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男生下面伸进女人下面的视频,美女跪下吃男人的j8视频,一本色道在线久88在线观看片

英語自我介紹短文模板(10篇)

時間:2022-03-21 21:44: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英語自我介紹短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英語自我介紹短文

篇1

IT面試自我介紹短文一:大家好,我叫__,天津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2014年6月份畢業,研究方向__。我想從三個方面介紹自己:

1)學習方面。大三時保送研究生,之后進入實驗室開展項目研究。在_年時間里,先后參與了_個項目,其中_個縱向項目,_個橫向項目,縱向項目主要是關于__,橫向項目主要是關于__。這些分別對應我簡歷里的項目經歷(1,2,3)。我本科績點3.8,研究生績點3.4。我__年一次性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__年通過托業英語考試,考試成績__分(滿分__分),__年通過軟件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系統分析師考試。

2)實踐方面。曾在軟件公司實習__年時間,曾在__當過計算機講師,主講__,另外,本科時曾參加過__比賽,并獲得了__獎。實習期間,我的最大收獲是:學校學習與工作知識的銜接,深切感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重要性和快樂。

3)社會工作方面。本科和研究生都擔任所在班級班長/__部長,同時也在校學生會工作過。在擔任班干部的日子里我具備了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并深深體會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我的性格特點是,1.性格沉穩,2.考慮問題全面、仔細,3.做事有自己明確的想法和計劃。

我的優勢是1.自己全面的綜合素質;2.做事分清輕重緩急;3.喜歡總結,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我的座右銘是:人因為夢想而偉大,機遇永遠屬于那些有準備、立即行動并能堅持到底的人!

我的職業生涯目標是,將來有一天能帶領一個團隊,做出億萬網民喜愛和尊敬的軟件!做一個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復合型人才(非IT企業用)。

我的未來5年的規劃是:因為我本人是學計算機的,所以希望沿著以技術為主線的路走下去。5年以后,我希望自己能夠對某一個領域有比較深入的理解,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在某一方面能獨擋一面,同時也能夠了解其他領域的發展動態。

IT面試自我介紹短文二:實事求是、不浮夸。喜歡參與團隊工作與集體活動。重視自身素質培養。

軟件開發基礎扎實,對編程充滿熱情,學習能力強,能快速掌握新技術

在校期間,曾獲午2007—2008學年度 優秀團員,2007—2008學年度 丙等獎學金,2005年9月份 軍訓優秀個人 。曾是系學生會干事,在通過與其他干事的合作,主要對學生宿舍公共衛生、宿舍文化、晚歸等進行監督管理,評定優秀寢室,不定期組織學生活動(寢室籃球賽、跳蚤文化市場等)

實習期間就職于金融事業本部,部門業務涉及全國數省的農村信用社核心業務系統、城市商業銀行支付系統以及外圍輔助服務系統。我一直在廣東四地市的農信社做軟件開發工作。先后參與了廣東省四地市的銀行卡系統、綜合業務系統卡改造、電話銀行系統、自助終端系統等的開發和實施。相信您的信任與我的實力將為我們帶來共同的成功!希望我能為貴公司貢獻自己的力量!

IT面試自我介紹短文三:我叫___,今年21歲,畢業于__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擁有扎實的Core Java基礎,良好的編程風格;熟悉JSP+Servlet+JavaBean模式的WEB開發;熟悉Struts,Hibernate,Spring等開源框架,了解EJB; 熟悉Tomcat,Jboss服務器等,熟悉基于Linu_及Uni_環境下的軟件開發。

篇2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章標識碼】D 【文章編號】1326-3587(2012)08-0039-01

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學而時習之”的精辟論說。他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必須及時鞏固消化。如何鞏固消化,教師布置學生做作業即為最好的形式。目前,廣大教師正對新課標英語的課堂教學進行著大膽的創新,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作為教學環節之一的英語作業的設計卻往往被我們所忽視,使很多學生在課堂之外不知道如何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以提高英語素養。

一、作業設計的依據

1、立足作業難度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英語作業只有貼近學生的實際水平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剛剛學習英語的各種時態時,因為時態是英語語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學生最感頭疼的語法,所以,在作業難度的設計上必須重視,盡量做到模凌兩可的題不出,避免適得其反。

讓學生在每個句中都能夠找到依據。這樣學生的作業難度降低了,學生做練習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與運用語言的興趣。既可以讓學生復習和強化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擴寬作業范圍,擴展學生知識面。英語作業不要僅局限于課本,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多方位了解知識,如要求學生看英語類的報刊、雜志、閱讀材料,看英文電影、電視等。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3、聯系生活實際,避免“形式”型作業。作業材料盡量要貼近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好的英語作業能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并將空洞乏味的英語與現實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使所學的避免“走過場”。這樣的作業既貼近現實生活又避免空洞的書面作業,效果比較理想。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習英語是如此有魅力!

