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專科護士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13 11:27: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專科護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專科護士論文

篇1

1.2培訓對象培訓對象為2010—2011年取得護士資格證書,經醫院崗前培訓合格分入急診部的20名護士,男性1名,女性19名,年齡20~23歲,學歷:大專7人,本科13人。傳統組為2008—2009年新入科的17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19~24歲,學歷:大專8人,本科9人。兩組護士在年齡、性別、學歷及入院考試成績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培訓方法傳統組采用傳統的帶教方法,即由高年資護士帶教年輕護士。年輕護士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后,即給予相應班次工作。新培訓模式組即采用對急診專科護士建立科學的分區域、分階段專業培訓體系。根據工作年限及掌握專業技術能力要求,按急診病區、急診監護室、急診門診三個區域,分崗前護士培訓、急診病區護士培訓、急診監護室護士培訓、急診門診護士培訓四個階段。護理部建立系統的專科培訓、準入制度,科室成立培訓小組,由科護士長任組長,其成員由副護士長、國家級急診專科護士(科室每年選派1~2名護士參加國家級急診專科護士培訓)組成。采用集中授課和操作演示,保證培訓統一規范。科室制定培訓計劃、目標,組織實施,對急診護士進行系統化、有目標、有計劃的崗前和在崗培訓。特殊護理單元:急診監護室、急診門診還需接受準入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后方能獨立上崗。考核中理論考試成績80分以上,操作考試成績90分以上及格,不及格者延遲3個月進入下一階段的培訓,離崗(病假、產假、哺乳假等)3個月以上者,需經科室對其從制度、工作流程及操作規范等方面考核合格后方可返回工作崗位。各階段的培訓、考試考核成績記入本人護理技術檔案。

1.3.1第一階段:新職工的崗前培訓。新職工上崗前由醫院人力資源部和護理部對其進行集中崗前培訓,經醫院考試合格后進入急診部。到急診部后,先分至急診內科、急診神經內科、急診外科病區。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由科室培訓小組成員按照分工進行培訓。要求知曉急診各項核心制度,科室規章制度、各班職責、急診患者入院出院流程、護理文書書寫、急診科的感染知識以及掌握基本技能操作。培養良好的醫德,強調工作中的“慎獨”精神。3個月后進行相關理論、操作考試,合格后方可在急診病區獨立值班。

1.3.2第二階段:在急診病區護士的培訓。新上崗護士分別在急診內科病房輪轉一年、急診神經內科病房、急診外科病房各輪轉半年,并通過科室的考試考核,熟練掌握病房常用儀器如:除顫儀、心電監護儀、輸液泵的使用及維護保養知識,具備基本急救技能和一定的病情觀察能力、常用藥物知識。掌握急診疾病護理知識,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做好急診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出院指導,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及嚴謹的工作態度。

1.3.3第三階段:在急診監護室護士的培訓。急診護士經過在急診病房2年的輪轉,進入急診監護室,首先進行3個月的崗前培訓,根據醫院監護室護士準入制度,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學習急診監護室工作制度、崗位職責與流程,危重病人護理常規及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培訓各種急救技術:心肺復蘇術、心電除顫術、監護技術、呼吸機操作技術、血液灌流與濾過技術、各類管道的護理技術,醫院感染的預防及控制流程,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導尿管相關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流程,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防護與處置流程等,邊培訓邊實踐,完成相應的理論學習及操作實踐訓練,并且考核合格,并由科室對其綜合能力評價合格,經護理部批準后進入急診監護室獨立值班。

1.3.4第四階段:急診專科護士培訓。在急診監護室工作1年后,經過1個月的崗前培訓進入急診門診工作。根據醫院急診專科護士準入制度,制定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學習急診門診工作制度、崗位職責與流程,預檢分診流程、分診技巧、洗胃技術,急診綠色通道、急診重點病種及常見急癥的護理與急救配合,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急診患者心理特點及溝通技巧,突發傳染病的隔離與處置等。在培訓中,結合臨床設置模擬病例現場演練,如:猝死、過敏性休克、小兒高熱驚厥、群體傷、群體食物中毒等病例的急救流程,使護士更容易接受,也更注重實用性,使其進一步熟悉搶救流程,提高搶救技能。同時將理論性知識編成應知應會小冊子,人手一冊,方便隨時學習。經過1個月的培訓,經理論、操作考試考核合格,并由科室對其綜合能力評價合格后,經護理部批準進入急診門診獨立值班。

