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法律辭書 和制漢語 辭典編纂 語言接觸 民國辭書史
摘要:從1905年《漢譯法律經濟辭典》首版面世,到1927年《法律辭典》出版,再到1936年鄭競毅《法律大辭書》問世。三十多年中,伴隨著民國法制體系的逐步建立,中國本土法律語言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完善。在此過程中,辭書編纂事業同樣進步顯著:收詞規模更加宏大,體系規制更加科學。同時,法律詞匯本身受到外來語的影響,顯示出新意替代古意,意譯替代音譯、詞綴化、雙音節化的整體趨勢。
辭書研究雜志要求:
{1}文題一般不宜超過30個字,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內容。避免用副標題。文題不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或符號。
{2}編輯部對來稿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稿件請在稿件中聲明,編輯部保留對不同意刪改稿件進行撤換的權力。
{3}本刊有權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說明。請作者自留底稿。
{4}來稿需附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性別、單位、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學歷,作者詳細的聯系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5}摘要應避免用語不規范。摘要中不要出現生冷偏僻、自己杜撰的名詞、術語或符號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