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孟子 歷史觀 歷史主體 歷史本質 歷史規(guī)律
摘要:孟子繼承了孔子開創(chuàng)的道德史觀,并以理論建構的形式充實了道德史觀的內容。孟子將歷史的源頭追溯到堯、舜、禹時代,堯、舜、禹時代的重大意義在于創(chuàng)立了堯舜之道。堯、舜、禹先王成為后世永遠效法的典范,堯舜之道成為后世永遠遵循的不變之道。人作為歷史主體,更作為道德主體參與歷史建構。歷史的本質是道德的演進,歷史的演進也是常道與變道的統一,道德在歷史進程中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孟子重視民眾在歷史進程中的獨特作用,所形成的民本思想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孟子終極的社會理想是建立以道德維系和支配的道德理想國。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編輯部有權酌情刪改來稿,如不同意請予說明。
{2}摘要應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要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以及眾所周知的介紹性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避免出現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
{3}題文相符,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簡明規(guī)范。
{4}稿件中文主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副題名前須有破折號并且不超過25個漢字。題名要簡明、確切,能夠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5}參考文獻應注意引用近兩年國內外及本刊的近期文獻,所引文獻應是作者閱讀過的、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