4、關注中考題型,使平時作業融入其要求中。作業的題型也要與中考題型一致,一是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他們所學的知識是與他們的前途有密切的聯系,在心里面樂意學,并且想著一定要學好,這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一是讓學生提前接觸中考題型,為中考做好準備,為他們的升學考試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作業設計的特點

1、針對性。作業設計必須強化教學目標,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指出學習方法等,達到學用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布置作業前,要多想想今天學了什么內容,要讓學生掌握什么,要布置與之相應的作業。

2、多樣化。作業形式應從單一的書面形式發展到聽力、口語、書面、合作探究等多樣形式,讓學生嘗試各式各樣的充滿樂趣的活動、任務。不同形式的作業能提高學生英語不同方面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以“自我介紹”為例,在小學初學階段,我們要求學生會聽一段自我介紹的短文、會口頭介紹自己,到了七年級上學期我們要讓學生會寫“自我介紹”的短文。

3、層次性。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學英語,因條件不一,分化較快,一個班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我們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分類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布置作業時也要注意按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

4、階段性。不同的階段設計不同的作業,使學生的知識呈階梯式提高,以Myhobby為例,在七年級上冊只能要求學生會寫自己喜歡的食物、顏色、運動、人物等,到八年級上冊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會寫各方面的愛好,如:集郵、讀書、收藏等以及這些愛好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和知識。學生的知識有了提高,他們也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5、創新性。作業設計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擺脫單調乏味的重復抄寫練習,要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地完成作業。創新性的作業設計有以下幾種:以新引趣、好奇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新穎的作業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引進競爭機制,學生逞能好強,勇于競爭,訓練中適當設計競賽的練習。可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事實上,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進行創造性學習的潛在能力,只有我們善于挖掘,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作業的形式

1、課堂作業。課堂作業主要是安排口頭作業,在每堂課前有3分鐘的Freetalk,教師可以抽簽的方式或者讓每天的值日生上臺進行口頭作文、回答老師或學生的問題。練習的內容、形式不限,可講英文小故事、笑話,開展對話或話劇表演,唱英語歌等,學生可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上臺表演。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達到練習口語的目的。

篇3

1、難度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英語作業只有貼近學生的實際水平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在剛剛學習英語的各種時態時,因為時態是英語語法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是學生最感頭疼的語法,所以,在作業難度的設計上必須重視,盡量做到模凌兩可的題不出,避免適得其反。例如:用所給動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It is a fine day. The sun __________(shine) brightly.

2. They ___________(visit) the Science Museum next Sunday.

3. Mr Brown __________(live) in Beijing since he came to China.

4. Mr Wang ___________(teach) us English two years ago.

5. The Smiths _______________( watch) TV at this time last night.

6. I’ll go home as soon as I ___________(finish) my homework.

讓學生在每個句中都能夠找到依據。這樣學生的作業難度降低了,學生做練習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與運用語言的興趣。既可以讓學生復習和強化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內容不要僅限于教材

英語作業不要僅局限于課本,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多方位了解知識,作業材料盡量要貼近現實生活、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如如閱讀訓練的作業:閱讀文章的內容應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或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求學生看英語類的報刊、雜志、閱讀材料,看英文電影、電視等。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高。這種作業能使學生感受到學英語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享受。

3、題型要與中考要求一致

作業的題型也要與當地的中考題型一致,一是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他們所學的知識是與他們的前途有密切的聯系,在心里面樂意學,并且想著一定要學好,這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一是讓學生提前接觸中考題型,為中考做好準備,為他們的升學考試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作業設計的特點

1、針對性

作業設計必須強化教學目標,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指出學習方法等, 達到學用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布置作業前,要多想想今天學了什么內容,要讓學生掌握什么,要布置與之相應的作業。

2、多樣化。

作業形式應從單一的書面形式發展到聽力、口語、書面、合作探究等多樣形式,讓學生嘗試各式各樣的充滿樂趣的活動、任務。不同形式的作業能提高學生英語不同方面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以“自我介紹”為例,在小學初學階段,我們要求學生會聽一段自我介紹的短文、會口頭介紹自己,到了七年級上學期我們要讓學生會寫“自我介紹”的短文。 轉貼于

3、層次性

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學英語,因條件不一,分化較快,一個班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我們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分類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布置作業時也要注意按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如對話式課文,可要求層次好的學生做情景角色表演,中等水平的學生可作換詞對話表演,差一點的學生可看書表演情景。這類作業能夠特別關注到后進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筆試作業要相應地增加一些附加題,讓優生能吃飽,差生能消化。這樣,作業內容分層、數量分層,在內容上安排較合理的梯度,讓具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基礎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斷提高其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為達到更高目標而努力,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能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關注了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4、創新性

作業設計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擺脫單調乏味的重復抄寫練習,要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地完成作業。創新性的作業設計有以下幾種:以新引趣,好奇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新穎的作業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引進競爭機制,學生逞能好強,勇于競爭,訓練中適當設計競賽的練習。可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事實上,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進行創造性學習的潛在能力,只有我們善于挖掘,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作業的形式

1、課堂作業

課堂作業主要是安排口頭作業,在每堂課前有3分鐘的Free talk,教師可以抽簽的方式或者讓每天的值日生上臺進行口頭作文、回答老師或學生的問題。練習的內容、形式不限,可講英文小故事、笑話,開展對話或話劇表演,唱英語歌等,學生可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上臺表演。這樣,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達到練習口語的目的。

2、課外作業

課外作業的設計應側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養成創造性個性的作業。例如,當學習完關于環保(Protect Environments)方面的英語知識后, 讓學生以小組進行研究討論應該如何為環保做貢獻, 并且制作主體手抄報、黑板報等將優秀的文章進行張貼。

篇4

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學要求也應不同。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到“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喜悅。教師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精心設計問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注重啟發、誘導、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做到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二、 以學情定教學