2結果

經過分析,結果顯示:通過對急診專科護士的分區域、分階段培訓,護士的理論水平、操作能力、預檢分診準確率、搶救成功率、病人滿意度等方面,新模式與傳統模式培訓相比較有明顯提高。急診護士適應工作能力、溝通能力相比以前也都有了明顯提升,基本具備了協調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和獨立的搶救能力,能與醫生密切合作,并根據病情分級分區救治,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急診專科護士

3討論

急診專科護士實行分區域、分階段的培訓體系,使護士感到自己的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在培訓的同時,定期和不定期的專科理論知識、護理技術操作和急救技能的考核,激發了護士工作和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增強了責任感,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加速了急救護理人才的成長,使醫院逐步形成一支充滿活力、富有經驗的護理隊伍。

篇2

1.1臨床資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4個專門科室抽取護理人員30名,4個科室分別為骨科,普外科,胸外科,皮膚外科。所有參與研究的護士均為女性,年齡為20~45歲,平均年齡(26±3.4)歲,學歷方面專科20人,本科10人。主管護師5人,初級護師15人,初級護士10人。工齡為1~20年,平均為(7±1.4)年。參與調研的4組護理人員在生理及學歷,經驗等一般情況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培訓目標

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是護理人員對操作更加規范,熟練及有良好的應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加護理人員互相配合度。

1.2.2培訓方法

4組每組分配2至3個專科護士來進行指導教學,對每個護士進行詳細了解,對其所負責位置及工作情況進行調查后進行專業輔導,強化每個護理人員的對設備對儀器對器械的認知,熟練其應用與保養,并加強互相之間手術的配合,手術時進行指導,并進行專業知識講解,使護理人員對手術的輔助更加專科專業化。

1.2.3專業課的教學

①該專科的生理部位的解剖學的講解,及病例狀況下的改變。②專科的手術所需器械使用擺放及保養。③手術時護理人員之間的配合講解。④對突發事件的急救與應對,常用急救藥物的使用及不同程度下的用藥說明以及無搶救藥物時的代替手法說明。

1.2.4培訓后考核

在一年的培訓過程中由護士長與專科培訓護士組長分多次對該階段的培訓進行測試,如器械維護使用,應對措施方法,操作規范熟練度。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并經審核后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數據均以均數±標準差(x-±s)代表。采用χ2檢驗比較計數資料,檢驗指標為0.05,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年資護理人員手術室操作考核

經過培訓調研后3年以內,3~5年,超過5年的護理人員手術操作考核評分分別為(89.1±3.9)、(93.2±3.7)、(96.3±3.1),均好于培訓前(82.4±4.2)、(87.9±3.2)、(91.1±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人員器械掌握程度、保養及應急能力考核

經過培訓調研所有年齡段護理人員經過專科培訓后其手術室器械掌握程度及保養知識(95.9±3.1)分,比培訓前(87.1±4.3)均有較大進步,前后比較差異較大,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篇3

選擇2008年1月-2013年12月普外科18名專科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4~46歲,從事普外工作3~12年,其中本科8名,專科10名。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9名,兩組護理人員在性別、年齡、學歷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9名護理人員均接受崗位培訓1年,內容包括《普外科常見疾病護理常規》、《護理操作技術規范》、《急救護理》以及《醫療器械的使用與保養》等培訓;觀察組9名護士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繼續教育培訓。

1.2.1職業道德培訓

堅守職業道德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先決條件,普外科護士首先應具備良好的護理職業道德,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1.2.2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普外科護士對患者提供護理的同時,還要教會患者自我防護知識和技術,改變他們對健康概念的認識和態度,讓他們能夠達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

1.2.3人際溝通能力培訓

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能促進護士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解除患者的防御心里,創造一個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彼此平等寬松和諧的就醫環境。

1.2.4心理護理能力培訓

心理護理是開展護理工作的關鍵,護士要以心理科學理論為指導,影響、改變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消除各種疾病心理因素,起到縮短患者治療時間。

1.2.5護士心理素質培訓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取得患者信賴的基礎,它直接影響患者的思想情緒和治療效果。普外科護士要具備良好的認知能力、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特別是在危重患者的搶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更應沉著冷靜、敏銳的觀察,運用豐富的護理知識、熟練的護理技能及時有效的判斷處理。

