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工業儀表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05-30 21:10: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工業儀表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工業儀表論文

篇1

2儀表控制系統在煉油化工裝置運行與控制

DCS系統將完成對裝置的工藝參數進行監視、報警和過程控制。DCS人機操作界面(操作站)還可同時監視其它系統的信息,如安全儀表系統(SIS)、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系統(GDS)、壓縮機組控制系統(CCS)、火災報警系統(FAS)和閉路電視監視系統(CCTV)等。安全儀表保護系統(SaFItyInstrumenTIdSysTIm-SIS)獨立于DCS系統和其它子系統單獨設置,SIS系統和輔助操作臺的緊急停車控制按鈕,用于實現生產裝置的安全聯鎖停車的控制,以確保人員及生產裝置、重要機組和關鍵設備的安全。SIS系統將獨立完成裝置的安全聯鎖或緊急停車。SIS系統中關鍵的聯鎖控制回路應分散在不同的控制器。重要的安全聯鎖、緊急停車系統及關鍵設備聯鎖保護設置獨立SIS系統。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系統(GasDeTIctionSysTIm–GDS)、FAS系統和CCTV系統將對裝置區域內的可燃氣體、有毒氣體、火災報警、重要的被監視區域及其消防聯動進行統一監視和控制。GDS系統由系統控制站和監視站組成,將完全獨立于其它任何控制系統,單獨設置,并可與DCS系統進行通訊。在化工區中央控制室集中設置GDS系統控制站,在生產裝置的現場機柜間(FRR)內設置GDS系統遠程I/O機柜。

篇2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儀器儀表在電力行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測量技術、計算技術、通信技術三部分組成的信息技術,被認為是新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在工業生產中,儀器儀表作為測量技術部分相當于“倍增器”[1]。美國商務部的調查數據表明,儀器儀表行業占美國國民社會產值的4%,但是拉動的社會產值達66%。在電力行業中,儀器儀表的使用非常廣泛,了解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影響因素,對于電力行業儀器儀表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基本概念及理論假設

1.1 儀器儀表

儀器儀表是指用于對被測對象的各種運動指標參數,例如,生物量、化學量、電參數、物理量、幾何量等進行檢測、觀察、分析、計算,并且予以顯示的器具或裝置等。從廣義角度而言還具有自動報警、自動調節控制、數據信號傳遞,數據自動加工處理等功能。

1.2 研究的現狀

儀器儀表的營銷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學者們對此開展了許多研究。儀器儀表產品行業協會的理事長奚家成(2010年)指出:“中國儀器儀表產品技術持續的進步是造成中國儀器儀表產品營銷量得到大幅提高的根本原因”。例如,在2008年和2009年中國儀器儀表新產品的銷售數量總值相比歷史同期的增加幅度分別為11.5%和7.5%[2],這都是由于產品技術進步的原因。中國儀器儀表新產品的銷售數量總值在2010年增加幅度達到43.46%,其中銷售產品的16.04%都是經過技術改進的新產品。2011年,他還指出了售后服務的重要性: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的許多企業都把儀器儀表產品的已損修理變為定期的維修和預測檢修,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儀器儀表行業屬于專用、復雜設備的制造,是一類比較特別的領域。該領域的產品技術不但比較專業,而且技術含量一般也都比較高,所以產品的售后服務在營銷過程中顯的非常重要[3]。

儀器儀表的營銷還和經營者的產品定位密切相關。中國儀器儀表行業銷售情況的統計分析可以得出:中國儀器儀表產品全行業在2003年增長趨勢最為強勁的三個小行業儀器儀表產品是電子測量儀器、汽車及其它計數用儀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等,累計實現營銷量收入總額379.7億元,與相同的歷史時期相比增長26.3%,產品營銷量比率為93.3%;利潤總額方面中國儀器儀表產品全行業累計實現21.9億元,,與相同的歷史時期相比增長41.4%。中國儀器儀表產品行業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在2003年上半年累計409.6億元,相比同期增長24.9%[4],而造成上述中國儀器儀表產品營銷量快速增長的原因就是產品定位合理。

市場需求是影響儀器儀表銷量的重要因素。學者路艷艷在2008年針對幾家儀表企業的研究指出:作為DCS技術產品的領頭企業的上海自動化儀器儀表廠、和利時、浙江中控等都是通過把自己的儀器儀表產品推廣到工業安全領域、樓宇自動化領域、交通自動化領域等儀器儀表產品市場需求擴展的方式,提高了儀器儀表產品的營銷量。和利時還把自己的PLC產品推廣到鋼鐵廠熱風爐、印刷與食品機械、電廠輸煤包裝機械、數字化儀控數字系統、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等諸多的領域[5]。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穩定的發展,市場需求也一直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中國政府采取了大規模投資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擴大中國內部市場需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方針政策的辦法來拉動經濟增長,這為提高中國儀器儀表產品營銷量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自主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體現,也是儀器儀表擴大銷量的重要影響因素。例如,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通過不斷推出自主創新的儀器儀表產品,使得其儀器儀表產品達到能與國際品牌相抗衡的水平,憑借其自主創新的儀器儀表產品,在儀器儀表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時候,其產品營銷量仍然可以到達增幅50%的效果[6]。

儀器儀表的質量直接影響其銷售量。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大衍(2007年)就儀器儀表產品質量的重要性指出:儀器儀表是保證社會生產質量的物質法官,作為測試工具,儀器儀表本身必須是高質量的,否則儀器儀表本身就形同玩具一樣,得出的測試數據的結論就會不可靠,也就喪失了本身的使用價值,自然不會贏得顧客的購買[7]。

1.3 電力行業儀器儀表營銷量影響因素以及基本假設

上述的研究表明:產品技術、產品定位、產品質量對于儀器儀表營銷量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因此,本文針對綜合上述的研究結論,從多個角度來研究這些因素與電力行業儀器儀表營銷量的相關性。本文的基本研究假設如下。

H1:產品技術和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

H2:售后服務和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

H3:產品定位和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

H4:市場需求和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

H5:自主創新性和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

H6:產品質量和儀器儀表的營銷量存在顯著性的正相關。

2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論文采用定量研究與演繹推理相互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本論文調查問卷主要是參考以往的測量量表,并結合自己的具體工作實際情況后綜合設計而成的。本論文的調查問卷首先從儀器儀表銷售方中抽取40名進行初步測試,在其基本符合設計要求后,再正式發放給調查對象。本論文的調查問卷分為8部分,第一是應答者的個人信息;第二是產品技術量表,信度值為0.746;第三是售后服務量表,信度值為0.741;第四部分是產品定位量表,信度值為0.787;第五是市場需求,信度值為0.754;第六是自主創新性,信度值為0.744;第七是產品質量,信度值為0.782;第八是儀器儀表營銷量,信度值為0.777。其中第二到第八部分都是參照李克特量表設計而成,信度值都在0.7以上,滿足設計要求。本論文總共發放正式問卷400份,有效回收382份,有效率為95.5%符合設計要求。

