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7: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會計專業英語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公司涌入中國,對國際化會計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導致考各類國際會計證書越來越盛行。為滿足廣大學生對國際類會計證書的報考需要,在高職院校高質量地開展英語會計這門雙語課程正順應了社會的市場需求,將為市場上國際類會計人才的缺口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給。
1.2充分起到良好的銜接作用
由于英語會計是高職學生的一門能力提升課,學生在上這門課之前已經學習過相應的基礎學科,像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以及財務管理都已經學過了,所以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而英語會計的教學內容并不太深,和前面這些課程都是相互關聯的,甚至有很多相同之處。差別更多地存在于不同會計方法的適用條件和方法的選擇。所以這門課的開設是對之前會計教學的一個鞏固和延伸,也是對之后的雙語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就要求老師要對學生之前學過的課程要有相關的了解和認識,在上英語會計時能做到有的放矢,主次分明,重復的內容做為鞏固和強化,新的內容要詳細講解,真正讓學生前后知識銜接恰當,融會貫通,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系統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1.3強化與國際接軌
由于英語會計這門課程需要讓學生了解中外會計差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大量借鑒國外會計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實戰案例,同時還需要中外教師多進行交流探討,通過實際交流了解實際操作上的差異,為之后在教學中向學生解釋中美會計處理差異時更有理有據。而且外國各高校網上也有很多教學內容資料可供參考,這也可以幫助我們老師更早更快地了解和更新相關領域前沿知識,在之后教學中也可以幫助老師適時指導學生自己上網尋找相關信息為英語會計的學習錦上添花。
2教學內容需深入挖掘
原先的英語會計課程重在向學生講授美國會計原則和實務,但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對于中美兩國存在的差異分析和系統的比較更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會計英語的精髓,同時為將來學習兩國的會計實務差異奠定扎實的基礎。我國和美國不管是在會計準則的制定機構、制定程序以及準則的具體內容與范圍上都不盡相同,其一,我國的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是面向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的混合會計模式,屬于政府管制模式。而美國強調行業自律,較少依賴法律和政策,所以政府對會計的監管很有限。其二,美國在會計上制定的是概念框架,用這個概念框架來指導和規范整個準則體系的結構性綱要。而我國使用的是《企業會計基本準則》,這個準則只是會計概念框架的雛形,在會計要素的定義和范圍上均與美國制定的規定差異較大,并且美國更強調相關性,而我國更關注可靠性。其三,實務中的具體會計準則不管是在內容還是在范圍上都千差萬別,例如存貨,借款費用,固定資產,收入確認,項目中的銷售收入確認,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事項等等。
3教學方法及學生參與度的重新探索和大力創新
3.1充分做到讓學生參與進來并有所獲得
由于英語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涉及頗多又是英語授課,教學內容多,時間又緊就造成了教師在教學中不可能對教材的所有內容一一講解,而只能對重點內容進行深入講解,這就需要學生的充分配合,只有他們按照要求做好預復習工作才能確保教學內容及時有效地開展。在教學中,筆者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他們的實際情況,為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將一些不太難可以自行掌握的部分作為學生的自學內容,然后以開卷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檢測,用這個方式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這個方式,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均有大幅提高,為他們之后自己學習需要的東西奠定了良好的能力基礎。
3.2多方位探索學習渠道
由于英語會計這門課程是需要大量借助國外教育資源,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充分利用好國內外的網絡資源去進行課外學習,拓展和加深課內所學。現在網絡的便利讓許多學校愿意在網絡上分享他們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各種教學經驗,特別是美國很多大學都十分青睞于網上分享資源,鼓勵學生教師進行互動,這樣一來就大大方便了我們學生到國外大學網站獲得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行知識的擴充。為讓學生更好地學會利用這些珍貴的國外網絡資源,教師可以事先把相應的網站告知學生,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讓他們自己獲取相關信息,然后進行網上探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多學生會在一學期學完后越來越適應自己去探索和利用國外網絡教學資源,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可謂大有幫助。
畢業論文撰寫是高校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凡是申請學士學位的本科畢業生均需提交畢業論文。國家教委2000年頒發的《高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畢業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
Mohan&Lo認為,在語句層面上分析ESL/EFL的文章時會出現“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transfer)。起積極促進作用的影響為“正遷移”,起消極阻礙作用的影響為“負遷移”[1](P515)由于中西思維的差異,受漢語負遷移作用,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筆者通過多年對英語專業本科生英美文學方向論文寫作的指導,發現論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選題不夠新穎,過于集中;格式不夠規范;上下文邏輯聯系不緊密等。除此之外,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的語言是最大的問題。
按規定,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要用英語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但大部分的學生都擺脫不了漢語的思維模式和表達習慣,多處出現漢語式英語(Chinglish),致使論文讀起來漢語味道很濃,而非地道的英語,從而影響了準確意思的表達和讀者對論文的理解。
本文擬以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生文學論文中出現的Chinglish為例,分析漢語負遷移現象表現的形式、存在的原因、及解決的對策。注:此論文為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母語對英語學習的負遷移現象探析”(2006―JKGHAZ―168)及“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高校英美文學精品課程全方位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一、論文中漢語負遷移作用的表現形式
