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28: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班級管理中學生自律意識培養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目前的小學教學課堂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班級管理方法落后、教學效率低,學生積極性不高、自律性不強等。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這些問題亟須解決。教師應該遵循新課程標準,轉變教學觀念,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班級管理策略,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打造積極向上、和諧的班集體,提高小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自律意識的意義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不成熟的階段,對學習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意識不強,教師在這個階段給學生輸出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能夠對學生以后的發展產生關鍵性作用,為培養現代化人才奠定基礎。小學生的成長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深受家長的影響;其次,學校教育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養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可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班級管理,建立有紀律、統一的班級規則,有助于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從幼兒園剛步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抵觸情緒和不適應現象,這對學生的學習將造成很大的消極影響,比如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不時和同學說話,有的學生由于在家里嬌養慣了,亂發脾氣、愛打架。因此,教師通過制定班級紀律,來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律意識,促進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自律教育,并以身作則,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注意自身的言行,為學生樹立榜樣,建立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威信,促進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
二、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自律意識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的班級管理規則,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傳統的小學教學存在許多問題,如班級管理松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單一、課堂氛圍沉悶等,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不能滿足課程目標和新時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原有的班級管理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多元化的班級管理規則[1],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律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和諧、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例如,教師通過設置班會、周會,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優秀的學生在會上分享自己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供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鑒,這樣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也有利于教師有效管理班級;教師也可以通過設置課堂表現評比規則和獎懲制度[2],比如回答問題、課堂表現、日常好事、值日情況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安排優秀的學生當班干部,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意識,需要注意的是,對班干部成員要進行上崗培訓,明確各位班干部的責任,班干部之間、同學與班干部之間相互監督和促進,大家共同營造輕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無規矩不成方圓,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國家的治理,都離不開規矩的約束。教師通過采用多元化的班級管理規則和科學的獎懲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競爭氛圍,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
(二)采取班干部輪換制,激發學生的責任擔當班干部是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3],班干部輪換制指的是教師安排學生輪流擔任班長、班委和課代表等,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管理班級事務,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服務意識,承擔起班干部的責任,嚴格按照班級規則完成管理班級的任務。班干部輪換制的實施體現了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班級是由學生組成的,學生是班級的主體,學生有學習的權利,同時也有為班級服務的義務。學生輪流擔任班干部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班干部職務,然后對沒有經驗或經驗少的學生進行培訓,讓他們明白班干部的重要性,明確班干部的責任擔當,增強其集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以更好地為同學服務。這樣既對有效的班級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班干部的工作情況,對他們展現出足夠信任的同時,給予支持和引導;并且對班干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班干部的班級管理水平。此外,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干部選拔,打破傳統的班干部選拔模式,通過學生推薦、各科教師評價、日常觀察三種途徑相結合選拔出新的班干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教師要對班干部實施明確的賞罰制度,嚴格要求班干部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為其他學生做出榜樣,更有說服力。對于違紀的班干部要進行批評或處罰,做到一視同仁,對工作表現優異的班干部要進行表揚并給予獎勵,這有助于激發班干部之間的良性競爭,促使他們相互學習,交流管理班級的經驗;同時教師要善于聆聽學生的想法,合理處理班干部的違紀行為,這有助于建立教師的威信,有助于形成和諧、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三)開展實踐活動,進行自律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自律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需要注重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合理采取多種措施,比如開展講座,進行自律教育;在課堂上進行評比,激發學生的自律意識[4]。教師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對學生的不好行為習慣進行指正,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理念,鍛煉學生的自律能力。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自律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例如,教師可以設立課堂紀律和班級規則,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評比學生的紀律性和課堂參與度,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加分,在每周末對評分高的學生進行獎勵;觀察學生的行為習慣,對遵守紀律、有良好習慣的學生進行表揚,并將其姓名展示到黑板上,一星期一換,這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律意識的養成。再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學習有關小學生的行為規范內容,使學生明確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在班級中形成一種自律的氛圍。此外,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教育專家講座,邀請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參加講座,共同學習教育方法和培養學生自律意識的策略,增強家長對學生自律意識的重視程度,并且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行為習慣和言語表達,為孩子做好榜樣,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對其進行及時的引導和糾正[5]。教師通過講座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教師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自律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和思想理念,鍛煉學生的自律能力。
(四)樹立學習榜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用無聲的力量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要和深遠的。小學生對于好的人和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發掘出表現優秀的學生為其他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爭做學習的榜樣,激發學生的自律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班級氛圍[6]。例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比如不隨地吐痰、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穿著整潔得體等,用行動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亮點,比如學習好、習慣好、愛勞動、擅長運動、樂于助人等,并制造令其發光發熱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還可以在班上舉行榜樣學生評比,讓學生投票選出自己認為的榜樣,這可以激勵學生學習他人的優秀品質,自主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還有助于促進優良學風、班風的形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本文在遵循新課程標準、順應新時代教育要求的前提下,重點探究了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的具體策略,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張春燕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衙下集鎮寺洼山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