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35: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尸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污染更加惡化、污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新廠鎮營寨村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地處靖州縣邊陲,與通道縣縣溪鎮接壤。全村共六個自然團,2000名多村民。營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極為不便,境內沒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還沒有一條正式的公路,通往鎮政府駐地的公路正在鋪筑當中,工程竣工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多年以來當地村民都是經過泥濘的盤山公路去往通道縣縣溪鎮,而很少再到新廠鎮趕集。 該村的落后與閉塞全縣聞名,雖然如此,由于當地村民勤勞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溫飽有余,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這得益于當地的香菌種植產業。該村相當一部分的村民都從事香菌種植,尤其是上營寨和下營寨更勝一籌。香菌種植給該村帶來的財富一時間還難以統計到具體的數字。
與此同時,香菌種植業給該村的環境帶來巨大壓力,生態環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壞。極不符合生產發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針的村容整潔一條。
二、營寨村環境惡化的現象、特征及危害
(一)營寨村環境污染現象簡述
營寨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為突出。筆者便有深刻的體會。從前的青山綠水被糟蹋得遍體鱗傷滿目瘡痍不堪入目。
該村的環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區域呈帶狀分布,而又以有居民帶更勝。營寨村各個自然團都有其賴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團寨而過,或繞團外而流,這些水量并不豐富的溪流是當地主要的水源,不僅灌溉農田,還為當地居民提供滌衣洗菜之便。營寨雖處于閉塞之地,但山水田園風光清秀無比,民養自給有余。但是現在已經儼然不是那般模樣,小溪里沉積了厚厚的淤泥,爛橘子爛菌包破塑料袋將溪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流段出現斷流現象,如廁后使用過的衛生紙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統統傾瀉于小溪當中,不但有礙觀瞻,時間一長臭味熏天。
處于這樣的生活環境之下當地村民卻不以為然,得過且過,放任自流。還在門前溪流中喂養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鴨糞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們還在這樣的水質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據食物鏈的原理,最后傷及當地居民在所難免。
(二)營寨村環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來源單一。污染源主要是當地農業生產所產生的生產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爛菌包。爛塑料袋、如爛水果、洗衣污水等。
2、污染區域集中于居民區及河灣處。很多居民為圖方便就近傾倒垃圾,所以很多門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積了很多垃圾廢物。溪水拐彎處則沉積了大量的垃圾。
3、污染時間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漲水的時候,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會把沉積下來的垃圾沖走,但是最近這些年由于河道淤塞嚴重,垃圾數量劇增等原因溪水已經無力帶走沉積多年的垃圾,因而污染的時間由原來的季節性污染轉變為全年的污染。
4、治理的艱難性。環境破壞了需要治理,但是農村環境的治理起碼受到一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1)農民文化素質低下,環保意識薄弱,對環境污染問題不能引起足夠的
重視。人們對公共衛生的維護還缺乏認識。
(2)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奇缺。污染起來是舉手之勞,而要治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規模的治理、清除和保護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持是不現實的。
(三)營寨村環境污染的危害
這樣的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的嚴重性和廣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當地生態平衡。被污染的小溪內魚蝦幾乎滅絕。
2、不利于飼養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間接危害到城市區域。當地被污染的農產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間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4、不利于當地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環境換取的繁榮一定是不持久的。總有一天人們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局面。它將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時代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5、對當地形象影響不好。環境的破壞時人們素質低下的表現。
總而言之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時百害而無一利,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當地居民的重視,抓緊治理。
三、營寨村環境污染的治理
縱然是困難重重,總不能因噎廢食。權衡利弊,人們還是支付不起環境污染的沉重代價。它所帶來的危害不只影響一個人,而是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人,還有今后的子子孫孫?