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興趣愛好、能力等方面都有差異,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時,應著眼于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著眼于教材內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指導方法。

1. 學生基礎程度不同,要求各異

在一堂課上,雖然教師教授相同的內容,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對于內容的掌握程度肯定是有差別的。比如,七年級上教材中Unit 1的Reading, 重點是學會自我介紹,難點是學習別人的自我介紹后,如何對自己進行自我介紹。這節課,我要求全班都要掌握進行自我介紹所要掌握的句型,但具體對各類學生卻區別要求:學困生模仿別人的自我介紹,熟讀課文,逐步掌握;中等生則要記住別人是如何自我介紹的,包括句型、語法知識;優等生除前面的要求外,還要能對自己進行自我介紹。按照這樣的要求,讓學生層層過關,個個過關。

2. 精心搭配合作小組,實行“一幫一”幫教計劃

小組成員的合理搭配能幫助學困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可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個性特點等方面的差異,組建優勢互補的合作學習小組,這樣,優等生既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幫教來鞏固一遍,又可以親身體驗助人為樂的樂趣;學困生在與同班同學的交流中既學習到了知識,又增強了與同學之間的友誼,在老師和同學充滿期待、關懷、鼓勵的目光和話語中克服自卑、膽怯心理。在班里營造互幫互愛、互學共進的學習環境,達到了一種“雙贏”的局面。

三、 以學情定練習

練習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技能轉化為熟練活動的過程,是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針對本班學生的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即:基本練習、變式練習、引伸練習。通過分層練習使各類學生學有所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運用練習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矯正。我在設計練習時遵循“兩部三層”的原則。“兩部”是指練習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三層”是指教師在處理練習時要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式題或簡單綜合題,以中等程度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題或探索性問題。第二、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優秀生有練習的機會,中等學生和基礎差的學生也有充分發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可以對那些學習層次不同,培養目標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使全班學生都能做力所能及的作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 以學情定課后作業

在教學中,如果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進行分層,進行彈性處理,為不同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就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盡可能做到使全體學生都有適合自己水平的課后作業。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的作業也分類為A、B、C三個層次,在學習會話或短文的時候,我往往要求基礎差的同學做課外語法練習,熟讀課文;中等程度的同學選做課外練習,背誦課文;優秀的同學除選做課外練習外,熟讀并翻譯課文。有時作業較難分層時,也可布置相同的作業。但批改方法不同,對待差生,我盡量做到全批全改,多采用適合其學習狀態、性格特征的激勵性評語。這樣可以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開拓思維,鼓勵他們不斷地向自己提出挑戰,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都學有所得。

篇5

我還是逃不過一劫,老師又讓我去比賽了!為什么?上次我就沒選上,這次再選不上,丟人就丟大了!蒼天哪!有什么辦法呢?老師的話就是圣旨啊~~~~

終于,還是到了那一天。為什么今天是今天,不是明天呢?我真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最好直接跳到明天!不該來的還是來了,乖乖比賽吧......

比賽分為自我介紹、頌讀詩文、即興作文、讀英語短文四個環節。我最怕的就是即興作文。上次比賽,我只說出兩句,所以被淘汰了。這次,不會也是這下場吧......幸好這次比賽,老師大發慈悲,把作文題目貼出來,讓我們自己選題目,慢慢想。我總算有把握了。

篇6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怎樣才能緊扣學校研究的主題并在學校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滿足學生更多的需求,上好一節有實效的高年級閱讀匯報課呢?基于話題接近生活和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欠缺這兩點,我選擇了課外閱讀課My dream job進行了教學設計的研究。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實踐緊密相連,通過閱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閱讀技能和策略的指導,突出信息的交流和互動,促進聽說技能,發展讀寫技能,在教學中以舊引新,降低學習難度,不斷循環復現,幫助學生積累鞏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

1.課前準備

讓學生聽與本課學習內容相關的歌曲Be what you wanna be,配有國內外各個行業著名的成功人士的滾動圖片,學生們能跟在后面哼唱,緩解了學生們緊張情緒的同時,也為free talk一環節作鋪墊。因為很容易跟唱,節奏非常明快,學生樂于跟唱,對于后面的課堂教學作為引子,既有聯系又烘托氣氛,從而學生能夠輕松地進入課堂。

緊接著由跟Job有關的競猜游戲,學生小組得分,為后面討論理想中的職業做一個預熱。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滲透學生對dream job的理解。

T:What can you hear in that song?

T:They’re all about jobs. At first,let’s play a game about jobs.

T:When I was a child,I wanted to be a teacher. So teacher was my dream job.

T:So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our dream jobs. (教學dream job)

(學生學習課題)

接下來再教學文本中人物的自我介紹,為了避免機械的讀,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我采用了Listen and tick the informations about Jill.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任務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聽這種形式,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獲得更多自己想要的信息,培養其英語聽的能力。之后再讓學生模仿Jill自我介紹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

[Age: (10, 11)

Appearance(外貌特征): (tall, short, thin, fat)

School: Rainbow Primary School

Class: 1 Grade 5

Favourite subject: (Chinese, English)

Abilities(能力): (sing, dance, swim )

Hobby: (reading, shopping, animals)]

問題引領,預測信息。通過Jill的自我介紹,猜一猜What does Jill want to be when she grows up? 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猜想,并在預測中運用文本中的生詞和句型,掃清閱讀的障礙,幫助學生降低閱讀難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教是為了不教”,因此在教學第二段文本時,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師教學活動,而是觀看圖文結合的聽力材料,視聽結合。然后,教師示范如何根據問題去找到相應的信息,給出提示,指導學生小組合作,教給學生尋找關鍵信息的方法。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意識,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搜集并獲取具體信息畫出關鍵詞,回答相關問題,將閱讀推向深入。

T:Jill has a pet dog. She wants to be a zookeeper. What does she often do with her dog?

