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詞義 含義 規約化 語用操作
摘要:本文通過對英語名詞rabbit、chicken、cattle和漢語名詞“兔子”“雞”“牛”等在詞義上的對比,通過對漢語動詞“建”“造”、助詞“過”、副詞“就”的某些看似詞義實為語用含義的論析,通過對英語名詞piano、動詞hear,漢語名詞“鋼琴”、動詞“聽見”的詞義對比,以及對“約翰聽見了鋼琴”和“約翰聽見了鋼琴聲”等句子的合格度的論述,證明了語用操作在詞義層面有實質性的介入。文章對這種語用介入在五個方面作了分類概括:1.至少有一部分詞義是從會話含義經過規約化過程而形成的。2.詞義規約化本身就是一種語用操作。3.區分同一個詞的不同義項離不開語用操作。4.區分詞義和非詞義離不開語用操作。5.語用含義可能通過某種方式和詞義產生密切聯系,甚至“嵌入”詞義結構,從而導致它和詞義很難分清。總而言之,語用操作在詞的層面通過和詞義互動而發揮著重要作用,從而為句義、話語義的形成提供了一部分來自語言系統下層意義的依托。這提示我們應該對詞義進行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以便將語用含義和真正的詞義清晰地區分開來。
當代修辭學雜志要求:
{1}摘要:論著、臨床研究、經驗交流等應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在400字以內,英文摘要在300個實詞左右。
{2}盡量避免出現長句,要用標點適當隔開,文字敘述要通俗易懂,避免晦澀歧義。
{3}稿件應實事求是,觀點明確,論據充分,邏輯嚴密,語言流暢,無語法錯誤。
{4}同一文獻反復引用者,用在正文中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標注;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有兩位作者時中間用“和”連接,有三位或以上作者時用第一作者加“等”。引用外文文獻時只用作者的姓。
{5}要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主題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盡量不用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并附相應英文文題。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