首e自然小調, 拍,單樂段的歌曲,第1小節“3271 3217 664 3”調性明顯,整首歌曲短小精練,一氣呵成,歌曲具有維吾爾族音樂載歌載舞的風格特點,旋律活潑流暢優美,節奏鮮明。特別是節奏“ ”的出觀,配上襯詞“別得那喲喲”,使歌曲既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又有濃郁的民族特點。結構簡潔,富于動感。歌詞即通俗又有哲理,喻意深刻。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地圖、計算機多媒體軟件。

教學方法:

以聽、看、唱、奏、創編表演多種手段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聽著音樂《送我一支玫瑰花》,手拍節奏進入課室

師生進行音樂課禮儀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擁有各具特色,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組歌曲及一段舞蹈。想一想,它們屬于我國哪個地區的民族歌曲呢?

播放: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達板城的姑娘》錄音,然后教師表演新疆舞蹈。

生:是屬于新疆地區。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新疆,去看一看,了解新疆的風土人情,學習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三、走進新疆

1、新疆的位置

教師展示地圖,請學生找出新疆在祖國的哪個位置。

請學生和老師一起比劃一下,看看大約幾個新疆就有一個中國那么大。(大約6個)

2、新疆的風情

(1)多媒體出示新疆帽、服飾、風景等圖片

(2)新疆禮儀

用新疆語及體態動作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祝福――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點頭,鞠躬:“薩拉木里坤!”

請學生入鄉隨俗。

3、放影像資料,引領學生盡情觀賞新疆的美麗風光及美麗風情,領略新疆風情之后,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新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新疆的人民好客,個個能歌善舞等等。

四、學習歌曲

同學們,剛剛我們已領略了新疆風情,現在就來學習新疆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

1、欣賞并感受歌曲

2、請學生找出相同的樂句。

3、學習節奏型

口讀

手拍

腳踏

4、用慢速朗讀下面的童謠,從語言中找到“ 的節奏感。

|| | |

豬八戒,打瞌睡, 呼嚕嚕嚕 呼嚕嚕嚕震天響。

| | || ||

孫悟空,翻筋斗, 嘰哩咕嚕嘰哩咕嚕上九霄。

5、按節奏朗讀歌詞,注意字正腔圓。

6、用“La”模唱旋律。

7、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輕聲哼唱

討論:《青春舞曲》這首歌是用何方法表現歌曲內容的?(用比喻的方法)

8、歌曲藝術處理

全體學生有表情地演唱

注意應唱得活潑、輕快、跳躍、熱情。

注意速度為中速稍快。

特別是節奏“”

9、感受并回答歌曲《青春舞曲》的特點。

情緒:熱烈、歡快

旋律:緊湊、活潑

節奏:密集

10、學生討論回答后,老師歸納歌曲的特點

《青春舞曲》整首歌曲短小精練,旋律活潑,節奏具有鮮明的舞蹈性。襯詞的運用使歌曲既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又有濃郁的民族特點。

五、創編與表現

1、用打擊樂器鈴鼓、雙響筒、三角鐵、響板、沙錘為歌曲《青春舞曲》伴奏。啟發學生創編節奏及編配打擊樂伴奏。

2、有哪些同學能為歌曲《青春舞曲》編幾個動作,表演一段新疆舞蹈呢?

請學生上臺表演

把全體學生分成三組

(各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表演方式)

隨音樂進行表演

六、思考《青春舞曲》這首歌曲給我們揭示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道理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從美的意境之中受到深刻的啟迪:

它告訴我們青春易逝,時光寶貴,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七、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也對祖國美麗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喜愛我們的民歌,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我衷心祝愿同學們能珍惜時光,珍惜青春年華,多學本領,拼搏進取,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材。

八、布置作業。1.根據節奏“”創編歌詞。

2.有表情地背唱《青春舞曲》這首歌。

篇7

中國東盟十國包括東南亞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東盟藝術一直是中國藝術研究的一個重要點,作為與東盟國家有著密切的經濟文化往來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辦的東盟文化博覽會促進了中國與東盟的經濟、文化、藝術交流,使東盟藝術在中國得到了較好的傳播。東盟十國中,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都有其極具地方特色的舞蹈素材、舞蹈民俗、舞蹈風格特征,將東盟十國舞蹈文化進行相關研究,打造特色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是神秘的東方宗教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東盟舞蹈國內研究現狀

(一)與東盟藝術相關的一些期刊

廣西師范大學蔡昌卓教授著有《東盟教育》一書,從東盟各個國家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制度出發,把東盟教育理念進行了相關研究。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黃小明教授編著的《東盟文化研究叢書:東盟藝術》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東盟十國的文化地理環境;民族構成、歷史源流及其分布;經濟模式與傳統音樂文化;舞蹈概況;宮廷與民間舞蹈;舞蹈特征及風格;美術、繪畫和雕塑等相關東盟文化,為中國了解東盟文化藝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廣西大學紀可、陽國亮編著的《中國·東盟民族習俗比較研究》一書,從東盟民族習俗方面出發進行相關論述。