T:Let’s listen to Jill. What does she often do?

S:She often...

(示范兩個信息,給出首字母,小組合作找出其他信息)

T:It’s your turn. I give you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key phrases.I think they can help you.Go!

通過Look,match and say的方式,讓學生再次對閱讀內容進行梳理,學生先完成Work sheet上面的內容,然后小組間相互進行敘述,When the dog is dirty,she ...; When the dog is bored,she...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而不是儲存。在鞏固閱讀文本這一環節中,我沒有讓學生讀文本或者復述閱讀內容這樣的常規訓練,而是設計了兩個活動。第一個是朗讀Jill寫給他的pet dog的小詩,內容包含了所有Jill為pet dog所做的事,學生能有節奏地朗讀。第二個是讓學生利用剛才所學的閱讀方法了解Jill的四個好朋友的情況以及他們的理想職業是什么,在后面的匯報中,學生又操練了句型文本中需要掌握的句子結構He/She wants to be...when he/she grows up.另外,教師先示范其中一個朋友Danny的信息,給出提示句子讓學生小組合作獲取另外三位朋友的信息并交流,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突破本課重難點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活躍思維,給每個人的空間更廣,展現的機會更多,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運用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的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英語課程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因此在最后的拓展環節中,為了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來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我選擇以學生自己的理想職業作為話題來進行討論。我設計了一個夜空裝盤,每位學生是星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鼓勵學生成為最亮那一顆,并勇敢地表達自己。在鞏固文本中介紹人物的方式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一些可以說的范圍,也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想法說一說為什么想要這樣的職業或者能成為這樣的人,等等,這有利于打開英語水平相對較高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英語語言能力。

T:Boys and girls,we have talked about Jill and her friends’ dream jobs. Do you have dream jobs?

T:OK,this time please discuss in your groups.

T:You can talk about your names,your hobbies,your appearance(外貌),your character(性格),your dream job,the things you do...

在學生小組合作練習的同時,我鼓勵所有組員必須參與,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多說,能力相對弱的可以少說,這樣可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自尊,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避免好學生唱獨角戲的局面。另外,在互動中巡視各組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科學合理地調控能讓小組合作學習互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后文本的情感生成,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職業,引導學生說一說:要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Work hard!Don’t give up! Try my best...

三、教學反思

課標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本課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鞏固語言知識的同時,進一步關注了情感教育,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向自己的目標前行。

為了保證閱讀的基本因素:“Reading for pleasur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language.” 我始終以激發學生真實的閱讀興趣和真實的學習動機為目標,通過知識的喚起、知識的獲取、知識的再生、知識的運用將閱讀教學推向深入。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采用不同的形式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我用Guessing game引出課題,巧妙地帶領學生愉快地走入本課的學習,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接著,我引領學生聽閱讀內容,利用Listen and tick、Say to Jill讓學生聽說同時訓練,然后帶著自己的答案去理解閱讀內容,把文字閱讀變為印證活動。

魯子問教授說:“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策略,以讀促想,以讀促寫,就要讓學生自己走,讓學生自己找問題,要先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其主動自覺性。”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與他人一起合作解決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所以在第二段閱讀內容的處理時,我讓學生以小組活動的方式,在老師的引領下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解課文大意,找出關鍵詞和中心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我繼續引導學生細讀短文,通過聽、讀、練、說多種感官參與的方式達到鞏固語言的目的。為了提高閱讀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采用閱讀與演說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的框架支撐,只給出范圍提示詞逐步提高,根據一定的句法和語言規則,讓學生進行短文再創造的訓練。在情感教育這一塊,來不及讓每個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可謂遺憾。

篇7

老師的微笑、親切的語言、與學生平等的相處,不僅能使學生感到安全,產生信任,也使學生感到自身的價值,樹立自信心。因此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造一種寬松、平等、和諧、充滿愛心的英語學習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初始課非常重要,這是學生第一次的英語學習體驗。對于沒有任何英語學習經驗的三年級學生來說,一開始就產生“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是這樣做的:上課鈴響了,我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微笑著看著學生,以自我介紹為開場白“Hello!I’m your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yang qin.” 同時把我的名字寫到黑板上。學生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在做自我介紹。我繼續說:“You can call me Miss yang.”“Understand?”“Please read after me.”跟我讀OK?。通過我的動作和一點中文提示,學生聽懂了我所說的話,并說出了第一個英語單詞。“OK!”我及時給予了肯定,并再次介紹說:“Hello!I’m Miss yang.”重復幾遍后,我鼓勵學生嘗試介紹自己。一個、兩個,越來越多。學生活躍起來,融入到課堂教學里。這對他們來說既新鮮刺激又簡單上口。學生易于接受,也樂于接受。之后我點名并伴以手勢(雙手掌心向上)說:“××,stand up, please.”“Hello!….”引導他們回答:“Hello!Miss Chen.”然后示意他坐下,并說“Sit down, please.”接著我向他們介紹了幾個書上常出現的小朋友如:Nancy、David、Mike?Liu Tao、Gao Shan、Yang Ling等,讓他們用英語向新朋友問好。再而我和學生討論剛才的學習過程,并總結得出: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在一起學習英語English,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后讓他們欣賞了英語歌曲《Hello,Nancy!》。學生在新奇的學習氣氛中“洗”了一遍耳朵。他們感覺到英語并不難學。他們在第一節英語課上就聽懂了老師講的大部分內容,和老師配合得很好,從而產生了學好英語的自信,使今后的學習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 大膽放手,自信逐增強