3 研究數據分析

通過進行結構效度的分析得出,所有“因子載荷”的值都超過0.5,這說明問卷題目與本論文中相同成份內(變量)所相應的各個不同問題(屬性)之間存在正相關程度,即輔合效度符合要求。通過對數據進行旋轉成份矩陣的分析得出,本論文所要研究的對象被分為七個成份,基本驗證了本問卷各題目的判別效度符合要求。

根據對各個不同變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總體均值從高到底依次為產品質量(4.3241),其次是產品技術(3.8410),第三是售后服務(3.7081),第四是市場需求(3.7055),第五是產品定位(3.5412),第六是自主創新性(3.4055)。

總體標準差從高到低依次為產品定位(0.82820),其次是自主創新性(0.74292),第三是市場需求(0.73419),第四是售后服務(0.71928),第五是產品技術(0.59905),第六是產品質量(0.58784)。

在顯著性水平為0.01(雙側)時,自變量“產品技術、售后服務、產品定位、市場需求、自主創新性、產品質量”和因變量“中國電力行業儀器儀表營銷量”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分別為0.586、0.496、0.482、 0.547、0.527、0.566,說明這六個變量和因變量之間存在正的中等強度的相關性;所有自變量兩兩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002- 0.097之間,均小于0.4的強相關性。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4.1 研究結論

本論文通過文獻概覽和調查問卷的方式,并結合相關調查數據分析的結果可以得出:產品技術、售后服務、產品定位、市場需求、自主創新性、產品質量與中國電力行業儀器儀表營銷量之間都具有顯著性的正相關的關系,基本驗證了本論文提出的研究假設,并充分回答了研究問題。

4.2 提高電力儀器儀表銷量的建議

研究表明,提高電力行業儀器儀表的銷量應該采取合適的策略。首先,企業在銷售過程中要突出宣傳產品質量,以贏得更多客戶的信賴。其次是產品技術,電力行業中儀器儀表生產企業要保證其技術不落后,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改善售后服務是提高營銷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同時,不斷地開拓新的市場領域,刺激市場需求以擴大銷量。在此基礎上,合適的產品定位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產品銷量。

參考文獻:

[1]金國藩.我國當代儀器儀表的發展[J].電氣時代,2009(10),第35-38頁.

[2]劉冠群.儀器儀表業:產銷5000億元的喜與憂[N].國家電網報,2010-12-16,第8版.

[3]路艷艷,奚家成.儀器儀表行業服務商機無限[N].機電商報,2007-11-26,第E04版.

[4]鄭朝松.儀器儀表發展呈現三大特點[N].中國電力報,2003-9-25,第006版.

篇3

中圖分類號:P335+.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自動化儀器儀表的簡介

1. 自動化儀器儀表的定義

自動化儀器儀表是用于化學、物理方面的技術工具和設備,可以檢出測量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從廣義來說,儀器儀表也可具有自動控制、報警、信號傳遞等功能。顯微鏡、望遠鏡能使人們擴展自己的視野,體溫計能讓人們測量自己的身體的溫度;此外,還有一些儀器儀表如磁強計、射線計數計具有特殊功能,可以感受和測量到人的感覺器官所不能感受到的數據因子。

自動化儀器儀表又被稱作信息機器,因為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形式的轉換,可以將輸入信號轉換成輸出信號。信號按時間域或頻率域表達,信號的傳輸則可調制成連續的模擬量或斷續的數字量形式。

2. 自動化儀器儀表的分類

自動化儀器儀表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綜合產物,有很多種類,有的按用途分類,有的按功能分類,不同的分類方法對應著不同的產品,本文主要介紹兩種分類方法。

(1)按不同用途來分類

儀器儀表有各種用途,有的用在運輸上,比如汽車儀表、拖拉機儀表;有的用在航空上,比如船用儀表、航空儀表;有的用在地質上,比如地質勘探測試儀器、地震測試儀器;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儀器儀表應運而生,比如教學儀器、醫療儀器、環保儀器等。

(2)按不同功能來分類

隨著我國自動化技術的成熟和各種行業的需要,產生了各種功能的儀器。比如工業自動化儀表按功能可分為檢測儀表、記錄儀表、計算儀表等;檢測儀表按被測物理量又分為溫度測量儀表、壓力測量儀表、流量測量儀表等。

二、我國自動化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的現狀

自動化的內容在近10 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光電技術等相關學科的發展而發生了許多變化。從縱深上講,可以涵蓋從最底層的自動化感應部件、各種檢測傳感器、變送器、各種間接測量設備、各種執行機構等到自動回路調節器、自動控制單元、各種大中小型裝置控制系統到綜合優化調度與協調系統和企業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等。從應用的行業性質上分,自動控制系統可以分成以流程過程控制為主的過程控制系統(如各種DCS、回路調節系統等) 和以運動和傳動控制為主運動控制系統( 各種邏輯控制PLC 和傳動控制系統如CNC 等,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主要是針對自動控制系統而言。

2002 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儀表制造業共有309 個企業,實現工業總產量136.24 億元,銷售收入133.75 億元,利潤總額8.99 億元。行業綜合水平總體上達到國際八十年代水平。30%的產品實現了數字化,達到國際八十年代末期水平; 約15%的產品實現了智能化,達到國際九十年代水平。品種門類較為齊全,有一定的成套能力。可能承接60 萬千瓦火電站、核電站、30 萬噸合成氨、30 萬噸乙烯、500 萬噸煉油、10000 立方米空分、4000 立方米高爐、120 噸轉爐、日產30 萬立方米城市煤氣站、日處理40 萬噸污水、日產5000 噸水泥等大型工程的控制系統和儀表成套項目。

三、當前的儀器儀表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

儀器儀表行業技術發展雖然迅速,但較國外先進的高性能、高實用性的領先技術比起來,我們還存在著10~15年的差距,當前的儀器儀表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自主創新成果比例過少,應用技術不足

