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產品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20 16:27: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產品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產品論文

篇1

短板一:連接著經濟活動兩端龐大的客戶資源——消費群和商戶群的銀行卡,與網上支付申請一鍵輕松注冊的簡捷明了相比,受到了開戶和授權的限制。支付服務是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網上支付的安全性、互動性和便利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和驗證,推動了規模化的交易,運營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使得第三方支付平臺客戶粘性得以增強。銀行卡業務已成為銀行零售客戶的分層標志,由于尚未建立獨立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其支付功能在電子商務中明顯處于弱勢。同時,第三方支付是一道數據“防火墻”,在電子商務交易中,銀行處在支付結算的最末端,只能獲取交易金額數據,缺乏客戶交易信息。尤其是快捷支付的推出,切斷了銀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使其無論在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交叉銷售方面,都面臨著無本之源的困境。

短板二:與第三方支付相比,銀行雖然有技術、資金、人才等優勢,不同層次的客戶資源也較為雄厚,但缺少喜聞樂見的可以用來鎖定客戶的社交化工具。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多元化跨行收單和跨境業務則推動了其信息的全球化,并把金融和非金融要素捆綁在一起,有效拓展了應用領域,實現了交易數據的實時更新,使行業需求得以激活;同時,清算效率的提高更加便民、惠民,使經濟學中的“交易的可能性邊界”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很多原來不可能交易的東西,能以交易、共享的方式存在。而電子銀行的普及雖然使銀行能掌握資金的流向,但卻無法跟蹤產生資金流的關鍵因素,即交易背景、交易標的等信息流。此外,由于受到較多限制,銀行卡便民、惠民這一重要屬性與第三方支付相比難以得到有效發揮,消費者雖然擁有不止一家的銀行卡,但在商城網購的機會并不多,無法形成支付的規模效應。

短板三:銀行卡支付體系缺乏有效的業務渠道的轉型與整合,尚未形成獨立完整的適應時展的價值體系。如今智能手機、電腦早已進入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移動互聯網的普遍使用使得社交及商務活動日益便利。消費者的習慣就是市場,互聯網在顛覆之中催生了更多符合客戶剛性需求的交易模式,比如微信和微博。余額寶的傳播推廣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新浪微博做到的。在大數據時代,誰能掌握數據誰就能搶占制高點。根據最新消息,微信5.0已嵌入支付。而其3億級用戶的社交屬性和消費習慣,明顯會比新浪微博更勝一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即使在相對成熟的美國市場,移動通信終端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也仍處于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微信掃碼的核心價值就在于,實現了全銀行支付功能的聚合。相比之下,銀行卡支付體系的現狀無疑將制約其產品的推廣和市場的爭奪。

短板四:支付工具的多樣化和無卡化趨勢,使歷史上銀行支付的核心地位被尷尬地邊緣化。支付寶經過10年的發展,已在人民銀行和銀聯清算體系之外,對接了中國幾乎所有的銀行,形成了一個獨立、完整的跨銀行虛擬賬戶體系。其一些支付行為可以輕松地提供自動在線跨行轉賬、匯款等結算和支付服務,為客戶提供首付款、水電繳費、手機話費直充、信用卡還款、或者購買基金、保險、彩票,幾乎涵蓋所有個人金融等關鍵環節的服務,把客戶體驗做到了極致,并形成了對傳統銀行支付業務的替代。而由于社交平臺的缺失,銀行卡客戶“蓄水池”中的水分正被可直接完成付款的支付寶賬戶不斷吸食著,成為其業務發展的掣肘。猶如木桶中的短板,無論銀行在其他方面的優勢有多明顯,無卡支付逐漸成為信用卡互聯網支付發展的趨勢將限制其發展。

二、提升傳統零售金融產品競爭力的實踐和路徑選擇

(一)市場競爭中得渠道者得天下基層網點的服務水平和效能,是一家銀行的經營理念、服務品質、管理水平等的綜合反映,未來銀行物理渠道應當體現精準定位和差別化服務的概念。從已投入運營的平安銀行智能旗艦店,漢口銀行國內首家體驗式銀行,工行基于4G網絡的自助銀行打造公司客戶的“虛擬營業廳”和“隨身智囊”等來看,將所有業務進行“金融網絡化”統籌,推進網點綜合化、扁平化經營已勢在必行。如在網點布設無線路由器,設置遠程銀行VTM,鎖定訪問本行網銀服務的iPad等移動終端等。微信是一個客戶端產品入口,它不僅可用于社交,還能娛樂,更能銷售和支付。產品為天,體驗為王,加大客戶經理對客戶柜面交易向網銀等電子渠道遷移的引導力度,人機精確互動呈現更多的應用場景,讓任何客戶都可以現場體驗“金融超市”。有口碑自然就有粉絲和區別其他競爭對手的品牌,就有了沒有距離的用戶群。鑒于自主打造在線交易綜合平臺成本較高,可以通過兼并、收購第三方支付平臺或達成戰略聯盟,通過渠道融合和流程再造與優化,利用先進技術優勢互補,不斷拓寬渠道的價值與服務的邊界,讓服務變得更智能、簡單和快捷;同時,加強銀行物理網點面對面服務和線上多樣性與線下真實性的有機融合,提升客戶的體驗價值和交叉銷售的能力。

(二)不斷提升金融產品的品牌價值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信用卡是零售銀行最為盈利的業務之一。花旗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收益就占其利潤總額的三分之一。應借鑒國內外銀行卡發展的先進經驗,不斷延伸銀行卡的功能,通過優勢互補在競爭中實現“雙贏”。如浙江建行與醫院合作,開通具有“預約掛號”和“先診療,后結算”功能的“健康龍卡”;花旗銀行與臉譜(facebook)合作,通過社交網絡允許用戶出讓自己的信用卡積分,吸引了更多人來辦理信用卡和注冊積分會員,從而基于社交網絡爭取到了一批具有共同愛好和消費習慣的客戶群。應不斷改善農村銀行卡的市場環境,大力拓展惠農卡、福農卡等涉農特色的銀行卡。從發展趨勢看,逐步打造信用卡客戶循環信貸的消費金融,將成為未來商業銀行的業務重點;同時,還應通過借記卡與信用卡的功能整合,讓客戶使用借貸合一卡進行取現交易,發揮“1+1>2”的聚合效應。建議通過銀行卡與手機的綁定,讓客戶不管是留學、出國考察、出差還是旅游,走到哪里銀行卡服務都能自動切換成當地服務模式,使客戶與銀行的溝通不再有“距離”,將用戶需求和銀行產品設計能力對接起來。附著了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才會產生更多、更厚實的與“我”相關的品牌凝聚,提升服務品質,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目標客戶群。

篇2

而名人廣告的效果日漸分化出兩種相反傾向:一部分名人廣告后,受眾甚至連產品的名稱都沒記住;而一部分名人廣告培養了固定消群體,產品銷量節節攀升。甚至使用同一個名人代言的兩種商品,廣告效果也會出現天攘之別。

成功的名人,廣告,把名人的特質糅入產品、品牌中,從而把名人的影響力也轉移其上,增強廣告效果。

一、廣告傳播中的“名人”

《現代漢語詞典》對“名人”的解釋是,著名的人物。“名人”的解釋,并不指向人的社會身份,強調的是社會關注和社會評價對人的影響。

大眾媒介環境下,“名人”的評價由大眾傳媒完成,當某個人在各種傳媒中頻繁曝光時,自然就成為大眾眼中的“名人”。知名度指向受關注程度的高低,美譽度則指向社會評價。

廣告中,“名人”是被選中傳遞產品和品牌信息,代廣告主發言的人。在受眾眼中,他們所獲取的廣告內容出自名人之嘴。“名人”是他們獲取廣告信息的信源。

之所以選擇“名人”而非普通的廣告主角,因為名人較普通人有知名度和美譽度。廣告主和廣告從業人員都希望透過名人加入廣告活動,能把名人的“名”,嫁接到產品或品牌形象上。讓產品或品牌能借名人之力,提高被關注度并獲得美譽度。