要增強自信心,必須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鍛煉,大膽放手,用各種機會幫助、鼓勵學生去嘗試應嘗試的各種活動,掌握他們應該掌握的能力,如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交往相處能力、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等。

現在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堂仍是說英語,用英語交流的主渠道。課堂作為舞臺不是用來展示教師的魅力,而是充分展示學生的風采,要把時間、空間充分留給學生。

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創造了自信的空間,那么我們就要把這份自信延伸到課外,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自信的學習空間。課堂上的活動豐富多彩,課外活動更加有聲有色。教師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精心組織口語交流及多種課外活動,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與氛圍。如:師生見面,生生見面時可進行英語問候,很多英語日常用語都可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地說出來,見面用英語打招呼,道別時用英語再見,盡可能最大程度上使用英語來表達。教師還可以開展英語角,每周一話題,英語廣播站,英語板報,手抄報,觀看英語動畫片,背誦小短文,唱英語歌曲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最大程度地提供環境接觸英語,使用英語。這樣,既拓寬了課本知識,又聯系了生活實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自信:說的自信,讀的自信,寫的自信,做的自信,用的自信,擁有一個自信的英語學習生活。

篇8

近年來高職擴招,每年九月是迎來新生的時候,同時也迎來了一些年輕的代課老師,他們大多是研究生,能走上講臺專業知識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教學經驗不足,常常對新生上的第一堂課就忙于新課內容的教學。往往造成了先入為主的緊張氣氛,讓學生和老師錯過了彼此了解的機會。由于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目的、方法、設計的不了解和不適應,往往會增加對老師的誤解,更有的會對比于高中老師的優劣,因此印象分大打折扣,甚至減低學習興趣。

高中學生進入高職由應試教育過渡到應用教育。因此第一堂課應該是轉型的關鍵,也是合格英語教師應該邁出成功的第一步。清楚的了解第一課首要講授的是課程的前景、目的、內容、教學中運用的方法、教學中應達到的目的、課堂教學的設計。

一 第一堂課需達到的教學目的

1.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

學生與教師的初次見面,他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新的期待,期待著有一個讓他們喜歡的老師出現,期待著有一個能給他們帶來意外驚喜老師出現。要發揮教師的魅力,應包括外在魅力和內在魅力兩方面。第一印象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的服飾應該自然大方略顯精神、賞心悅目會更好,顏色不要過于沉重、式樣不要過時。首先給學生在外表上留下好印象,教態要和藹可親,教師的言行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表情幽默風趣、開朗,但更重要的是學識淵博、英語口語流暢,層次清晰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會產生"磁石"效應。

由于在第一堂課英語課老師流利的口語,打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樹立了信心,從而大大增強上英語課的興趣,由厭學轉化為愿學、愛學、樂學,結果讓學生們在英語上都希望取得優秀的成績。

2.開始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

教師的開場白中的首先是自我介紹,一定要用全英文口語來考核學生,根據學生的眼神,來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當講到幽默時,觀察有多少學生笑了,多少學生茫然不知所措。通過學生的眼神,初步了解學生英語水平的程度。

自我介紹可以包括教育背景、所獲證書,教師帶隊學生參賽獲獎的業績,個人興趣等。最后留下聯系方式如電話、QQ,說明老師愿意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達到"磁石"效應 ,縮小師生的距離。

二 第一堂課必要的教學內容

1.介紹教學由應試到應用能力的培養。

首堂課要強調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由中學的注重培養knowledge(知識)型,轉變為重視Practical型(實用能力)的培養,教學目的是貫徹國家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育方針為前提,既要培養具備英語語言知識,又要根據不同專業,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工作能力。

著重說明高職英語側重加大聽說技能,特別是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采用教學方法是以增強學生興趣,上課多調動學生參與互動,如情景演練、角色扮演及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為主。可以多運用多媒體教室、情景教室、實訓教室。課堂中可邀請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如為"host主持人"、"小老師",教師將指導學生由淺入深,不斷的滲入專業知識語言訓練。

2.師生相互介紹。

開學新生第一堂課是教師展示自我風采、示范課程設計、讓師生相互了解的時機,即展示情商與智商。以教師先"自我介紹",然后師生 "相互介紹","課程導學"開場。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消除學生與教師的年齡代溝,增強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風格的認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恩威并重",即將"學術威懾力"和"教學親和力"相結合。前者通過自己對本專業的權威性來表現,后者則通過表情、態度、言語、行為以及相應活動的精心設計來體現。