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初期是通過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近幾年,也有不少科技型企業加大了自主研發力度,但從總體上說,自主創新的成果還是非常少,并且技術的實用性欠缺。對于一些關鍵核心工藝加工制造技術力量非常薄弱。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中外合資與先進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嚴重脫軌。

2、中低檔產品居多,研發投入不足

我國現階段的儀器儀表產品較國外比較,大部分都屬于中低檔產品,產品創新能力弱,高端精準儀器儀表數量非常少。其原因是現階段的儀器儀表行業缺少對于高端檢測、數字化精進技術人才,限于各大企業和單位的指導思想和投入規模,研發投入也不夠,包括設備資金、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投入。

四、我國自動化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技術的全球化,計算機和智能機器的發展對儀器儀表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我國應該在現有的技術基礎上,借鑒國外的微電子技術,掌握關鍵技術,生產更多國有品牌,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自動化儀器儀表技術的發展前景廣闊,與國際自動化儀器儀表的發展相比,可以分為智能化、高精度化和網絡化等趨勢。

1. 智能化

智能化技術是儀器儀表的一種發展趨勢,與國外產品相比,國內產品在智能化方面有很多不足,我國儀器儀表在智能化方面與國外存在明顯差距,因此,我國應該加大創新力度,改變創新模式,在智能化方向改革創新。自動化儀器儀表的智能化是指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接口通信技術,利用嵌入式軟件協調內部操作,使儀表具有智能化處理的功能。采用智能化的產品可以很好的自主調節控制,利于信號的傳遞,提高了工業效率,更能適應國際技術的發展。

2. 高精度化

自動化儀器儀表對技術要求很高,只有高度精密化才能提升我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國外很多儀器儀表產品具有高精度化的特點,我國的產品在這方面明顯落后,因此提高儀器儀表的精密是大勢所趨,也是應對國際激烈競爭的必然選擇。當前的重點是研究和發展多維精密加工工藝,精密成型工藝,球面、非球面光學元件精密加工等工藝。

3. 網絡化

在國外市場以現場總線技術為代表的數字通信網絡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我國自動化儀器儀表在總線技術方面還不完善,許多產品功能還不完備,核心技術的掌握也差強人意,因此,網絡化是我國自動化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和方向。發展網絡化就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數字化通信技術,完成信息的轉換,構造一個龐大的信息化網絡,這樣信號流通順暢,更能提高生產效率。

總結

自動化儀器儀表是很多自動化元件組成的,包括各種功能的自動、智能和微型技術工具。儀器儀表有不同的用途,對應的功能也不同,有的具有測量、顯示功能,有的具有記錄、報警功能。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微電子、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日新月異發展的新技術對自動化儀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自動化儀器儀表發展歷史久遠,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不斷出現新的儀器,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從目前來看,我國自動化儀表技術發展迅速,但與國際上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自動化儀表的改進有重大的應用前景,我國應該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轉變創新方式。

【參考文獻】

[1]杜天旭.謝林柏儀器儀表的發展歷程及趨勢[期刊論文]-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4)

[2]趙群.張翔.謝素珍.李輝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綜述[期刊論文]-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08(4)

[3]唐公濤.尹升寶淺談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趨勢[期刊論文]-科技創業家 2011(4)

篇4

 

1引言

現場總線控制系統被認為是DCS的有力取代者,由于現場總線的協議眾多,不同協議的兼容性問題一直困擾工業界。為此許多現場總線組織(或生產廠家)提出基于以太網的控制系統標準。目前,各生產廠家的作法都是在自身的現場總線設備基礎上,增加高速以太網HSE(High Speed Ethernet)連接器或相應轉換設備。同樣存在不同生產廠家設備的互換性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基于高速以太網的自動化儀表(變送器和執行器)。本文設計的智能儀表并不僅是一個變送器或執行器,而是具備必備的上層控制功能,能夠完成必要的控制過程,相當于將現有DCS控制功能分散于各個底層設備中。而上層設備只有相當于DCS的工程師站和操作員站。結合通用組態軟件可以完成控制系統的組態、下載,形成底層的智能自動化儀表和高層的智能系統軟件。為控制系統實現分散化、智能化、協調性、集成方式打下基礎。

2 總體方案

2.1 系統功能

系統主要功能是實現工業中的智能儀表的數據和上位機之間高速以太網的傳輸。通過儀表的智能前端把智能儀表的數據采集起來,智能前端利用內部的TCP/IP協議,通過高速以太網以數據包的形式發送給上位機中。在上位機將適當的控制算法模塊聯結起來之后,將它形成一個組態文件,下載到智能儀表中運行,調用相應的算法,從而來完成特定的控制功能。本設計系統圖的對比如下:

2.2 分層結構描述

相鄰控制關聯密切的在同一交換機下,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子網,整個控制可以有幾個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控制子網。子網間由上層核心交換機完成(必要時可以使用多個),子網間只通信必要的信息。核心交換機可以連接數據服務器與工程師站和操作員站。這樣就使得控制功能徹底分散到底層智能儀表中。上層完成數據存儲管理、工程師站、操作員站功能。網絡都是冗余系統,同時每個智能儀表采用雙網卡結構,必要時儀表可以采用雙CPU冗余設計。論文大全,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2.3 智能儀表控制功能的實現

每個智能儀表完成部分乃至全部的控制策略,在組態過程中可以將整個系統內的智能儀表看作一個整體進行組態、下裝。控制功能實現可以由儀表間進行遠程調用,控制可由智能儀表間協作完成,可采用如(DCOM、COORBRA)或采用群Agent的方法。控制功能可以在子網內遷移,協作完成整個控制任務。整個控制功能可以在線互為備份。

3 硬件結構

3.1 系統結構

智能儀表的智能前端通過TCP/IP網絡協議連接到交換機上。我們對每個智能儀表分配一個IP地址,上位機通過不同的IP地址,從而實現對特定儀表的通訊。當數據傳輸距離增大時,可以通過增加交換機來實現遠距離傳輸。

3.2智能前端的硬件結構

智能前端主要由基于ARM內核的微處理器AT91RM9200,100M以太網控制器芯片RTL8100,串口電平轉換芯片MAX232以及RS232串口與RJ45接口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

3.3以太網接口電路及實現方法

以太網接口硬件電路使用的芯片主要有微處理器AT91RM9200、RTL8100、AM29I、V002B、74LVl38等。

其中AM29L、V002B是Flash存儲器,主要用來存放程序,由于AT91RM9200微處理器內帶16kB的SRAM和126k的Boot ROM,足夠存放數據。故此方案無需擴展RAM。TS7023是個隔離濾波器,RJ45為100BaseT的以太網接口連接器。74LVl38提供RTL8100的片選信號。