目前國內廣告中喜歡聘請的名人以娛樂明星和體育明星為主。還包括一些春晚催紅的諧星及部分商業精英。這幾類名人由于行業特點不同,廣告主和廣告公司會根據產品、品牌與各種行業名人的重合度進行挑選:耐用消費品和食品、保健產品趨向選擇更接近普通百姓面孔的諧星和內地影視劇明星做廣告;快速消費品則喜歡在受眾心目中與時尚潮流結合緊密的港臺明星;體育明星則介乎兩者之間。

二、“名人”的運用

為了把名人的“名”嫁接到產品或品牌上,廣告中常運用與名人的合作方式,通過名人對廣告內容的表達等策略來實現目的。

1與名人的合作方式

常見常用的合作方式有三種:名人作為單支廣告的主角、名人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名人參與單次的企業贊助或促銷活動。

最常見的是用名人作單支廣告主角。每當有影視劇熱播,或某項重大體育賽事時,劇中的主演、少數體育明星會密集的成為這一時期各種商品廣告的主角。《還珠格格》熱播時和熱播后的短期內,趙薇就曾接拍過三種以上的商品廣告。

相對單支廣告,聘請名人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相對長期的合作方式。這樣既可避免同一個名人在同時期內接拍其它品牌的廣告削弱廣告效果,還可以在簽約期內全面、反復運用名人的知名度和形象進行廣告,廣告效果較單支廣告好,但廣告費用投入多。

運用最多的,則是邀請名人參與單次的企業贊助或促銷活動。相對于其它兩種形式,單次活動的成本較低。而由于活動時間短,此種形式運用泛濫,對受眾的吸引力下降,廣告效果不及以上兩種。

2名人對廣告內容的表達

名人對廣告內容的表達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名人的外型特色。用與產品和品牌性能、整體風格及個人風格最好的結合點來表達。一是言說。通過言說勸服,讓受眾接受名人推介的產品和品牌信息。

三、“名人”的失效

不少廣告主花費了高額的名人代言或廣告費用,卻往往只是廣告有效,名人失效:短期的銷售量上升關乎廣告的播出卻不一定依賴名人廣告;廣告停播后,“名”的嫁接至少是失敗的,產品和品牌并沒有得到持續的關注,甚至很多受眾只看名人,產品的名字也叫不出來。

2003年,梁朝偉代言熊貓手機GM800,熊貓移動以1億廣告費拍下央視標王得到最好的全年廣告時段,1000萬左右的代言費用,加上地方臺投放的電視廣告費,總共近2億元。也只帶來當年翻三倍的銷量,其市場占有率僅為2%。通過梁朝偉本人的迷人眼神和微笑,黑白廣告畫面及“有質感才有時尚”的廣告語并沒有塑造起熊貓高檔手機的品牌形象,廣告的受關注度低,廣告播放結束后,熊貓的名字幾乎沒有被記住。

為什么很多名人廣告投入不菲,收益卻不相稱,有的甚至出現負面效應?

首先,缺乏對產品和品牌清楚的認識,盲目借“名”。名人已經具有相對成型、穩定,并為社會評價認可的特點。借名之前,對產品或品牌所處的生命周期、目標消費群、市場定位、廣告的整體目標和經費投入沒有明確的認識、規劃,導致名人的特點與目標消費群及產品的市場定位不相配合,或把名人的特點強加在產品或品牌非核心的品質上,則會出現潛在消費群不喜歡代言名人,而喜歡名人的不消費,或覺得名人夸張了產品的特點,對廣告和產品進行諷刺。

其次,不少名人的曝光率過度。請名人做廣告的商家過多,一個代言人的多種角色會增加受眾記憶的難度。

四、“名人”的善用

如何有效的把名人的“名”,嫁接到產品和品牌上,格蘭特·麥克拉肯(GrantMcCracken)的名人代言效果研究重新找出名人代言中能影響消費者的部分。

他認為,可信度和吸引力都不足以解釋名人促銷效果如何以及為什么能夠起作用,并在意義轉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模型。根據這個模型,名人代言的效果取決于他為代言過程注入的文化層次上的意義。每個名人都包含了許多意義:身份、階層、性別、年齡、人格、生活方式。。

根據模型,真正起作用的機制發生了三個階段的意義轉移:名人影響力來自于長期累積下來的意義。當名人在影視劇中、運動場和其他職業中扮演新角色時,這些新目標、人物、情境具有的意義就會轉移到名人身上。第二階段,把累積的意義運用到廣告中,并轉移到產品中。最后,名人附加于產品之上的意義再轉移給消費者。

現今國內廣告效果較好的名人廣告,開始印證麥克拉肯的研究。

小S(徐熙嬡)代言的清揚洗發水廣告,就成功的實現了將其張揚的個性風格轉移至產品中。并與其目標消費群形成感性互動。

這個廣告贏得了受眾的極積評價,特別是年青的女性消費群體。據網絡一份以女大學生為主的清揚洗發水廣告效果調查(N=100)問卷顯示,至少有60%的女大學生,同意小S冷艷挑釁的外形和廣告語指向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認為小S的個性與產品特性吻合,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小S為受眾較熟知的是她的成名過程和現今娛樂訪談節目《康熙來了》里的金牌的女主持。在不少受眾評價中,小S從藝術學校畢業初期、舞臺上站在其姐身后的怯女孩,到今天說話大膽麻辣,敢于表現的主持人,是突破自己的表現。

篇3

(一)變量的選取本文分別選取了我國金融機構1個月以內同業存款加權平均利率、貼現加權平均利率和一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作為我國同業存款利率、貼現利率和貸款利率的代表性指標,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分別選取了1個月期Shibor、3個月期Shibor和一年期Shibor的月度平均報價作為Shibor的代表性指標。期限的選擇主要基于金融機構定價時參考相應期限檔次Shibor的實際操作考慮,Shibor相關數據由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網(www.Shibor.org)公布的數據整理得到。選取了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各指標的月度數據。考慮到目前我國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在貸款利率定價中尚處于重要的指導地位,本文也對兩者的關系進行了考察,以進行比較分析,指標選取情況見表1。

(二)趨勢圖分析由每組變量的線性趨勢圖可以看到,同業存款利率與Shibor走勢基本一致,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來,Shibor對同業存款利率的基準性明顯增強,利率走勢呈現高度一致性;貼現利率與3個月期Shibor走勢基本一致,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兩者利率走勢呈現高度一致性,但2011年下半年貼現利率出現飆升的現象,主要受資金供求影響;一年期貸款利率與一年期Shibor走勢大體相似,但一致性較差,長期均衡關系不明顯,一年期貸款利率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走勢的一致性強于同一年期Shibor的走勢。

(三)單位根檢驗大多數經濟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如果直接將時間序列作回歸分析,則可能造成“偽回歸”。為避免偽回歸,需要對變量進行單位根以及協整性檢驗,本文利用Dickey和Fuller提出的ADF檢驗法對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目的在于確定序列是否差分平穩。由表2可知,各變量序列單位根檢驗結果中,ADF統計量的值均大于各檢驗水平下的臨界值,因此不能拒絕有一個單位根的零假設,各變量的時間序列均為非平穩序列。再對各變量序列的一次差分項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OYSHIBOR的一次差分序列ADF統計量的值小于臨界值,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其余各序列的一次差分序列ADF統計量的值均小于臨界值,從而拒絕有一個單位根的零假設,表明各變量的差分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且各序列均為I(1)。