治理環境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么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體方案之前筆者認為還需要花一些篇幅來論述一下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問題。這樣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我們制行動方案時有宗法可循。
我認為有關治理農村環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依靠廣大群眾。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要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脫離了群眾,一切都是空談,毫無價值。
(二)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條件的措施,這樣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方法。例如營寨村是一個貧困山區在財力上無法安排專門的環衛車輛就不要做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應當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解決類似問題。
(三)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這是我國在治理環境污染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四)從根本入手,標本兼治。這個根本就是要通過環保教育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發揚熱愛家鄉熱愛家鄉河山的精神,杜絕不良衛生習慣,積極愛護公共環境。人的覺悟提高了,自然就不會再做有害生態環境的事,環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護好。
根據上述幾點原則方針,結合營寨村實際情況,我需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一)加強環保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從分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宣傳教育工作應該由村委會安排人員專人專辦,這項工作應該長期堅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環境保護日程表,具體規劃每一個時段季節的環保目標。第一步是在汛期來臨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應該在汛期來領之時借助水力將河道清理干凈,將沉積多年的垃圾沖走;第三步應該鞏固成果,積極防范,杜絕再次污染。
(三)責任到戶,責任到人。每戶居民負責自家門前路段流域的環境衛生。
(四)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設衛生監督員巡視本村衛生。污染公共環境者應給予一定的罰款。
(五)嚴禁在上游河段飼養或放養家禽家畜,以免動物糞便造成水質污染。 以上八點只是一個框架性的建議,僅供參考,不足之處可在具體實踐中補充或修改。
[中圖分類號] S8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9-0214-01
養豬業對環境污染很大,黃龍縣大部分養豬場建在村內,夏季來臨,糞污造成了村莊的空氣污濁,污水橫流,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查發現導致這一情況發生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糞便及尿液、污水排放管理不足
眾所周知,豬食量大,糞便及尿液也相對較多。據現場調研發現,一個養有600頭豬的養豬場,其飼料總消耗量約1.2噸/天,產生糞便約1噸/天,豬尿約1.9噸/天、污水約7至15噸/天,可想而知每天養豬場的排放量驚人。養豬戶由于缺乏這方面認知,對豬所排的糞便、尿液及污水并沒有進行有效管理,以致造成嚴重污染,對環境、村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二、豬場地理位置存在問題
我縣規模豬場都是由小逐步發展壯大,豬場圈舍建造是在生豬存欄增加的基礎上被動地由小變大。人常說:“豬老板,年年養著建筑隊”。豬場沒有科學的規劃、選址,造成人力、資金等方面的浪費,更沒有考慮到遠離水源、公路沿線、人口密集區等因素。
三、豬場衛生建設、資金投入不足,設施簡陋
擁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場,其所產生的糞便、尿液及污水并沒有配備設施進行相應處理。我縣豬場在環保方面投資嚴重不足,糞污處理設施幾乎沒有,有的直接將其排放到公路、水源附近,對環境水源污染嚴重。
綜上所述,養豬業環保建設應不容忽視,妥善處理養豬業與環保之間的關系成為重中之重。養豬人員應注重以下方面:
1.注重環保意識,加強環境建設
養豬人員應對豬場所產生的糞便、尿液及污水有一定的認識,不能對其所產生的污染忽視、懈怠。環保不僅可以減少空氣污染,而且可以進行資源再生利用,為后代謀福利。
2.豬場選址、設計應合理
養豬業是一個漫長的事業,而且場址一旦選擇便不會輕易遷移。養豬業投資大,所以在進行場址選擇時應考慮充分,以免造成浪費。根據《畜牧法》的要求,做到豬場選址應遠離人口密集區、水源地、學校等地方。搞好豬場的選址、豬舍、環保設施設計相配套,一次性建好,減少豬舍拆了建,建了拆。只有這樣才能讓養豬戶安心養豬,更好的發展養豬產業。
3.加大環保工藝設施投入,確保豬場糞尿污水完全處理及利用
因為養豬場所排污染物是一種可利用資源,經過處理成為化肥用于農作物,大大節約了浪費,進行有效利用。據資料介紹:現投資萬頭養豬場建設約1000萬,按10%的環保建設費用來算也有100萬。所以,在建場時,應將環保設施納入規劃,使所建造的豬場科學合理,環保工藝設施完善,做到養豬業科學規范發展,糞污達標排放,減少民間矛盾,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達到養豬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統一。
參考文獻
[1]孟祥海.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與消解規模化養豬環境污染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0.