(二)東盟舞蹈藝術有關的論文

馮雙白教授于2006年中國文化報中發表《和平發展的歷史見證——記《2006中國—東盟舞蹈論壇南寧聯合聲明》的誕生與簽訂》一文,提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的主題。農春雀、李躍飛《芒種》2012年第8期《中國與東盟舞蹈的“佛性”審美體現》,蔣玲于《藝術教育》2011年第5期《用舞蹈架起中國—東盟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梁》提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的交往,促進了印度文化、宗教文化的傳播以及不同藝術類型之間的相互影響滲透。

由此可見,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蹈研究在高校中的研究是較為薄弱的,如果能夠打破傳統舞蹈教育模式,提出具有高校地方特色化舞蹈教育模式,緊抓與東盟國家臨近的地理優勢,挖掘相關的舞蹈專業素材,提煉舞蹈動作元素,編排東盟代表性民間舞組合,讓東盟舞蹈走進高校課堂,是有效促進地方特色化教學與東盟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

二、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建設的創新之處

(一)教學內容新穎性

目前各大高校舞蹈學專業中,外國代表性民間舞課程一般以歐洲各個國家民族舞蹈為主,授課內容大多為波洛涅茲舞、波爾卡舞、瑪祖卡舞、俄羅斯民間舞、西班牙民間舞的基本姿態、基本手位、基本步伐以及基本舞蹈組合等為主,對于其他國家民間舞并無相關課程內容設置。經過調查了解和掌握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普通高等院校舞蹈學專業學生除了掌握所開設的歐洲代表性民間舞蹈之外,對于其他國家民族舞蹈的了解相對較少。

東盟外國代表性舞蹈課程目前沒有一套系統的舞蹈教學模式以及舞蹈教材,如何讓舞蹈學專業的學生掌握具有東南亞十國地方性特色的民俗音樂與民俗舞蹈相結合,將東盟舞蹈文化融入到課程實踐性舞蹈教學中,讓地方性特色舞蹈文化服務于地方是可行的。

(二)教學目標實用性

為了使實用性教學更好地服務于地方性,推進外國民族舞蹈的傳承與發展,我們提出了“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設置,這是非常有助于研究東南亞十國民俗舞蹈文化的一個工作。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的音樂與舞蹈的素材,都需要我們去挖掘并且將之融入課堂教學中。包括開設泰國、越南等東盟舞蹈教學,將兩國典型原生態民俗舞蹈添加到課程內容中,打造特色舞蹈專業,目的在于讓民俗舞蹈文化更好地服務于當地的企業、旅游業、社區等社會的團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對民族文化的重視以及傳承,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率,充分地挖掘東盟十國的原生態民俗舞蹈文化,推進東盟民俗舞蹈文化的教育,開展實踐性舞蹈教學,結合當地的民俗舞蹈文化開設實用性課程。

(三)教學模式創新性

1.提高實踐型、應用型、服務于地方經濟文化、旅游文化等相關藝術單位的人才培養需要。

廣西與東盟進行相關的舞蹈文化交流,能夠促進文化地理環境;民族構成、歷史源流及其分布;經濟模式與傳統音樂文化;舞蹈概況;宮廷與民間舞蹈;舞蹈特征及風格;為中國了解東盟文化藝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區域性、地域性民俗舞蹈文化傳承以及實踐型、應用型專業舞蹈人才的培養。

定期深入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進行實地調研與相關理論研究,進行民間音樂、民間舞蹈調研,搜集并整理該國家各個地區相關的民族舞蹈文化,提煉民族舞蹈元素,結合地方性特色,進行舞蹈編導與創作,打造適用性東盟代表性民間舞教材與教學法,將該教材用于舞蹈學專業外國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實踐性教學中,運用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力圖建立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地方特色舞蹈教育實踐性舞蹈教學模式。該課程實踐與研究將為我國研究東盟民俗舞蹈文化研究提供嶄新的數據、資料和客觀的事實依據,同時為高等院校舞蹈專業教育提出良好的建議,推進東盟舞蹈文化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實施,促進舞蹈專業發展以及廣西高校開設地方特色教育的目標實現。

三、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實踐與研究

(一)教學目標

1.以泰國、越南兩國代表性民間舞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具有實踐性的東盟代表性民間舞教學改革實驗,探索廣西地區東盟舞蹈文化教育改革之路以及實施措施。

2.改變當前漓江學院舞蹈學專業傳統課程設置,打造特色精品課程,改變與創新授課方式,在外國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內容中加入泰國、越南等東盟代表性民間舞組合與作品。