(四)協整檢驗如果兩個非穩定的時間序列X和Y,它們的線性組合是平穩的,則稱變量X與Y是協整的(cointegrated),兩變量序列有協整關系存在。協整的經濟意義在于變量雖然具有各自的長期波動規律,但如果兩變量是協整的,那么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只有當兩變量的單整階數相同時,才可能協整,根據前面的ADF檢驗,各指標均屬于一階單整序列,所以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協整檢驗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基于回歸殘差的E-G兩步法協整檢驗,另一種是基于回歸系數的Johansen協整檢驗,本文采用后一種方法。在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原假設下,若跡統計量(Tracestatistic)的值大于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則表明原假設不成立,即兩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協整檢驗結果顯示,1個月以內同業存款利率與1個月期Shibor存在協整關系,貼現利率與3個月期Shibor存在協整關系,一年期貸款利率與一年期Shibor不存在協整關系,而一年期貸款利率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利用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國的同業存款利率、貼現利率、貸款利率和Shibor利率進行的協整檢驗結果表明,經過五年多的培育,Shibor在貨幣市場利率中的基準性已經確立,我國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和貼現業務已經實現了以Shibor為基準的定價方式,同業存款利率和貼現利率同Shibor走勢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這種長期均衡關系和短期動態調整關系可以通過誤差修正模型進行描述。而一年期貸款利率和一年期Shibor不存在長期均衡關系,Shibor對貸款利率定價的基準性不明顯。實際上,雖然我國利率市場化逐步推進,但存貸款利率尚未完全放開,貸款利率更多的是參照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而不是Shibor。

(五)基于誤差修正模型的利率形成機制分析誤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ECM)是一種具有特定形式的計量經濟模型。其基本思路是,若變量間存在協整關系,即表明這些變量間存在著長期穩定關系,而這種長期穩定的關系是在短期動態過程的不斷調整下得以維持。在兩變量存在靜態長期均衡關系時,誤差修正模型可以通過E-G兩步法進行估計,若數據生成過程是動態的,則最好通過構建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ADL),得出估計參數,再變換成誤差修正模型形式的方法,進行變量長期均衡關系和短期動態調整過程的分析。誤差項Yt-1-α0-α1Xt-1表示Y上期對均衡值的偏離,β1表示X當期的變化對Y當期變化的影響程度;λ為誤差修正系數,表示本期對上期偏離的修正程度。本文主要利用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得出誤差修正模型,以考察我國主要金融產品利率與shibor的長期均衡關系和短期動態調整過程,亦即以shibor為基準的利率形成機制。1.以Shibor為基準的同業存款利率形成機制首先構建TYCKLL同MSHIBOR的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可以看出,模型的R2=0.979,擬合程度良好,DW值為2.225,不存在自相關問題,除常數項外,各變量的系數都很顯著,說明模型設定比較理想。誤差修正模型顯示,同業存款利率的短期變化來自兩部分,第一部分來源于當期1個月期Shibor的變化,1個月期Shibor每提高一個基點,同業存款利率提高0.8927個基點;第二部分來源于對上期偏差的調整,本期對上期偏離的動態調整速度為-0.4294,即上期偏差的42.94%在本期得到糾正;得出1個月以內同業存款利率與1個月期Shibor利率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同業存款利率圍繞均衡值波動,但不會偏離均衡值太遠,基本在20個基點以內。2012年5月,1個月期Shibor月度平均報價為3.3712%,利用上述誤差修正模型預測出當月我國金融機構1個月期同業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22%,與實際值3.17%僅差5個基點。進一步證實同業存款利率已經實現了以Shibor為基準的定價方式。2.以Shibor為基準的貼現利率形成機制考慮到2011年下半年為應對CPI的持續高攀,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適度從緊,使得銀行體系流動性和信貸規模緊張,企業貸款難度增大,票據融資需求大幅增加,貼現利率出現攀升,為剔除特殊因素影響,本文僅對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樣本數據估計模型,最后通過預測的方式,判斷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4月貼現利率偏離均衡值的程度。模型的R2=0.975,擬合程度很高,DW值為1.924,不存在自相關,各變量的系數都很顯著,模型較為理想。由誤差修正模型看以看出,貼現利率的短期變化來自兩部分,第一部分來源于當期3個月期Shibor的變化,3個月期Shibor每提高一個基點,貼現利率提高1.02個基點;第二部分來源于對上期偏差的調整,本期對上期偏離的動態調整速度為-0.2,即上期偏差的20%在本期得到糾正;得出貼現利率與3個月期Shibor利率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貼現利率圍繞均衡值波動,但不會偏離均衡值太遠。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目前我國金融機構的貼現利率已經實現了以Shibor為基準的定價方式。圖7是實際值與利用上述模型做出的擬合值之間的偏差,可以看出,2011年下半年明顯超出了正常波動范圍,最高達到三個百分點,又于2011年底返回正常波動范圍,這也說明,在兩變量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時,實際值與均衡值的大幅度偏離不可持續。3.Shibor對貸款利率形成機制的影響分析考慮到貸款利率與Shibor不存在協整關系,本文僅通過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考察貸款利率的動態變化過程和Shibor對其影響的大小,而不作ECM模型變換。4.以貸款基準利率為基準的貸款利率形成機制根據協整檢驗結果,一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存在協整關系,即兩者具有長期均衡關系,同樣構建兩變量的ADL(1,1)模型,由于常數項不顯著,故將常數項剔除后,再進行估計,得出如下估計結果。由誤差修正模型看以看出,一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短期變化來自兩部分,一部分來源于當期貸款基準利率的變化,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每提高一個基點,貸款利率提高1.213個基點;另一部分來源于對上期偏差的調整,本期對上期偏離的動態調整速度為-0.5062,即上期偏差的50.62%在本期得到糾正;得出一年貸款利率與貸款基準利率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貸款利率圍繞均衡值波動,但不會偏離均衡值太遠。2012年6月8日,存貸款利率浮動區間進一步擴大,但尚有存款利率不得高于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下限不低于基準利率的0.8倍上下限利率管制,雖然各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限已經放開,定價自不斷增強,定價能力逐步提升,但由于長期形成的對基準利率的依賴性,商業銀行仍將貸款基準利率作為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利率。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貸款定價基本上都是在中央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基礎上,根據每筆貸款的具體情況,確定浮動水平,浮動水平根據貸款行業、客戶信用、抵押擔保方式、金額大小、期限長短、客戶貢獻度、市場情況等因素確定。

篇4

2.問題(1)金融產品尚未完全滿足個人客戶多元化要求。盡管產品種類較多,但仍未能完全滿足個人客戶的不同需求。(2)創新難度較大。在產品創新及研發期間,各個部門缺乏相互交流和溝通,導致研發的產品根本不能滿足客戶需求,或者未對產品功能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對產品開發造成一定制約。部門內高能力、高素質的研發人員比較匱乏,研發工作只能與高校合作進行,造成業務人員與科研人員之間相互分離,研發速度較慢,研究開發工作受到制約。(3)產品類型及服務有待提升。國外銀行大部分產品為復合型產品,且產品服務水平較高,客戶滿意度較高。與國外銀行相比,國內商業銀行推出的產品類型較為單一,大多為單一產品,且售后服務水平較低,客戶滿意度較差。

二、加強產品營銷的幾點對策

結合以上對產品營銷特點、現狀及問題的分析,以下從堅持客戶需求為開發導向、全方面整合金融產品、完善營銷渠道和開發復合型產品四方面對如何加強產品營銷進行探討。1.堅持客戶需求為開發導向大部分個人客戶投資除儲蓄外,主要出于保障、賺錢的目的,應當結合客戶需求開發產品,即堅持客戶需求為開發導向。吸收個人客戶的閑余資金,將個人保險與金融產品相結合,開發回報率較高、投資時間較長的金融產品。在教育投資方面,開發教育保險、教育儲蓄、國家類助學貸款、商業性助學貸款等。在買房方面,開發低息、長期、按揭貸款,滿足年輕人對房子的基本需求。在醫療方面,除醫療保障之外,重點開發有關醫療方面的產品。在養老方面,開發養老儲蓄、養老保險等,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養老保障,并鼓勵年輕人做好長期投資儲備。