RTL8100是性價比高且帶有即插即用功能的全雙工以太網控制器。它的主要特性包括:符合EtherenetlI與IEEE802.3標準;全雙工,收發可同時達到100Mbit/s的速率;內置16kB的SRAM,用于收發緩沖,降低對主處理器的要求;支持UTP,AUI,BNC自動檢測,還支持對100BaseT拓撲結構的自動極性修正。RTL8100內部有兩塊RAM區一塊16kB,地址為0x4000~0x7fff;一塊32字節,地址為0x0000~0x001f。RAM按頁存儲,每256字節為一頁。本方案中將RTL8100的RAM的前12頁(0x4000~0x4bff)作為發送緩沖區,后52頁(0x4c00~0x7fff)作為接收緩沖區,第0頁只有32個字節,用來存儲以太網的物理地址。RTL8100具有32個輸出/輸入地址,地址偏移量為00H~1FH。其中00H~0FH共16個地址為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分為page0、pagel、page2、page3,由RTL8100中的命令寄存器CR中的PSl和PS0位來決定要訪問的頁。復位端口包括18H~1FH共8個地址,用于RTL8100的復位。

4.軟件結構

linux作為支撐系統,所有程序均采用基于GGC的C語言編寫,而且它具有可讀性強、容易移植、開發簡單、調試方便的優點。論文大全,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4.1 linux簡介

Linux是由Linus Benedict Torvalds等眾多軟件高手共同開發的,是一種能運行于多種平臺(如PC及其兼容機、Alpha工作站、SUN Sparc工作站)、源代碼公開、免費、功能強大、遵守POSIX標準、與Unix兼容的操作系統。Linux運行的硬件平臺起初是Intel 386、486、Pentium、PentiumPro等。現在,還包括A1pha、PowerPC、Sparc等。Linux不但支持32位,還支持64位如A1pha。Linux不但支持單CPU,還支持多CPU。

4.2 以太網接口程序設計

編寫控制以太網接口程序的步驟為:

(1)用C語言庫函數作為源文件加入項目中,將用到的頭文件包含進項目中。

(2)RTL8100 初始化

控制ARM對RTL8100復位引腳rest 進行復位, 啟動RTL8100工作。 設置接收狀態寄存器RCR和發送狀態寄存器TCR ,劃分接收緩沖區和發送緩沖區,并使之處于接收狀態。

(3)傳輸數據包

發送過程是通過執行遠程DMA寫操作進行,給要發送數據加上以太網首部,即目的地址、源地址和類型字段,使之符合以太網幀格式, 傳至RTL8100發送緩沖區,啟動包發送命令即可。

(4 ) 接收數據包

RTL8100通過DMA 方式讀寫數據。首先查詢狀態寄存器CURR判斷是否有數據分組到達。如果有則啟動遠程DMA讀,接收數據,并根據接收數據的狀態值判斷數據包是否完好,以便繼續讀取其它數據,進而根據所讀以太網首部中的協議類型,轉向相應的協議處理程序。

5.結束語

篇5

通過測量可以得到被測量量的測量值,然而測量目的還未全部達到,為了準確地獲取表征對象特征的定量信息,還要對實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估計結果的可靠性等,以便為保證安全生產檢測技術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被檢測信息的獲取、轉換、顯示以及測量數據的處理等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科技的發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涌現,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檢測儀表作為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工業過程是其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工業過程檢測具有如下特點:

(1)被測對象形態多樣 有氣態、液態、固態介質及其混合體,也有的被測對象具有特殊性質(如強腐蝕、強輻射、高溫、高壓、深冷、真空、高粘度、高速運動等)。

(2)被測參數性質多樣 有溫度、壓力、流量、物位等熱工量,也有各種機械量、電工量、化學員、生物量,還有某些工業過程要求檢測的特殊參數(如紙漿的打漿度、濃度、白度、硬度、得率、黑液波美度等)。

(3)被測變量的變化范圍寬 如被測溫度可以是l000℃以上的高溫,也可以是0℃以下的低溫甚至超低溫。

(4)檢測方式多種多樣 既有離線檢測,又有在線檢測;既有單參數檢測,又有多參數同時檢測;還有每隔一段時間對不同參數的巡回檢測;等等。

(5)檢測環境比較惡貧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利于檢測的影響因素,如電源電壓波動,溫度、壓力變化,以及在工作現場存在水汽、煙霧、粉塵、輻射、振動等。因此要求檢測儀表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和相應的防護措施。

針對工業過程檢測的上述特點,要求檢測儀表不但具有良好的靜態特性和動態特性,而且要對不同的被測對象和測量要求采用不同的測量原理和測量手段。因此,檢測儀表的種類繁多,而且為了適應工業過程對檢測技術提出的新要求,還將有各式各樣的新型儀表不斷涌現。

檢測儀表是能確定所感受的被測變量大小的儀表。它可以是傳感器、變送器和自身兼有檢出元件和顯示裝置的儀表。傳感器件是能接受被測信息,并按一定規律將其轉換成同種或別種性質的輸出變量的儀表。輸出為標準信號的傳感器稱為變送器。所謂標準信號,是指變化范圍的上下限已經標淮化的信號(例如,4-20mA DC,20一100 kPa等)。

檢測儀表可按下述方法進行分類:

(1)按被測量分類 可分為溫度檢測儀表、壓力檢測儀表、流量檢測儀表、物位檢測儀表、機械量檢測儀表以及過程分析儀表等。

(2)按測量原理分類 如電容式、電磁式、壓電式、光電式、超聲波式、核輻射式檢測儀表等。

(3)按輸出信號分類 可分為輸出模擬信號的模擬式儀表、輸出數字信號的數字式儀表,以及輸出開關信號的檢測開關(如振動式物位開關、接近開關)等。

(4)按結構和功能特點分類 按照測量結果是否就地顯示,分為測量與顯示功能集于一身的一體化儀表和將測量結果轉換為標準輸出信號并遠傳至控制室集中顯示的單元組合儀表;按照儀表是否含有微處理器,分為不帶有微處理器的常規儀表和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微機化儀表。后者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強,有的已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常被稱為智能化儀表。目前,有的儀表供應商又推出了"虛擬儀器"的概念。所謂"虛擬儀器"是在標準計算機的基礎上加一組軟件或(和)硬件,使用者操作這合計算機,即可充分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來實現和擴展傳統儀表的功能。這套以軟件為主體的系統能夠享用普通計算機的各種計算、顯示和通信功能。在基本硬件確定之后,就可以通過改變軟件的方法來適應不同的需求,實現不同的功能。虛擬儀器徹底打破了傳統儀表只能由生產廠家定義,用戶無法改變的局面。用戶可以自己設計、自己定義,通過軟件的改變來更新自己的儀表或檢測系統,改變傳統儀表功能單一或有些功能用不上的缺陷,從而節省開發、維護費用,減少開發專用檢測系統的時間。