課件PPT設計的自我介紹活動有 "個人主頁""我的家庭""我的故鄉""我的愛好""學英語的好方法""任你問""往屆學生的評價反饋""師生合影"等。學生的相互介紹活動包括"信息卡片""尋找同鄉""家鄉美""名片卡座""show愛好"等。這樣的活動設計使課堂全然成為一個真實交流的場所,每個學生都能盡力展現自我風采,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成為交際伙伴關系。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師的第一堂課從一開始就進入了在真實語言情景中教學的狀態。特別是對90后的學生來說,他們參與課堂的欲望高,更追求學習的趣味性,課堂上初步建立師生的溝通,學生"學習力"被挖掘的目的基本達到。根據班級的高職專業特色,組織一系列課堂活動引發他們對新學期學習的興趣,并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3.課程的介紹。

第一堂課的"課程介紹(introduction)或"課程綱要(course syllabus)",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將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內容、方法、要求、成績評定標準(考核評價法)、自主學習渠道與方法以及自己作為任課教師的重要特征等信息告知學生。最重要的是,這些信息的告知形式應當生動活潑、有時代感、適合當代學生的年齡特征。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精心設計,特別是在科學理念的指導下進行設計。

(1)教師要以自信而堅定的心態,向學生闡述本課程要學習些什么,分幾個學期學完,最終要要達到大約是三級或是四級的水平,本學期的課程要到達的要求是什么。選擇第一課,詳細的講述本單元需要多少課時,單元的構成分為聽說讀寫,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在那。讓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大概內容,知道將來能學到哪些知識和技能,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應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本課程,尤其要讓學生知道,本課程在自己專業中的地位與作用。具體說,最好是聯系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實際事例,向學生闡明所教學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及其對學生將來自身的發展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突出強調所教學科對學生素養提高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產生一種學好老師所教學科的沖動和神秘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熱愛老師所教的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舞學生的士氣。

4.談英語學習興趣的持續。

教師在一堂課除了高談空洞的方法,一定要切實的為同學切實的解決一些學習上一直困擾的難題,如"有些單詞為什么背不下來?","聽力課文懂課一聽就不明白?", "口語為什么講的慢?"諸多困擾學生的問題,就好像醫生就診一樣要一一講來,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是方法的出了問題?還是學習沒有堅持。鼓勵學生每個學期有short-term goals(短期目標),因人而異有可以本學期參加英語三級B考試,基礎弱的同學可以背誦多少單詞,多少篇文章。 long-term goals(長期目標)可以制定一年或兩年達到能進行一般的商務英語口語對話,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等等。有的goals目標人就會有動力,學習就有方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習就有方向,有動力,信心。成功的路上有挫折才叫成長。當然通過聽歌、看英文影片也對英語有輔助作用,第一堂課可以和學生探討。用愛好英語學習的同學談談,來帶動其他的同學。

三 第一堂課可以采用教學方法

新生中實施"任務-合作"教學法為主,大學不同于中學除了學習,更重要是學會與人合作,與人溝通交流,關鍵的第一步就在于對新生的lead in導學設計。教師利用PPT或網絡教學引入設計了案例、描述、記敘、比較/對比、再讓學生研討、辯論、等分小組完成任務或活動,保證小組討論的順利進行教師不斷給予,建議引導和鼓勵和贊揚和評價。

1.對課程的宏觀導學。

導學可以應用于任何一個單元,它可以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即本章節的重點topic ,以問題引入,讓同學展開討論,形式可以是分組的任務型,也可以是個別提問,之后可以是學生總結,也可以是教師分析,或小組長總結形式不定。最后教師發表總結或個人見解。導入也可稱為熱身(Warm-up)或是lead in。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分析英語語言溝通能力。 第一堂課可以嘗試通過對英語課程的介紹,讓新生了解高職教育的使命、大學的學習方法(與中學的本質區別)、培養人才的發展途徑、大學英語課程的真正現實意義等,以有利培養激發、堅定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采用"熱身/導入"問題法,向學生提問以下問題:

(1)What is "college student"?

(2)What is "college English"?

(3)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ge English" and "High-school English"?

(4)What's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 可以在幻燈片中為新生展示往屆學生的學習生活錄像、視頻圖片,同時將往屆學生書寫的學習收獲、體會、遺憾以及他們對新生師弟師妹的告誡、建議、提醒、期望等生動、真實的內容文字材料,概況性呈現給學生。此外,還可以還將往屆學生的優秀英語作品展示給新生。這些具有說服力的作品會讓學生體會到:他們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當學生的學習欲望被激發,要求他們在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中做出選擇,并當場公布其選擇結果以便決定教學方法取向。之后,我再向學生詳細介紹"任務-合作"教學法的具體實施要求,然后分工到人,要求更多的讓同學在課堂上說英語。

2.對課程的微觀導學。

通過對教材的總體歸納,讓學生了解本學期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包括各單元的主題、課文的主要觀點、詞匯的處理方法、各語境涵蓋的語言功能、應用技能、交際法則等。教師在進行綜述后要求學生自己去研習探究、尋找資源,并將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其"語言應用業績(performance)"計入本學期的總成績。

3.其他形式的教學活動。

教師設計創作的別具一格、引人入勝的"英文自我介紹""朗讀英文短文""讀英文繞口令""快樂學英語""水平預測""背誦單詞游戲""認知游戲""競賽""訪談"等活動,這些活動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又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需求和水平。第一堂課就是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不由自主地喜歡任課教師,從而喜歡這門課,在隨后的學習過程和任課教師一起堅持不懈的學好英語。