2.全方面整合金融產品銀行各個部門必須通力合作,實現信息與資源共享,打破常規分散模式,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加強對產品營銷的相關管理,增強營銷人員的防范風險意識,促使金融機構長期保持較好狀態,加快產品研發,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并正確做出反應。全方面整合金融產品,取長補短,改善產品單一化,實現優勢互補。

3.完善營銷渠道結合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對現有的營銷渠道進行完善,促使產品營銷充分發揮科技作用。目前,手機銀行、信用卡、電話銀行、個人網銀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應將柜臺營銷與現代方式相結合,拓展營銷渠道,利用電子銀行的經濟性、便利性和快速性,加強產品營銷。

4.開發復合型產品必須充分認識到國外銀行產品營銷具備的優勢,大力推出復合型產品,實現綜合性營銷。向不同客戶推薦相應的產品,如客戶以教育為主,則重點向其介紹教育儲蓄類金融產品,將該產品教育保險與儲蓄的結合性、保單紅利生息等優點介紹給客戶。很多國外銀行將住房貸款連同保險產品一并出售,除醫療險、意外險等常見保險之外,還向客戶推薦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3]。營銷人員應當借鑒國外先進的發展經驗,對自身營銷理念進行充實,提高營銷能力及水平。

篇5

2產品的趣味化設計方法

設計師應在了解使用者的使用心理、情感需求的前提下,在心理層面上盡量滿足人的情感需求,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具有產品的功能,還成為使用者情感交流的媒介。好的趣味產品具有恰當的表達方法,從人的感知來分,分為視覺趣味設計,聽覺趣味設計和觸覺趣味設計三大類。

2.1視覺趣味設計

視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渠道據統計,人類有80%的信息來自視覺,并且主要的信息來自于生活的環境和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a)造型趣味設計德國著名設計大師路易吉·科拉尼曾經說:“設計的基礎應來自誕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在眾多趣味產品的設計中,形態設計是常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多反映在稚趣類產品的設計中,按照造型的外觀形狀可以分為具象形態的仿生和抽象形態的仿生兩大類。具象形態的仿生指模仿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形態,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由于選擇的具象形態生動、優雅、美妙的情趣性,是設計造型的基本途徑,根據具象形態設計的產品消費者易于接受,這種設計手法多用在玩具、生活用品、工藝品中較多。如圖16水母燈,該有機形狀有利于光線的軟化和散射,并可以任意的擺放。如圖17水母吊燈,LED的燈源節能環保,飄逸的形態給家居裝飾帶來幾分趣味。抽象形態的仿生是以自然規律或運動規律為基礎,將具象的形態進行抽象提煉為基本的形態要素,進而表達生命的感悟。抽象后的形態多概括為點、線、面的形態組合,簡潔、大方,和工業產品通過外觀的現代感來表達產品語義的設計方法一致,被廣泛應用在產品設計領域中。如圖18的拖鞋搖椅,簡潔的曲線線條和舒適的人機曲線,是家庭生活必需。因為每個設計師的設計表現手法和生活經驗的不同,就一種具象形態的抽象表達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抽象形態,另外消費者的生活經驗不同,所產生的心理聯想也會有千差萬別,造成了豐富多彩的形態生命力。b)卡通化趣味設計卡通化設計手法是一種混合卡通風格、漫畫曲線來宣揚生活樂趣的一種特殊設計手法,把卡通形象或夸張變形的風格溶于產品設計中,通過造型來體現。市場上利用卡通形象的手法設計的產品多見于日用小產品和小飾品設計,現在逐漸地擴展到電子產品設計中,影響也逐漸擴大。如圖19兔子卡通開瓶器,小兔子張開大嘴巴,幫你解決開瓶的困擾。c)色彩仿生趣味色彩具有直接表達的特性,一種色彩可以獲得其具象聯想和抽象聯想,傳達色彩的語義和情感,通過色彩的聯想將色彩蘊含的含義附著于產品中,通過產品傳達給消費者產品的暗示語義,這種設計手法為設計師所喜愛,將各種色彩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尤其在家庭日常用品,辦公用品領域中,使生活的環境變得溫馨,在緊張的辦公節奏中感覺到清新自然,心情舒暢無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5]。如圖20煙灰缸設計,黃色和淺綠色的搭配在辦公桌上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難想象它是一個煙灰缸。

2.2聽覺仿生趣味設計

聽覺一般指人聽到的各種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之一,它不僅為人們交流知識、溝通感情所必需,而且使人們感知環境,產生安全感,如圖21回歸自然音箱,采用石頭質量來調節音量等設置。

2.3觸覺仿生趣味設計

觸覺仿生是模擬生物表面材質肌理的一種表現方法,傳達不同物體表面的質地、紋理和形態等的視覺、觸覺和情感體驗。設計師在設計中借鑒表面紋理和組織結構等內部特征。眾多的肌理材質向人們傳遞著豐富的語義,將之應用于設計中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蛇皮、蜂窩結構等。如圖21所示的螺旋盤子的設計,很好地將鸚鵡螺曲線應用到了盤子的設計中去,從而達到一種奇趣的效果。

篇6

中國已加入WTO,由于中國特定國情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又加上城鎮化進程滯后,大量勞動力滯留在農村,從而造成農戶生產規模小,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玉米、小麥、大豆、棉花等大多數農產品國內價格已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加入WTO之后,隨著關稅的大幅度降低,國際市場農產品將對我國農產品產生巨大的沖擊。面對沖擊是采取放棄大面的農產品生產,去大量采購國際市場價格便宜的國外農產品,還是繼續堅持固守本國生產,就是一個非常現實的選擇。考慮到糧食安全問題,把我們需求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依賴價格波動較大的國際農產品市場上,那將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在不利的條件下,保持我國農產品基本自給,同時加大具有比較優勢農產品生產,爭取更多的創匯,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一、農民收入增長趨勢的分析與預測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中農民人均名義收入和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的資料,計算農民人均實際收入和農民收入實際增長率(按1978年價格),同時利用1985~2000年資料計算農民收入預測值(剔出價格因素按1978)。

預測值由如下指數平滑公式計算得

附圖

其中α稱為平滑常數,值域在0和1之間,其大小決定了本次預測值對前期預測誤差修正程度。Excel稱(1-α)的值為“阻尼因子”;Y為t期的實際觀察值;、分別為t期、t+1期的預測值。在公式中平滑常數是最近期實際值的權數,它的大小反映平滑常數對實際值的變化反映是否迅速,通常用均方誤差MSE和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來表示。在評價模型的預測精度時,常使用的是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一般認為,若MAPE小于10,則模型預測精度較高[1]。計算誤差的公式為

附圖

通過計算MSE=40.221數值較小,MAPE=3.625,預測結果表明該預測模型預測精度非常高。使用該模型對2001、2002年預測結果是農民人均實際收入(按1978年價格)分別為633.54、642.4元,農民收入增長進入相對平緩期。

農民收入實際增長率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程和不同時期側重點變化的恰當反映。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從農村開始,1978年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又加上大幅度提高農產品價格等一系列利農政策的出臺,使得農民收入再上新臺階,1978~1985年間總增長1.33倍。隨著中國經濟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農民收入增長開始逐漸放緩,由于經濟過熱,中國經濟轉入治理整頓,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急劇下降,進城農民紛紛返鄉,非農收入大幅度下降。剔除價格因素后,農民實際收入1988、1989年分別下降0.61%、6.3%。90年代初期,由于賣糧難問題的出現,農民收入增長低于產量增長。之后,敞開按保護價收購農民糧食的政策實施,極大的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在連年創高產的同時,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總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整體速度還是較快的,除了1988、1989兩年農民收入實際增長有所下降,其它年份都保持正增長,20年間農民人均實際收入(即剔除價格因素,按1978年價格)凈增加3.69倍,農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二、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分析