3.將廣西民間舞與東盟民間舞進行對比研究,促進地域性文化交流。

(二)教學內容

1.《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內容教材的建設。

包括泰國、越南代表性民間舞舞蹈風格、動作元素、舞蹈文化等。

2.《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教學設計。

包括搜集并整理泰國與越南所分布的各個國家與地區的民族音樂材料、民族舞蹈材料,課程設置增添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主要以泰國、越南兩國民間舞為主要授課內容。

3.《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舞蹈文化理論研究。

包括教材的編寫、精品課程的建設、教學理念的改革、教學措施的增加、教學方法的突破、教學模式的創新等。

(三)教學理念

首先,研究主要根據目前外國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在各高校的教學實施情況調研,從而探索如何挖掘東盟十國的民族音樂以及民族舞蹈,將實地采風與國外民間調研活動中所了解的音樂、舞蹈素材融入高校課程設置和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實踐性舞蹈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實用性課程設置。

其次,收集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民族音樂以及舞蹈語匯,對東盟十國進行舞蹈教材編寫,編排東盟各國的舞蹈教學組合,舞蹈劇目以及舞蹈小品,打造東盟代表性民間舞特色精品課程,為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走出一條新型道路,使各個國家的的民族舞蹈藝術深入到各高校的課堂教學中。

堅持地方性特色,以區域性民俗特點出發,用實踐性教學貫穿地方性特色,區域性特色,從地區實際出發,推進地方特色的民俗音樂舞蹈文化發展。

第一,注重學科內容的地域性、真實性、實踐性等教育方針政策。

第二,改善高校音樂、舞蹈教育的現狀,把更加豐富多彩的外國民俗音樂舞蹈文化融入課堂,彌補少數民族地區一些區域性音樂舞蹈教育的空白,促進高校舞蹈專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第三,對于東盟國家地域性舞蹈文化交流與傳承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四、東盟舞蹈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一)區域性文化傳承

實地調查研究泰國、越南兩個國家的分布區域、民族構成、歷史源流、經濟模式、傳統音樂文化、各國舞蹈概況、宮廷舞蹈、民間舞蹈、舞蹈特征及風格,以及搜集相關音樂舞蹈素材,進行圖片、視頻的拍攝,搜集相關并且整理一套適用于東盟代表性民間舞課程教學的資料。將整理出來的東盟音樂舞蹈文化素材運用到高校舞蹈學專業的外國代表性民間舞課程學習中,開設實踐性東盟舞蹈教學課程,進行創新的教學模式改革,使廣西特色東盟舞蹈文化走進高校課堂,將優秀的舞蹈作品到廣西各地旅游景區、文化社區、企業等團體進行展演,與其它國家進行民俗舞蹈文化交流,研究并撰寫東盟十國舞蹈文化與東盟實踐性舞蹈教學的新課程設置以及課程教學內容,提高高校課程設置改革的創新與發展。

(二)特色化文化傳承

東盟舞蹈文化包含佛教文化、印度文化等宗教、禮儀文化,圖騰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的宗教舞蹈深深的植根于東盟傳統文化中,這是特有的東方特色的傳統文化。例如:泰國代表性民間分為南部與北部舞蹈,宮廷舞劇、民間舞劇是泰國舞蹈的主要組成部分,其舞蹈形式與佛教有著緊密的聯系,大多數舞蹈素材以及編導靈感來源于宗教文化。印尼舞蹈主要以巴厘舞、巴東舞、爪哇舞、面具舞、交誼舞為主,其中巴厘島和爪哇島的舞蹈深受印度文化影響,舞蹈素材以印度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

因此,東盟十國的舞蹈文化史特色化的文化傳承,佛教特色文化與印度特色文化等課程內容的設置,對東方文化的發展與傳播有著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金秋.外國舞蹈文化史略[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于平.關于籌建“東方舞蹈”專業的若干思考[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1997(2).