不同類型檢測儀表的構成方式不盡相同,其組成環節也不完全一樣。通常,檢測儀表由原始敏感環節(傳感器或檢出元件)、變量轉換與控制環節、數據傳輸環節、顯示環節、數據處理環節等諸環節組成。檢測儀表內各組成環節,可以構成一個開環測量系統,也可以構成閉環測量系統。開環測量系統是由一系列環節串聯而成,其特點是信號只沿著從輸入到輸出的一個方向(正向)流動。一般較常見的檢測儀表大多為開環測星系統。閉環測量系統的構成方式其特點是除了信號傳輸的正向通路外,還有一個反饋回路。在采用零值法進行測量的自動平衡式顯示儀表中,各組成環節即構成--個閉環測量系統。

在測量過程中,測量誤差按其產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1、系統誤差

在同一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被測參數時,測量結果的誤差大小與符號均保持不變或在條件變化時按某一確定規律變化的誤差。它是由于測量過程中儀表使用不當或測量時外界條件變化等原因所引起的。

必須指出,單純地增加測量次數是無法減少系統誤差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但在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之后,便可通過對測量結果引入適當的修正值而加以消除。系統誤差決定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隨機誤差

在相同條件下,對某一參數進行重復測量時、測量結果的誤差大小與符號均不固定,且無一定規律的誤差。產生隨機誤差的原因很復雜,是由許多微小變化的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致。

對單次測量來說,隨機誤差是沒有任何規律的,既不可預測,也無法控制,但對于一系列重復測量結果來說,它的分布服從統計規律。因此,可以取多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以算術平均佰均方根誤差的2-3倍作為隨機誤差的置信區間,相應的概率作為置信概率,可減小誤差對測顯結果的影響。隨機誤差決定測量結果的精密度。

3、疏忽誤差

測量結果顯著偏離被測量的實際值所對應的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員在讀取或記錄測量數據時的疏忽大意所造成的,帶有這類誤差的測量結果毫無意義,因此應加強責任心,細心工作,避免發生這類誤差。

任何測量都存在誤差,儀表檢測也無法避免,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做到按規章制度來操作儀表,增強責任心,做到多次測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李正軍 計算機控制系統 2005

[2]王再英;劉淮霞;靜 過程控制系統與儀表 2006

[3]董朝軼 煤樣燃點檢測儀表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與研究 2002

篇6

主管單位:天津市電子儀表工業總公司

主辦單位:天津市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天津市自動化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天津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1-9944

國內刊號:12-1148/TP

郵發代號:6-20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1

期刊收錄:

SA 科學文摘(英)(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7

 

0引言

流量測量儀表是用來測量管道或明溝中的液體、氣體或蒸汽等流體流量的工業自動化儀表,又稱流量計。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流經管道有效截面的流體數量,流體數量用體積表示者稱為體積流量,單位為升/時等;流體數量用質量表示者稱為質量流量,單位為噸/時、千克/時等。

1差壓流量計

1.1差壓流量計原理簡述

差壓流量計是應用非常廣泛的一類流量測量儀表,約占流量測量儀表總數的70%。它由節流裝置和差壓計兩部分組成,充滿圓管的流體流經節流件(如孔板)時,流束在孔板處形成局部收縮,由于流速增加、靜壓力降低而在孔板前后產生壓差,這一壓差與流量的平方成正比。

1.2差壓式孔板流量計安裝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其對測量的精確程度。

1.2.1標準節流裝置的使用條件

(1)流體必須充滿圓管,并連續不斷的流經節流裝置;

(2)流體在物理上和熱力學上必須是均勻的單相流體;

(3)流體流經節流裝置時不得發生相變;

(4)節流裝置所測得流體必須是穩定流,或可看作是穩定的緩慢變化的流體,不適用于脈動流和臨界的流量測量;

(5)流束必須與管道平行,不得有旋轉流。

1.2.2、安裝基本要求

(1)垂直度

節流件上游端面與管道軸線的垂直度不大于1°。

(2)不同軸度

節流件應與管道同軸。

當節流件的軸線與上、下游側管道軸線之間距離еx滿足下式時,流出系數C無附加不確定度:еx=(0.0025D) / (0.1+2.3β4)。

如上式不能滿足時,而滿足下式時,流出系數C的不確定度應算術相加±0.3%:

(0.0025D)/ (0.1+2.3β4) <еx ≤ (0.005D) /(0.1+2.3β4)

(3)直管段長度

節流裝置應安裝在兩段有恒定橫截面積的圓筒形直管段之間,最短直管段長度隨節流件形式、阻流件形式和直徑比而異。

(4)取壓口位置

節流裝置安裝在垂直管道上時,取壓口的位置在取壓裝置的平面上可任意選擇;

節流裝置安裝在水平管道或傾斜管道上時,取壓口的位置選擇取決于被測介質的特性。

節流裝置出廠時,取壓口、導壓管均設置在二螺栓孔之間。現場法蘭焊接時應注意螺孔及取壓口的相對位置。

(5)導壓管

導壓管應按被測流體的性質使用耐壓、耐腐蝕的材料制造,其內徑不得小于6mm,長度最好在16m之內。

不同流體不同長度下的最小內徑按下表選擇:

導壓管長度mm<16000 16000~45000 45000~90000

被測流體導壓管內徑mm

水、水蒸汽、干氣體7~910 13

濕氣體1313 13

低、中粘度的油品1319 25

臟液體或氣體2525 38

導壓管應垂直或傾斜敷設,其傾斜度不得小于1:12;粘度較高的流體,其傾斜度還應增大,當差壓信號傳送距離大于30m時,導壓管應分段敷設,并在各最高點和最低點分別裝設集氣器(或排氣閥)和沉降器(或排污閥)。