(一)因素的選擇

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很多,本文選擇的基本思想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影響農民農業收入,作者選擇了農作物播種面積、農用機械總量、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另一方面是影響農民非農收入,選擇城市人口比重。農作物播種面積增加,無疑是增加農民農業收入總額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農村人口總數一定的條件下,對提高農民人均收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農用機械反映農民對農業生產固定資產的投資,在一定條件下會促進收入增加;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可以看作是提高勞動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城鎮化發展,會帶動第三產業相應的發展,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城市就業,使農民非農收入增加或者減少農村人口基數,使農民人均收入得到提高。當然,這些因素是否重要,還必須有待模型來回答。

(二)資料使用說明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各期,由于不能得到1979、1981、1982、1983、1984年資料上述各變量的全部數據,因此本模型包含1978~2000年除上述年份外的18年數據。

(三)模型選擇

使用多元回歸線性模型

附圖

其中因變量Y代表農民人均純收入按當年價格數據;A代表回歸常數項;X[,1],X[,2],X[,3],X[,4]分別代表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農作物播種面積(千公頃)、城市人口比重、農用機械總量。通過相關分析得農業機械總動力與農民人均純收入相關系數數值較小,這表明在現行條件下,增加農業機械對農民收入影響不大,通過將農業機械總動力作為一個因變量進入回歸方程,農業機械總動力回歸系數的t通不過檢驗,因此將其剔除。

根據上述資料,采取最小二乘法得到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運行結果如下

附圖

回歸系數都顯著不為零,通過t檢驗。從上述數值可以清楚地看出多元回歸方程擬合優度也非常高,這表明變量選取很合適[2]。模型回歸標準差不大,三因素P值都非常小,從改革開放以來多年歷史資料看,通過定量計算結果表明:農產品收購價格、農作物播種面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

三、提高農民收入的具體建議

上述歷史數據定量分析結果表明農產品收購價格、農作物播種面積、城鎮化進程曾經是決定農民收入主要決定因素,但是我們必須結合當前實際準確判斷現在和將來農民增收的主要影響因素,才能保證提出的建議具有針對性和實踐上的可行性。本人通過認真閱讀WTO《農業協議》并結合上述趨勢和因素分析結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逐漸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WTO《農業協議》中的綠箱政策,為農民增收架橋鋪路[3]。WTO《農業協議》對直接價格支持、出口補貼等對生產和貿易產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稱之為黃箱政策措施,這就說明一直在農民增收中起重要作用的農產品支持價格將行不通。而對諸如農業科研、環境保護、農田水利、農業保險等不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的支持措施稱之為綠箱政策措施。盡管我們財政緊張,但是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來對待農民增收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不僅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保證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和社會穩定,而且也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通過國家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加大,調動地方財政和農民自身等各方面對農業投入的積極性,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改善農業投資環境,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增加農產品產量。尤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農民收入增加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勢在必行。

(2)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結合各地實際,分類指導。對那些農業發展較快,農戶經營規模較大,市場化程度較高,國家應通過政策引導,提供技術服務和市場信息等手段鼓勵他們發展外向型農業,并且派專人去那些外向型農業較為發達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學習先進的經驗

和技術,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生產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在為國家創匯的同時,增加農民的農業收入。對那些主要以生產糧食和棉花等國際上缺乏競爭力的農產品,并且單產較高的農戶和地區,政府應從收入支持方面考慮,這也是WTO《農業協議》所允許的,一方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促進農業穩定發展。我國擁有天然草原59億畝,這將是農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豐富資源,但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建設資金不足、草原墾殖、管理不善、觀念落后等原因,引起草原沙化退化嚴重,造成草地產出率低。通過財政支持和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增加草原投資增量,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畜牧業[4]。畜牧業可以促進種植業,帶動加工業,促進農業內部結構合理化和產業間的良性循環,發展畜牧業,不但能滿足食物結構改善的需要,而且可以實現糧食轉化增殖,增加農民收入。畜牧業特別是畜產品加工業,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極有可能成為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一個優勢產業。

(3)采取靈活的土地承包政策,實現不同程度的土地集中和規模化經營,提高土地的產出率。我國農業機械的配備總量已經很大,平均每公頃機械總動力已經大大超過美國,機械利用率不高,單位農產品機械成本較高,這也是我國農民收入增長與農業機械相關性不是很強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外出打工隊伍日益龐大,土地拋荒現象愈益嚴重,一方面土地數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土地荒蕪或者不能充分發揮效益。有一些地方實行的“反租承包”我認為很好,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創新思路,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增加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發展方向,通過農業資源向經營能人集中,實現效益最大化。

(4)把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今后,鄉鎮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很難超過80、90年代,大批鄉鎮企業工作的重心將是使企業素質升級和結構調整,吸納勞動力的很難出現。但是,如果把鄉鎮企業的發展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則可以開拓一條寬闊的就業之路。小城鎮建設是21世紀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戰略,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潛力極其巨大的新經濟增長點。加快小城鎮建設,不僅可以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村人口的城鎮化水平,而且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之所以規模巨大,第二、三產業落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城鎮數量少且規模小。城鎮的擴張和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將是今后吸納剩余勞動力的主要出路,為此,各級地方政府應把鄉鎮企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兼顧。一方面,各級地方政府應制定具體政策,吸引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適當集中,擴展其吸納就業和擴展就業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內聯外引、拍賣轉讓、股份制等辦法,把城市中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原料加工工業適當向小城鎮擴散。適當放寬農村人口遷入城鎮居住的限制,鼓勵農民自籌資金在城鎮發展二、三產業,提高城鎮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易丹輝.統計預測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102~122

篇7

形象是主體在一定的意識形態下,對客體做出的反映,而產品的品牌形象則是指消費者對產品的心理期望,簡單說來是就是對產品的心理感知。理論而言,對品牌形象的影響因素有品牌是名稱、包裝、質量、服務、價格、屬性等,對于不同的動漫周邊產品而言,其各自具備的品牌形象又有個體差異,如有些動漫周邊產品具有可愛溫柔的特性(如喜洋洋與美羊羊周邊產品),有的則代表著公平正義(如黑貓警長周邊產品),而有些則代表著睿智(如阿凡提周邊產品)等。品牌形象不僅是針對消費者訴求而產生的,也是企業和產品的無形資產,對企業和產品的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正因目前我國動漫周邊產品行業中,同質化、惡性競爭嚴重,因此如何突出重圍,品牌形象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來說,消費者會選擇品牌形象好、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而品牌形象的構成則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即品牌的功能性和獨特性。品牌的功能性是品牌形成的基礎,是消費者對品牌最先形成的感性認識。品牌的魅力是營銷者賦予品牌,并為消費者感知、接受的個性特征,是在功能性的認識基礎上進一步體現的情感、心理、價值觀念。

(二)品牌塑造對動漫周邊產品的重要性

筆者認為,品牌塑造對動漫周邊產品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品牌塑造是動漫周邊產品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在產品嚴重同質化的今天,企業想在一片紅海中勝出,就需要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競爭,但對于動漫周邊產品而言,需要產品設計、產品外包裝、營銷手段、服務模式等的差異化,但總結來說,這些差異化都歸結為品牌的塑造,簡單說來只要談到某一類型的動漫周邊產品,就能讓消費者聯想到是某公司生產的產品,這點現實企業中有很多已經做到(如微軟的windows系統等),從這些成功企業的經驗來看,這些企業是不僅長期占據穩固的市場份額,也使得企業獲得了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是企業發展的生命力,而對于動漫周邊產品來說,依然如此。其次,品牌塑造有利于動漫周邊產品獲得市場的認可。只要品牌得以成功塑造,也就預示著該產品在其所屬的細分市場中,已牢牢掌握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品牌塑造成功的結果,也說明細分客戶群體對產品認可,是市場認可的重要展現。

二、基于動漫周邊產品設計

的塑造品牌的策略分析前文筆者已經對品牌塑造在動漫周邊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與研究,而如何有效的建立起動漫周邊產品的品牌,筆者將基于動漫周邊產品設計的角度進行策略分析。