(一)詞匯方面的負遷移(1) 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abouthis ancestors’wrong doing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were born sinfu.l改: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 a-bouthis ancestors’misdeed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 wereborn sinfu.l(2) At the ending place of the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改: At the end of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3)In aword, the function thatO-Lan takes in the fami-ly 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改: In a word, the role thatO-Lan plays in the family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學生容易受到母語的干擾,他們往往習慣從外語詞匯中尋找漢語思維所需詞匯的對應物,殊不知真正在概念意義上完全等同的對應物卻很少。以上例句均選自近兩年我系畢業生的論文,是具有代表性的“Ch-inglish”表達法。如句(1)中,學生想用“錯誤行為”一詞,受漢語影響,很自然地就用到了“wrong doing”,而這一漢語式的英語詞語,是在英語中找不到的,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表達法應為“misdeed”。在句(2)中,學生要表達的漢語意思是“結尾之處”,與漢語一一對應的英語詞就成了“ending place”,而在英語中,只用“end”一詞即可,漢語式的英語既顯得累贅又影響了表達。句(3)中的錯誤主要在于動詞搭配不當,學生在此想表達“所起的作用”這一含意,故而使用了“take the function”這一短語,而在英語里根本沒這種表達法,正確的詞組是“play the role”。因此,在詞匯教學時,首先要打破學生尋找中文對應詞的幻想,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字典,養成閱讀英文注釋的習慣。同時,一定要注重全面性,不能只局限于課本語境中出現的意義和用法,而是適量補充其它的常見用法和搭配,做到使學生在增加詞匯數量的同時,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全面地掌握詞匯的用法,從而排除漢語習慣的迷惑和影響,降低和避免負遷移的產生。
(二)句法方面的負遷移1.句子結構松散(4) The world is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 and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d.
改:Living in a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world, 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ld.
(5) 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y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
改: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which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meditations.
由于英語和漢語分屬于印歐、漢藏兩個不同的語系,兩者在句子結構的表現形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英語重形合,注重運用各種有形的聯結手段,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因而句子結構緊湊;而漢語重意合,各分句依靠內存的邏輯關系貫穿其中,句子結構較英語來說顯得比較松散。在論文寫作中,由于受漢語句式的影響,學生往往會忽略英語句式的特殊性,按漢語的意思直接表達出來,致使句子讀起來失去了英語的味道,甚至會導致歧義的產生。如句(4)中,學生用只用“and”來聯結前后兩個句子,雖然也無語法錯誤,可是句子讀起來很平淡,而且因為兩個并列句主語不一致,使句子處于松散狀態。如果把前面一句改成原因狀語從句,后面一句作主句,那么整個句子結構嚴謹,層次感強,符合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而句(5)則因為在句法上沒有表明邏輯聯系的連接詞而具有了歧義性,句中的“they”指代不明。如果使用定語從句對指代詞加以限定,或使用同謂語加以補充說明,那么這一句子的歧義性便得以消除。
2.句子結構不平衡(6) The cottagewas situated on a hill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改:On a hillwas situated the cottage, 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7) Thus James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psychological analysts in the novel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awareness and 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 detail改:Thus James,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 awareness and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 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detai,l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analysts in the nove.l英語中為了保持句子平衡,常采用主謂倒裝、賓語后置、狀語后置等及其它成分位置變換,而在漢語中只要表達流暢,意思完整就可以了。這種情況下的漢語負遷移致使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以漢語句式為主,不考慮英語句子的平衡性,反而影響了表達的準確性。如句6如果按漢語的表達習慣和方式是不會引起歧義的,可是英語句式也按漢語的順序,就讓人不明白定語從句到底修飾的是哪個先行詞,是cottage呢,還是hill呢?如果把句子倒裝一下,意思就很清楚了,而且也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句7因為狀語過長,放在句尾顯得頭輕腳重,使句子失去平衡,如果把狀語前置,就可避免這一現象。
3.忽略英漢主語的差別英語常采用非生物作主語(失靈句),而漢語常以人稱作主語(有靈句)(8) He got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this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guiding sprit for hisepic, Leaves ofGrass, which is the first edition came out in1855.
改: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the guiding spirit for his epic,Leaves ofGrass, the first edition ofwhich came out in 1855.
漢語中主語重人稱,一般采用“有靈句”。而英語恰恰相反,主語重物稱,采用非生物作主語。如句8中,如果主語用he,則顯得思維上有些混亂,結構不嚴密,而若改為用experience作主語,就儼然是地道的英語了。
又如以下句子,經過主語改換后,去掉了漢語腔,顯得表達直接又準確(9) The rich is becoming richer and the poor is becomingpoorerwith the increasing industralization andmecnanization ofthe country.
改: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mechanization of thecountry produced extremes ofwealth and poverty.
(10)“Modern America”emerged in the post-bellum.
改:The post-bellum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Mod-er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