為了避免差壓信號失真,正、負壓導壓管應盡可能靠近敷設,嚴寒地區應加防凍設備。

(6)節流裝置安裝前管道必須用高壓蒸汽嚴格沖洗,防止運行時管內氧化物、焊渣等異物損壞節流件。

(7)節流裝置表面應用軟紗擦凈表面,不得用砂紙、銼刀等工具損傷入口表面和銳口。

(8)節流裝置現場吊裝時,嚴禁用鐵絲、鋼絲、吊鉤穿入節流件喉部孔徑,以防止銳口損傷,影響精度;

(9)節流裝置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液體中有固體顆粒,氣體中有液體小滴或其它雜質,尖銳的入口將被磨鈍,從而使流出系數增大,造成附加誤差,此時應考慮調換節流件;另外,節流裝置長期使用后,在孔板上游側下角容易堆積污物,這會使流出系數變化,因此要定期檢查,排除污物。

2容積式流量計

2.1容積式流量計原理簡述

容積式流量計,又稱定排量流量計,在流量儀表中是精度最高的一類。它利用機械測量元件把流體連續不斷地分割成單個已知的體積部分,根據測量室逐次重復地充滿和排放該體積部分流體的次數來測量流體體積總量。

2.2.1 試運行

新設計選型的或重新安裝的流量計計量系統,經安裝檢查無誤之后,應進行試運行工作。試運行工作按下述程序進行:首先關閉流量計前后閥門,對水平安裝的計量系統緩慢打開旁通管路閥門(對垂直安裝的系統,則打開主管線閥門),使流體從旁路管道流過,以沖洗管道中殘留的雜物并使流量計進出口壓力平衡。若無旁路管道,則可用短管替代流量計使流體通過,待管道沖洗干凈后,取下短管而換回流量計。

2.2.2 日常維護

(1)排盡氣體:通常實液掃線后,管道內還殘留較多空氣,隨著加壓運行,空氣以較高流速流過容積式流量計,活動測量元件可能過速運轉,損傷軸和軸承。因此開始時要緩慢增加流量,使空氣漸漸外逸。

(2)旁路管切換順序:液流從旁路管轉入儀表時,啟閉要緩慢,特別在高溫高壓管線上更應注意。啟用時第1步徐徐徐開啟A閥,液體先在旁路管流動一段時間;第2步徐徐開啟B閥;第3步徐徐開啟C閥;第4步徐徐關閉A閥。關閉時按上述逆順序動作操作。

(3)啟動后通過最低位指針或字輪和秒表,確認未達過度流動,最佳流量應控制在(70~80)%最大流量,以保證儀表使用壽命。

(4)檢查過濾器:新線啟動過濾器網最易被打破,試運行后要及時檢查網是否完好。同時過濾網清潔無污物時記錄下常用流量下的壓力損失這兩個參數,今后不必卸下檢查網堵塞狀況,即以壓力損失增加程度判斷是否要清洗。

(5)測量高粘度液體:用于高粘度液體,一般均加熱后使之流動。當儀表停用后,其內部液體冷卻而變稠,再啟用時必須先加熱待液體粘度降低后才讓液體流過儀表,否則會咬住活動測量元件使儀表損壞。

(6)避免急劇流量變化:使用容積式流量計時,應注意不能有急劇的流量變化(如使用快開閥),因容積式流量計的慣性作用,急劇流量變化將產生較大附加慣性力,使轉子損壞。

(7)在用蒸汽沖洗管道時禁止蒸汽通過容積式流量計。

電磁流量計有一系列優良特性,可以解決其它流量計不易應用的問題,如臟污流、腐蝕流的測量。

3電磁流量計

3.1電磁流量計原理簡述

電磁流量計有一系列優良特性,可以解決其它流量計不易應用的問題,如臟污流、腐蝕流的測量,是根據法拉弟電磁感應定律制成的一種測量導電性液體的儀表。電磁流量計的測量依據是輸出電動勢與管道中流過的體積流量成正比。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永久磁場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直流,可導致電極極化或介質電解,引起測量誤差,所以在工業用儀表中多采用交變磁場。論文格式。E= Bmax sinωt D V( B:磁感應強度 V:液體在管道內的平均流速 D:管道內徑) 。

3.2.1使用時應注意的一般事項

液體應具有測量所需的電導率,并要求電導率分布大體上均勻。因此流量傳感器安裝要避開容易產生電導率不均勻場所,例如其上游附近加入藥液,加液點最好設于傳感器下游。使用時傳感器測量管必須充滿液體(非滿管型例外)。有混合時,其分布應大體均勻。液體應與地同電位,必須接地。如工藝管道用塑料等絕緣材料時,輸送液體產生摩檫靜電等原因,造成液體與地間有電位差。論文格式。

3.2.2流量傳感器安裝

(1)安裝場所通常電磁流量傳感器外殼防護等極為IP65(GB4208規定的防塵防噴水級),對安裝場所有以下要求。

1)測量混合相流體時,選擇不會引起相分離的場所;測量雙組分液體時,避免裝在混合尚未均勻的下游;測量化學反應管道時,要裝在反應充分完成段的下游;

2)盡可能避免測量管內變成負壓;

3)選擇震動小的場所,特別對一體型儀表;

4)避免附近有大電機、大變壓器等,以免引起電磁場干擾;

5)易于實現傳感器單獨接地的場所;

6)盡可能避開周圍環境有高濃度腐蝕性氣體;

7)環境溫度在-25/-10~50/600℃范圍內,一體形結構溫度還受制于電子元器件,范圍要窄些;

8)環境相對濕度在10%~90%范圍內;

9)盡可能避免受陽光直照;

10)避免雨水浸淋,不會被水浸沒。如果防護等級是IP67(防塵防浸水級)或IP68(防塵防潛水級),則無需上述8)、10)兩項要求。

(2)直管段長度要求

為獲得正常測量精確度,電磁流量傳感器上游也要有一定長度直管段,但其長度與大部分其它流量儀表相比要求較低。90º彎頭、T形管、同心異徑管、全開閘閥后通常認為只要離電極中心線(不是傳感器進口端連接面)5倍直徑(5D)長度的直管段,不同開度的閥則需10D;下游直管段為(2~3)D或無要求;但要防止蝶閥閥片伸入到傳感器測量管內。各標準或檢定規程所提出上下游直管段長度亦不一致。

(3)安裝位置和流動方向

傳感器安裝方向水平、垂直或傾斜均可,不受限制。但測量固液兩相流體最好垂直安裝,自下而上流動。這樣能避免水平安裝時襯里下半部局部磨損嚴重,低流速時固相沉淀等缺點。水平安裝時要使電極軸線平行于地平線,不要處于垂直于地平線,因為處于地步的電極易被沉積物覆蓋,頂部電極易被液體中偶存氣泡擦過遮住電極表面,使輸出信號波動。(4)旁路管、便于清洗連接和預置入孔