篇8

2新時期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

(1)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的產生與發展。古典美歌詞是伴隨著流行歌曲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經過了長期的積累和沉淀。新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優秀音樂作品,較早的有20世紀80年代鄧麗君的個人專輯《淡淡幽情》(1983),收錄的12首歌曲的歌詞全部選自中國古典文學唐詩宋詞里的名作。此外,還有香港的詞作家黃霑的作品《滄海一聲笑》和《梁祝》等。20世紀90年代有陳小奇的《濤聲依舊》《白云深處》《巴山夜雨》和黃安作的詞作《新鴛鴦蝴蝶夢》等。隨著流行音樂的不斷發展,21世紀的詞作家方文山、陶喆、王力宏等新一代音樂人也創作了大量的具有古典美的歌詞,如《千里之外》《東風破》《青花瓷》等。最近又出現了霍尊的《卷珠簾》,被劉歡譽為“具備大家閨秀風范的中國風”。(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的特點。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汲取了古典文化的長處,語言考究化、意象精致化、意境整體化、人文精神大眾化,給人帶來獨特的美感享受。與很多流行音樂的歌詞毫無意義,創作低俗、浮躁、無病、沒有邏輯、無聊煩瑣,意義表達模糊、感情表達直白低下,缺乏意境美形成鮮明對比。(3)流行音樂歌詞與古典文學、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形式。在流行音樂歌詞的創作中,不少詞作者嘗試著將古典文學、古典文化運用于歌詞的創作中,不僅提高了歌曲的藝術欣賞價值,也從側面間接地傳播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流行音樂歌詞與古典文學、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有以下三種形式:1)直接運用古典文學詩詞。這類形式以鄧麗君為代表,如《但愿人長久》的歌詞出自蘇軾的《水調歌頭》,《獨上西樓》的歌詞出自《相見歡》等。在這之后,又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歌曲,如根據白居易的《長恨歌》、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詩詞譜寫的歌曲。這些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散發著濃厚的古典文學的清雅意境,最終成為經典歌曲而廣為流傳。2)化用古典文學詩句。作詞家在創作中,將古典文學中的美詞妙句穿插其中,使得歌曲意境優美,更符合時代特點。例如,陳小奇的《濤聲依舊》,借用了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化用了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3)采用古典文學的形式或意境。詞作家直接采用古典文學的形式意境進行創作,把中國文學含蓄、委婉的特點,巧妙地用于現代的白話文中,增加了歌曲的意境美。例如,由黃霑作詞的《滄海一聲笑》《上海灘》等,都模仿了古典文學的形式與意境;此外如以方文山為代表的“中國風”歌詞,《發如雪》《千里之外》《臺》《青花瓷》《東風破》等。這類歌詞通過詞中的意境或情境,體現了流行音樂歌詞與古典文學的關聯所在。

3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研究現狀

根據掌握的文獻,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鄧麗君的歌曲和以方文山為代表的“中國風”歌曲上。由于研究點處于文學和音樂的交叉領域,研究者們有從音樂學角度出發,有從文學角度出發,還有從文化學或社會學角度出發來研究的。而對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的研究,研究者們大多從文學角度來加以研究。對從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檢索到的文章分類后,可以得到關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曲的研究現狀。對于鄧麗君歌曲的研究,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音樂方面的研究,如楊艷麗《從城市民族音樂學視角看“鄧麗君現象”——關于鄧麗君歌曲在大陸、臺灣和日本的流行原因研究》,黃金蟬、揭冰《鄧麗君音樂形象的建構與塑造探析——以古典專輯<淡淡幽情>為例》、陳奕虹《鄧麗君音樂中的美學研究》、彭英姿的碩士論文《鄧麗君音樂對中國內地流行樂壇的影響研究》等。二是文學方面的研究,如陳湘輝《淡淡幽情聲律兼美——鄧麗君與張曉農古典詩詞歌曲專輯演唱風格之比較研究》、莊宏道《一縷芬芳,幾絲情愁——聆聽<鄧麗君歌曲精選80首>的隨想》等。具有古典美的“中國風”歌曲的研究性論文,有以下幾類:(1)音樂學研究。例如,潘存奎《“中國風”——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相遇》和李娜娜《“流行歌壇中國風”歌曲的民族化研究》。(2)文學研究。例如,宋秋敏《試論周杰倫專輯中歌詞意象的古典化傾向》、趙瀾濤《日月潭洗青瓷——淺析周杰倫歌詞對古典詩歌的傳承》、羅涵的《從文學與語言的角度分析周杰倫成功的原因》、段麗的《方文山“中國風”歌詞的藝術質感》等文章從古典詩詞出發,闡釋中國古典詩詞對以“中國風”為代表的現代流行音樂歌詞創作的影響,以及“中國風”歌詞如何繼承古典詩詞和在此基礎上的創新。(3)文化學研究。例如,黃彩萍《返回古典與文化鄉愁——方文山歌詞的文化闡釋》、曹軍英《論方文山歌詞中的文化意蘊》等論文認為方文山創作“中國風”歌曲是一種文化上的“尋根”。(4)社會學研究。例如,馬珺的《“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趙[專業提供寫作論文和 論文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dylw.net]樸的《從“西北風”到“中國風”——社會文化環境對流行音樂影響芻議》等論文,主要從社會文化經濟和文化環境、傳媒、明星影響力、聽眾的審美趣味、創作者的觀念以及音樂方面分析“中國風”產生和流行的原因。

綜合以上,從文學角度對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樂歌詞的研究文獻還很缺乏,尚存在較多的研究空間。參考文獻:

雷蒙·威廉斯.文化社會的詞匯山.劉建基,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356.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仁.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蔡音穎.略論流行音樂歌詞創作中的古典文學元素.藝術評論,2007(7).