1.2.6計算機能力培訓

掌握現代化信息網絡知識是護士必備的能力,是開展護理工作的必備條件,大量的護理工作都需要計算機來完成。比如電子歸檔、患者的治療和護理記錄等,都需要通過計算機的統計數據有效跟蹤監測,及時掌握病情動態信息,保證護理工作有序的開展

1.2.7臨床護理研究

開展臨床護理研究是護理工作向縱深發展的有效手段。護士要不斷總結護理經驗,要在外科護理的理論、內容、方法、技術、管理以及人才培訓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提高護理水平,促進護理工作的不斷發展。

1.2.8相關知識培訓

如護理管理與衛生服務的相關政策法規的培訓等。

1.3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由護理培訓中心5名資深教師對兩組護士在護理職業道德、專業護理技能(理論占70%,操作30%)、健康教育知識、人際溝通能力、護理研究等5項統一以筆試形式進行考評,總分為100分。采用護士長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普外科相關知識評分,主要包括危重患者的護理,常用急救知識,患者疾病評估內容與方法,康復性訓練,突發事件的處理以及衛生服務的相關政策法規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專科護士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越高。患者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該問卷設滿意、不滿意、基本滿意三項對患者進行調查。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篇4

文題與內容要相符,應能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讀者常是以文題為主要依據來判斷論文的閱讀價值,故文題要概括、簡練、準確、新穎:

1.概括:即用簡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內容,體現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對全文的含義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引人入勝,便于記憶。

2.簡練:就是要簡短、精練,一般以不超過20個字宜,切忌冗長繁雜,用詞要字斟句酌,可用可不用的字應盡量免用。如"妥拉蘇林局部皮下浸潤注射消除輸液引起的局部腫脹的觀察",共26個字,改為"妥拉蘇林局部注射消除輸液外滲腫脹的觀察",19個字已可表達文章主題。

題目的文字一般不用簡稱或外文縮寫,必須用時也只能選用公認和常用名稱。文題盡量不用標點符號,如有必要設副標題,可用破折號與正題分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附150例病例分析"。

3.準確:就是要用詞準確,正確反映論文的主題與內容,避免出現文題不符的情況。如"臨床輸注過程中的空氣污染及其對策",作為文題不準確。因為1)"空氣污染"并非輸注過程中的";2)"對策"應該是防止或減少污染的對策,其中"及其"欠妥。如改為"靜脈輸注環境的空氣 污染 即及其預防"則能正確反映論文的主題。

4.新穎:題目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與已有文獻的題目雷同。

二、作者署名和單位

題目下面要寫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以便于編輯、讀者于作者聯系或咨詢,也是對文章內容負責的表現。

1.署名作者的條件:一般包括下列人員:

1)課題的提出者及設計者;

2)課題研究的主要執行者;

3)進行資料收集及統計處理的人員;

4)論文的主要撰寫和修改者;

5)對論文主要內容能承擔全部責任,并能給予全面解釋和答辯的人員。

2.署名注意事項:

1)署名順序按參加研究工作的多少和實際貢獻大小排列,而不能以職務高低、資歷長短排列。第一作者應是研究工作的構思、設計、執行和論文主要撰寫者。

2)每位作者姓名之間要空一格,但不需加任何標點符號。

3)署名必須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筆名和假名。

4)前,若參加研究者已調往其他單位,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號,在頁腳注中說明。

三、摘要

即文章的內容提要,是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步驟與方法、主要發現及結論,著重說明研究工作的創新和發現,使讀者概略了解全文內容,以決定是否有閱讀全文的必要。。摘要不列圖或表,不引用文獻,一般在正文之前,大約200-300字為宜。摘要一般在署名之下,正文之前,書寫時"摘要"二子頂格寫,空兩格后接摘要內容。

四、關鍵詞

是最能反映文章主要內容的單詞、詞組或短語,目的是便于讀者了解論文的主題,利于人們在檢索中迅速查到文獻。每篇文章可選3-5個關鍵詞,可從文題、摘要、正文別是文中小標題中選擇,也可參照美國"Index Medicus"及198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情報研究所翻譯的"醫學主題詞注解字順表"和中國科技情報所及北京圖書館主編的"漢語主題詞表"。關鍵詞一般不用縮寫詞,在提要之下,頂格寫"關鍵詞",空兩格后依次列出,之間可用分號隔開,最末一詞不加標點。

五、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主題部分,一般分為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和討論4個部分。