為便于在工藝管道繼續流動和傳感器停止流動時檢查和調整零點,應裝旁路管。但大管徑管系因投資和位置空間限制,往往不易辦到。根據電極污染程度來校正測量值,或確定一個不影響測量值的污染程度判斷基準是困難的。除前文所述,采用非接觸電極或帶刮刀清除裝置電極的儀表,可解決一些問題外,有時還需要清除內壁附著物,不卸下傳感器就地清除。對于管徑大于1.5~1.6m的管系在EMF附近管道上,預置入孔,以便管系停止運行時清洗傳感器測量管內壁。

(5)負壓管系的安裝

氟塑料襯里傳感器須謹慎地應用于負壓管系;正壓管系應防止產生負壓,例如液體溫度高于室溫的管系,關閉傳感器上下游截止閥停止運行后,流體冷卻收縮會形成負壓,應在傳感器附近裝負壓防止閥。有制造廠規定PTFE和PFA塑料襯里應用于負壓管系的壓力可在200C、1000C、1300C時使用的絕對壓力必須分別大于27、40、50KPa.

(6)接地

傳感器必須單獨接地(接地電阻100Ω以下)。分離型原則上接地應在傳感器一側,轉換器接地應在同一接地點。如傳感器裝在有陰極腐蝕保護管道上,除了傳感器和接地環一起接地外,還要用較粗銅導線(16mm2)繞過傳感器跨接管道兩連接法蘭上,使陰極保護電流于傳感器之間隔離。有時后雜散電流過大,如電解槽沿著電解液的泄漏電流影響EMF正常測量,則可采取流量傳感器與其連接的工藝之間電氣隔離的辦法。同樣有陰極保護的管線上,陰極保護電流影響EMF測量時,也可以采取本方法。

4結束語

流量測量是個難題,是一個在動態條件下的計量。不同的測量對象要求不同的測量儀表。本文提供了三種特點鮮明的流量計,可依實際需求選擇。論文格式。選擇合適的流量計后,正確的使用和維護也很重要,這樣才能得到精確的流量測量結果。

參考文獻:

[1]俞金壽,過程自動化及儀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3)

[2]楊麗明,張光新,化工自動化及儀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5)

[3]張宏建,蒙建波,自動檢測技術與裝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6)

[4]張玉芬,張毅,曹麗,自動檢測及儀表控制系統[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224)

篇8

1 工業自動化儀表 

1.1 概述 

工業自動化儀表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通過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來進行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檢驗、顯示、管控以及實施的儀表,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生產單位應當重視對于生產實際的過程中的檢驗工作,對其生產工藝進行全面管理和控制,這樣才能有效的確保生產過程能夠順利的進行,同時其本身具備的高效率和低損耗的特點也是其發展迅速的重要特點之一。 

1.2 分類 

工業儀表具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在分類標準制定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分類。根據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指標類型劃分可以分為檢測壓力的儀表、檢測溫度的儀表、檢測流量的儀表、檢測機械量值的儀表、檢測物位的儀表;根據生產實踐中工業儀表的性能來分類可以分為檢驗類儀表、調整類儀表、展示類儀表、計算類儀表、實施設備類儀表等類型。 

1.3 基本工作規律 

工業自動化儀表的主要作用是保證在生產場地沒有人員管理的情況下對設備進行自動檢測、記錄和管控的目的,并且來獲得信息、傳輸信息和處理信息的系統化操作。其基本工作規律依靠平衡原理來實現,利用力、力矩和電方面的基本規律來最終確定整體的處理工作。工業自動化儀表的感知系統能夠有效的將從設備本身獲得的溫度、壓力和流量等數據通過傳送裝置傳輸到處理位置,同時在獲得過程中可以通過將測量值擴大的方式來進行傳輸,這樣能夠有效的保證數據的準確,這樣能夠更好的對設備進行數據的對比和處理,保證在處理數據的平衡性問題時精度在較高水平。 

2 自動化控制技術 

2.1 概述 

自動化控制技術是根據現代工業、農業和制造業的基本情況和信息,通過機械設計和電氣信息化設計來實現的對于設備的整體管理和控制。 

2.2 基本工作規律 

智能化控制在分類上可以分為全智能和半智能兩種情況,全智能化指的是人員的作用只是對全智能管理系統進行操作即可,根據不同的生產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生產條件和生產流程,不需要人員直接參與到生產實踐過程中;半智能化指的是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人的管理來指揮設備和機器才能使得生產過程正常開展的情況。智能化管控技術已經在農業、工業和制造行業成功的進行了運用。利用智能化管控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才能完成的工作程序,對于危險性系數比較高的程序也能在一定程度得到避免,有效的保證了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統對于生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作用,降低了生產過程中人力資源成本的投入,使公司的整體經營水平獲得更大的提升。 

2.3 自動化控制的運用 

(1)過程智能化 

在石油提煉和加工過程中,通過智能化管控系統來完成對于流體和粉體的全面化學處理工作,該類型的管控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測量儀表、調節裝置以及處理設備,通過這一系統能夠準確的控制加熱爐、精餾塔以及整體生產過程中的環節。 

(2)機械制造智能化 

通過將機械、電氣以及智能化系統相結合形成機械制造智能化系統,能夠準確高效的處理離散元件。在最初的階段機械制造智能化的控制只是簡單進行的進行生產線的操作,單純利用機械手段以及電氣原理來對其實現了單機化的智能化管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信息化管理技術應用程度得到全面的神話,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高智能化裝置逐漸形成,同時小規模的控制系統也越來越多在生產體系中出現。在智能化車間內,通過計算機和生產程序中的過程中進行聯系,從而形成一個具有高智能化操作的管理體系,配合信息管控系統以及生產管理系統能夠更好的實現在制造行業中的生產效率。 

(3)管理智能化 

篇9

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來自國內外的各個企業對中國冶金企業的沖擊和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在這樣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中爭得一席之地,怎樣提高自身企業的冶金水平,未來冶金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哪里等等,這些問題都已經迫在眉睫。作為冶金技術中占據舉足輕重位置的自動化技術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競相角逐的重要領域,冶金行業的未來也必須依靠冶金行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強,依靠冶金自動化的發展進步。故而自控儀表的發展和在冶金工業中的使用,也體現了冶金技術水平的高低,為冶金行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本文就自控儀表在冶金工業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討論敘述。

