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滿足特定制度環境的背景下,根據經典經濟學理論應當可以預測,理性行為人將在何時購買何種符合需要的保險產品。然而,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行為決策和經典經濟學理論的預測并不一致。理論預測與實證結果的偏差給經典經濟學的'理性人'的假設和理論,以及基于理論建構起來的保險監管框架帶來了巨大挑戰。近年來,隨著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對經典經濟學和保險法在實踐中的偏差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本文深入探討了行為經濟學和保險實踐之間嶄新的、生機勃勃的互動;以及二者互動給保險監管帶來的影響;并以巨災保險為例予以具體分析。
法律和社會科學雜志要求:
{1}若論文涉及的研究課題得到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2}本刊對來稿保留修改權,對所刊發的論文享有中文和電子出版物專有出版權,若有異議請事先聲明。
{3}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4}執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全稱、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置于篇首地腳。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