(一)前言

又稱導言、引言或序言,主要介紹該課題的研究背景及依據、研究目的及意義等。前言不宜過長,避免作自我評價和過多引用文獻,點明主題即可。

(二)材料與方法

臨床研究的論文可用"臨床資料"、"對象與方法"、"病例資料"等。應詳細說明研究對象和采用的方法,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條件、來源及數量、抽樣方法、研究步驟、觀察指標、選用的儀器或研究工具、資料整理與統計學處理方法等,都要交代清楚。目的是使讀者了解研究的具體內容,便于對研究進行評價和驗證。

(三)結果

結果是論文的關鍵部分,是作者論述本研究的價值和討論觀點的依據。包括觀察到的現象和收集的數據,經過科學的整理歸納和精確的統計學處理后,按照邏輯順序,用文字、統計圖或表格的形式報告出來,圖和表不宜過多,能用文字表達清楚的就不必用圖表,圖或表能更清楚表達者,則應壓縮文字。必須注意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遵循實事求是的態度,既要詳細敘述新的發現和正面的、陽性的結果,也要如實敘述反面的、陰的結果,作出客觀的分析與報道。

(四)討論

討論是論文的精華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價值。討論是結果的邏輯延伸,對結果進行闡釋、分析、論證和評價,從感性認識上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討論部分的寫法不一,一般內容可包括:本研究的原理和概念;所的結果的分析和評價;結果的含義和事物的內在聯系;從結果因出的推理和結論;指出結果和結論的理論意義,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和應用價值;今后要解決的問題與展望及該項研究的不足之處或出現的誤差等問題。討論部分注意與本文的結果緊密聯系,同時分析過程最好多結合理論。還可把研究結果與有關文獻報道的異同處進行比較,從不同角度分析,提出新的觀點和概念,以充實作者的論點。

六、參考文獻

篇5

題目應該簡短、明確、有概括性。通過題目,能大致了解論文內容、專業特點和學科范疇。但字數要適當,一般不宜超過25字。

(二)摘要與關鍵詞

1.論文摘要

摘要應十分精練地反映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和結論。摘要中不要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為宜、外文摘要以250個實詞左右為宜。

2.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容的通用詞條,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不等同于文章標題中的詞,要從標題和文中按其作用的重要性依次選擇。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關鍵詞應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編排在摘要下方。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

(三)正文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一般應包括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語等部分。

1.緒論

緒論一般作為第一章,是畢業論文主體的開端。緒論應包括:畢業論文的背景及目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等。緒論亦可作為畢業論文的總論部分。緒論一般為800—1000左右字數。

2.主體

主體是畢業論文的主要部分,應該主題突出、思路清晰、文字簡練、結構合理、層次分明、語言符合規范。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中心論點的提出與論證。

(2)支撐材料的組織與運用。

(3)調查研究方案設計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調查數據的處理及分析。

(4)對本研究內容及成果進行較全面、客觀的理論闡述,應著重指出本研究內容中的創新、改進之處。理論分析中,應將他人研究成果單獨書寫,并注明出處,不得將其與本人的理論分析混淆在一起。對于將其他領域的理論、結果引用到本研究領域者,應說明該理論的出處,并論述引用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5)對所研究問題的論述及系統分析、比較研究,模型或方案設計,案例論證或實證分析,模型運行的結果分析或建議、改進措施等。

3.結語

結語是畢業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要求精煉、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或建議。

4、注釋

注釋是注明畢業論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成果資料的出處,統一用“腳注”的形式,置于本頁下方。腳注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圓圈中,如“…成果①”注釋的序號,如①、②、③、④與文中的序號相對應。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畢業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畢業論文的取材來源、材料的廣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對他人知識成果的承認和尊重。列入主要的文獻不少于15篇(部)(對于有外語背景的經濟管理類等專業,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2篇)。

6.致謝

篇6

1.臨床資料

2013年我院專科護士23名,領域包括急診急救、造口、血液凈化、手術室、母嬰護理、腫瘤護理、重癥監護、靜脈治療、臨床營養專業。學歷均為本科。年齡(32.4±5.3)歲。專科工作年限8~24年。

2.管理體系的構建

2.1組織機構由護理部垂直管理,護理部副主任擔任組長,小組成員包括臨床專科副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護理教育督導。醫院針對專科護士的在職繼續教育調配專項資金保障。