晨楓.中國當代歌詞史.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篇9

“大腕云集”、“星光煜煜”是本屆胡琴節的一大亮點:演奏家閔慧芬、劉長福、于紅梅、嚴潔敏,李恒等,作曲家劉文金、關廼忠、唐建平、關銘等,音樂理論家喬建中、張伯瑜等數十位音樂界知名人士齊聚一堂,成為本屆胡琴節一道耀眼的風景線。主辦方把本屆藝術節定位為——以全方位推動胡琴音樂文化發展為目標,使其成為集胡琴演奏、教學、胡琴音樂作品創作與胡琴文化研究為一體的綜合平臺。圍繞這一主題,為期四天的藝術節呈現了5場胡琴音樂會、3場研討會、4場學術講座、1場地方戲曲主胡展演和1場民族弓弦樂器展覽。音樂會中,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師生為主體的老、中、青三代胡琴演奏家競相登臺,演繹了眾多胡琴樂曲的名作、新作,集中展現了我國近百年來胡琴藝術的發展歷程。3場研討會分別為:“胡琴創作研討會”、“二胡教學研討會”和“板胡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圍繞我國胡琴的創作、教學、胡琴文化的歷史與發展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引發了業內廣泛的思考。在“地方戲曲主胡展演”項目中亮相的山西晉劇,潮州音樂主胡,以及竹琴、文琴、雷琴、墜琴四件胡琴家族樂器的演奏與講解博得了滿堂喝彩,這一展演和為期四天的民族弓弦樂器展覽一樣,展示了胡琴樂器深厚的民間傳統和文化底蘊。

本屆胡琴節主題緊扣胡琴的教學、演奏、胡琴音樂創作和胡琴文化的發展,集中呈現了當前國內胡琴音樂文化的現狀,對胡琴文化的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做了多方面有建設性的工作。特別是研討會與講座讓音樂與文化并行、實踐與理論相融,使藝術節具有濃厚的學術色彩。

(權文)

群笙交響“粱?!陛x煌

2013年1月3日晚,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以群笙交響的形式呈現在舞臺上,拉開了中國音樂學院笙專業研究生“魏林笙碩士獨奏畢業音樂會”的帷幕。青年笙演奏家領奏,中國音樂學院華夏鶴鳴笙樂團演奏的這曲“梁祝”,出自魏林的導師、笙演奏家李光陸之手,由高中低三個聲部演奏的“群笙”版“梁?!备虞x煌、壯觀,具有濃厚的民族風。隨后,魏林又演奏了《月下歡歌》、《飛鶴驚泉》、《傣鄉風情》、《火車進侗鄉》、《太行鄉情》、《秋夜》、《白蛇傳幻想曲》等曲目。音樂會由女指揮家黃曉飛執棒。

魏林自幼習笙,2004年起跟隨李光陸教授深造。2012年5月,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文華藝術院校獎”獲得吹奏樂器青年組“文華演奏大獎”。

(燕子)

第三屆“全國高等院校區域音樂文化研究”

學術研討會將在廣州舉行

中國音樂學院與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將于2013年11月在廣州大學共同舉辦第三屆“全國高等院校區域音樂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中心議題:高校音樂教育與區域音樂資源。會議議題:1.高校傳統音樂教學與區域音樂研究;2.區域音樂資源的挖掘、整理與傳承;3.區域音樂研究理論:技術·方法·思想;4.多學科視野與區域音樂研究;5.區域音樂個案研究與比較;6.國外音樂地理學研究;7.城市音樂地方學研究。

有意參會者可關注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網站(http:///)的最新會議信息。

全國高師聲樂研究生培養研討會暨高師

聲樂學術委員會換屆會議舉行

篇10

學校自1975年建校,至今已有40年的辦學歷史。

學校下設19個教學院(部),全日制在校學生20000余人,函授生8000余人。校園占地面積2189畝,校舍建筑面積54.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758萬元,實驗室50個,館藏圖書106萬冊,電子資源數據庫18個(含電子圖書200余萬種)。校園布局逐步優化,辦學條件不斷完善。

學?,F有專任教師969人,其中正高職稱89人,副高職稱323人;博士152人,碩士465人;兼職博、碩士生導師43人。在職教師中,湖北省“百人計劃”人選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津貼專家1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講座教授、主講教授、楚天學子7人,黃石市突出貢獻專家5人,“東楚學者計劃”人選12人。學校從國內外高校聘請了2名院士及30多名有影響的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形成了多學科協調發展、交叉滲透、結構合理的學科專業體系。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藝術學理論和藥學4個學科為湖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為省級重點特色學科。擁有47個本科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專業為特色專業和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4個專業為湖北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化學工程與工藝等6個專業為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有7門省級精品課程,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中1個為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有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省級生產力促進中心,5個省級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推廣中心,1個省級環境監測人才培訓基地,1個省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1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湖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1個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建有17個研究所,與企業共建18個研發中心。承擔科研項目20多項,省部級項目150多項。