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境的唇寒齒亡的關系(人類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境污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于地球的水循環。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自凈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布與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占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農業的發展。要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于要發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制循環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污水凈化技術等,并對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質嚴重的企業、生活區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污染
1、概述
在干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09%;氧氣,占20.94%;氬,占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污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并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匯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定,工業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后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10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采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簽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并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范,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00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 20xx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污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循環,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由于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于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范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淀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 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于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 22.5億畝,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了,但人們的健康問題卻越來越令人擔憂,這是為什么呢?
當你漫步街頭時,會發現腳下踩的是各種腐爛的水果,鼻子里聞到的是各種難聞的氣味,耳朵聽到的是各種小型加工廠傳來的刺耳的機器聲,眼睛看到的道路上流著的又臟又臭的污水。唉!原來是這些環境問題悄悄地成為人們健康的黑殺手。
以下是我實地調查出來的報告: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源有:1、人們到處丟垃圾。2、車輛排放的尾氣。3、從廁所里排放的的污水、糞便。4、各種加工廠制造的噪聲。5、焚燒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有:廢氣、廢水、糞便、塑料袋、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等等。
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我們應該趕快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拒絕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建議使用環保用品,保護水資源,多植樹造林。我呼吁大家,共同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要讓山更綠,水更清,天空更藍,大地更美。
小學生調查報告
現在,我發現有許多小學生總會帶一些零花錢來校外的小賣部里去買東西吃或買玩具玩。可是,這些同學的零花錢是從哪里來的呢?因此我為此事作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利用這個周末的時間調查了一下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同學的。”有的說:“是我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么遲才回來,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撿到錢不交給老師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媽媽給他的坐車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這些經常帶錢來學校買東西的同學當中,四、五、六年級的同學占百分之三十。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的車錢或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來買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學是去偷爸爸、媽媽的錢,他們趁沒人時再去偷的,這樣使小學生養成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
