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鐵質鮞粒 成因分析 沉積模式 養馬壩組 龍門山地區
摘要:龍門山地區中泥盆統養馬壩組鐵質鮞粒是我國"寧鄉式"鮞粒赤鐵礦礦床重要鐵質賦存形式。為查明龍門山地區泥盆系鐵質鮞粒的沉積環境和成因機制,以甘溪石溝里剖面精細實測為基礎,通過薄片鑒定和掃描電鏡分析,對鐵質鮞粒的沉積特征進行了詳細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龍門山地區甘溪石溝里泥盆系養馬壩組鐵質富集于生屑灰巖、鮞粒生屑灰巖和生屑鮞粒灰巖,呈層狀或透鏡狀夾于粉砂質泥巖和泥巖中。鐵質鮞粒是重要的鐵質賦存載體,類型多樣,根據鮞粒成分可將其劃分為灰泥鮞粒、綠泥石鮞粒、鐵化鮞粒和鐵質鮞粒4種類型。龍門山地區石溝里剖面養馬壩組鐵質鮞粒沉積于有障壁海岸的潟湖環境中,根據鮞粒的縱橫向分布特征,建立了有障壁海岸鐵質鮞粒的成因分布模式,從障積灘外側、障積灘內側到潟湖,依次發育灰泥鮞粒、鐵化鮞粒、綠泥石真鮞、綠泥石薄皮鮞和鐵質鮞粒。
沉積學報雜志要求:
{1}引證的參考文獻限于公開發表的列入,并用單字母方式標示參考文獻引用論文的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N,期刊J,學位論文D,研究報告R,標準S,專利P,DB/OL-聯機網上的數據庫,其他Z)。
{2}來稿切勿一稿數投。因經費和人力有限,恕不退稿,投稿一個月內作者會收到評審意見。
{3}作者簡介(含本篇其他作者)包括: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4}來稿中引用的數據及觀點,務請作者仔細驗證,力求準確無誤,并以實引形式在正文和參考文獻中注明文獻出處。
{5}文章主題明確、結構嚴謹、數據可靠、文字簡煉,具有科學性、首創性和邏輯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