四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教好課的第一要素。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能對學生的"學習力"進行刺激、誘發、引導,這也是教師的最大吸引力與魅力所在。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它的科學性和趣味性,都有其獨特的魅力。第一堂課多為緒論課、引導課、綜合性強是對課程的總體介紹,它涉及課程的性質地位、作用、科學基礎、主要內容、知識結構、學習方法及應用前景等諸多方面,既能反映教師的綜合水平,也能讓學生對它產生興趣。因此,教師的第一堂課必須將課程這些核心精要,藝術生動地介紹好,從而引導學生們對這門學科的愛好和期望,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也就意味著你的第一堂課成功了。

參考文獻

[1] 陳芳.上好大學英語課的幾點體會[J].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2(2)

[2] 龔紹文.關于如何講好一堂課的十個問題[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04(6)

[3] 黃文源.英語新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篇9

目前有相當多的中職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尤其是英語,他們既不想考大學,就業年齡又太小,父母在學業上對他們也不抱期望,于是他們選擇了就業班。那么,改變他們的作業現狀,提升其學習能力是當務之急。

一、就業班英語學習現狀

中職就業班的學生沒有在初中學到足夠的英語知識來參加高中英語學習,有些學生連最基本的26個字母的拼讀、書寫都沒有完全掌握,更不用說要聽懂教師用英語上課,和同學用英語交流。因此,教師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上要降低難度,放下架子,和學生一起從零開始學;另一方面通過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鞏固語言知識、提升語言能力。

然而“傳統英語作業”僅僅停留在“對課堂強化”的層面上,重復、機械、死記硬背。作業成了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沉重負擔,扼殺了學生的興趣,造成學生討厭英語的心理。

針對上述現狀,在設計中職就業班作業時,可考慮讓學生通過做作業發現些什么,從而不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度。

二、就業班英語作業設計的原則

就業班英語課后作業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多一些教師指導與學生合作,讓師生、生生互幫互助一起完成作業。

1.作業設計要處理好“質”與“量”的關系

在作業數量與質量問題上,應以質量為主。形式雷同、數量過多的作業,既費時費力,又不利于及時反饋信息。那種用大量作業逼使學生學習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令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重返應付作業的老路。而那些“耗時少、有趣味、見成效”的作業則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對它們流連忘返、愛不釋手。

2.作業設計應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中職專業課學習強調理實一體化,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設計就業班作業時,教師不能只布置枯燥的、理論性的書面作業,忽略實踐性、體驗性的作業。作業設計要把單一的語言知識和豐富多彩的客觀世界聯系起來,讓作業貼近生活、融入社會。

3.作業設計應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要遵循“立足全體、兼顧個體”的原則,增強作業內容的多樣性,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作業平臺,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要求,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水平分層次來達到。做到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弱的學生能吃得了。

三、就業班英語作業的設計模式

2009年的中職英語教學大綱提出了“能力本位、實踐教學、就業導向”的要求,力求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生活和職場英語應用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就業班作業時,根據專業特點、學生特征和職業情境,布置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的與生活、就業、崗位要求接軌的作業。

1.階梯化,讓學生在作業中找到自我的空間

如果作業題目太難,學生會望而生畏,難以完成;太容易,學生會不假思索一揮而就,作用不大。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樹立“彈性”意識,為各類學生設計難易適度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及興趣,自由地選擇,從而使每個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比如,可設必做題(基礎題)和選做題(提高題),有的學生要全做,有的學生可以只做基礎題,少做或不做提高題,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如,班級剛組建時學生彼此互不認識,為了讓學生增進了解,可以結合教材“Personal Information”的主題讓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自我介紹。

方式一:高一新生形象思維能力很強,也喜歡自我表現,請每位學生畫一張自畫像或秀一秀自拍照,并配上介紹自己的短文。Glad to meet you. My name is Chen Dong. I’m 17 years old. I come from the town. We study in the same class now. We can be good friends soon.這些自畫像和自我介紹完成后,張貼在班內讓學生增進了解,同時也從他人作業中受到啟發和鼓舞,增強學習自信心。

方式二: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邀請他們上臺用英語做自我介紹、幫助他人做自我介紹。This is my friend Li Nan. He is...

方式三:制作name card,設計各種個性化名片,名片應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國籍、生日、愛好、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先在小組內展示名片進行交際活動,認識身邊的同伴,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富有特色的作品,并開展“meet me”活動:請一名學生說出另一名學生的部分名片信息,讓全體學生去猜名片的主人,主人再做進一步的自我介紹,縮短相互間的距離,加快、加深彼此的認識。

2.生活化,讓學生在作業中培養學習興趣

就業班作業設計要注重理實一體化,讓學生從書本中跳出來,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在“用中學,學中用”,使學生體驗到“I can do it in English”的樂趣,并在實踐中強化運用英語的意識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中職英語各單元中有許多調查活動,教師可結合學習內容、充分利用資源,做班內調查(生活習慣、日常愛好、理想職業等)做記錄分析其原因;做社會調研(商場中的英語、大街上的英語標志、平時使用英語的情況等)并統計分析歸類。

如,調查身邊的標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頭準備資料,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搜尋生活中常見的標志(交通、影院、車站的標志)。然后把找到的標志畫在紙上或做成課件,在課堂上用祈使句、情態動詞must(表必須)和mustn’t(表禁止)、should和shouldn’t以競賽的方式,介紹或猜測標志的含義,大家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學生討論這些標志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自主學習的過程。