結論
小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從這些地方得來的:
1、有的學生在地上揀到錢不給老師,而是去買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學生讓別人請客所以有了錢。
3、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垃圾食品。
二、準備工作
1.課題名稱環境污染與生物生存關系的調查
2.活動時間2008.10月
3.活動目標調查環境污染與生物生存關系。
4.研究內容和方法查閱資料、走訪環衛辦、附近村民
5.預期成果表達形式
(1)調查研究總結報告、論文。
(2)文字、圖像、圖片。
6.組織分工
指導教師:馬成東負責調查人員的分工,制定調查計劃,指導調查過程、方法。
組長:龐善民負責整個調查過程的計劃、組織、通知。
成員:
尚華奇:負責查閱相關資料。
于雷:負責過程記錄、資料整理,資料匯總,調查報告撰寫。
施文波:負責過程記錄、資料整理,資料匯總,調查報告撰寫。
王飛:負責參與實踐調查,走訪附近村民,資料收集。
郭遷:負責參與實踐調查,走訪附近村民,資料收集。
張利娟:負責參與實踐調查,走訪環衛辦,資料收集。
張煥:負責參與實踐調查,拍攝調查照片。
7.研究準備
我們生物科技小組全體成員都是過村的農民子女,對鄉間的小河、花草蟲魚充滿了感情,從小就在小河里游泳,捉魚,是我們童年的天堂,對本次調查活動充滿了足夠的信心。
首先,小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到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同時上網查找相關資料和背景,為此次調查作了充分的準備,另外,我們調查走訪了環衛辦的同志,他詳細地介紹了小河的變遷及環境污染的危害,還有附近村民的反映,同時又有馬成東老師的指導,對此我們信心十足。
8.調查研究步驟
根據小組調查活動計劃,討論并制定如下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2008.10第一周):生物科技小組成立,明確任務,責任分工,圖書資料查詢。
第二階段(2008.10第二周):開展調查,訪問,拍攝圖片,收集資料
第三階段(20008.10第三周):小組成員調查研究情況匯總
第四階段(20008.10第四周):資料整理,撰寫調查報告,總結調查情況。
三、調查研究過程
1.資料查詢,主要通過學校圖書館和上網查詢,重點查找有關環境污染與生物生存關系的相關知識,為小課題的研究奠定理論依據。通過查找,發現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非常緊密,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環境制約著生物的生存與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的不斷進程,招商引資的深入,造成了不小的污染。環境污染會對生物的生存與繁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最終會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自身,足見環境污染危害的嚴重性。這已引起國家的重視。小河的歷史背景、植被和蟲魚的生長分布情況,
2.實地考察,小河離學校不遠,發現小河兩岸的農作物長勢低矮甚至枯黃,流淌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層洗衣粉般的泡沫,泡沫下是深綠的水,臭氣熏天,水中的小魚不見了,蝌蚪不見了,青蛙、蟾蜍也停止了歌唱,就連岸上生命力極強的小草也垂頭喪氣,無精打采,仿佛在向人類訴說著什么?
3.小河昔日的情況怎樣?是什么造成現在這種狀況?我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走訪。
四、調查走訪記錄
1.環衛站李伯伯
我們邊院鎮面積廣大,有山有水,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有小王山、布金山等旅游景點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觀光旅游,根本談不上什么污染;不過由于人口較多,是一個農業大鎮,多年來工業都不是很好,主要靠農業收入,稅收很少,緊巴巴的,人們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是一個窮鄉鎮。
近些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招商引資強勢出擊.用人家的錢來發展自己,為了能留住客商,為他們提供了很大的優惠及便利條件,忽視了環境的保護,雖然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過村引進了龍大集團的蔬菜加工業,污水排人了附近的小河,給小河兩岸農作物及水中的生物造成了不小的危害。這個問題鎮上也發現了,相關部門已著手準備解決,同時也謝謝同學們的關心。
2.村民王大爺
我今年五十了,住在小河附近,對小河的變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以前的小河水清澈透明,里面生存著各種小魚、蝦米,還有青蛙及許多叫不上名字的動物,周圍的農作物長勢也很好,天旱的時候,都從小河里抽水灌溉,夏天天熱的時候,不少村民還來這里乘涼,小孩在這里游泳,小河給附近的村民帶來很多好處。可自從蔬菜加工業的到來,這里就變成現在這種樣子了,很令人擔心啊1
3.新農民王小猛
以前的小河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恩惠,無論給農作物的生長,還是對人們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少便利,可自從招商引資引來了蔬菜加工業以后,這里就變成了臭水溝,對人們的生活和農作物的生長來說都帶來了很大的不利,這些污水中的毒素會慢慢滲到周圍的天地里,被農作物吸收,最終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雖說對當地的經濟帶來了一些好處,但不能盲目引進,不顧環境的保護,這樣會丟了西瓜,拾了芝麻,引進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污水的處理,確保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雙豐收。
五、調查總結報告
以下是實地調查出來的報告:
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廁所排出的糞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人惡心。2、工廠排出的廢水又黑又臭,還浮著一些穢物。3、工廠排出的廢氣很刺鼻,會散發到小鎮的各個角落。4、化肥廠排出的氣體中含有粉塵、鉛、煤灰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5、公園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丟棄的垃圾,既不衛生,又影響市容。