二、學院及專業介紹

藝術學院簡介及招生專業介紹

(一)藝術學院簡介

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創建于1992年,經過20多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辦學規模大、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和科研條件完善的專業教學院。學院設有服裝系、藝術設計系、媒體藝術系、音樂系和美術基礎教研室。學院堅持“厚基礎、寬專業、強實踐、重創新”的人才培養思路,以教學為中心,突出實踐教學與社會、市場相結合,融入學科前沿,逐漸形成了適應社會需要、服務地方建設、重創新、重市場、重實踐的辦學特色。

學院開設有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與表演方向)、服裝設計與工程、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動畫、音樂學(含音樂教育、音樂舞蹈教育、綜藝主持與編導和音樂科技4個專業方向)等8個本科專業和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茖I。其中,設計類專業與新西蘭尼爾森馬爾伯勒理工學院開展國際合作,學分互認、教學資源共享。目前,學院在校本、??茖W生2500多人。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3人,其中,湖北省“彩虹學者”計劃特聘教授1人、“東楚學者”講座教授1人、黃石市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博士(含在讀)4人、碩士50人;教授3人、副教授20人。同時,學院還聘請了武漢市和黃石市藝術界和服裝界知名專家10余人為學院兼職教師,為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學院高度重視平臺建設,服裝設計與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被評為湖北省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被評為湖北省十二.五重點(培育)學科;黃石美島工業園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被評為省級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被評為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

學院已累計為社會輸送了4000多名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的藝術專門人才,近幾年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畢業生遍布大江南北,受到用人單位好評.

(二)專業介紹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理論基礎、良好專業素養和服裝藝術創新思維,熟練掌握服裝造型與結構設計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能,具有服裝創意設計、服飾產品設計與開發、服裝品牌形象策劃、服裝流行資訊分析、服裝營銷管理等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時裝畫技法、服裝圖案設計、服裝色彩設計、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樣版與工藝、服裝配件設計、服裝工業制版、中外服裝史、服裝材料、服裝CAD、成衣工藝及設備、服裝市場營銷。

就業方向:在服裝生產和銷售、服裝管理等單位或部門,從事服裝產品開發、服飾設計、市場營銷、經營管理、服裝宣傳評論等方面的工作。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服裝設計與表演方向) (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服裝設計、服裝表演及服裝經營管理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時裝模特、時裝表演編導、模特經紀管理以及服裝與形象設計、服裝營銷等職業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服裝表演、服裝設計學、形體訓練、形象設計、舞蹈、主持與表演、社交與禮儀、服裝市場營銷、服裝展示設計、女裝樣板與工藝、采風、市場調研、生產實習、藝術實踐、服裝營銷實踐、時裝設計與制作。

就業方向:在文藝團體及服裝行業從事服裝表演、形象設計、服裝設計、服裝營銷及公共關系工作。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本科 四年 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服裝成衣款式設計、服裝樣板與工藝技術、服裝數字化技術應用及服裝經營管理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在服裝生產和銷售企業工作,從事成衣款式與版型設計、品牌策劃與商品企劃、國際貿易、市場營銷與零售管理、生產線組織與工藝設計、服裝生產企業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服裝材料學、女裝結構設計、男裝結構設計、服裝設計原理、成衣設計、服裝工業制版、服裝CAD、成衣工藝及設備、服裝生產管理、服裝市場營銷等。

就業方向:在服裝生產和銷售企業、服裝行業管理部門等任職,從事成衣款式與版型設計、品牌策劃與商品企劃、國際貿易、市場營銷與零售管理、生產線組織與工藝設計、服裝生產企業管理等工作。

環境設計專業(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能獨立從事環境設計、室內設計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后可在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在建筑業、裝飾裝修行業、專業設計單位、環境藝術、市政園林等單位或部門,從事方案設計、施工設計、設計管理、營銷等工作。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中外建筑史、設計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民居設計、展示設計、商業空間設計、辦公設計、酒店設計、園林設計、景觀設計。

就業方向:在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在建筑業、室內裝飾業、環境藝術、園林等單位或部門,從事方案設計、施工設計、設計管理、營銷等工作。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方向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單位、媒體宣傳機構等創意產業從事平面廣告設計、書籍形態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印刷媒體設計、商業廣告攝影、網頁設計等工作,具有良好創新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世界平面設計史、字體設計、標志設計、圖形語言、版式設計、包裝設計、招貼設計、書籍形態設計、網頁設計、圖表設計、導向設計、印刷媒體設計、廣告創意與表現、企業形象設計。

就業方向: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單位、媒體宣傳機構,從事平面廣告設計、書籍形態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印刷媒體設計、商業廣告攝影、網頁設計等工作。