這一活動還可提升為做校園英文標識。學生4~6人一組展開活動,先查看、討論需要英文標識的場所,如圖書館、操場、實驗室、教學樓等。然后各小組整理討論結果向全班匯報,并申請由本組負責制定英文標識的場所。最后制作英文標識,以海報的形式在班內展覽,征求他人意見和建議,并爭取在校內推廣使用。

通過此項活動,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任務化,讓學生在作業中強化專業技能的操作

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輸送具有一定實踐操作能力的職業技能型人才,就業班學生非常渴望拓寬自己的專業技能領域。學生通過思考合作、理論聯系實際、動手寫一寫、動口說一說,既提高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增加了英語與專業的聯系,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實用性。

(1)建筑專業――規劃超市。在學習了Shopping單元后,教師可以請學生結合教材利用“建造制圖”技巧,設計他們理想中的超市,學生畫好平面圖并用英語標志各區域,在圖旁適當添加介紹。學生在課外準備和課內匯報時,不僅操練了課文中的詞匯,而且找出了擴展詞匯加以運用,學生還體驗到了設計作品時創意的重要性。

(2)烹飪專業――制作菜譜。在學習了Food單元后,根據課文資料要求每四名學生為一組,利用“烹飪營養,飲食衛生”知識和生活實際,合作為父母量身定制一份中餐或西餐菜譜。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東西方的飲食差異,也對健康飲食有了新的認識。

(3)導游專業――制作英文游覽指南。在學習了Travel單元后,為某旅行社設計一份英文游覽指南,要求能用英語句型介紹旅行計劃、旅行工具、旅行注意事項,運用常用導游口語與游客進行溝通,運用導游詞對景點進行講解。

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不但改變了傳統作業觀,充分感受由其帶來的職業體驗,而且獲得了充足的職場語言實踐機會。

4.情境化,讓學生在作業中發現展示自我的舞臺

情境化作業是用語言交際的最好實踐,設計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以及層層深入的原則。作業任務一般以情境形式呈現,其特點是簡單明了、容易操作,學生能根據話題的語言點進行交際性活動,是促進與他人交流的最好階梯。

學生在情境化作業中通過合作表演、模仿的方式來鞏固有關的單詞、句型、語篇等,學生可根據作業的具體內容通過書籍、互聯網等渠道收集資料進行創作對話、自編短劇、模仿寫作,以復習、歸納和總結所學內容。

如在學完“communication”后要求學生運用本課的body language和短語并模仿本單元中的對話,把去美國朋友家做客時,因體態語使用不當所遇到的有趣經歷以情景劇形式表演出來。展示結束后,經自評、互評和師評,選出最佳語言獎、最佳創意獎以及最佳合作獎等,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總之,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堂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課外作業的布置,用心設計符合就業班學生特點、專業特色、就業需求的課外作業。讓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習慣,在優化的作業訓練中得到培養、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一、寫作能力培養從初一抓起的必要性

英語寫作能力是英語教學中要求最高的環節,同時也是學生感覺最困難的部分,很多中學生在學了幾年英語后仍然無法按要求寫出流暢的文章。這樣的情況提醒我們,英語書面表達這一問題應從基礎抓起。

二、如何在初一英語教學中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

1.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訓練

(1)從初一就堅持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每天堅持課后聽寫訓練,既能督促學生記憶,檢查學生記憶的效果,又能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

(2)加強默寫強化記憶。默寫可有效的鞏固學生已背誦課文和知識,而且對加深記憶大有好處。

(3)對每天的值日生報告,要求值日生提前寫好書面發言,以訓練學生用較為流暢的語言描述事物的能力,如自我介紹,描繪自己的學校、家庭、班級,講小故事等。

(4)注重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在課堂教學練習中,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匯,讓學生運用這些詞匯描述身邊的事物。

(5)結合任務型教學進行摹寫訓練。如,在學習描述任務的簡單信息時,我讓學生將自己的國籍、年齡、性別、所在班級、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愛好、好朋友等基本情況寫在紙上交給另一位同學,然后用第三人稱轉述,其他同學根據轉述猜測描述的對象,看哪位同學最先猜出來。

2.在課外活動中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1)注重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培養閱讀興趣。閱讀材料可以是一些短文,尤其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或讀后能反映一個事實或真理的。

(2)用英語記日志。每天由學生輪流記錄當天的情況,如日期、天氣、出勤情況、班級大事等。

(3)結合課堂內容,開展一些小作文競賽。這類小作文應體現本段時間內所學的知識。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多樣,大量的各種訓練要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而且教師必須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充分的肯定,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創作欲、表現欲,堅持訓練學生直接用英語來思考,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寫、多練,堅持常抓不懈,只有這樣才能熟能生巧,以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從而開拓英語寫作教學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平江县| 长治县| 富宁县| 保亭| 四川省| 南涧| 富锦市| 桐城市| 微博| 日照市| 临江市| 杂多县| 双柏县| 信宜市| 苏州市| 葫芦岛市| 晋中市| 金山区| 崇信县| 南投市| 成都市| 海林市| 黄大仙区| 石渠县| 秭归县| 元朗区| 桐城市| 哈密市| 怀柔区| 岳阳县| 景东| 顺昌县| 岳普湖县| 广州市| 藁城市| 蕲春县| 嘉义市| 芜湖市| 崇州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