(一)動漫周邊產品外包裝設計要求

動漫周邊產品的設計不僅包含產品本身的設計,也包含有產品外包裝的設計,因此基于動漫周邊產品設計角度,研究這些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塑造,外包裝的設計也是重要考量的內容。而外包裝的設計外觀、材料、文化內涵、構成方式等,都對品牌形象的建立有著直接的影響,外包裝的品牌形象的建立正式基于以上基礎上才能產生。

1.外包裝的材質要求。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其產品品牌的定位在企業戰略規劃中已明確化,因此剩下的工作記為如何建立既定的品牌形象,這點從外包裝的角度來看,材質的選擇要緊密聯系目標客戶群體,如目標客戶群體是高端消費人群,那么外包裝材質不僅需要材質好,更需要材質的新穎;反之若目標客戶群體為低端客戶群體,為了控制周邊產品的總成本,外包裝材質的選擇可以是大眾化、普遍化的原材料。這樣選擇不僅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更符合企業自身的定位,利于動漫周邊產品品牌形象的建立,直接促使其品牌的建立。

2.外包裝的外觀要求。

與材質需求類似,但又有所區別,因外包裝設計不僅要與企業的定位相吻合,也和企業生產的動漫周邊產品相吻合,因此外包裝的外觀就具備雙重屬性,結合外包裝的圖案,將其所需要包裝的周邊產品直接或間接的展現給消費者。

3.外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要求。

如何發掘動漫作品的內涵并運用到包裝設計上,是引起消費者情感共鳴的關鍵,例如日本森永糖果公司以經典卡通人物為包裝的一個系列產品,在外觀上使用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鐵罐造型,構圖上也以舊式卡通為構圖,人物造型簡單、平凡,但卻很經典,整體給人感覺懷舊、耐人尋味,給消費者傳達一種對童年時代的卡通人物的回憶情感。因為動漫文化同一個人的童年時代和成長有很大關系,包裝設計時利用這種情感內涵,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從而得到消費者的高度認同。消費者對產品產生認同感,自然就在心理上對產品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形象。因此,在動漫周邊產品的包裝設計上應考慮發掘能得到消費者認同感的文化內涵,利用動漫豐富的文化內涵提高品牌形象,從而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二)動漫周邊產品設計要求

1.踐行綠色動漫周邊產品設計。

當前環境污染治理是擺在世界人前的難題,也導致了世界各國都在踐行綠色生態之路,對于動漫周邊產品設計而言,設計師也需要轉變角度,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品牌塑造思路,從產品設計的各個環節(材質等)都要與節能、無害、高效化設計緊密結合,倡導綠色化的動漫周邊產品設計之路,樹立綠色化的品牌形象。

2.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

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表明,人在低層次需求(物質)得到滿足后,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精神),因此對于動漫周邊產品的設計師而言,就要拓展自身的設計視野,開拓創新,別出心裁,創造出個性化、特色化的動漫周邊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這也是動漫周邊產品品牌塑造的必由之路。

篇8

(一)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可降低農業企業產品推介成本。農業企業為生存、發展,必須考慮降低推介成本,提高推介效率。由于市場上農產品的品種繁多,競爭激烈,消費者被紛繁的信息所困擾,農業企業在市場上采取逐一介紹農產品的功能、特點、質量的做法不容易引起消費者的信任和注意。消費者陷入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對新信息有排斥情緒,給企業的產品推介帶來困難;推介沒有品牌的產品會使消費者難以信任或記憶凌亂的信息。但農業企業如果采取品牌策略,用品牌將農業企業和產品信息“打包”呈現給消費者,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降低農業企業推介成本、增加銷售的目的。

(二)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可促進農業企業利潤增長。農產品品牌可以克服農產品市場的逆選擇現象,有利于促進農業企業利潤的增長。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旺盛,只是苦于不能分辨農產品質量的優劣,而不敢購買生產者自己宣傳優質農產品。如果有一個制度保證農產品生產者供給的是優質農產品,消費者將會毫不猶豫地購買此產品。“品牌”作為一個制度被長期受益的生產者所遵守,消費者就可以放心購買那些自己信得過的品牌農產品。由于品牌農產品受到育種、栽培、養殖等農業技術水平及生產土壤、水質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品牌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養殖數量都不能夠滿足所有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的需求,品牌農產品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品牌農產品的價格一定高于均衡價格,也就會產生生產者剩余。供不應求狀態越明顯,生產者剩余將會越多,企業利潤越大。因此,品牌在解決農產品市場逆選擇的同時,將直接增加消費者的有效需求,促進企業利潤的增長。

(三)農產品品牌化經營促進農業企業可持續增長。農業企業建設品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建設品牌,發揮品牌價值的功能,使農業企業可持續增長。“品牌”建設成功與否決定企業增長是否永續。品牌決定消費者選擇行為,消費者選擇行為的依據是產品的利益點。產品的利益點是通過品牌體現出來的。農業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可以分解為兩個變量,一個是“可持續”,即長久,時間上的長期;另一個是增長,即空間上的擴大,具體指經營上的增長,一般是指銷售量的增長。如上所述,消費者尋求信息搜尋成本和選擇成本的最小化,而品牌能夠降低信息搜尋和選擇成本。在品牌建設者遵循品牌承諾的情況下,消費者自然愿意在信息搜尋和選擇成本最小化的同時,忠誠于自己所信任的品牌。這種“忠誠”導致消費者的重復購買,重復購買的結果就是“可持續”,“可持續”的購買實現了農業企業的增長。品牌建設成功的農業企業在凝聚了一部分忠誠的消費者外,又不斷地吸引新的消費者。品牌的實質是信用,一個企業通過品牌向消費者展示企業的信用,通過擴大品牌知名度來宣傳擴大企業的聲譽,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帶來越來越多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的增加,這也就是實現“增長”。實踐充分證明,品牌的成功建設必然帶來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二、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對農戶的作用機理

一般情況下,農戶銷售產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不經過中間加工環節,由于個體農戶銷售的產品數量有限,農戶不會自己出資建設品牌。另一種形式是農戶將產品銷售給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加工處理后銷售給消費者,農產品加工企業為長期利益進行品牌建設,這時農戶的角色是農產品品牌的參與主體而不是建設主體。

(一)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增加農戶對優質農產品的供給。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人假定,農戶生產經營的目的不僅是為滿足于自身的消費需要,也是為追逐利潤最大化。一般情況下,由于農產品的生產與產品特征所形成的質量信息不對稱,消費者不能從外觀上辨別其質量情況,在農產品市場上不同質量的農產品具有“形的同質性”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價格,但由于生產質量較高的優質農產品需要投入較多的成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產技術轉讓費用及為區別其他普通農產品所需要優質農產品的營銷費用等,所以生產優質農產品的投入成本要遠遠大于生產普通農產品和劣質農產品。而逆選擇使優質農產品售價與劣質農產品相同或相近,而成本要高出很多,農戶生產安全優質農產品的利潤遠低于生產普通甚至劣質農產品所獲得的利潤,有時可能是負值。逆選擇使農戶不愿意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在價格一定的情況下,農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如使用價格便宜的劣質化肥和帶有毒性的農藥、激素等)來增加收益;或在投入一定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增加產量(如過度地濫用化肥農藥、生長激素等)來增加收益,這就為農戶進行不安全生產行為創造了條件,使他們能夠在生產經營普通或劣質農產品時獲得不錯的利潤,而優質農產品的農戶僅能獲得較少的利潤甚至虧損,進而使他們逐步退出市場或轉為生產普通農產品甚至劣質農產品,最終結果就是農產品市場的整體質量水平越來越低。雖然農產品生產者不得不提供低價劣質農產品,但優質農產品市場需求旺盛,消費者盼望優質農產品的供給。在國內市場,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國際市場方面,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人口隊伍龐大,為提高農民收入,必須進軍國際市場,國際市場的農產品品質標準一般要高于國內生產的普通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多年來的農產品市場逆選擇現象導致農產品內在質量嚴重不符合國際市場要求,再加上我國人世后,國際農產品大量涌入,對我國農產品市場造成嚴重沖擊,高端農產品市場被國外的品牌占據,本土農業企業只能在低端市場競爭。因此,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是我國農業企業的必然選擇,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旺盛需求為我國農產品生產經營農業企業生產高質量農產品提供外部動力。

