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無機非金屬材料 介孔氧化硅 樹枝狀 磨粒 拋光
摘要:使用油水雙相分層反應體系(以萘烷為上層油相)制備了具有Y型孔道的樹枝狀介孔氧化硅顆粒(DMSPs)。透射電鏡、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氮氣吸附/脫附和粒度分布的測試結果表明:所得DMSPs樣品的粒徑為72±6 nm,在液相環境中粒度的分布較窄;其內部的三維中心輻射狀介孔孔徑為6~8 nm,但是孔道結構沒有長程有序性。氧化硅片經DMSPs磨粒拋光后表面的粗糙度均方根值由0.76下降至0.21 nm,最大輪廓波峰高度由1.48下降至0.50 nm、最大波谷深度則由1.86下降至0.45 nm,材料去除率高達187 nm/min。討論了DMSPs磨粒在界面摩擦磨損和接觸粘附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材料研究學報雜志要求:
{1}項目背景和目標:在文章中清晰地介紹基金項目的背景和目標。說明該項目所屬的研究領域以及解決的具體問題。
{2}文題: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特定的內容,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寫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3}來稿力求科學實用,能反映該學術領域的最新進展與水平。 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
{4}本刊稿件嚴格執行“三審”制,聘請同行專家進行客觀的評審,并根據審稿意見公平、公正地處理稿件。編輯部收到稿件一般在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
{5}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6}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7}文稿結構一般為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關鍵詞(僅限技術天地欄目)、引言、正文、參考文獻、基金項目等。
{8}摘要:論著性文章要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要列出主要數據)、結論4部分。
{9}圖、表或照片應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置于文中相應位置。圖中內容清晰,圖中文字建議使用小五號字。圖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須在600-900dpi之間,標題在插圖下居中。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