動畫(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二維與三維動畫、數字影像、多媒體制作、動態藝術網頁制作等方面,具有綜合能力,能熟練從事電影、電視、網絡等媒體的動畫制作、游戲及廣告片等項目的策劃、動畫創意設計、影視剪輯與合成、影視特效、多媒體制作、動態藝術網頁制作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藝術人才。

主要課程:二維動畫、三維設計、運動規律、角色設計、影視藝術鑒賞、影視特效與編輯、動畫專題設計等。

就業方向:在影視制作公司、廣告公司、游戲軟件公司和學校從事影視動畫創作、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產品設計(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產品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藝術思維和創新能力,為企業和相關設計公司從事工業產品外觀設計、家具設計、人居空間產品、配件設計和交互設計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業設計史、產品設計原理與方法、產品系統性設計、人機工程學、造型基礎、專題設計、交互設計、界面設計、家具設計。

就業方向:在制造業、專業設計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專題設計、交互設計、界面設計、家具設計等工作。

音樂學專業(音樂教育方向) (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音樂實踐教學能力,具備在中等普通學校、社會文藝團體、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和影視部門從事教學、表演、編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鋼琴與即興伴奏、聲樂、形體與舞蹈、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歌曲作法、合唱與指揮、電腦音樂制作、曲式與作品分析。

就業方向:在中等普通學校、社會文藝團體、文化機關、出版及廣播和影視部門從事教學、表演、編輯、管理等方面工作。

音樂學專業(音樂舞蹈教育方向)(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音樂舞蹈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音樂舞蹈專業學校、表演團體、普通學校、藝術(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單位,從事音樂培訓、民間舞蹈教學、芭蕾舞基訓、現代舞教學、舞蹈編導以及健身操、形體訓練指導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芭蕾舞基本功訓練、中國民族民間舞、現代舞教學劇目、舞蹈概論、中外舞蹈史、視唱練耳、和聲學、鋼琴與即興伴奏、聲樂、中、外音樂欣賞、合唱與指揮。

就業方向:在音樂舞蹈專業學校、表演團體、普通學校、藝術(文化)館、青少年宮等單位,從事音樂培訓、民間舞蹈教學、芭蕾舞基訓、現代舞教學、舞蹈編導以及健身操、形體訓練指導等工作。

音樂學專業(綜藝主持與編導方向)(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藝術學、音樂學、表演學、播音學、中國語言文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結構與應用能力,能在各級各類電臺、電視臺、企事業單位、其他傳媒機構等相關單位從事綜藝節目主持、文化禮儀主持、大型活動、文藝晚會策劃與編導等工作的高級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語言發聲學、綜藝娛樂節目主持概論、綜藝欄目解讀、播音主持創作基礎、文藝節目播音與主持、聲樂、表演基礎、形體與舞蹈、音樂鑒賞、文藝編導基礎、文藝節目策劃與創作、節目編輯與制作。

就業方向: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表演團體、普通學校、藝術(文化)館、企事業等單位,從事綜藝娛樂節目主持、播音主持、文藝節目策劃與創作、節目編輯與制作等工作。

音樂學專業(音樂科技方向)(本科 四年 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將計算機操作與實際的音樂創作與表演相關的錄音藝術相結合,具有專業的音樂素質,開放的音樂視野,能在音響出版、演出制作公司、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等單位從事錄音師、創編師、音樂制作人、音樂編輯等職業的具有堅實的技術理論和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的高級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音頻軟件操作、MIDI音樂制作、電聲樂隊配器、多聲部音樂創作與分析、音樂音像聽辨與分析、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歌曲作法、聲樂、鋼琴等。

就業方向:在音響出版、演出制作公司、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等單位從事錄音師、創編師、音樂制作人、音樂編輯等工作。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啤∪?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應用與開發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能從事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建筑裝飾工程組織與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概預算等工作。

主要課程:民居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展示設計、辦公空間設計、酒店設計、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建筑裝飾工程組織與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概預算。

就業方向:在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在建筑業、室內裝飾業等單位或部門,從事建筑裝飾工程設計、建筑裝飾工程組織與管理、建筑裝飾工程概預算等工作。

外國語學院簡介及招生專業介紹

學院致力于培養“專業基礎扎實,語言應用能力強,人文素質高,綜合能力突出”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歷屆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團隊精神、人文素養、精神面貌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幾年,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都在90%以上。

外國語學院現開設音樂學(雙語播音主持)、英語語言文學、商務英語三個本科專業以及商務英語、英語教育和應用英語三個??茖I。在校生800多人,教職工70人,副教授及以上職稱教師16人,“東楚學者”講座教授1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師中碩士比例達86%,聘請外教6人,普通話測試員7人,長期聘請省市媒體知名人士來校講學。

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并舉。五年來,21名教師先后獲國家、省級及校內教學比賽大獎。教師共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編寫學術著作和教材7部,承擔各級教科研課題61項。