(二)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增加農戶收入。長期以來,受人口與耕地的雙重壓力,我國農業一直是以追求產量增長為目標,農產品品種結構單一,品質普遍不高,地區結構趨同,產后加工技術落后。盡管這種數量型農業在人均收入和農產品數量水平低、國內與國際貿易不發達的情況下,曾為我國農業發展和保證有效供給做出巨大貢獻。然而,隨著農產品的日益豐裕和人們收入的提高及農產品市場發育程度的上升,這種數量型農業模式已不適應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導致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嚴重偏離消費結構,從而不斷引發農產品周期性“賣難”危機和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矛盾。分析農民收入增幅不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低檔、無特色農產品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消費者的支付預期不高,尤其農產品的逆選擇現象長期影響市場,使消費者追求高質量農產品的愿望難以實現,農產品市場長期處于買者、賣者均不滿意的尷尬局面,農戶收入水平長期增幅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幅。農戶之所以長期生產普通農產品或劣質農產品是因為農產品市場的逆選擇現象和選擇成本過高導致消費者不敢購買優質農產品,致使有利于農民也有利于消費者的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得不到實現,市場充斥著劣質和普通農產品。農產品品牌能夠起到降低消費者選擇成本,解決農產品市場上逆選擇現象的作用,使制約農民生產供應優質農產品的逆選擇現象和選擇成本過高現象不復存在,農戶的生產對象自然轉向利潤高的優質產品上面來,農民也將獲得比生產普通或劣質農產品獲得更多的收入,農產品品牌也就起到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

(三)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增強農戶可持續經營能力。農民收入的增加,必然會增強農戶的可持續經營能力。當前農民收入不高,農民用于提高生活質量的支出增幅較小,用于生產的資金也十分有限,更談不上用于提高農產品質量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農戶為解決當前生活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難題,在沒有形成農產品品牌帶動的生產經營的格局下,農戶只能按照市場能賣什么就生產什么的原則進行生產,不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當農戶供給農產品的農業加工企業的品牌建設成功后,農戶可以生產優質農產品并能得到比生產普通農產品或劣質農產品的收入更高的收益。農戶收入的增加,不僅使農戶生活水平提高,更能使農戶有充足的資金投入在優質農產品的生產上,形成可持續發展。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可以提高農戶生產優質產品的自覺性。當農戶在農產品品牌制度的約束下進行生產經營時,農戶收入大幅增加,農戶的生產經營就會進入良性循環狀態,在這過程中農戶也是學習者,慢慢知道品牌能使自己致富,自己生產經營的農產品必須符合優質農產品的標準等等。這些認識逐漸變成農戶的自覺意識,農民就會把增加優質農產品生產投入,提高產品質量作為自覺行為。

篇9

對于焊接工具電烙鐵的使用是本門課程的一個重點,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因此授課中只針對烙鐵的種類及輔料進行簡單的講解和認識,用一個課時。那么焊接練習則要進行6—8學時。首先準備較多的電子廠報廢的線路板,要求學生用元器件在上面進行焊接練習。例如一次要求40個焊點,之后又教師進行點評,指出其中的不良之處及發生原因,將統一的不良點進行分類,要求學生辨別。再經行練習,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其次,為鍛煉學生的維修能力,還進行拆焊練習,將之前的焊接練習的元件再拆除下來。這樣還可以下次繼續使用。經過這樣的練習之后,學生的手工焊接已經基本合格,可以焊接作品。同時拆焊的能力也得到鍛煉。第三,經過前面的練習,學生已經沒有耐心再練習了,因此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開展一個焊接自創作品的比賽活動。先為學生準備焊接導線,要求學生進行創意產品的設計和制作,至少有20個焊點。完成后進行評分,選出有創意的好產品5個,老師進行獎勵。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下課之后仍然不離去,甚至晚自習也要制作。課后將作品進行各班級展示,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見我們的學生也是有學習熱情的,只要找對路,一定有效果。當然學生的獎勵是沒有經費的,因此就將課程最后學生組裝的調頻收音機作為獎品。

2.緊固件和緊固工具的學習

上課前將各種常用的緊固工具進行收集,針對實際的使用進行講解,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特別講解使用中的注意事項。例如:針對不同大小的螺釘應使用不同大小的改錐,但是怎樣確定螺釘擰緊了沒有,如何檢驗,為什么螺釘有脫扣的現象等等,將這樣的問題留給學生,以提高其積極參與的熱情。還有要求學生舉出在生活中的緊固工具和使用方法。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各種各樣的回答都有,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有提高了教學效果。總之學習這些理論性不強的知識時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篇10

2趣味產品設計解析

現代社會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僅限于基本使用功能,還包括了產品心理、精神層次的需求。趣味性的產品能打破產品帶給人的單調、平淡、沉重、壓抑的感覺,可給人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使人保持愉悅的心情,產生美好記憶的。一件好的產品會讓人在使用過程中感受舒適、愉悅,給緊張的現代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正如美國西北大學的計算機和心理學教授唐納德-諾曼所說:“產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產品讓人易學會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這個產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悅”。

3產品趣味性語義分析

3.1產品語義的含義

產品語義強調的是人與物之間的一種交流,即通過產品的材料、形態、結構、色彩質感等視覺語言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產品的內部結構,使產品功能明確化,使人機界面單純、易于理解。產品語義分為外延性語意和內涵性語意。外延性語意是更直接的語意表達,通過形態、構造特征等元素來表達使用目的、操作、功能等內容,使人能夠通過產品的外形設計直觀地明白產品的功能、用途和使用方法。內涵性語意是一種感性的認知,通常是指產品中所包含的社會文化和個人聯想(如意識形態、情感等)。通過產品的造型形態喻示出使用者和使用環境,進而指示出使用者的社會地位、文化品位、價值觀等象征價值。內涵語義以外延語義為前提,產生于特定的場合和環境中,依據用戶的主觀因素而隨時變動。內涵語義比外延語義更多維,更開放、更深刻。產品設計基于用戶的記憶和個人經驗的聯想,很容易引起用戶的情感共鳴。趣味性語義屬于內涵性語義的范疇,是產品語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3.2產品趣味語義表達的分類

作為人的創造活動,趣味性設計在更深層面上體現出對人性的關愛和體貼,產品的趣味性語義即是通過產品的設計來表現某種特定的情趣,使產品富有某種情感色彩。產品的趣味性語義有多種層次,各自有側重點,都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過趣味性造型符號和元素融入設計形體中,基于人的情感經驗,做意象化的細節處理,給人帶來驚喜。具體可分為生趣、機趣、諧趣等多種語義特征。生趣,從生動、靈活等方面來表達趣。大家都有捏泡泡的經歷,氣泡日歷,將氣泡紙覆蓋到日歷上,這樣每天都可以捏響一個泡泡。創意小人燈,將插和拔的感覺結合在一起,不知道是要拔還是要插。機趣,從機智、靈巧方面表達趣,體現于結構設計的巧妙之處,借此反映設計者的睿智。“鯊魚”迷你型老虎鉗,不同以往的結構設計,符合人機原理,看著還很囂張的樣子。此類趣味產品多從產品結構、功能方面進行創新。諧趣,從詼諧、滑稽方面表達趣。該類產品具有幽默輕松的設計內涵,往往使人忍俊不禁。這類產品內涵語義豐富,讓人覺得輕松幽默,身心放松,表情咖啡杯設計,杯子與杯墊組成各種喜,怒,哀,樂的表情。HumanCDHolder設計,動作和造型結合仿佛CD架真是重若千金,用不尋常的方式讓人發笑,這類產品必將會給生活帶來不少樂趣。雅趣,從雅致、意境方面表達趣,從產品的形體和質感中體現產品的典雅和格調,反映了設計人的藝術修養,表現出一種生活的精致、高雅和態度。時尚便攜煙灰缸,外觀看來精致無比和煙灰缸形狀相去甚遠,旨在說服人們不要亂扔煙頭煙灰等。情趣,從人的情感出發,在情致方面表達趣。產品體現如愛情、親情等情感,使人感覺到溫暖、親切。如圖6榮獲IF設計大獎的章魚情人碟,將U盤視為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小飾品,將消費者使用情境與外觀設計結合,讓U盤不只是U盤,而是個人風格及生活方式的一種延伸,體現多樣化貼心設計與人文創意。