2.2理論依據核心能力是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所獲得的

技術水平和臨床經驗,包括良好的業務技術專業知識和個人素質。專科護士核心能力包括4個方面:(1)直接臨床護理能力。(2)領導與管理能力。(3)教育與咨詢能力。(4)科研能力。其中“直接臨床護理能力”是核心能力之核心。專科護士的臨床工作需密切與現代護理模式結合,并與護理國際化相結合,并同時滿足個人需求和組織需求。

2.3實施過程護理部以1號文件發放專科護士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專科護士繼續教育管理檔案,內容包括職業規劃、繼續教育內容的完成、臨床工作量統計及護理科研與論文。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必修科目、專科相關知識的學習經歷、崗位職責。

2.3.1必修科目護理部設計專科護士必修科目,包括英語、護理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護理教育學、醫院感染管理、護理健康評估及實施技能、臨床營養以及危急重癥護理知識等方面。師資依托江蘇大學護理系配置,授課老師選擇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副主任職稱以上的教師。為了保證必修科目的全員到課參與率,授課時間統一為19:00~21:00。2.3.2專科知識理論基礎是科學開展專科護理的基石[4],專科護士均為我院專科護理網絡小組組長或核心成員,必須具備過硬的與本專科相關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以及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護理部根據各專科工作特點,與專科醫療組協調,共同確定1名副主任醫師,負責對專科護士進行業務上的指導和監督。另外要求每位專科護士有前瞻性學習意識。關注本專科涉及相應指南更新內容,參與專科臨床指南的解讀學習,了解專科進展。閱讀近三年本學科的相關文獻。每周參加專科科主任查房1次,每月參加科室疑難病例討論1次,關注專科的醫療發展動態。每年2~3次參加全國或省市的專題短期培訓班。

2.3.3崗位職責護理部和專科護士交流,制定專科護士發展短期和長期職業規劃,并根據各個專科護士的工作性質,制定詳細崗位職責說明書,根據學科的發展及時修訂崗位職責說明書,明確工作目標,界定工作內容。

2.4評價指標

2.4.1專科護理工作量根據各專科護士的工作內容及特點,設計專科護士工作量統計表,內容包括個案管理、門診患者例數、全院會診、全院專科查房、患者講座、院內護士培訓、切口換藥等次數和例數。

2.4.2護理科研論文每年對科研設計課題和所發表護理論文進行統計。

2.4.3專科護理質量專科護士涉及十多個專業,覆蓋全院護理部門。專科護理小組制定專科護理質量標準,每3個月對專科護理質量進行全院檢查及專科護理操作考核。

3.效果

3.1專科護士工作量完成情況2012年專科護士完成專科門診患者2987例,護理會診158例次,個案管理57例,全院護理查房10次,院內培訓21次,患者健康教育講座48次,切口換藥301例,家庭訪視4次。2013年完成專科門診患者3685例,護理會診189例次,個案管理65例,全院護理查房18次,院內培訓32次,患者健康教育講座76次,切口換藥387例,家庭訪視12次。

3.2護理科研論文完成情況通過建立實施專科護士管理體系,提高了專科護士的科研能力,加強臨床護理工作中細心觀察、主動思考意識。2012年我院專科護士發表護理論文7篇,2013年發表護理論文18篇。2012年專科護士護理科研課題申報為零,2013年申報江蘇大學校級課題5項。

3.3專科護理質量2012年我院未制定專科護理質量專項檢查標準,整體護理檢查標準覆蓋專科護理檢查,內容簡單,專科護理檢查流于形式,對臨床工作狀況不能很好的監管。2013年由專科護理小組制定專科護理質量檢查標準,細化專科護理要點,并開展護理質量標準解讀和培訓,對臨床護士工作進行指導及評價,提升專科護理質量。專科護理小組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考核成績均得到了提高。

4.討論

4.1根據崗位需求針對性繼續教育專科護士對縮短患者平均住院曰、降低醫療費用、減少醫療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滿意度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5。我省專科護士的準入要求為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工作8年以上,為了保障專科護士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醫院對于專科護士的監管力度增強。我院2013年對專科護士繼續教育實施系統管理,護理部專人負責,從組織機構、經費、知識體系各方面進行組織,對護理教育培訓、質量控制等統籌監管,保證了專科護士繼續教育的學習效果,能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內涵,并根據專業需求,護理部協調指引專科護士開展工作,推動了專科護理的發展。

