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勞動辯證法 否定性辯證法 感性辯證法 理性辯證法
摘要:馬克思對黑格爾的勞動辯證法學說給予了最嚴厲的批判。一是從本體論層面揭示了黑格爾理性辯證法的內在運動機制,即否定性的辯證法表現為“克服意識的對象的八個運動過程”,以“自我意識”為起點和終點,因而黑格爾對于歷史運動的描述就成為抽象、邏輯和思辨的表達。二是批判了黑格爾的“抽象的精神勞動”及其國民經濟學立場,即作為“無對象性存在的純粹主體”的勞動,也就是“精神主體”將現實事物對象化,在現代社會表現為抽象勞動對具體勞動的先驗設置與預先決定。三是黑格爾的勞動辯證法走向了唯心主義和保守主義,從而窒息了辯證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在批判中,黑格爾與馬克思勞動辯證法思想的方法論差異得到彰顯:前者追求的是“否定之否定”之自洽性的理性辯證法,后者揭示的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性和內在對抗性”的感性辯證法。馬克思通過感性辯證法揭示出勞動的內在矛盾及其一般運動形式,從而完成了對黑格爾勞動辯證法的真正顛倒。
財經問題研究雜志要求:
{1}正文公式的序號一律靠右空兩格,用(1)、(2)、(3)等表示。
{2}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責,不愿刪改者,請事先說明,編輯部作適當處理。
{3}來稿請寫明論文題目、作者、職稱、工作單位全稱、郵政編碼、通信地址、電子信箱、聯系電話等,以便聯系。
{4}如圖表下有標注補充說明或資料來源,格式為:先標注補充說明,再另起一段標注資料來源,具體為:“注”須標注于圖表的下方,以句號結尾;“資料來源”須標注于“注”的下方,并按正文引用格式標注文獻。
{5}參考文獻首先按文種集中,可分為英文、中文、西文等。然后按著者人名首字母排序,中文文獻可按著者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