學院辦學條件優良,教學設備先進,教學資源豐富。學院擁有一個省級英語語言學習示范中心。中心配備了衛星接收與編播系統、語音教學系統、面向全校播音的英語調頻臺等。正在籌建一座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錄播室。

學院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常年開展英語演講比賽、朗誦比賽、主持人大賽、英文短劇比賽等專業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舞臺。三年來,共有150名學生獲國家、省、校級學科競賽獎。

學院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拓展學生實習與就業渠道,建立了13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與多家地市級媒體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培養合作關系。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獲得良好的發展前景。

音樂學(雙語播音與主持方向)(本科 四年) (2015年計劃數30人)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高文化藝術素養、較好的英漢雙語表達能力,能在傳媒、旅游會展、文化教育等行業中從事播音主持、新聞采訪、專業教學、外事導游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英語語音、英語視聽說、新聞采訪與寫作、英語播音理論與實踐、節目編輯與制作、主持藝術和技巧、演講與辯論、形體與禮儀、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旅游英語等

師范學院簡介及招生專業介紹

師范學院創建于1949年,是湖北省教育廳批準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養基地,為社會培養了各級管理和教學人才兩萬余名。

師范學院現有教職工43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4人,博士、碩士2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人。設有文學、語言學、教育科學、藝術、大學語文等5個教研室,及1個書法研究中心,1個休閑文化研究中心,1個當代古體詩詞研究所。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音樂學(藝術教育)4個本科專業,漢語、初等教育2個??茖I。全日制在校本、??茖W生近1200人。

師范學院教學條件較好。資料室有藏書2萬余冊。建有先進的微格室、多媒體室、普通話水平機測室、舞蹈廳、鋼琴訓練室、書法訓練室、畫室和數碼鋼琴室。建有20個校外教學實習、見習基地,21個畢業生就業基地。

師范學院學術氛圍濃厚。近年來,承擔國家、省、市級縱向、橫向社會科研課題60項,出版專著18部,700余篇,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市獎勵。擁有校級青年創新團隊2個,漢語言文學為校級重點學科,《現代漢語》、《中國文學史》、《大學語文》是校級精品課程。

師范學院辦學特色明顯,學生綜合素質強。近年來,13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級書法、普通話、寫作比賽中獲獎。連續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2%以上。

音樂學(藝術教育方向)(本科 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良好道德情操,掌握音樂教育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備藝術教育與管理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小學、幼兒園、文化企事業等相關單位從事音樂教學、研究、輔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視唱練耳、基本樂理、聲樂、鋼琴基礎、合唱與指揮基礎、美術、形體與舞蹈、教育學、心理學等。

學位課程:基本原理、音樂基礎理論、鋼琴、視唱練耳、藝術概論、毛筆書法、美術、基礎朗讀學

就業方向:小學、幼兒園藝術教師;藝術輔導教育;其他藝術工作者

三、招生計劃

2015年面向全國計劃招生690人(面向全國) (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

招生專業及專業方向

層次

學制

計劃數

學費(元/年)

科類

環境設計

本科

四年

90

9000

文理兼招

服裝與服飾設計

80

9000

文理兼招

視覺傳達設計

60

9000

文理兼招

動 畫

50

9000

文理兼招

產品設計

40

9000

文理兼招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與表演方向)

15

9000

文理兼招

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60

22800

文理兼招

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

90

9000

文理兼招

音樂學(音樂舞蹈教育方向)

45

9000

文理兼招

音樂學(音樂科技方向)

30

9000

文理兼招

音樂學(綜藝主持與編導方向)

40

9000

文理兼招

音樂學(藝術教育方向)

30

9000

文理兼招

音樂學(雙語播音主持方向)

60

9000

文理兼招

四、藝術測試時間、地點及招考辦法(含各專業錄取原則)

2015年我校在13個省(自治區)組織藝術類專業測試,具體情況請點擊各省(自治區)招考辦法詳細查詢。

貴州省

廣西省

湖南省

甘肅省

陜西省

福建省

江蘇省

山西省

河南省

山東省

廣東省

河北省

新疆省

五、聯系方式

電話:0714-6350612

傳真:0714-6356616

郵箱:hbpuzs@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同心县| 平陆县| 什邡市| 海南省| 沙洋县| 霍山县| 泸水县| 乳源| 汪清县| 赞皇县| 固原市| 邵武市| 嫩江县| 洪雅县| 莱芜市| 涿鹿县| 金川县| 尉氏县| 敖汉旗| 揭东县| 乌拉特中旗| 兰西县| 长沙县| 博野县| 安阳市| 久治县| 蓬莱市| 什邡市| 临泽县| 兰溪市| 开平市| 蓬溪县| 屯留县| 兴山县| 嘉峪关市| 上栗县| 吴堡县| 突泉县| 大余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