篇7

1 做好培訓前的準備工作

1.1 領導重視,政策支持 接到組建專科培訓基地的任務,我院領導非常重視。組成由院長為組長的基地委員會,由醫院辦公室、總務科、科教科、質控科、財務科、伙食科及一線臨床科室主任等組成的領導小組參與此項工作。購置了教學器材、多媒體設備及教學資料等,教學參考書老師及學員人手一冊。周密安排學員的食宿,充分考慮到學員來自基層醫院,在住宿條件上既保證學員有安全、安靜的學習環境,費用上又能夠接受,使學員能夠圓滿地完成學業。

1.2 制定周密的教學實施計劃 我們多次組織教師及基地委員會成員學習貫徹落實《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并加強醫院臨床專業化護理骨干的培訓,提高專業護理水平,結合衛生廳《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要求,特制定《專科護士培訓大綱》、《專科護士技術培訓考核標準》、《專科護士理論考評標準》、《專科護士臨床實踐方案》等,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修改及完善,從而保證了基地培訓工作。

1.3 配置專職人員,分工負責,加強管理 護理部設專科培訓辦公室,由1名護理部副主任負責專科培訓工作兼任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基地工作。配置4名輔導員,負責學員學習、生活、教室、教具模型等管理,作為基地、護理部、學員之間的橋梁。財務科專人專帳管理。師資由醫院的專科主任、護士長、護理骨干組成,醫院任命具有較高專科水平的臨床科主任、醫生擔任臨床基礎教學工作。

2 加強臨床技能培訓

我院成立臨床操作技能培訓小組,抽出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參與臨床技能培訓。以ICU、CCU科室為單位,分成小組,分期分批進行專項操作培訓,制定了完善的技能培訓計劃。臨床操作技能是專科護士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化培訓的關鍵項目。對八項必考項目必須人人掌握,對我院沒開展的項目要求在理論上掌握。呼吸機的使用、心臟電復律、心肺復蘇以及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等操作技能,由專門人員進行規范培訓,強化記憶,人人掌握。同時還制定了技能考核臨床實踐表,進行培訓考核。學員對此表如實填寫,對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而且三期學員都提出了很好建議,對我院臨床實踐技能培訓工作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經過我基地培訓的學員操作考核成績均為優秀。x

【關鍵詞】 ICU;專科護士;培訓

我院為重癥監護(ICU)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負責培訓來自我區東部地區三級醫院及二級醫院的ICU專科護士。現已圓滿完成三期專科培訓工作。

1 做好培訓前的準備工作

1.1 領導重視,政策支持 接到組建專科培訓基地的任務,我院領導非常重視。組成由院長為組長的基地委員會,由醫院辦公室、總務科、科教科、質控科、財務科、伙食科及一線臨床科室主任等組成的領導小組參與此項工作。購置了教學器材、多媒體設備及教學資料等,教學參考書老師及學員人手一冊。周密安排學員的食宿,充分考慮到學員來自基層醫院,在住宿條件上既保證學員有安全、安靜的學習環境,費用上又能夠接受,使學員能夠圓滿地完成學業。

1.2 制定周密的教學實施計劃 我們多次組織教師及基地委員會成員學習貫徹落實《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并加強醫院臨床專業化護理骨干的培訓,提高專業護理水平,結合衛生廳《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要求,特制定《專科護士培訓大綱》、《專科護士技術培訓考核標準》、《專科護士理論考評標準》、《專科護士臨床實踐方案》等,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修改及完善,從而保證了基地培訓工作。

1.3 配置專職人員,分工負責,加強管理 護理部設專科培訓辦公室,由1名護理部副主任負責專科培訓工作兼任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基地工作。配置4名輔導員,負責學員學習、生活、教室、教具模型等管理,作為基地、護理部、學員之間的橋梁。財務科專人專帳管理。師資由醫院的專科主任、護士長、護理骨干組成,醫院任命具有較高專科水平的臨床科主任、醫生擔任臨床基礎教學工作。

2 加強臨床技能培訓

我院成立臨床操作技能培訓小組,抽出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參與臨床技能培訓。以ICU、CCU科室為單位,分成小組,分期分批進行專項操作培訓,制定了完善的技能培訓計劃。臨床操作技能是專科護士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業化培訓的關鍵項目。對八項必考項目必須人人掌握,對我院沒開展的項目要求在理論上掌握。呼吸機的使用、心臟電復律、心肺復蘇以及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等操作技能,由專門人員進行規范培訓,強化記憶,人人掌握。同時還制定了技能考核臨床實踐表,進行培訓考核。學員對此表如實填寫,對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而且三期學員都提出了很好建議,對我院臨床實踐技能培訓工作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經過我基地培訓的學員操作考核成績均為優秀。

