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制造業回歸法案 貿易保護 法案投票 政治捐資 利益集團
摘要:文章在國際貿易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下考察利益集團是否能主導美國制造業回歸的問題。以100個參議員為樣本,運用完全信息極大似然法(FIML)進行模型估計與分析,定量考察兩個美國制造業回歸法案(S. Amdt. 523和S. Amdt. 817)投票結果背后蘊含的深層次驅動因素。實證結果顯示,不同利益集團政治捐資對"制造業回歸"法案投票的影響是不同的,美國勞工組織的政治捐資顯著影響了議員的投票行為,但商業集團和意識形態組織并未對投票結果發揮顯著作用。另外,議員的個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治捐資情況,但不影響投票結果。選區經濟社會特征對議員投票結果沒有顯著影響。未來中國需要持續關注美國制造業回歸的最新進展并正確評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美國重要利益集團保持溝通協調,以減少對我國相關產業的負面影響。
國際經貿探索雜志要求:
{1}來稿須觀點正確,立意獨特、新穎,文理通順。
{2}正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層次分明,可用至4級標題。
{3}參考文獻引用要科學、合理,特別是要尊重已在本刊發表過相關論文的作者的勞動,引用時應盡量考慮引用,要有一定的文獻引用量。
{4}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5}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注碼用“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方式。注釋碼置于句號、逗號、引號之后,不出現在頓號后,句中不出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