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區(qū)寬基線影像 特征點匹配 結構自適應特征區(qū)域 視角變化 匹配擴展
摘要:提出一種基于結構自適應特征的城區(qū)寬基線影像特征點匹配方法。首先,對影像提取點特征和直線特征,挖掘點特征與其鄰域內(nèi)直線特征之間的幾何關系,構建結構自適應的特征區(qū)域和特征描述符,并通過雙向匹配策略獲得初始匹配結果。然后,基于初匹配結果估計影像基礎矩陣,構建核線約束的結構自適應特征匹配算法進行二次匹配。最后,將已匹配特征作為控制基礎設計匹配擴展算法,進一步增加匹配點數(shù)量。本文方法以特征點鄰域幾何結構為出發(fā)點,構建自適應的特征區(qū)域,能夠在顯著的影像視角變化下,為同名特征點提取影像內(nèi)容一致的特征區(qū)域,進而獲得相似的特征描述符。試驗結果證明,與傳統(tǒng)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城區(qū)寬基線影像上能夠同時獲得更多的正確匹配特征和更高的匹配正確率。
測繪學報雜志要求:
1、來稿應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簡潔,數(shù)據(jù)可靠,圖表清晰,不涉及國家政治、經(jīng)濟及技術秘密。論文可任選中、英兩種文字之一撰寫,但需附另一文種的詳細摘要和關鍵詞。文中圖名、表題采用中、英文對照,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署名符合著作權法規(guī)定,并附第一作者中英文簡介。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基金資助項目附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論文字數(shù)在8000字以內(nèi)。
2、快報論文要求扼要報道創(chuàng)新性顯著、具有首報意義的研究成果或階段性成果;國際會議的邀請報告;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測繪科技進步獎的獲獎項目。若以中文撰寫,全文4000字以內(nèi);若以英文撰寫,全文2000實詞以內(nèi)。投稿時請闡明文章的創(chuàng)新性及需要以測繪快報發(fā)表的理由。
3、博士論文摘要和博士后研究動態(tài)要求2000字以內(nèi),投稿時附上導師簽名。
4、英文標題實詞首字母大寫,英文摘要為詳細摘要。
5、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按GB3100~3102-93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本刊常用的單位的符號用法如下:單位符號(正體):米m,千米km,厘米cm,毫米mm,赫茲Hz,度、分、秒(°′″),秒s(不用sec),分鐘min,小時h(不用hr,hrs),天d(不用day)。ppm和Gal都不是國際單位,應分別寫為10-6和10-2m/s2.數(shù)值與單位之間留一空格,如20min.
矢量、矩陣符號用黑斜體,一般變量用斜體,π,min,max等一律用正體,矩陣的轉(zhuǎn)置符號上角標T用正體。針對上、下角標,是數(shù)字的用正體,英文變量用斜體,英文縮寫用正體,如:f1,Δi,XICLS,次級下標同此規(guī)則。
6、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應引出文獻。本刊參考文獻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碼制,請按正文引用順序排序。非正式出版物文獻資料在文中加括號標注,不列入文后參考文獻。
圖名,表題用中英文雙語注明。
7、文后參考文獻不少于13條,中文文獻用雙語標注,英文每個實詞首字母大寫。參考文獻著錄項目包括:作者.標題.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獻起止頁碼.(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