一、目前冶金行業中的自控儀表的應用程度

自古我過在冶金領域就具有領先地位,然而由于我國工業革命時間較晚,加之斷代時間長,更重要的是現代冶金工業中自動化的廣泛應用,使得我國的冶金工業,與之國外企業競爭力逐年下降的趨勢。我國自控儀表在冶金工業中已經廣泛使用,然而在自控儀表的使用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操作人員同時監控幾個區域,導致工作過于繁重,維修人員難以維修國外生產的自控儀表等等,現將存在的主要問題做如下陳述:

(一)是發展自主創新的自控儀表有所限制。首先,在自控設計中,我們經常由于自控儀表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儀表的尋永和自控系統的設計都帶來了重重的麻煩,雖然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是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在時機的應用中給生產帶來了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而且阻礙了很多自控儀表的應用。由于,自控儀表的設計和制造,需要企業有一定的投入,尤其在研發方面投入較產出高,而且收益不明顯,研發時間較長,研發人才缺乏等等原因,再加之國外水平較高,技術較成熟,不需要企業大量投入,只需引進技術,培訓人力。所以國內企業大多選擇國外的自控儀表,對中小企業來說,選擇國外企業的自控儀表對企業的快速發展壯大有這積極的意義,然而在企業的長期展望和大型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等方面來說,自主創新是必然道路,依靠國外企業的時代必然要結束。

(二)是自控儀表改革中的問題。如上所述,由于我國的工業革命時間較晚,加之我國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這就對我國冶金業企業對自控儀表的改革形成了阻礙。自控儀表在實現全自動操作,減少人工操作環節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然而改革前期,對企業而言,更換自控儀表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當時的政企不分家的中國冶金企業來說,改革是需要層層審批,專家反復論證,政府決策者支持的。而對企業工人而言,自控儀表的使用必然導致大量的人力被機械所代替,工人面臨下崗的危險。所以,企業和企業工人在客觀的和主觀的因素影響下都部愿意進行改革,就導致自控儀表的改革步履艱難現象。

(三)是企業對自控儀表的重視程度不夠。在中國還未加入WTO之前,中國冶金企業可以說自視甚高,國內競爭壓力校,國內大型的冶金企業基本為國企,故而,企業領導者對企業的發展和行業的創新沒有足夠的認識,對自控儀表的使用只能是在國外參觀而實際工作中并不應用。這導致了中國冶金工業的長期不進步,和國外企業的競爭力逐年拉大。

(四)是在實際工作需要操作和維修儀表的人員較少。事實上,自控儀表在實際的冶金應用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便是人才短缺,企業在改革初期,大量的輸出人力到國外學習,但是,由于企業使用的是國外的自控儀表,所以導致很多維修操作人員的語言文字障礙,需要維修人員不僅懂得使用和維修,而且懂得自控儀表的生產國的語言文字,使得很多企業不得不聘請外國人員長期駐國內,導致人力投入過大。

二、自控儀表在冶金工業中的應用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加入WTO以后,自控儀表已經在冶金工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國內企業越來越重視自控儀表的使用,大多數有實力的冶金企業組織人力,物理成立專門的自控儀表研發部門,而且有些企業已經在研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使用自控儀表中的到越來越多的實惠。企業也在這種實惠中體會到自控儀表的重要性,對次本文分幾方面敘述如下:

(一)是學術界對自控儀表的發展的期望很高,中國加入WTO以后,不僅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間的合作加多,而且學術方面國內也和國外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學習。在自動化控制儀表方面,國內有更多的專家支持企業加快自動化的腳步,不僅在理論學術上指導企業改革發展,并且在實踐中能夠給予更多的幫助。在學術方面的成長也帶動了我國自動化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國內高校自控儀表應用研發型人才的培養也的到了改善,涌現出一片自動化熱,有很多企業單獨成立了自控儀表部門,負責研發和指導使用自控儀表。

(二)是企業對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很高。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市場經濟的瞬息萬變,冶金工業也不能不再只停留在對企業的簡單管理控制上,而是要加強自身的獨立的發展體系,而這種宏偉的目標并非朝夕所成,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的考驗,和資金的投入。在冶金企業自動化改革后,企業生產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企業效益蒸蒸日上,各大企業也將創新自控儀表當作發展目標,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大量的資金投入對企業將有一定的回報風險,所以我們應該將創新的工作價值化,以創新帶動發展,使其更加經濟高效,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而企業自控部門的職能定位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原有的引進理念的變化。去除掉我們內心的拿來主義,樹立自主創新的一時,把創新發展的關注點從企業內部移到企業的整體發展上來。2)明確創新發展的目標。創新理念的的改變也可以從側面促使企業或個人增強責任感,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自控儀表的研發也不可忽視對成本的控制,在投入與產出之間形成良好的經濟性,自控儀表的使用加之更加接近企業本身的價值鏈。

(三)是政府對企業改革的支持。有意識的培養一些創新型的企業。鼓勵自控儀表企業的研發,給予政策的支持。在使用自控儀表的過程中我們應當積累更多的經驗,與好的企業進行聯合,技術交流,為企業生存增加籌碼。

結語

總之,冶金企業在創新發展上主要的就是創新和自動化的使用,并且增加自動化的附加價值,例如自主創新的自控儀表不僅可以壯大企業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并且可以將創新技術銷往國外企業。自控儀表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企業的人力投入,生產工藝越高則自動化水平越高,而且現代的自控儀表操作較為簡單,需要監控的人員少,對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非常的重要,一個企業的自動化水平代表著企業的競爭力。故此,如本文所述,自控儀表在冶金工業中的作用顯著,企業應更好的利用自控儀表為自身帶來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梁.吳先文CIMS在冶金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機電工程技術 2011(1).

[2] 孫彥廣,中國冶金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進展[N].電氣應用.2011.

篇10

主管單位: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南昌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4-4345

國內刊號:36-1111/TF

郵發代號:44-147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昌宁县| 龙口市| 双流县| 桃园县| 石河子市| 彭州市| 揭阳市| 茂名市| 册亨县| 镇康县| 石狮市| 佳木斯市| 延吉市| 舒兰市| 辛集市| 鄂州市| 夏河县| 乌拉特中旗| 六盘水市| 方正县| 钟祥市| 南召县| 麟游县| 柳林县| 驻马店市| 宜川县| 高安市| 广宁县| 镇远县| 民和| 达拉特旗| 承德市| 营口市| 和龙市| 海丰县| 永靖县| 乌苏市| 元朗区| 浦县|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