3 培養專科護士的評判性思維、急救實踐能力

3.1 組織學員參加危重患者搶救 學員大部分來自基層三級醫院或二級醫院,在基層護理工作中危重患者不是很多,甚至一年也不能搶救幾個危重患者。我基地提供讓學員參加危重患者搶救的機會,提高其急救配合能力和積極反應能力。搶救結束后,組織學員自己寫出搶救危重患者的體會及收獲,然后對照規范流程和要求進行學習。

3.2 培養專科護士的評判性思維 啟發護士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臨床實際工作中去,激發專科護士的想象力,鍛煉專科護士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從多角度、多層面考慮問題,養成科學的臨床思維習慣。

3.3 培養專科護士的實踐能力 臨床實踐能力一方面為臨床動手能力,主要通過親自操作來完成;另一方面臨床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很重要,深入思考、認真總結、進行反復實踐達到理論操作或技術上創新,是臨床實踐能力的深層次體現。我們在教學中把動手能力與思維判斷能力相結合,通過實踐獲取知識,從而使基地培養從傳統的被教育對象轉變為教育服務對象,臨床教師從教育者轉變為教育服務者。制定基地學員臨床能力考核評價表,對學員進行能力綜合評價。

4 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法

4.1 根據不同年限進行培訓 2~5年專科護士是培訓重點,采用三基培訓與專科護理培訓相結合的方法,這是護士實現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過渡的重要環節。首先制定培訓計劃:包括培訓項目、擬達到的目標、所需時間、指導老師等內容。教學方法采用個體化的帶教制。可將需培訓的專科護士分配給一名固定的指導老師或將需培訓護士的訓練分為幾個部分,各個部分由不同老師負責指導和評價。5年以上專科護士以繼續教育為主,同時要培養她們的教學能力,課題要精選實例,如典型病例、身邊實例、反面舉例等,使講課內容具有感染力、吸引力。

4.2 參加專題講座、教學查房 學習內容以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主。我院每月都有臨床護理教學查房。溝通交流,健康教育,全部融入查房中去,通過參加教學查房,學員一致反映內容豐富,是學習的好課堂。制定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查房后由學員填寫,并進行查房等級評分。

篇8

我院骨科是國家級重點專科,按專業設骨傷、脊柱骨病、骨關節等7個病區,共開放床位315張。骨科系統共有臨床護士132人,均為女性,年齡20~49歲,平均34.5歲。其中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16人,護師52人,護士61人;中專8人,大專105人,本科19人。

1.2方法

1.2.1骨科護理業務學習平臺的組建①人員結構。根據我院學科設置,由護理部組織7個骨科病區建立骨科系統護理業務學習平臺,設教學組長2名,由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護士長擔任,負責制定培訓計劃,授課人及授課內容的審核;教學秘書1名,由護理部干事擔任,負責協調安排培訓時間、培訓場地、教學設備的準備、資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訓計劃。根據院護理人員分級培訓計劃及專科培訓的特點,由教學組長制定骨科護士分級(責任組長、責任護士、小組護士、助理護士)培訓計劃,上報院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授課人選擇專科理論扎實,技術能力和表達能力強的骨科護理骨干,明確授課形式和課時,上報護理部主任核準。③組織實施。根據臨床護理工作實際情況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訓工作既不影響臨床工作又能保證參培率,培訓時間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訓安排3個課題,每個課題限時15~20min,要求授課人緊緊圍繞課題充分準備,用簡短、精煉的語言,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大家傳授豐富而先進的知識,授課內容具體、實用性強、有針對性。骨科護理業務學習平臺每月開展培訓1~2次,每季度對培訓內容進行1次考核,由護理部的教學秘書匯總成績,教學組長根據存在的問題及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及時修訂培訓計劃,不斷改進培訓方式,保證和提高培訓效果。④建立激勵機制。將骨科護理業務學習平臺培訓工作納入院護理繼續教育項目,參加1次培訓授予院級繼續教育學分0.5分,授課老師授予2分。科室護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績及參加培訓情況列入季度臨床護理管理質量考評。每名護士成績記入個人技術檔案,與護士年度考評、晉升掛鉤。全年考核成績優異者予以表彰和獎勵。