合家歡故事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天趣,從自然天性方面表達趣。產品設計回歸自然、天然,體現人與環境和自然的和諧。這類設計多從自然界中獲得靈感,保持自然生物的靈動美感,讓人在鋼鐵世界中感受自然的樂趣。“LeafLamp”燈,其主要的靈感來自大自然母親對于人類的饋贈,根據樹葉而設計,它可以被用作臺燈,落地燈,以及學習用燈等,自然清新且功能完善。玻璃塊冰淇淋設計,去除了各種色彩和形狀,還原到原始的冰破碎的樣子。理趣,從理智、聰穎方面表達趣,與情趣的感性相對,在理智和趣味表達中達到一個和諧,單純的強調理會讓人覺得單調乏味,過多的趣會雜亂無章,理趣是在規范的設計中體現情趣,窗簾設計,巧妙得利用磁石原理來收簾,通過規矩的磁石分布隨機塑造多變的窗簾造型。童趣,從兒童的視角表達趣,反映了兒童的稚嫩天然的神態,造型多以形似為主,色彩以兒童喜愛明亮活潑色彩為主,功能要求簡單易學。搖搖兔設計,這款可愛的兔子造型,兼具擺設及玩具功能,生動的表情,皮革材質的長耳朵,艷麗的紅色,為童年回憶中的“玩具木馬”做了新的詮釋。“烏賊”香腸花型切割刀,憨態造型和艷麗色彩不禁讓人躍躍欲試。拙趣,從憨態可拘方面表達趣。可從動物和孩童的動作及瞬間神態獲得靈感,故意模仿往往缺乏傳神的感覺,這類產品看似拙,其實反映了設計的深遠意境,在使用中讓人覺得親切。笑臉盤,添加食物后表情生動,使人愉快進餐。奇趣,從奇、反常規方面表達趣。奇趣和諧趣都會有一種幽默滑稽的效果。但奇趣往往產生于逆向思維設計,打破常規,給人反其道而行之的感覺,讓人感嘆設計的巧妙和趣味。會走的鬧鐘,專為懶人設計的一款鬧鐘,響時會隨意走動,如果你還在睡夢里,那就不知道它會在哪里了,直到沒電為止。彎邊盤子設計,翹起的彎邊可以方便用勺子舀起食物,以節約每一粒糧食。通過各種富于趣味性的造型符號來傳達豐富趣味語義,在滿足產品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將各種幽默、活潑的元素融入產品造型設計中,使產品在某種層面上與人的情感產生共鳴,與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情感互動,無形之中趣味性加強并放大。經過設計師對情感細節造型等的夸張設計組合,使產品具有某種情感,傳達某種情感,與消費者達到心理上的共鳴,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4產品的趣味化設計方法

設計師應在了解使用者的使用心理、情感需求的前提下,在心理層面上盡量滿足人的情感需求,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具有產品的功能,還成為使用者情感交流的媒介。好的趣味產品具有恰當的表達方法,從人的感知來分,分為視覺趣味設計,聽覺趣味設計和觸覺趣味設計三大類。

4.1視覺趣味設計

視覺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渠道據統計,人類有80%的信息來自視覺,并且主要的信息來自于生活的環境和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

a)造型趣味設計德國著名設計大師路易吉•科拉尼曾經說:“設計的基礎應來自誕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在眾多趣味產品的設計中,形態設計是常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多反映在稚趣類產品的設計中,按照造型的外觀形狀可以分為具象形態的仿生和抽象形態的仿生兩大類。具象形態的仿生指模仿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形態,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由于選擇的具象形態生動、優雅、美妙的情趣性,是設計造型的基本途徑,根據具象形態設計的產品消費者易于接受,這種設計手法多用在玩具、生活用品、工藝品中較多。水母燈,該有機形狀有利于光線的軟化和散射,并可以任意的擺放。水母吊燈,LED的燈源節能環保,飄逸的形態給家居裝飾帶來幾分趣味。抽象形態的仿生是以自然規律或運動規律為基礎,將具象的形態進行抽象提煉為基本的形態要素,進而表達生命的感悟。抽象后的形態多概括為點、線、面的形態組合,簡潔、大方,和工業產品通過外觀的現代感來表達產品語義的設計方法一致,被廣泛應用在產品設計領域中。的拖鞋搖椅,簡潔的曲線線條和舒適的人機曲線,是家庭生活必需。因為每個設計師的設計表現手法和生活經驗的不同,就一種具象形態的抽象表達可以得到多種不同的抽象形態,另外消費者的生活經驗不同,所產生的心理聯想也會有千差萬別,造成了豐富多彩的形態生命力。

b)卡通化趣味設計卡通化設計手法是一種混合卡通風格、漫畫曲線來宣揚生活樂趣的一種特殊設計手法,把卡通形象或夸張變形的風格溶于產品設計中,通過造型來體現。市場上利用卡通形象的手法設計的產品多見于日用小產品和小飾品設計,現在逐漸地擴展到電子產品設計中,影響也逐漸擴大。兔子卡通開瓶器,小兔子張開大嘴巴,幫你解決開瓶的困擾。

c)色彩仿生趣味色彩具有直接表達的特性,一種色彩可以獲得其具象聯想和抽象聯想,傳達色彩的語義和情感,通過色彩的聯想將色彩蘊含的含義附著于產品中,通過產品傳達給消費者產品的暗示語義,這種設計手法為設計師所喜愛,將各種色彩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尤其在家庭日常用品,辦公用品領域中,使生活的環境變得溫馨,在緊張的辦公節奏中感覺到清新自然,心情舒暢無形中提高了工作效率。煙灰缸設計,黃色和淺綠色的搭配在辦公桌上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難想象它是一個煙灰缸。

4.2聽覺仿生趣味設計

聽覺一般指人聽到的各種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之一,它不僅為人們交流知識、溝通感情所必需,而且使人們感知環境,產生安全感,回歸自然音箱,采用石頭質量來調節音量等設置。

4.3觸覺仿生趣味設計

觸覺仿生是模擬生物表面材質肌理的一種表現方法,傳達不同物體表面的質地、紋理和形態等的視覺、觸覺和情感體驗。設計師在設計中借鑒表面紋理和組織結構等內部特征。眾多的肌理材質向人們傳遞著豐富的語義,將之應用于設計中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蛇皮、蜂窩結構等。螺旋盤子的設計,很好地將鸚鵡螺曲線應用到了盤子的設計中去,從而達到一種奇趣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深水埗区| 安丘市| 兴业县| 高安市| 姚安县| 玉环县| 隆安县| 苏尼特右旗| 蚌埠市| 府谷县| 昭通市| 聊城市| 萨嘎县| 连平县| 三门县| 工布江达县| 安阳县| 大港区| 犍为县| 海宁市| 游戏| 澄城县| 乌拉特前旗| 望都县| 出国| 广南县| 农安县| 治多县| 嘉祥县| 昌图县| 简阳市| 七台河市| 东乡族自治县| 芦溪县| 务川| 凌云县| 沾益县| 宝山区| 蓝山县| 沙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