調查原因
現在,我們科最最的環境越來越差了,空氣質量差,河水到處都是垃圾,化工廠排放污水到河里,還有嚴重的白色污染。因而導致了城市環境惡化。
實地調查
我和幾個同學去了在化工廠的旁邊排放污水的河上。在路上,我們看見許多的魚兒、蝦兒歡快地游著,許許多多的蝌蚪在成群結隊地找食物。可是,到了化工廠的旁邊,一條魚也沒有,偶爾看見一兩條死魚死蝦,在這片污水中飄蕩,我們采了點兒污水,買了8條金魚,拿回家做實驗,我把金魚平均裝入一至四號實驗杯中,觀察情況,把一至四號杯分別倒入00、20300、400克污水,再倒滿水。一號:第一天晚上,表現良好,第二天早上,魚兒有點兒不愛動了,第二天中午,魚兒不吃東西了,第二天晚上,魚兒呈快死的狀態。二號:第一條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都不動了,第二天中午,快死了,臨近晚上時,死了一條,晚上,又死了一條。三號:第一天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一條死亡,第二天中午,全死。四號:第一天晚上,魚兒焦躁不安,第二天早上,全死。
調查分析
因為化工廠里有許多化學物品,有時不小心排入污水,導至魚大量死亡。
經過這次實驗,我提出了以下幾多建議。
(1)政府要教育市民不能扔東西到河里,要扔進垃圾桶。
(2)要教育化工廠的人不能隨意放置化學物品,以免化學物品流進河里。
(3)市民自覺保護環境,熱愛環境,讓不熱愛環境的人進入教育所,不但要罰錢,還要讓他認識到扔垃圾的危害。
人們一定要愛護環境,讓簡陽重新美麗起來吧!
小學生關于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的同時,環境污染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近一個星期來,我們有組織地對周邊的環境污染情況做調查,報告如下:
一,河水污染。
近幾年來工業生產發展迅速,人們只顧著怎樣節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對于在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有害的物質并沒有引起重視,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況嚴重。我們在調查中就看到好幾家工廠,把深綠色的、濃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處的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邊的人們隨手將剩菜剩飯、家庭垃圾都裝進塑料袋往河里倒,我們的母親河,現在已經遍體鱗傷,成了一條垃圾河。
二,空氣污染。
我鎮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是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向藍天,企業燃用汽油、柴油,產生的廢氣及煙塵也彌散在空中。同時隨著我鎮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增多,人們燃燒使用的煤,液化氣等,能源消耗量增加,產生的廢氣也成比例增長。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尾氣排污量加大。這些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煙塵。大氣污染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三, 垃圾污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明顯增多。一次性袋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碗筷,以及被用舊的廢棄的生活用品,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需要處理。人們在使用后,只是隨手往街頭巷角一扔。我們走在大街上,只要稍稍留意,就會發現隨處都有丟垃圾的地方。有些垃圾發出一股刺鼻的臭味,使你不得不注目觀看。這一些垃圾不能及時處理,不僅影響了市容市貌,而且直接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不難想象,如果突然來一陣狂風,刮起滿地的垃圾,會是一副怎樣的圖景?
當然,還有噪音污染、土壤污染等情況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衷心希望有關領導充分關注污染問題,采取有利措施,還我們一個明凈的家園。
小學生關于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就最近這幾年來看,隨著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為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何為環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于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人的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尸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污染更加惡化、污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調查原因
現在,我們科最最的環境越來越差了,空氣質量差,河水到處都是垃圾,化工廠排放污水到河里,還有嚴重的白色污染。因而導致了城市環境惡化。
實地調查
我和幾個同學去了在化工廠的旁邊排放污水的河上。在路上,我們看見許多的魚兒、蝦兒歡快地游著,許許多多的蝌蚪在成群結隊地找食物。可是,到了化工廠的旁邊,一條魚也沒有,偶爾看見一兩條死魚死蝦,在這片污水中飄蕩,我們采了點兒污水,買了8條金魚,拿回家做實驗,我把金魚平均裝入一至四號實驗杯中,觀察情況,把一至四號杯分別倒入00、20300、400克污水,再倒滿水。一號:第一天晚上,表現良好,第二天早上,魚兒有點兒不愛動了,第二天中午,魚兒不吃東西了,第二天晚上,魚兒呈快死的狀態。二號:第一條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都不動了,第二天中午,快死了,臨近晚上時,死了一條,晚上,又死了一條。三號:第一天晚上,良好,第二天早上,一條死亡,第二天中午,全死。四號:第一天晚上,魚兒焦躁不安,第二天早上,全死。
調查分析
因為化工廠里有許多化學物品,有時不小心排入污水,導至魚大量死亡。
經過這次實驗,我提出了以下幾多建議。
(1)政府要教育市民不能扔東西到河里,要扔進垃圾桶。
(2)要教育化工廠的人不能隨意放置化學物品,以免化學物品流進河里。
(3)市民自覺保護環境,熱愛環境,讓不熱愛環境的人進入教育所,不但要罰錢,還要讓他認識到扔垃圾的危害。
人們一定要愛護環境,讓簡陽重新美麗起來吧!