1.2.2評價方法比較骨科系統護理業務學習平臺實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實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護士專科知識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績,以及護理新技術、新項目、學術論文撰寫發表情況統計。1.2.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成績比較

2.2實施前后開展護理新技術、新項目,護理創新及學術情況實施前開展護理新技術、新項目1項,護理創新3項,發表學術論文2篇;實施后分別為5項、16項和7篇。

篇9

2結果

2.1實施前后護士考核成績比較 見表1。2.2 實施前后開展護理新技術、新項目,護理創新及學術情況 實施前開展護理新技術、新項目1項,護理創新3項,發表學術論文2篇;實施后分別為5項、16項和7篇。

篇10

隨著現代外科手術技術的專科化發展,對手術室護理提出了更高更專的要求,使傳統的手術室護士全而不精的通科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近些年來外科發展迅速,大量的先進儀器和設備應用,形成高、精、尖的手術特點。因而對手術室護士的配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專科化護士也因此而生。我院2008年起實施專科護士培養和專科化工作制度受到了醫生的認可與好評,患者滿意度提高,現將設立專科組的實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為三級乙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年手術量10 000多臺,普外3 000多臺、婦產3 000多臺、骨科2 000多臺、神經外科近500臺、泌尿、腫瘤800臺、五官科、眼科800臺,在編護士26人。其中副主任護師2個,主管護師4個,護師8個,護士11個。

    1.2  方法

    1.2.1  專科組的設置  根據臨床分科及年手術量分成四個專科組。如心胸外科與婦產科為一組;普外與腫瘤科為一組。每組成員分為三級結構。一級:專科組長;二級:專科護士;三級:護士。專科組長和專科護士固定。三級護士每年或半年輪轉一次,保持專科組的穩定性,充分發揮專科護士專業組的技術優勢,適應專科化發展。

    1.2.2  專科組長的設置  (1)專科組長具有護師及以上職科,本科學歷。(2)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進行過專科手術配合的進修、培訓,對專科疾病有充分的了解。(3)工作能力較強,能全面掌握手術配合、設備、器械的使用,消毒、保養工作。(4)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善于溝通、協調,責任心強。(5)帶教意識濃,帶教能力強。

    1.2.3  專科組長的職務  在護士長的領導下管理專科組員,制訂專科培養目標和計劃。勝任專科高、難、新手術的配合,能熟練操作大型精密儀器的安裝和使用,及日常養護,貴重物資的補充,管理專科組的科學和科研工作。組織組內人員討論,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加強與手術醫生、麻醉師及組員的溝通,提高專科組主動服務意識。

    1.2.4  專科護士的設立與職責  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工作責任心強,熟練專科手術配合對專科儀器,設備、器械的使用,消毒、保養工作熟悉,能勝任帶教工作,在護士長與專科組長的領導下能獨立、出色地完成專科組重大手術的配合。發現問題及時向組長、護士長反映,指導組內輪轉護士的工作。

    1.2.5  專科的學習、培養  (1)不定期聘請專科組內業務學習,包括專科理論、手術步驟、手術、特殊器械的正確使用。(2)不定期聘請專科醫生授課,講述引進的新技術、新術式及各種復雜手術前后的配合要點與注意事項。(3)聘請工程師器械供應商講授各種新儀器的操作與管理。(4)不定期選派組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加強交流,共同提高。

    1.2.6  專科組的考核  考核分兩個部分:一是專科技術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對組內成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配合關鍵點、新技術、新儀器掌握情況;二是滿意度考核,每季一次專科醫生對專科組的滿意度調查。

    2  結果

    2.1  專科組設立前后醫生對手術配合的滿意情況比較  見表1。

    2.2  專科組設立前后專科技術考核情況  見表2。表1  專科組設立前后醫生對手術配合工作的滿意表2  專科技術考核成績。

  3  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北海市| 宁海县| 金乡县| 封丘县| 永春县| 临潭县| 峨边| 龙州县| 锦屏县| 溧水县| 得荣县| 北票市| 固原市| 宜春市| 聂拉木县| 桐乡市| 连城县| 巴南区| 澜沧| 凤台县| 白朗县| 临西县| 界首市| 田林县| 察隅县| 甘洛县| 雷山县| 宝兴县| 类乌齐县| 泽普县| 大兴区| 林西县| 海城市| 吉水县| 建昌县| 车险| 霸州市| 扎赉特旗| 杭州市|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