社會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報告
就最近這幾年來看,隨著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為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何為環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于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人的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尸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污染更加惡化、污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最近,我發現政府部門、昌邑環衛局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鄉街也定點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來垃圾圍繞街道,臭氣熏天的狀況。各個村莊開始整治村內環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莊煥然一新!而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我們更為了我們的后代,樹立好榜樣,奠基好基礎,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呢!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有責!看你的行動嘍!
小建議: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裝飾品,可回收物品可以賣出,換來金錢買實用的東西豈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裝飾品,你也能開小店賺大錢了!化廢物為貴寶,讓自己的心情更舒暢,讓自己的心靈更純潔,讓自己的家庭更溫馨!
社會環境污染現狀調查報告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的同時,環境污染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近一個星期來,我們有組織地對周邊的環境污染情況做調查,報告如下:
一,河水污染。
近幾年來工業生產發展迅速,人們只顧著怎樣節省原材料的消耗,而對于在生產中出現的一些有害的物質并沒有引起重視,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河流污染情況嚴重。我們在調查中就看到好幾家工廠,把深綠色的、濃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排污口處的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白色泡沫。居住在河邊的人們隨手將剩菜剩飯、家庭垃圾都裝進塑料袋往河里倒,我們的母親河,現在已經遍體鱗傷,成了一條垃圾河。
二,空氣污染。
我鎮的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是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向藍天,企業燃用汽油、柴油,產生的廢氣及煙塵也彌散在空中。同時隨著我鎮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增多,人們燃燒使用的煤,液化氣等,能源消耗量增加,產生的廢氣也成比例增長。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數量迅速增加,尾氣排污量加大。這些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煙塵。大氣污染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知識目標
了解內能的實際利用,知道內能的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的學習,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
情感目標
聯系能量轉化和守恒的關系,感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想,建立發展的觀念
教學建議
教法建議
本節的教學要注重科技和社會的聯系,避免孤立的學習,要注意聯系實際和社會實踐.
在內能的利用的發展上,可以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料學習.
環境保護的學習,可以教師提出課題,學生查閱資料,從信息中學習,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課題】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重難點分析】利用內能造成的環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護環境的措施及其意義
【教學過程設計】
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方法1、學生閱讀教材,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內能利用及環保有關的材料,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閱讀時思考,可以有: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什么;大氣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決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國利用內能的發展歷程是什么;各種內能的利用方式對環境保護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采用實驗探究和信息學習的方法.實例如下
實驗探究:調查附近的工廠在利用內能進行生產上是如何進行的,對于環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減小對環境的影響.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地考察,寫出調查報告,分析的結論等.
實驗探究(另一例):調查社區中是如何利用內能的,調查本地區近三十年中利用內能來取暖的發展情況,咨詢和分析現在的取暖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同樣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實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調查報告和結論.
信息學習:網上查閱有關內能的利用,環境保護,及內能利用對環保的影響等方面的資料,并得出自己的結論,小組討論.這種學習是為了形成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板書設計】
第六節內能的利用和環境保護
1.內能的利用
2.環境保護的問題
探究活動
利用信息學習: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
【課題】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
【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
【活動流程】制訂子課題;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嘗試對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發表自己的見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夠材料的基礎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